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陳圓圓(下)

字數:8445   加入書籤

A+A-




    花間一夢曆史名妓錄!
    吳三桂緊緊追擊著大順軍,目睹了他們從皇宮內院向西撤退的慘狀。他看到李自成在激戰中負傷,步步敗退,最後無奈地退回西安。吳三桂的心中充滿悲傷,但他依然堅守職責,回到北京尋找他心愛的陳圓圓。 他發現陳圓圓不見了,整個城市彌漫著悲傷和混亂。他四處打聽,終於在一座小村莊裏找到了她。吳三桂欣喜若狂,找到了心愛的人,他立即下令搭建一座五彩樓,準備香轎,鼓樂齊鳴。他帶著最誠摯的願望,親自前往迎接他的愛人。 隨著五彩樓的緩緩展開,陳圓圓在轎中被緩緩抬出。她臉上殘留著淚痕,但卻難掩她那依舊絕美的容顏。那場景正是應了那句古詩“蠟炬迎來在戰場,啼妝滿麵殘紅印。”吳三桂緊緊握住陳圓圓的手。
    盡管生活給陳圓圓帶來了無數的曲折與磨難,但她的魅力卻如同窖藏的老酒,曆經歲月沉澱,愈發醇厚。當吳三桂再次遇見她時,他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個他曾在戰火紛飛中魂牽夢縈的女子,如今就站在他麵前,眉眼如畫,笑靨如花。“圓圓!”吳三桂的眼眶微微濕潤,他嗓音顫抖,帶著三分驚喜,七分感慨,“真沒想到會在此地找到你,我以為這輩子再也見不到你了。這……不是在做夢吧?”時間仿佛在這一刻凝固,兩人的目光交織在一起,恍若隔世。當年陳圓圓的歌聲曾讓吳三桂為之傾倒,如今那熟悉的旋律再次在耳邊響起,仿佛是歲月的呢喃,喚醒了塵封的記憶。在這流轉的時光裏,他們重逢在曆史的某個角落,曾經的輝煌與遺憾都已成為過眼雲煙。然而,那份曾經的感情卻如初見般純粹和熾烈,仿佛在告訴世人縱使曆經滄桑,真愛永不消逝。
    陳圓圓麵對眼前的吳三桂,他已然是清朝的臣子,頭上的發辮顯得那麽刺眼。她的心中湧動著複雜的情緒,卻隻是輕描淡寫地回應“三桂,你不再是那個守護大明山海關的總兵,如今你是滿洲人的平西王了。”。。吳三桂意圖繼續追擊李自成,但陳圓圓,她深知戰爭的殘酷。她堅定地對吳三桂說“李自成雖是英雄,他的軍隊嚴明,不犯秋毫,他的將士隻聽從他的號令。我被他們所扣留,隻因他們欲招降於你。他們對我也以禮相待,因此,真的不必再繼續這場血腥的戰爭了!”
    獲得了陳圓圓,吳三桂的目標已然實現。現在,他開始思量該如何妥善安置她,而他內心更有一股衝動,渴望能夠一嚐她的芳澤。毋庸置疑,他引領著陳圓圓步向寢宮。陳圓圓在心中默默祈禱著“願這一切戰爭和災難,從此終結!”陳圓圓深知,吳三桂的欲望與野心,她見過太多這樣的男人。但她也清楚,自己的命運已然無法改變。因戰亂被俘,輾轉落入吳三桂之手。而現在,她成了吳三桂的戰利品,被安置在他的寢宮中。每一天,吳三桂都會來看望陳圓圓,帶著得意的微笑和征服者的眼神。他會對陳圓圓講起他的戰爭故事,炫耀他的武力和權勢。而陳圓圓隻能默默地聽著,心中卻是五味雜陳。
    在清朝初創之際,清世祖一踏入京師,便以銳不可當之勢建立起全國性的政權。他富有雄心壯誌,迅速控製了整個國家,進一步穩固清朝的基業。為了獎賞那些有功之臣,他出手極為大方,給吳三桂賞賜了白銀萬兩和三匹俊美的馬匹。吳三桂憑借這筆財富和戰馬,帶著豪情壯誌,率領軍隊成為清兵的先鋒,一路向南挺進。他們跨過四川、貴州,直入雲南。在那個烽火連天的年代,吳三桂猶如一把利劍,破開了南明軍隊的防線,為清朝攻占了大片土地。吳三桂奉命鎮守雲南。他在那裏手握重兵,威震一方,形成了強大的地方割據勢力。為了安撫和拉攏吳三桂,清廷對他極盡籠絡之能事。清世祖封吳三桂的元配妻子張化為福晉,賦予她尊貴的地位。同時,他命令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到京師擔任官職,為清廷效力。最令人矚目的是,清世祖還將太宗第十四女和碩公主賜給吳應熊為妻。這一聯姻不僅彰顯了清廷對吳三桂的重視,也進一步鞏固了清朝的政權。
