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7章 滅國

字數:4253   加入書籤

A+A-


    哈爾斯汗國,這個名字中原王朝的曆史上沒有任何記載,官方記載的名字,叫哈薩克汗國,也就是如今的哈薩克斯坦。
    這個所謂的汗國,說是繼承帖木兒汗國,但是天下人都知道,繼承帖木兒汗國的是莫臥兒汗國。
    至於這個所謂的哈爾斯汗國,隻是扯大旗罷了。
    它的國土麵積隻有大明一州府之大,人口不過三十多萬,當然了,三十多萬的人口,在西域這麽多小國之中,不算太少,有兵八萬,雖說誰都知道這是太誇大的說法,但是也可以說明,哈爾斯汗國是全民皆兵了。
    張之極這麽生氣的原因不是因為哈爾斯汗國做牆頭草,而是因為此時正是朱威要對奧斯曼動手的時候,哈爾斯汗國的地理位置太過於重要了,它橫在河西走廊的咽喉位置。
    哈爾斯汗國控製了大明通往西域的重要關口霍爾果斯,霍爾果斯位於新疆伊犁州伊犁河穀穀口,自古便是絲綢之路北道的重要驛站。
    若是此事處理不好,大軍而至卻連路都不通,這玩笑可就大了。
    張之極一方麵派人前去遊說哈爾斯汗,一方麵去通知朱威。
    當然了,他也做了一些其他的準備,比如用武力解決。
    哈密衛作為大明最西的衛所,更是邊境之地,是一個加強衛,兵力滿編六千八百人,飛天器一台,火炮五門,守城是綽綽有餘的,隻是這攻堅戰…還是太難了一些。
    中亞地區,因為伊斯蘭教派的存在,采用的都是宗教加皇權的製度,這對於國家發展不利,可是對於軍隊的戰鬥力提升很大,從小被洗腦的宗教理念,是深深刻在他們的骨子裏的,一句為了真主,就能讓他們悍不畏死。
    那伊犁河穀穀口的地形,是個喇叭狀的,很不巧,喇叭口在大明這一方,越入內越窄,在外可以並排千人,到了最裏麵,也隻能並排二百了,並且兩側都是能夠藏人的,若是用傳統方式強攻,上萬人上去也是白費。
    更可惡的是西域其他國家或者部落,都采用作壁上觀的姿態。
    西域這塊地方,從來沒有人能夠完全統一過,亂…分裂,是西域自古以來的底色。
    哪怕成吉思汗打下來了,也是分成好幾個汗國管理。
    哪怕曆史上這塊地方的國家,多次向中原王朝俯首稱臣,可是隻要有機會,他們還是會反叛的。
    根本原因就是剛剛說的,文化底色不同。
    他們的信仰太過於極端,容不得任何其他的信仰,也容不得華夏這種多神信仰或者無神信仰的文化。
    這是一種獨立排外的信仰,哪怕到了近代,清末也有陝甘川貴回亂,民國也有陝甘回亂,到了新中國,也有幾次規模不小的叛亂。
    這些叛亂,造成的傷亡加起來近億。
    從另外一種角度來說,不論是西域還是華夏的陝西甘肅新疆等地,都因為穆斯林的原因,很難融入中原王朝,這就導致中原王朝末期,這些地方都會第一時間割地為王。
    這是文化衝突的必然,也是曆史的必然。
    現如今這些西域國家,也是一樣的想法,哈爾斯汗國背後不是一個小汗國,而是整個穆斯林教派國家的集體。
    若是哈爾斯汗國贏了,那些小國自然會第一時間脫離對大明的朝貢,若是哈爾斯汗國輸了,他們還會捏著鼻子認下大明這個宗主國,等待下一個時機。
    相比於大明,他們更願意與同屬於穆斯林國家的奧斯曼帝國打交道。
    朱威在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已經距離哈密衛不足一千裏了,朱威帶兵不行,但是戰略眼光還是有的,立馬看出了事態的嚴重性。
    叫來朱堂與秦成一起商議。
    輿圖打開,上麵密密麻麻標誌著西域各國與重要關口。
    “說說吧,還沒出大明呢,就來這麽一遭,著實可恨的很啊,這個哈爾斯汗國,也是頭鐵。你們兩個,有什麽想法?”
