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大禮

字數:3435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鄉村小子修仙記 !
    開春之後,大華瓦剌邊界戰火重燃,五派幾大掌門奉皇命前往前線,不久之後,五派弟子派人來報,由於叛徒的出賣,五大掌門和眾多五派弟子被困五丈原,請求五派重新派人去解救,這下可忙壞了五派長老會。雖然沐風早已把文武之尊的權利禪讓給了吳雨,但事關關雄程英夫婦的性命,蜀山座下大弟子沐風也不能袖手旁觀。
    而且無論是前半生“沐風”的養育之恩,還是單衝穿越過來後,程英夫婦對自己如同親生兒子般的善待,沐風都沒有明哲保身的道理。
    在聖旨下達到蜀山之後,蜀山一脈經過慎重考慮,由沐風、吳雨帶隊,薛飛燕、彭海濤留守,帶著五萬精兵火速馳往前線。
    五派武尊曆來有上馬點將的特權,所以這次大華皇帝直接撥了五萬精兵給沐風帶領,本來怕沐風沒有帶兵打仗的經驗,吳雨和其他弟子還替沐風捏了一把汗。沒想到第一次校場校閱軍隊,沐風就以嶽飛的《滿江紅》鼓舞士氣:怒發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五丈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瓦剌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其實吳雨不知道的是,沐風前世就當過一年的學生兵,對軍營的生活一點也不陌生,況且前世那麽多軍旅題材的電視劇。耳濡目染之下,軍隊的一些勾心鬥角的小伎倆,沐風都一清二楚。一番慷慨激昂下來,就樹立了很好的威信,看著手下的將士群情激昂地高喊著“不拋棄,不放棄”的口號,沐風也是按捏了一把冷汗,心裏大呼:感謝黨,感謝抗日神劇,感謝《士兵突擊》…
    不多久,沐風他們就長途跋涉到了大華邊陲最後一座城池——嘉定城。三軍主帥呂不韋將軍在虎帳中設宴款待了諸位五派弟子,並把不久前五大掌門等悉數落入瓦剌人之手的噩耗傳遞給了大家,整件事情的大概經過也向他們大致解釋了一番。
    這次五大掌門遇襲,跟原來王猛將軍的遇刺如出一轍,都是明顯有人透露給對方重要消息,才使得對方陰謀得逞。本來大華跟瓦剌在嘉定城外的五丈原相持了很長一段時間,結果有天瓦剌數萬軍隊突然撤離了五丈原,事出蹊蹺,呂不韋將軍和眾人都百思不得其解。一天晚上,眾人商議,由武功高強的關雄率領一支精兵前去五丈原一探究竟,這本是一速去速回的平常小事,可誰也沒有想到,關雄他們方一到五丈原,就從斜地裏殺出一群瓦剌騎兵,等呂不韋將軍得到信息,起兵想去接應之時,已經為時已晚,關雄他們被困五丈原。
    這個時間上太過於巧合了,如果沒有人給瓦剌人通風報信,即便再快的騎兵,也不可能這麽悄無聲息地完成對關雄他們的合圍。雖然大家都知道有內鬼,但是它隱藏的太好了,絲毫不露出蛛絲馬跡,讓呂不韋將軍也是如鯁在喉,卻絲毫沒有辦法。
    第二天,沐風登上嘉定城的外城牆,看到城外嚴整以待的瓦剌兵,再望了一下遠處五丈原的地勢,心裏也是一驚,這不就是秦軍大將白起坑殺二十萬趙軍所用的“口袋陣”嗎?五丈原兩邊地勢極高,中間開闊,如果敵人不明所以一頭紮進來,隻要把“布袋”口一鎖,那就是甕中捉鱉。想當年馬服王趙舍那個隻會紙上談兵的草包兒子趙括,就是在決定趙國氣數的長平之戰中,中了對方口袋陣的圈套,結果讓二十萬趙國子弟全被秦將白起活埋,隻放回了不足百人的未成年孩子兵。隻此一役,強大的趙國就此沒落,而趙家兒女也從此羞於國民,其中一支甚至隻願遵從祖父馬服王的封爵稱號,改趙為馬,這也是後世馬姓的起源。