    當吳三桂的腳步踏上昆明的土地,他的目光立即被五華山的壯麗所吸引。他決心在此建立自己的宮殿,讓山川的壯美與權力相映生輝。五華山成為他的權力象征,而翠湖則被巧妙地納入禁苑,仿佛是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他的權力領地之上。吳三桂的心中有一份對永曆故宮的特別敬仰,那是昆明曆史的見證,也是他心中的聖地。那座金碧輝煌的宮殿,被譽為“金殿”,它的美譽更是流傳千古,“無雙玉宇無雙地,一半青山一半雲”,這樣的形容恰如其分。他尊重曆史,更尊重自己的權力,於是他將這座宮殿據為己有,成為他權力的象征。在昆明的大觀樓附近,吳三桂又有了新的構想。他在海中建造了一座亭子,取名為“近華浦”,寓意著他的權力近在咫尺,觸手可及。而在北郊,他又建起了別墅和花園,名為“安阜園”,也被稱為“野園”。園中樓閣聳峙,花木扶疏,四季如春,生機勃勃。這是他的私家花園,也是他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吳三桂巧妙地將這些地方連接在一起,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權力網絡。從野園出發,乘坐輦車可以直接進入新府;而從新府出發,乘坐船隻經過篆塘可以直達近華浦,直入滇池遊覽。他的權力與美景並存,構建出一個獨特的世界,那是一個隻屬於吳三桂的世界,也是他對自己權力的獨特詮釋。
    \”安阜園\”是一座獨具匠心的園林,它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滿足吳三桂對陳圓圓的深情厚意。吳三桂不僅動用了他所有的資源和工匠,甚至深入民間劫掠名花怪石,隻為給陳圓圓打造一個獨一無二的後花園。不僅僅是雲南的珍禽異獸被大量捕獲,他的使者甚至遠赴江南閩、粵等地,隻為尋找最罕見的奇花異草。
    在這座神奇的\”安阜園\”裏,上千種的花木爭奇鬥豔,其中不乏世間少有的珍稀品種。有一種被稱為\”神女花\”的奇特植物,它的花株與芙容相似,但神奇的是,它在一天之內能夠變換數種顏色。子醜時分,它是純淨的白色;寅卯時,又化為淡綠色;辰己時則轉為熱烈的紅色;申酉時又變為溫暖的橙色;而到了戌亥時,它則化為深邃的紫色。這種花每年春天盛開,它的花期之長,可達數十天之久,然後才慢慢凋謝。每當這種花盛開的時候,整個\”安阜園\”都仿佛被它獨特的光彩所照亮,成為了吳三桂和陳圓圓私密的世界。
    在園中,珍寶器玩猶如璀璨的星辰,令人目不暇接。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莫過於那塊大理石堂屏。它巍峨聳立,高達六尺,屏上那如山水木石般的花紋,渾然天成,令人驚歎。這堂屏的畫麵的確與元代名畫家倪瓚的手筆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據聞,這塊堂屏的背後隱藏著一個令人咋舌的故事。
    為了這塊大理石屏,園主派遣專使前往大理石場,強迫石巨村的每一位石工,耗費近三年的時間,深入蒼山之中尋找。經過無數的搜尋和試錯,這塊獨特的大理石才被發掘出來。打磨石屏的工作更是挑戰重重,園主征集了全雲南最出色的工匠,讓他們傾盡全力,耗費無數心血,終於將這塊大理石打磨成了堂屏的模樣。後人有詩讚歎“匠工十指淋漓血,血侵石骨成丹青。”正是對他們辛勤努力的最好寫照。
    “安阜園”內有一個獨特的觀賞水池,池水宛如明鏡,清澈見底。池邊矗立著一座珠簾繡幕的畫樓,傳說這是陳圓圓的梳妝台。那時的吳三桂,就像夫差得到了西施一樣,深深地愛上了陳圓圓。他與她一同度過了那些醉生夢死的日子,沉浸在無邊的繁華與歡愉之中。而這座水池,見證了他們那段如夢如幻的時光,成為了園中不可或缺的一景。
    陳圓圓,曾經的風華絕代,在曆史的舞台上猶如一顆耀眼的星辰。然而,她的美夢似乎逐漸破碎,她開始從那絢麗的夢中醒來,看破了紅塵的虛幻。眼前的吳三桂,那曾經的英雄豪傑,現在已經染上了權力的腐蝕。他的眼神中,那種曾讓陳圓圓深陷的愛意,已經被野心和欲望所替代。
    吳三桂的心中,有一統天下的野心,而陳圓圓卻深知和平的珍貴。她曾親眼目睹了戰亂的殘酷,不願再見到兵災戰禍。當吳三桂有意冊封她為正妃時,她卻堅決地拒絕了。她清楚,那並非她所求,也不是她所能承受的重。
