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1章 終至美洲

字數:5921   加入書籤

A+A-


    兩人說笑之間提到了張獻忠,此人自從在新紀五年被朱威所救之後,就留在了寧夏。
    憑借圓滑的為人處事,倒是活的不錯。
    朱威本不想用他,也不想留他,因為此人在曆史中反複無常,多次歸順朝廷又多次反複。
    可是諸位不得不承認,張獻忠這人,有能力,並且不是一般的能力,而是很有能力。
    善於以走致敵,運用遠程奔襲、聲東擊西的戰法,於共和二年被緊急征調入軍,帶著五人奔襲百裏,竟然繞過了沙皇的防禦體係,越過了雪原,將沙皇俄國的指揮所端了。
    消息傳遍天下,讓朱威都忍不住咋舌,這不就是第二個霍去病嗎?
    最後將這個案例收錄演武堂,朱由檢也是學過的。
    後因功升任百戶,而後因為擴軍升為千戶,現在則是寧夏前衛指揮使,剛好是李虎的頂頭上司。
    作為一個軍中的後起之秀,張獻忠表現出來的能力,讓任何人都不能小覷。
    朱由檢在海事學院的時候,每年都會有實踐課,共和四年就是去的寧夏,真真實實的看到了張獻忠的厲害。
    數千人的部隊,他能指揮到每一個百戶所,對戰沙皇俄國最大的戰果斬首六千,就是張獻忠完成的,而自己的損失隻有不到三十人。
    這給朱由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他才會說自己打不過張獻忠。
    李虎聽了朱由檢的話也沒有意外,因為在他心中,張獻忠就是第二個秦成。
    若是放在以前的官場,憑借張獻忠的圓滑,說不定會比秦成走的更遠。
    而秦成現在已經是五軍都督府都督同知了,按照官職來說,比張之極胡厲還要高兩級,張之極是兵部左侍郎,胡厲則是遼東都指揮使。
    遼東之地看似已經安穩,可是別忘了那莽古爾泰帶著女真殘部躲進長白山中,胡厲坐鎮遼東,正是為了斬草除根,同他一起去的,還有秦良玉的白杆軍,天下山地作戰勁旅之中,白杆軍無人能出其右。
    熊廷弼年紀大了,被調回京城,任兵部尚書,隻不過現在處於半退休狀態,基本不再掌權。
    孫承宗也是一樣的,原本為門下省主事,隻不過年紀也大了,身體也不好,現在的許多事,已經交給宋應星開辦了。
    朱承退落幕後不再擔任官職,朱缶為戶部尚書。
    魏國公病逝,其子徐文爵世襲,隻不過不再擔任南京守備,僅僅給了一個錦衣衛指揮僉事的虛職。
    黔國公這些年一直通過暗衛等情報網在安南境內挑起對立,如今安南大亂,他們出發之前,黔國公率三萬新軍入安南平叛。
    剩餘的其他人,朱堂為飛天軍都指揮使,鄭芝龍為海軍副總督,正總督則是朱慈烺了,這種一軍之大權,廢了朝廷半數財政造就的軍隊,隻能讓朱慈烺當總督才能堵住天下悠悠眾口。
    宋應星終於脫開身了,為禮部尚書兼任門下省章京,比以前處理一省之政務輕鬆了不少,現在也開始加快編寫白話文的《天工開物》應當在這兩年就能完成。
    徐霞客也出山了,暫為戶部主管天下圖冊繪製的輿地司郎中。
    而朱威則是沒有再加官職,還隻是鎮國公太子少傅,但是天下軍權,除了孝陵衛之外,全都歸他所有。
    最讓人意外的,則是魏忠賢,因為儒道西渡的緣故,朝廷將那些腐儒打包送到奧斯曼,在周琦壽終正寢之後,魏忠賢主動要求去往奧斯曼,名義上的官職是大明駐奧斯曼的大使,暗地裏則是暗衛在奧斯曼的主事之人,這些年倒是傳來不少有用的消息來。
    而那些腐儒到了奧斯曼,簡直是孫猴子入了蟠桃園了,各種的大道理,各種的聖人之言,將奧斯曼那些直腸子給哄的一愣一愣的。
    並且說實在的,他們也確實辦了不少實事兒,比如興建學堂水利工程,重整官職讓軍政分離。
    是實事兒,但是…不是好事兒,至少對於奧斯曼來說,不是好事兒,拿著大明的官職體係進行文武互製,那些地方權貴自然不會同意。
    可是奧斯曼近衛軍和皇室非要推行,因為符合他們的利益,這就導致奧斯曼帝國內部動亂不斷,瘋狂擴張的步伐陡然而止,開始急劇收縮。
    借此機會,大明將勢力範圍擴張到了西域諸國,暗地之中扶持了不少勢力。
    加上通商傾銷大明精美的商品,從奧斯曼和西域各國瘋狂的收攏白銀,貿易順差更是達到了五千萬兩白銀之多。
    白銀越多,那就越不值錢,那些原本的富戶眼見資產不斷縮水,也大都放棄了守著家業混吃等死的念頭,紛紛掏錢入了實業之中。
    比如修路收費,朝廷隻修建各省之間的主要通道,其餘的小路則是交給那些商人富戶,他們可以換取稅收減免和收過路費的好處。
    再比如興建陽光大棚,在如今小冰河時期,傳統糧食再度減產,他們的陽光大棚能夠穩定糧食產量,並且興建大棚朝廷有部分補貼,這樣不止穩定了糧食產量也是讓很多百姓有了工作。
    還有一些則是成立大大小小的作坊,憑借著朝廷給出的供應鏈上下遊處理辦法,各地的作坊層出不窮,現在百姓們討論的不再是今年收成如何了,而是在哪家的作坊賺錢更多。
