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人的兩副麵孔
字數:3287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天龍段譽:妹妹們請自重! !
整個北方大遼,這兩日都開始了瘋狂的尋找武林高手的忙碌之中。
不過他們臨時找來這些個自稱頗有本事的武林高手,卻沒有一個人能解開耶律重元的穴道。
這可把他們都整不會了,這怎麽點個穴道就這麽難解開呢?之前他們聽說的明明是點穴,很容易就會被解開了啊。
不過畢竟不懂,他們就向這群自稱高手的武林人士谘詢了一下。
得到的答案也是很簡單,就是點穴之人內力很高,比他們更強,所以他們需要找一個內力更強的人,才能解開穴道。
這可就讓他們犯了難了。
能無聲無息潛入皇宮之中,殺了耶律涅魯古,並且把耶律重元折磨的像一條狗一樣的人,武功有多高,那可真是可想而知。
結果現在這些武林人士居然讓他們找一個比這人更強的來,這不是強人所難嗎?這如何能找到。
不過這群大臣也保持了基本的冷靜,他就不信他們堂堂大遼,還找不到比那個殺手更厲害的人了?
他們開始了江湖懸賞令。
就要找一個內功極其深厚的人來,要不然的話他們估計撐不了多久了。
畢竟時間已經過了兩天,蕭觀音那邊也不是傻瓜,他們的大軍已經朝北而來,並且提著耶律涅魯古的人頭,對外宣布耶律涅魯古已死的事情,這對北方大遼的軍心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也就是現在信息差比較誇張,所以這個消息還沒有傳達的人盡皆知,但前線的人基本都知道了,所以北方大遼的軍隊這兩日的戰鬥也是連連潰敗。
畢竟之前被段譽刻意放回來的那些大遼士兵回來就已經說過,蕭觀音那邊有一個和神仙一樣的將軍,能踏空飛行,並且幾招就殺了他們幾千人,此人神勇至極,絕不可敵。
這件事情已經在北方大遼的內部產生了極大的震撼,動搖了軍心和根基,現在耶律涅魯古被殺的事情也逐漸傳播開來,是在危機之上添了一把極大的參天大火,可以說留給北方大遼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所以這群大臣才會如此焦急,現在是真的需要一個極有威望的人站出來,不然的話這場仗就真的打不下去了。
現在除了耶律重元之外,真就沒有其他人還有這個本事了,他們這群人雖然現在是北方大遼的權力中心,但實際上威望實在是有限,根本無法阻攔內到外的潰敗之勢。
可以說這群之前還在耶律涅魯古淫威之下瑟瑟發抖的大臣們,現在已經比較支棱了,掌握了北方大遼的權力。
當然,還有很多人覺得根本打不贏,所以就是兩頭通吃。
一方麵想辦法在江湖之上尋找內力高強的人,看看能不能把耶律重元的穴道給解開,另一方麵就是給蕭觀音那邊曾經認識的大臣寫信,讓那些大臣去蕭觀音那裏求一求情,以做交換。
這交換的內容倒也很簡單,他們可以給蕭觀音提供一些情報,等到時候如果北方大遼真的潰敗了,他們還可以給自己留一條後路,這就是兩頭下注。
隻能說這群人真是一個比一個精,後路都找的清清楚楚。
當然這也是沒有辦法的選擇,當初他們跟著耶律重元和耶律涅魯古,純粹是因為耶律重元威望比較高,並且耶律洪基實在是一個昏君。
按照當時的情況,耶律重元造反成功殺死耶律洪基之後,這統一大遼,再立皇帝基本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他們跟著耶律重元父子倒也實在是沒有什麽奇怪的,甚至還有機會混一個從龍之功。
但是問題是喬峰和蕭遠山這父子倆的出現打亂了他們的計劃,他們倆救走了蕭觀音和耶律俊,並且以大義之名豎起大旗,以鏟除逆賊之名,收攏了不少官兵,占據了不少地盤,和他們打了起來,導致大遼的分裂。
但即便如此,他們也覺得手握精兵並且掌握大遼大部分地盤的他們不會落敗的,可是現在不同了,一切都已經朝著最壞的情況一路狂奔了。
話說前兩日的謠言他們也曾聽聞過,現在他們仔細想了想,難道這來刺殺耶律涅魯古和耶律重元的人,就是士兵們口中的那位神仙嗎?
不然的話,他們也實在想不通到底有什麽人可以穿過重重保衛的皇宮。
雖然耶律涅魯古所在的地方侍衛沒有多少,那是因為耶律涅魯古生性好色,總是白日宣淫,所以才沒有人接近的。
但這可並不代表他們的皇宮守衛之人就少了,想要闖進去的話,哪怕是當今大遼的一流高手,隻怕也沒有這個本事。
畢竟耶律涅魯古身邊還有四大侍衛,這四個侍衛的本事他們都見過,很多號稱萬夫不當之勇的將軍都根本在他們手上走不過兩三回合,結果這四個人全部被殺,而且看他們被殺的情況幾乎是一瞬間被秒殺的,這人得有多大的本事?
說真的,這群大臣很多都沒有什麽信心了,因為他們覺得哪怕把耶律重元給救好了,暫時穩定住了局勢,也無法挽回一切了。
畢竟那個刺客能來刺殺一次,就能來刺殺第二次,如此重重包圍的皇宮,他都能悄無聲息的潛入進來,他們再增強一些保衛估計也強不到多少。
等到時候再來一次,直接把耶律重元給殺了,他們不也已然沒有什麽退路了嗎?怎麽著都是不行。
這就像是一個戰略核武器一樣,不管他用不用,隻要在那放著知道有這個存在,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個極大的威脅,讓他們不得不忌憚畏懼。
當初的李秋水就是如此,曾讓耶律洪基極為忌憚,但是現在這個刺客到底是誰,這群大臣也不知道,但他們看得出來這個人估計比李秋水還強,不然做不到這些事情。
麵對這種幾乎是必輸之局的情況,這群大臣也都開始給自己考慮後路了。
所以這群大臣雖然嘴裏的口號說的一套一套的,但十個人中估計有八九個人都已經在往蕭觀音那邊寫信祈求原諒了。
隻能說人嘛,都是有兩副麵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