    在曆史的巨輪下,一切似乎都成了定局。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年),吳三桂舉起了反清的大旗,聯合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繼茂,他們共同宣誓,要恢複漢人的江山。一時間,烽火連天,戰鼓震地。正當吳三桂滿懷信心,準備開創一個新的時代時,陳圓圓站了出來。
    她深知自己的影響力,也明白在這個關鍵時刻,自己有責任阻止這場無謂的戰爭。於是,她趁機向吳三桂進言“我曾是蘇州的一名歌妓,命運讓我遇見了你,成為了這王府的妃子。二、三十年的時間,仿佛一場夢。曾經的榮華富貴,已經到了盡頭。我害怕繼續沉浸在這華麗的生活中,會受到老天的懲罰……”
    吳三桂聽到陳圓圓的這番話,吃了一驚。他看著眼前的女人,那雙曾經充滿愛意的眼睛,現在卻充滿了智慧和決絕。他不由自主地問道“你……怎麽說出這種話來!”
    陳圓圓的眼神堅定,她知道自己的話已經觸動了吳三桂的心。她繼續說道“王爺,您曾是英雄豪傑,為何現在卻要陷入這權力的爭奪中?戰爭隻會帶來痛苦和毀滅,而我們的人民需要的不是戰爭,而是和平與安寧。”
    吳三桂沉默了片刻,他的內心在掙紮。他看著陳圓圓,那雙清澈的眼睛似乎能看穿他的內心。他知道,陳圓圓說的是對的。然而,他也有自己的苦衷和野心。他該如何抉擇?
    在曆史的長河中,陳圓圓和吳三桂的這段故事總是讓人唏噓。那個晚上,陳圓圓看著吳三桂,眼中滿是決然。她緩緩地說“王爺,請賜我一間靜室,我願身披僧袍,吃齋念佛,安度餘生。”
    吳三桂一聽,頓時急了。起義的火焰在他心中燃燒,他的目標是推翻清朝,自己稱帝。他怎麽也想不到,陳圓圓會在這個關鍵時刻,提出這樣的要求。他眉頭緊皺,聲音有些顫抖“圓圓,我正欲起義,推翻清朝,登基為帝。到時,你便是皇後,享盡榮華富貴。你怎麽會有這樣的想法?”
    陳圓圓輕輕地搖了搖頭,她的眼中透著一絲無奈和滄桑“王爺,自古以來,多少人為了皇位爭鬥不休,使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等到坐上龍椅,又要費盡心思保住皇位。這其中,有何樂趣可言?我幼時,也自命不凡,以為美貌便能換來一切。然而如今,我已看透這世間的繁華與虛無。隻願尋得一處靜地,過上平淡的生活,遠離世俗的紛擾。”
    這番話,仿佛一記重錘砸在吳三桂的心頭。他看著眼前這個曾經風華絕代的女子,如今卻心如止水,不由得感到一陣悲涼。他緊緊握住陳圓圓的手“圓圓,我會為你安排好一切。無論是皇位還是平淡的生活,我都會為你守護。”
    吳三桂在聽完陳圓圓的請求後,陷入了長久的沉默。他看著眼前這個曾經深愛過的女子,心頭湧上無數複雜的情緒。他明白,陳圓圓的決定早已堅定,他無法改變她的意誌。也許,這便是她給予他最後的溫柔。
    於是,吳三桂答應了陳圓圓的請求。他為她精心安排了一間清淨的房間,室內布置雅致,窗外是蔥鬱的竹林,風過處,竹葉搖曳,仿佛在訴說著無言的故事。陳圓圓在這裏度過了她的餘生,她的日子平靜如水,不再被世間的紛擾所困擾。
    時光荏苒,陳圓圓逐漸意識到曾經的追求和欲望不過是過眼雲煙。她觀察著吳三桂,他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全然不顧他人的感受。陳圓圓也曾真切的對吳三桂說“或許我們可以放下權勢之爭,像古代的範蠡和西施那樣,選擇隱居於山水之間,泛舟五湖。人生苦短,數十載光陰轉瞬即逝。何必再去爭鬥不休,為了一己之私而開戰,讓無辜的百姓再次陷入苦海?”吳三桂靜靜傾聽陳圓圓的真情訴求,眼中閃過思索的光芒。他何嚐不知道陳圓圓的想法很有道理?然而,身處權力的漩渦中,他已無法抽身。他抬頭望向陳圓圓,眼神堅定地說“這是你們婦人的見識!”他用力握住拳頭,仿佛在告訴自己“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遺臭萬年!”