    現在瓦剌人沒有針對關雄他們提出任何要求,但為了避免夜長夢多,沐風跟呂不韋將軍請願,希望提早跟瓦剌人明火執仗的大幹一場。呂不韋將軍的原來本意也是不謀而合,不僅是為了彌補自己的疏忽,也是時候搓搓瓦剌人的囂張士氣了,因此果斷同意起兵。可是沐風救人心切,既然現在主帥願意配合自己,那就想著不遺餘力的一次性解決問題。
    很自然,瓦剌人“果然”知道大華人進攻的具體時間,可是令他們疑惑的是,大華人出城後打前陣的竟然是幾個奇奇怪怪的長黑筒子,底下裝著四個輪子被幾個大華士兵吃力的推到兩軍交戰的開闊地帶,雖然不知道那桶子裏裝的是什麽東西,但在瓦剌人眼中,沒什麽比身後萬人鐵騎更加可怕的存在了。
    其實,這六個奇奇怪怪的黑筒子是沐風給一向剛愎自用,目中無人的瓦剌騎兵的一份“大禮”,到時肯定會給瓦剌人一個大大的驚喜。
    這些個東西,早在關雄被困消息傳到蜀山時,沐風就開始準備了。之前沐風有一次去天元城遊玩,在茶樓聽別人說某個地方有人挖出了地獄的黑河,由於怕被不好的東西纏身,大家又不出聲響的給掩埋了。沐風跟當時一起的彭海濤出於好奇,就去看了一次,結果沐風發現原來竟是一處地表淺石油。
    本就是導彈專業畢業的沐風,就想著利用這些石油代替了原來導彈中的航空油料,畢竟爆炸的原理就是在有限的空間內,瞬間的熱量散發不出去,才會產生的爆炸。可是由於時間有限,打鐵的工匠就製出了六發導彈用的燃燒箱,現在隻要把原來的導航部改為支架支撐的大致方向,戰鬥部的**改為鐵釘、瓦片等可以大麵積殺傷的利器,就這樣一發發簡易的導彈就製了出來。並被沐風千辛萬苦弄來了前線。
    而瓦剌這邊,等身後進攻的號角一響,數萬騎兵有條不紊的衝大華軍隊飛奔而來,不愧為馳騁沙場多年,瓦剌最為精銳的騎兵部隊,雖是萬馬奔騰,如黑水般從遠處撲麵而來,但肅穆的戰場上卻聽不到一聲馬鳴,那情景就好像一副無聲的黑白電影。就是讓身處其中的每個大華人都血脈噴張,這種情況下,即便平時最膽小的人,在那種氛圍的感染下,也都有一種無可名狀的衝動感,眼睛裏到處充斥著血和殺戮,大腦在那一刻仿佛也停止了運轉,隻等那一聲令下。
    而沐風看到對方騎兵奔騰而來,心裏卻在默念:近一點,再近一點……
    眼看對方騎兵就要呈犬牙交錯之勢跟大華部隊短兵相接了,沐風突然一聲令下,就見擺在陣前的那幾個古古怪怪的東西“轟隆”一聲,火光衝天,眾人還沒反應過來怎麽回事,瓦剌鐵騎中間卻炸開了鐵樹銀花。雖然早就知道大華有一種威力不小的火炮,但因為殺傷力不大,移動笨重等原因,瓦剌人以前也沒在意,但這次確實太可怕了,那六門齊發,幾乎瞬間就毀滅了差不多一半的騎兵,更為要命的是:原來訓練有素的戰馬,天生對火光和聲響的恐懼一下子就被激發出來,竟然讓騎兵也都失去了對它的控製,竟然開始自相踐踏起來。
    大華這邊顯然也是第一次見到這麽威力巨大的東西,但還沒從震驚中緩過來,就聽前方沐風劍鋒所指,一聲令下:“犯我大華者,雖遠必誅,殺!!!”
    接下來幾乎是一邊倒的局勢,大華人趁勢掩殺過來,自顧不暇的瓦剌人根本毫無招架之力,沐風並沒有跟著那些想建功立業的將士一起追殺殘餘的瓦剌騎兵,而是靜靜地看著肅穆而慘烈的戰場,沐風突然想到當年諸葛亮七擒孟獲中火燒藤甲兵後留下的自我箴言:“吾雖有功於社稷,必損壽矣!”。
    ps:推薦大家看一下“和諧拯救危機”係列的記錄片,很有教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