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6章 張獻忠
字數:4288 加入書籤
前麵說過,曆史上的農民起義大都不能成功的原因。
其一,農民起義者多未受專業軍事訓練,組織能力欠缺,難以與官軍抗衡。
其二,起義軍內部往往矛盾重重,缺乏統一指揮,易致力量分散。
其三,起義領袖或有短視之弊,缺乏長遠戰略眼光,難以應對複雜局勢。
其四,經濟基礎薄弱,難以支撐持久戰事。
其五,政府反應迅速,且常施分化瓦解之策,起義軍易受打擊。
凡此種種,皆農民起義難以成功之關鍵所在。
而陝西這場由流民主導殺官造反的鬧劇,還算不上起義。
他們隻是一群餓瘋的人,想要活命爆發的一場鬧劇罷了。
榆林官兵死傷殆盡,榆林百姓大都受兵災,而那流民也沒落得什麽好處。
三方皆輸,要說在這場事件中有誰得到好處,必然就是王之寀和朱威了。
王之寀將責任都扔給了嶽陽,朱威則是可以坐山觀虎鬥,隻要他願意,早在月前就能夠兵不血刃的取了榆林。
“大人,全殺了!這是這個月第八批了,加起來都有五千多人了。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啊。”
袁浩又開始對朱威抱怨了。
流民在榆林沒有搶到糧食,也沒有人組織了,那就隻能四散了,有腦子的知道寧夏兵的厲害,不敢再往西走了。
而那些沒腦子的,或者頭暈眼花失去方向往寧夏走的,全都被收拾了。
袁浩這種殺才可不會管那些百姓流民可不可憐,多年的殺戮早都讓他心如鋼鐵了。
現在來找朱威抱怨其實還是為了出兵立功。
朱威自然也知道袁浩所想,隻不過他還是不急。
雪停了,在暗衛那四封信發出夠的那天就停了。
如今已經是四月四日了,正好是清明節。
朱威輕聲歎了一口氣:“清明節啊…不是個好日子,去將那些屍體都埋了吧。”
“那咱們什麽時候出兵?李維都運了兩次糧草了。”
朱威皺著眉頭有些不悅的問道:“你在教我做事?”
袁浩立馬慫了:“不敢,屬下這就去安葬那些流民。”
說罷小跑離去,朱威揉了揉眉頭,袁浩急,他也急啊,三萬大軍從集合到現在兩個月了,每日的花費都是天文數字,有人會說就算不將部隊拉出來,每日也會有花費,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了?
這是他們沒有理解古代打仗的資源消耗並非隻是糧食。
除了運輸耗費民力物力之外,還有路上的人吃馬嚼,都是額外的支出,更何況現在已經開春,正是春種的時節,這三萬多人加上民夫徭役本可以開荒種植,現在卻隻能待在這裏。
來回一算消耗就不止平常的兩倍了。
當然了,這些消耗以朱威現在的家底是消耗的起的,可是再厚的家底也不能這般消耗下去,現在寧夏蒙明大災之後的恢複工作還是很重的。
所以,陝西要拿,並且是要以雷霆之勢拿下,在豫陝通道修複之前,可是也要在張之極,白飛飛,李牛,秦冉兒,徐夢瑤,還有徐家那些人確定能夠安全出京之後。
這個時間點的把握,很難。
消息傳輸太慢,哪怕是暗衛一來回也需要二十天時間。
二十天,在開春的時節中,屍體都能爛的不成樣了。
可是沒有辦法,這是時代的局限性,也是科技未發展起來的缺點。
“四月十二!”
朱威默默在紙上寫下這個日期。
這是給他自己下的最後通牒。
“來人!”
“在!”
“讓孛兒斤動起來吧。”
“是!”
……
延安府。
嶽陽帶著陝西衛所大軍於三月底趕到此處。
陝西也是有邊鎮的,比如固原鎮,可是那固原鎮的兵就不是他能調的動了。
陝西這地方真的是有說法的,明末張獻忠、李自成起義於此,到了近代又是我黨主要的根據地之一,反抗精神經久不息。
現在也是一樣,嶽陽到了不過十天而已,就出了不少亂子。
最主要的還是兵與民的矛盾問題。
寧夏沒人敢去,那些流民和榆林的百姓隻能往南走了,而榆林的南邊就是延安府。
幾十萬人啊,沒糧食會發生什麽事兒就不用說了,榆林已經給了示範了。
為了安穩這些流民,嶽陽也是無奈,用軍糧在城外施粥,這才能夠穩住局勢。
可是衛所的官兵原本就有些吃不飽,這兩年好了一些,一天能吃兩頓飯了,現在又讓他們回到一頓飯的時候,誰願意?
讓這些官兵去找嶽陽鬧他們是不敢的,但是他們敢對延安府的百姓下手啊,高門大戶他們可沒這個膽子,可是那些平頭百姓就遭了秧了,這種事兒他們可是駕輕就熟了。
這種情況就是考驗將領本事的時候了。
軍法從事是不行的,因為人家將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跟著你拚命,你卻將原本屬於他們的糧食送給其他人,害得人家連飯都吃不飽,這也就算了,最後還要用軍法處置他們,開玩笑呢?
嶽陽隻要下一個軍法從事的命令,這群也是餓瘋了的兵丁晚上就能來個營嘯。曆史上這種事發生太多次了,隻要有點腦子的,都不會這樣幹。
不管不顧,也是不可取的。
民心不可違,尤其是現在這種軍民在一處之時,將老百姓得罪太狠了,有的是苦頭吃,除非你能將這些百姓都殺了。
那能如何辦呢?
嶽陽是想了一個好方法,借錢,借糧。
朝誰借?
自然就是富商或者高門大戶了。
現在兵在手上,城外流民眾多,隻要不傻的富人,都會多多少少出一點的。
用這些銀錢糧食賠給那些被搶了百姓,大部分事情也能夠平息。
若是實在不行,那就隻能用最後一招了。
讓官府的人出麵解決,當然也不用找延安知府,隻用找當地的衙役小吏就行,這些人都是地頭蛇,處理這種問題是有一套的。
“大人,上次那個衙役又過來了。”
有人前來通報,嶽陽聽了以後反而有些開心,雖說身份地位差別很大,但是這個衙役很對嶽陽的胃口。
說話好聽,辦事利索,這些天這麽多事兒,大都是這衙役一人解決的。
“讓他進來!”
“是!”
很快一個二十出頭模樣的青年人弓著腰走進房內,進來就往地上一跪:“小的張獻忠,參見將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