    吳三桂的一顆心曾經都掛在陳圓圓身上。可是那天,陳圓圓聽完吳三桂的回答,她明白,那顆曾經承諾過要守護她的心,已經遠離。夜幕降臨,陳圓圓獨坐在妝台前,淚珠如斷線的珍珠滑落。她想起那些年與吳三桂的歡聲笑語,那些甜蜜的誓言,如今都化為苦澀的淚。第二天清早,她眼中帶著堅定,向吳三桂提出了去淨室的請求。她望著他,仿佛看到了他內心的掙紮和痛苦。“時光如梭,世事如夢。”她輕輕地說,“我受過的苦,經曆過的痛,如今都已化為智慧。你不再是那個英勇的吳總兵,我也不再是那個無憂無慮的陳圓圓。過去的事,我不想再提。我隻想在這蓮花池畔,伴著青燈黃卷,靜靜地度過餘生。”此時,夏相國匆匆走入,打破了這悲傷的氛圍“王爺,將士們都已在操場等候您的命令。”夕陽灑下最後一抹餘暉,吳三桂站在校場中央,號角聲刺破長空。他看著遠方,心中五味雜陳。他知道,他已經失去了陳圓圓,失去了那個曾經點亮他生活的光。在落日的餘暉中,他緩緩地點了點頭,答應了陳圓圓的要求。
    陳圓圓,那位曾讓吳三桂為之傾倒的美人,如今卻懷著一種莫可名狀的心情,踏入了宏覺寺的大門。她拋卻了昔日的繁華與喧囂,決心跟隨王林禪師,過上一種全新的生活。她更名“寂靜”,號“玉庵”,仿佛是在向世人宣告,她已決心將心中的雜念與紛擾拋卻。
    在這寺院的靜謐之中,寂靜每日清晨便會隨著晨曦起身,誦讀經文,默念佛號。那經文如同甘泉一般,洗淨了她心中的塵埃,讓她那曾經飄搖的心找到了寄托。那佛號,又如同晨鍾暮鼓,時刻提醒她要放下過去的執念。
    至於吳三桂,他已不再是寂靜心中的牽掛。康熙皇帝為了對付這個叛賊,親自坐鎮北京,指揮平叛。他果斷決策,下令將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和孫子吳世霖處以死刑。這個消息傳到宏覺寺時,寂靜隻是淡然一笑,繼續她的經文誦讀與佛號默念。
    在宏覺寺的日子裏,寂靜的心境逐漸變得寧靜而深沉。她不再是被世人所矚目的美人,而是一位心境寧靜的尼姑。她的人生雖然經曆了許多波折,但她卻用她的堅韌和決心,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歸宿。
    在康熙十七年,也就是一六七八年的三月,衡州城內熱鬧非凡。吳三桂,那位顯赫一時的將領,正站在祭台上,麵對天地,宣告自己的帝王之誌。他高聲宣布自己為皇帝,以衡州,也就是今日的湖南衡陽市為都,欲建立天府之國。然而,他的野心並未止步於此,他更是將目光投向了陝西、四川等地,意圖以一己之力重建南明王朝。
    然而,曆史並未如他所願。他的自大和野心,並未得到南方各地人民的響應和支持。相反,他的暴政和高壓統治,激起了各地人民的憤怒和反抗。起義烽火在各地燃起,人民的力量匯聚成一股股強大的洪流,衝擊著他的統治。
    例如,在福建,一群熱血的農民揭竿而起,他們以稻米和蔬菜為武器,向吳三桂的軍隊發起了猛烈的攻擊。而在浙江,漁民們聯合起來,用他們的漁網和魚叉,抵抗著吳三桂的軍隊。
    這些起義雖然未能直接推翻吳三桂的統治,但他們的行動無疑削弱了他的力量,使他的野心逐漸破滅。曆史的巨輪滾滾向前,而吳三桂的帝王夢,也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漸行漸遠。
    在康熙皇帝的鐵腕之下,大軍如同湧動的洪流,迅速匯聚,目標明確——平定吳三桂的叛亂。經過漫長而艱苦的幾年,吳三桂的勢力如秋葉般凋零,最終消散於曆史的煙雲中。而吳三桂本人,在戰爭的泥沼中病倒,靈魂永遠地定格在了衡州的大地上。他的野心和謀算,曾經席卷大半個中國的風暴,最後隻化作了一聲歎息。
