第225章 你們今天是衝著什麽來的?
字數:5554 加入書籤
穿到極品農家,我以惡製惡爽翻了!
喬葉一出來就看到所謂的外婆,露出這副老白蓮的模樣,挺膈應的。
她先是定定地看著溫老太,像是在確認什麽。
實際上是故意拖延時間。
看了好一會都沒有說話。
讓溫老太不得不再次主動。
她一臉慈愛的對喬葉喊道“三丫頭,我是你外婆。”
喬葉沉默半晌。
這才麵無表情的看著溫老太太,“哪裏來的老太太,怎麽隨便跑到別人家來攀關係。”
“我可不認識你。”
溫老太太以為自己隻要表現出想念和在意,外孫女就會高高興興的將他們迎進去。
畢竟哪有兒女不在意親娘的,而她是喬葉親娘的娘。
她臉色僵了一下,“三丫頭,我是你外婆啊!”
依舊帶著和藹的笑容,“你之前還沒有恢複正常,可能不記得我了。”
喬葉嗤笑,“雖然我以前是傻子,但我可什麽都記得。”
“自從我傻了到現在,可沒見你和你們家的任何人出現過。”
她直白的又諷刺道“以前我傻,過的又不好,你們不但私下沒有照顧幫扶過我絲毫,還挑唆喬家人虐待磋磨我。”
“現在我恢複正常,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過,你們就冒出來認親了。”
“你們覺得我還是以前那個傻子?”
她問“直接說吧,你們今天是衝著什麽來的?”
“衝著我經營的作坊越來越好,你們也想要分一杯羹。”
“還是衝著我相公拜師秦大儒,想讓他引薦之類的。”
“亦或者,這兩樣你們都想圖?”
這話讓溫老太幾人臉色變了變。
顯然沒想到喬葉會這麽直白的,當眾點出他們的小心思。
他們之前聽說三丫嫁給陸家五郎後,掉河起來後就不傻了,還被河神庇護。
他們並不是相信,反而還有些遺憾,怎麽就沒直接淹死。
可之後卻源源不斷的有消息,在他們村子裏傳開。
比如喬三丫做的蚊香和蠟燭有多好賣,陸家靠著她發家了。
因為喬葉娘每年送錢送物的關係,溫家並不怎麽缺錢。
也不覺得一個小作坊真能賺多少,就一直沒怎麽放在心上。
但不久前,喬三丫又開了一個作坊,還對外放零活。
他們村裏的人都會跑去接,一個個對喬三丫都誇讚的厲害。
還有人跑到他們家試探,說喬三丫是她外孫女,能不能幫忙讓多放點零活給他們村的人。
他們那會才有種,喬三丫真的不一樣了的感覺。
讓他們更意外的是,喬三丫那個被後娘趕回村的丈夫,竟然拜了一個大儒為師。
這樣也代表陸五郎不但會繼續參加科舉考試,還會一直往上考。
如果真考上去,那不是就會去京城了。
溫老太覺得這樣的事,怎麽都要和女兒通個氣。
於是不久前找到了女兒在縣城留的人,送去了一封信。
而昨天女兒從京城派來的人,來了他們家。
那人轉達了女兒的意思,讓他們找機會去和喬三丫修複關係。
女兒對喬三丫的蚊香作坊比較有興趣。
說是京城之前流行送一種蚊香禮,也有跑商的拿蚊香去京城賣。
女兒家都會買來用,確實好。
這玩意以前可沒有,上層人家也在用。
所以要是能將蚊香方子拿到手,女兒自己開一個作坊的話,在夫家的地位肯定更穩。
畢竟誰會嫌棄錢多呢。
蚊香的方子到手,女兒每年還都能讓人做的更精致去送人,穩固人情往來,還也比較有麵子。
不過這不是重點。
重點還是陸五郎拜師的事。
聽了女兒派來那人說的,他們才知道陸韶拜的那個老師有多牛。
