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6章 大明之威
字數:3587 加入書籤
在墨西哥灣休整一日之後,那艘西洋船也是修的差不多了,至少不漏水了,一行人登船北上。
反正西洋人的船都沒了,這裏早晚是大明的,倒是不用派兵把守。
“這邊沒來過啊…輿圖也不全,沿著岸邊走吧。”朱由檢取出輿圖看了又看,輿圖中對大西洋的描述很少。
明代將東西洋分界線定為雷州半島至加裏曼丹島一線,西側為\"西洋\",東側為\"東洋\"。隨著中西貿易與地理知識增加,逐漸將印度洋稱為\"小西洋\",而將歐洲以西的海域命名為\"大西洋\"。
但是在這時候,大明對航海沒了興趣,這就導致對於大西洋的了解不深。
海洋太可怕了,看似平靜的海麵,底下說不定就有暗流,以致遠艦的吃水量說不定就會攪入暗流之中,若是真的這樣了,可就麻煩了。
所以朱由檢用了最簡單也是最安全的方式。
對此其他人是沒有意見的,都不懂什麽海圖水戰,這會兒說話就是找抽了。
“徐希…你來看看,皇兄具體在哪塊?還有…這靠近大西洋的陸上,有沒有港口?”
徐希看了看,雖說不太懂,但是也能看出來什麽是河流什麽是湖泊:“這裏…”
徐希指在五大湖的位置:“陛下就在這裏,湖水環繞土地平整。是個好地方。”
朱由檢看了之後眉頭一挑,笑了兩聲:“很好…你看這條河…不就正好可以到嗎?”
朱由檢指的河是聖勞倫斯河,土著叫它聖河,從五大湖中的安大略湖東北端流出,經加拿大魁北克省注入大西洋,河口形成聖勞倫斯灣?。
是北美洲中東部的大水係。連接美國明尼蘇達州聖路易河的源頭和加拿大東端通往大西洋的卡伯特海峽,流經北美內陸約4000千米。
這樣的大河足夠致遠艦航行了。
“就是這裏了,還有徐希,這東海岸附近,可有煤礦?”
徐希一愣:“什麽?煤礦?現在就要?”
朱由檢點頭:“對,致遠艦是蒸汽機船,需要煤炭來提供動力,最大載煤量520噸,可以航行六千海裏,我們從西海岸到了這裏,沒有帶補給船,煤炭已經見底,最多再航行三百多海裏,當然了…如果沒有煤炭也不要緊,鍋爐可以燒柴,也可以用人力,但是那速度…就很慢了。”
徐希想了想點頭道:“有道是有,不過不在東岸邊上,還要往裏有個三十多公裏,咱們在東部有永寧藩,永寧郡王殿下去年上報發現大煤礦,快馬奔襲一日夜沒有看到頭,並且品質極高,陛下收到消息就派了兩千多人過去幫忙開采,如今一年了,想必存貨不少,咱們還能走三百多海裏,基本上能到永寧藩附近。”
“地圖上指出來!”
徐希指出一個地點,朱由檢就拿起旁邊的尺子測量:“不錯,若是順水一日可到,若是逆水也隻需要一日半,夠用了。”
朱由檢放下心來的同時,也對徐希所說的一日夜快馬奔襲看不到盡頭的煤礦來了興趣,若是真有這樣的資源,美洲大明的發展也就有了足夠的能源供應了。
他們現在還不知道,他們所說的煤礦,正是後世大名鼎鼎的阿巴拉契亞煤田。
阿巴拉契亞煤田是世界產量最大的煤田。位於美國東部阿巴拉契亞高地,分布在美國東部的9個州西弗吉尼亞、賓夕法尼亞、肯塔基、俄亥俄、亞拉巴馬、弗吉尼亞、田納西、馬裏蘭、佐治亞)。呈北東向南西向延伸,長1200~1250千米,寬50~300千米,厚500~900米,含煤麵積18萬平方千米。
含煤地層屬石炭紀—早二疊紀近海型煤係,煤層主要位於上石炭紀。900 米深度內的地質總儲量為3107億噸,1991年1月1日探明儲量937.6億噸,其中可采儲量499億噸。占全球煤炭儲量的近3\10。
哪怕到了現代社會,美國這麽發達並且能源消耗巨大的國家,這個煤礦在開采二百年之後,依舊可以為美國提供一半以上的能源來源,這就能看得出來這個煤礦有多牛逼了。
並且最大的優點是什麽?是煤層埋藏淺部分僅1.7米),這個深度沒有工具手刨都刨的出來,也就是說,這煤炭開采起來,不會有任何難度!
“好啊…真好!”
朱由檢喃喃自語,徐希並未聽明白,也很識趣的不去問,因為朱由檢想說的話,肯定會說的。
其實朱由檢的心思很簡單,那就是在美洲,他皇兄這邊過得越好,發展的越好,他就越開心,內心深處也存有一絲目前看起來不那麽切實際的想法,那就是有朝一日,朱由校能夠重新以王者的姿態歸明。
………
另一邊,第一批移民被送到朱由校處。
一般來說都是這樣的,因為其餘據點一時半會兒接收不了太多的人,不論是房屋等基本設施,還是糧食之類的,都是不夠的。
所以每一次來人都會先集中在朱由校這邊,這邊房子夠多,糧食也夠多,來個幾萬人也是養得活的,等到別處有能力了,再遷移過去。
李牛就是第一批過來的人之一。
到了這裏之後,哪怕李牛早有預想,也是被嚇了一跳。
因為他想不出來堂堂大明皇帝,竟然住在這般的地方。
其實這裏已經與大明一般小城無異了,但是朱由校身份太高了,在這裏還是會讓李牛咋舌。
“陛下…陛下…有人求見!”
朱由校還是如同以往一樣上工,光著上半身肩膀上耷拉個帕子,也許真的是天性或者說是冥冥之中有什麽東西引導著朱由校。
現在的朱由校在這個最大的據點之內,還有一層身份,那就是木匠總經,小的時候朱由校酷愛木匠,自己做了不少東西,朱威到了詹事府之後,將朱由校引導到了機械上麵,這個興趣才放下了,沒想到到了大洋彼岸,又撿了起來,並且功力之深,讓三十多年經驗的老木匠都歎為觀止。
朱由校放下手中的活,拿起帕子擦了擦臉,陳百立即給朱由校披上外套,如今已經冬日,哪怕這裏沒有大明那般寒冷,也是會凍病的。
看到來人朱由校也是一愣,如同朱由檢見到李牛的模樣一般:“嘿…是你小子啊!”
李牛剛要行禮,就被朱由校一把拉起:“在這裏,沒那些虛頭巴腦的,你先別說話,先告訴我,大明如何了?隻有一點要求,不要說假話。”
李牛舔了舔嘴唇:“陛下,大明如今遠勝漢唐!大明之威,傳揚萬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