    而在衡州的宏覺寺中的陳圓圓,卻找到了她的寧靜之地。她每日沉浸在佛經的吟誦中,心如止水。打坐、冥想、種花、種菜,她將每一刻都過得如詩如畫。她不再提及那些烽火連天的歲月,也不再回到吳三桂的身邊。她在這裏度過了餘生,直到最後一刻。
    當八月的風帶著一絲淒涼吹過宏覺寺,命運的輪盤仿佛在此刻停止了旋轉。吳三桂的元配發妻張氏,在風燭殘年中選擇了與世界告別。他的孫子吳世璠及他的妻子郭氏,都緊隨其後,如同被命運牽引的木偶。家中男女老幼,無一幸免。然而,在這場生命的悲劇中,陳圓圓卻如同風雨中的一朵花,奇跡般地挺立不倒。她的生命之光仿佛更顯耀眼,那一抹堅韌和毅力在曆史的長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在那個金黃的秋季,常智瑩的腳步帶來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吳三桂在激烈的戰鬥中落敗,並在湖南廣道衡州城的冷清中黯然離世。陳圓圓在聽到這個消息時,眼中閃過一絲了然與釋然,像是一場長久等待的風暴終於平息。她輕歎著說“三十多年的恩怨糾纏,終於得以解脫。”然後,她頓了頓,一絲悲傷掠過她的眼底,“這些年他的所作所為,讓我看清了他的真麵目。他隻是一個虛有其表,內心狡詐,患得患失,反複無常的小人。我心中的那個吳三桂,其實早已死去……”
    記得那是一個悶熱的夏日,吳三桂曾驕傲地在陳圓圓麵前誇耀他的英勇和智謀。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虛偽和自私逐漸暴露出來。陳圓圓曾親眼目睹他在權力和利益麵前的醜陋麵目,那些曾經信誓旦旦的承諾和義氣,都變成了他手中權力的籌碼。如今,他的離去似乎帶走了陳圓圓心頭的一片陰影,使她感到一絲解脫。但她心中的哀傷卻無法消散,那個她曾經深愛的吳三桂,早已消失在歲月的長河中……
    幾年後的一深秋傍晚,陳圓圓坐在昏黃的燈光下,麵對著古佛青燈,手中撚動著念珠,口中虔誠地誦讀經文。周圍的空氣仿佛都凝固了,隻有她那深沉的誦經聲在空氣中彌漫。
    突然,一陣緊急的敲門聲劃破了這份寧靜。常智瑩急忙走出房間查看,隻見一群清兵在蔡毓榮的帶領下,正在門口氣勢洶洶地等待著。他們來意不善,顯然是衝著這裏的珍寶古玩而來。
    常智瑩心中一緊,立刻返回房間告知陳圓圓。陳圓圓聽後,臉色微微一變,但她很快恢複了平靜。她不希望被軍兵認出,更擔心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會帶來不可預測的後果。
    “你趕緊從後門逃走。”陳圓圓冷靜地吩咐常智瑩。
    常智瑩沒有猶豫,立刻按照陳圓圓的指示行動。而陳圓圓則從容地走向窗前,她的目光遠眺,似乎穿透了層層秋水,望向了無盡的天際。她的嘴角微動,仿佛在與某人喃喃細語“澄澈的蓮花池水啊!我願永遠倚傍著你……”
    隨後,陳圓圓雙手合十,口中吟誦著佛語“祥中祥,去中去,波羅會上有殊利,一切冤家離了身,摩阿般若波羅密……”她的聲音溫柔而堅定,仿佛所有的憂慮和煩惱都被這佛語聲化解了。
    最後,陳圓圓安詳地一躍而起,跳進了那澄澈的蓮花池中。池水輕輕蕩漾,泛起一圈圈漣漪,仿佛在訴說著她一生的悲歡離合、生死離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