不但是帝師,學生還遍布全國,更甚至有好幾名大官。
教的學生,不但全都考中了進士,還有好幾個都考進了前十。
所以京城權貴家的子嗣,不少都想拜師秦大儒,但都沒成。
女兒和後來女婿生的兒子,也有將近十歲了,是個讀書的好苗子。
想拜師秦大儒,隻是一直沒找到機會。
而陸五郎是秦大儒學生,以後就可以幫忙引薦,更甚至求情。
所以女兒讓他們先和喬三丫修複關係,先別提蚊香和秦大儒的事。
打好關係,然後訴一訴這些年來的苦衷。
等感情鋪墊的差不多,喬三丫和外家真正親近起來,再一步步的套方子,以及讓介紹秦大儒的事。
她也有幾個孫子在讀書要考科舉,所以同樣惦記上了這事。
也因此今天就迫不及待的,來找外孫女了。
溫老太之前都有心理準備,喬三丫可能會怪他們這些年沒管她。
但他們已經想好了說辭,還順勢能賣一波苦衷。
卻真沒想到,這個死丫頭會點明他們的目的。
溫老太很快恢複了神色,她一臉無奈,“三丫頭,我們就是來看看你,哪有什麽目的,你誤會了。”
“之前不是我們不管你,而是喬家不準我們插手。”
“你娘這些年來,可是一直都想著你們兄妹的,也讓我們多看顧著你們兄妹。”
“可我們每次要去喬家,都被你奶奶他們阻攔了。”
“想給你們兄妹送錢和東西,也被他們拒絕阻攔。”
“因為你娘和離的事,你奶奶和你爹還曾警告過我們家,不準接觸你們兄妹,否則就要將你們賣了。”
“畢竟你們兄妹是喬家的人,你奶奶和你爹真要賣了你們,誰都阻止不了。”
她眼圈更紅,還掏出帕子擦了擦眼角不存在的淚。
“我們也因此就不敢再來,怕你們真被賣了。”
“現在也是聽說,你和喬家斷了關係,他們家再也無法對你下手了。”
“我和你大舅才想著過來看看你。”
“你娘更是想你們兄妹的厲害。”
“這十多年來,她每年都會繡荷包給你們兄妹,以慰藉她的想念。”
“隻是喬家人不讓給你們。”
為了證明她說的是真的。
她從兒子手裏拿過一個包袱打開,裏麵有二十個荷包。
每個荷包上麵都繡著喬葉和她哥的名字。
這是女兒的人一起送來的。
不得不說,還是女兒想的周到。
將一個想念兒女,被惡人阻攔又無法相見的感情都表現在了這荷包裏。
東西不貴重,但卻有著濃濃的母愛。
她就不信喬三丫不動容和感動。
這會很多村民和外麵來的人圍觀。
一開始聽到喬葉的話,他們也都覺得她外家的這些人突然巴上來,肯定是為了想占好處。
可現在看到包袱裏的荷包,又有些動搖了。
看來喬小娘子的親娘,也怕是有著說不出來的苦衷。
聽說曾經就是被丈夫打得被迫和離的。
喬葉發現溫家母女的心機手段,可不是一般的深。
難怪老喬家被玩了,還要背上惡名。
她掃了掃包袱裏的荷包,細節方麵還都做到位了。
比如荷包看著新舊顏色都不一樣,有的確實像是有了年份。
她滿眼的諷刺,“這荷包是我那個娘讓人現秀送來的吧。”
溫老太愣了愣,顯然喬葉的態度又出乎了她的預料。
她露出一臉苦澀,“我知道你心裏有怨,這很正常,我們和你娘都不會怪你。”
“這荷包真是你娘每年繡的。”
她拿起一個看著很陳舊的,“你看,這就是九年前繡的。”
“如果都是現繡的,布料可都是新的了。”
一副我知道你委屈有怨恨,但我們不怪你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