    五年時間,很短很短的,可是大明從上到下都已經變了一波了,新事物很快被人們接受,沉迷老思想的人們越來越少了。
    鐵路的基建工作也已經開始,京城到北直隸的鐵路年前已經通車,現在建設的是京城到遼東朝鮮,京城到山西陝西等地的大動線,準備在河南尋找一地,建設成貫穿東西南北的鐵路大樞紐。
    總而言之,而今的大明從上到下都是熱鬧的很。
    朱由檢沒有讓李虎走,與李虎說了許多,並且喝了出海之後第一頓酒。
    李虎並不多說什麽,朱由檢問了他說,不問他就不吭聲,更多的是傾聽。
    朱由檢心中壓抑,大明突遭巨變,隻剩下他一個藩王在朝,朱威為何要留下他?背後有沒有別的算計?
    他不知道,也沒辦法沒有能力去探究更多,孫承宗讓他入朝讓他去地方任職,可是朱威將他安在海事演武堂,這一學就是五年。
    五年時間,他斷了除孫承宗之外其他朝臣的聯係,並且身份從藩王變成了一個兵,這是去皇權的預兆還是什麽?
    要說朱威有這層意思,為何又要讓他擔任致遠艦捕盜?為何讓他成為海軍標杆人物?
    許多事都被他壓在心底,沒人訴說,也不敢訴說。
    今日見了李虎,是開了一些話匣子,可是朱由檢知道,李虎從寧夏調到福建,又任這次流民運輸的巡檢,原因不會如李虎說的那麽簡單,其中有沒有安插在他身邊監視他的意思?
    想必是有的吧?
    “小虎…你應該也不想盯著我吧?”
    李虎一愣:“王爺,您這是什麽意思?”
    朱由檢苦笑一聲:“沒什麽意思,隻是覺得…以你的本事,盯我是大材小用了。”
    李虎眼神一聹,輕聲道:“王爺…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樣,我這次出海確實有任務在身,但是絕對不是盯著王爺你。”
    “什麽任務?”
    看著朱由檢不問清楚不罷休的表情,再加上航行四個多月到了此處,任務也沒有泄露的可能了,李虎這才緩緩開口:“公爺的兩位夫人…都有了身孕!”
    “什麽?”朱由檢的酒頓時醒了,一身冷汗直接冒了出來。
    這個消息不亞於當初朱威將朱由校趕到美洲之時對朱由檢的衝擊。
    朱由檢最怕什麽?或者說皇室的所有人最怕什麽?
    最怕的除了社稷為墟天下沉淪之外,就是朱威的子嗣問題了。
    朱威是朱慈烺的舅舅不錯,可是沒有孩子與有孩子是兩碼事了。
    憑借朱威如今大權在握,並且在天下施政廣見成效,國家強盛了,百姓富裕了,反對他的都被收拾了,朱威的聲望已經達到了頂點,若是他想篡位,將不會有任何的阻礙。
    “秦冉兒不是…”
    朱由檢沒有說出來,可是李虎明白他的意思,回道:“三年前浙江名醫趙獻可被征召入京,主要就是為了秦夫人的病情,現在已經痊愈了。”
    趙獻可,字養葵,號醫巫閭子,明代一大醫家。籍貫鄞縣,其一生治醫學,獨重視腎水命火,對命門學說猶有貢獻,是易水學派的學術思想,又由研究後天脾胃轉向先天腎命,為之一變。
    著有:《醫貫》、《內經鈔》、《素問鈔》、《經絡考》、《正脈論》、《二本一例》,以《醫貫》流傳廣而影響大,係醫論著作。
    比如說現在的六味地黃丸和八味地黃丸,都是趙獻可學說的延伸。
    朱由檢深吸一口氣:“公爺…想讓你告訴皇兄什麽?”
    李虎輕笑:“沒什麽,隻是讓我告訴陛下,他有孩子了,等到長大一些之後,讓他們過來美洲玩玩,讓陛下選兩塊最好的封地給他們。”
    朱由檢一愣:“這…這是什麽意思?”
    李虎輕笑搖頭:“王爺…公爺不止一次說過,他對那個位置不感興趣的,甚至說過將來時機成熟,天下可以沒有皇帝的,所以…您擔心的事情,可能會發生,但是絕對不會發生在公爺手中。”
    朱由檢沉默了,朱威的兩個孩子若是少年之時全都被送到美洲,在朱由校的眼皮子底下長大,那麽他剛剛所想的那些事情,確實是杞人憂天了,這就相當於兩人互相換了人質,誰要動手,都要好好的思量思量了。
    朱由檢也知道朱威說過那些話,可是有時候能決定事情走向的不一定是主要人物,比如被手下黃袍加身?比如手下之人直接動手推著你走。
    這都是有可能發生的,尤其是現在朱威身邊的人大都身居高位,難免會有些人生出再進一步的心思。
    同理,朱由校這邊也是一樣的,若是美洲大定,實力強勁之後,那些原本的藩王勳貴會不會想回到大明過原本的富貴日子?
    這都是不可考量的,因為很多都是推測與想法,但是他們這種身居高位的人,不能沒有這種意識。
    這一夜說開之後,朱由檢與李虎熟絡了很多,每日有半數時間都呆在一塊談天說地,日子倒也不難過了。
    兩月之後,按照大明的記年方式,也就是共和五年十一月初三,一行船隊二十七艘大船,終於能夠看到遠處廣袤接天的大陸了。
    “終於到了!”朱由檢長呼一口氣,他的任務終於完成了:“來人,乘小船去沿著海岸找聯絡點,找到之後立馬發射煙花信號。”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