    “大人,這兩日天氣正好,二十台飛天器,可讓哈爾斯汗國各處關隘都失去防守能力。末將請戰,三日之內,在大人到達哈密之時,定能暢通無阻。”朱堂拱手說道。
    朱堂現在已經沉穩許多了,飛天營在他手中,延續了鐵血營的血性,手下的人每一個都是嗷嗷叫的,並且因為飛天器太過於依賴天氣,很容易貽誤戰機,朱堂帶著手下人在各種天氣條件下,都堅持試驗,還真的給他搞出一套方案來,在不同的天氣情況下,飛天率,都能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當然了,這種方法都是用人命堆出來的,朱堂也是好幾次差點去見了閻王。
    朱威知道,朱堂的心結還是沒有解開,雖說父母犯的錯都過去了,鐵血營的那麽多弟兄也已經死了七八年了,但是事情發生了,就會有印記,這個印記就在朱堂心裏。
    朱威開解過,也有些作用,可是當事人放不過自己,朱威再開解,也是無用的。
    朱堂說的堅決,朱威和張之極也知道朱堂做的到,一個小小的西域汗國,拿什麽來對抗從天而降的火力傾注?
    隻不過,不夠,還不夠。
    對於西域這種有著狂熱宗教的國家,光是打通關隘是遠遠無法讓他們真正消停的。
    “秦成,你說。”
    秦成知道朱威的意思,因為也是他的意思,這些年在中樞他可沒少研究大明周邊的這些個大小國家,東南西北這四個方向,是完全不同的。
    東麵是日本,早都被滅了,但若是不滅的話,讓秦成來針對日本作戰,也是以滅國為主的,因為日本這個國家或者日本所謂的大和民族,是一種病態的偏執的瘋狂的惡心的物種。
    日本最擅長以下犯上,自唐而始,日本以下犯上的心思就沒有斷過,所以這種國家留不得。
    北麵是女真殘部加上朝鮮再加上現在的沙皇俄國,對於女真殘部,自然是要完全消滅掉的,最一勞永逸的方式,是將女真那所謂的文化全都毀滅,讓其不知根腳,不明祖先,斷其傳承而後奴化。
    朝鮮則是很簡單,因為朝鮮慕強,他們是沒有骨頭的那種,隻要你強,他們就軟,對付他們,就是抽掉他們的脊梁,貶低其民族自信,讓他們無論何時,都以為大明做事為榮,和養狗一樣。
    沙皇俄國則是最為難搞的,建立在冰天雪地之上的王朝,最不缺的就是毅力與韌性,他們崇尚武力,永不服輸,那麽對付他們,就要硬碰硬,從實力上碾壓他們,壓的他們喘不過氣來,壓碎他們。
    而南邊的,最主要的就是安南了,其在漢朝被納入中原王朝的領土範圍之內之後,多有反叛,並且以反叛為榮,反抗中原王朝的人,在他們那裏都是英雄。
    說到底,都是骨子裏那可憐的自尊在搞事情,反叛活動多由地方豪強、土酋等本土勢力發起,他們在中原王朝來到安南之前,都是土皇帝,哪裏願意頭頂被壓一頭?
    所以,針對安南等地的方針,是要打下來,守下來,至於殺多少人,屠多少城,則是根據實際情況了,最差的結果,就是不留一人,與日本一樣。
    最後的西邊,是最麻煩的,因為西域太複雜了,一國一地都不一樣,他們之間互相不服,而又能團結起來應對外來勢力,這種情況一般的外交手段是不成的,一般的軍事行動也是不成的。
    西域地貧,大軍滅了又沒多少好處,滅不幹淨後患無窮,所以秦成針對西域的想法,是分割之法,中亞與中東分割,北方與南方分割,大明占據關隘通道,慢慢蠶食。
    可是這種方式,用時太長,如今大軍已至,這種方式,就用不得了。
    “大人,既然哈爾斯汗國跳了出來,那就一定要將他按死在這裏,否則別的國家有樣學樣,對我軍不利。”
    朱威眉頭一挑:“所以,你的意思是什麽?”
    “滅國,人畜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