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穿越成了崇禎皇帝

字數:4202   加入書籤

A+A-




    朱由檢周皇後!
    崇禎十七年十一月初。
    京師。
    大明崇禎皇帝朱由檢看著愁雲密布的紫禁城,歎了一口氣。
    不久前才被一來自二十一世紀的青年附身的他不得不承認自己穿越大明後的開局慘了點。
    因為熟知曆史的他知道大明現在離滅亡隻有五個月的時間。
    而他這個皇帝按照原有曆史的發展,四個多月後就會掛死在煤山上。
    事情是這樣的,與崇禎皇帝同名的現代青年朱由檢穿越前正在開車去北京的路上,可誰知開著開著他就遇到了一股沙塵暴,然後來到了大明,成了與自己同名的崇禎皇帝朱由檢。
    而現在的崇禎皇帝朱由檢也就因此擁有了來自後世現代青年朱由檢的靈魂,但也依舊融合了他這個皇帝原有的記憶。
    在朱由檢現在的記憶中,他這個皇帝是因為剛接到大明最後一支精銳主力被李自成全殲的奏報而氣死過去的,然後就因此變成了現在的崇禎皇帝朱由檢。
    既來之則安之。
    職場抗壓能力比較強的朱由檢最終還是接受了自己現在新的身份。
    而且,他也沒有因為自己的王朝隻有五個月的時間而過於失落。
    因為確切地說,在朱由檢看來,雖然李自成即將攻破大明京師,但其實大明在南方的統治還是完整的。
    如果崇禎不是自殺,而是提前學唐朝皇帝李隆基逃離北京去南邊的話,沒準大明還有救。
    所以,朱由檢也就沒有那麽擔憂,他覺得自己還是有機會在大明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的。
    而且據朱由檢所知,明成祖永樂大帝就已經給他的子孫們準備了這條後路,不然也不會設北京和南京兩個首都,還設兩套班子。
    朱由檢覺得自己隻要跑到南京去再重整旗鼓,到時候卷土重來也未可知。
    實在不濟,保住南邊半壁江山,劃江而治,也是有很大可能的。
    據朱由檢所知,現在的大明雖然民不聊生、烽煙四起,但都是發生在長江以北,而且小冰河氣候帶來的幹旱、嚴寒以及鼠疫等也都基本上是集中出現在北方。
    而現在的長江以南尤其是江南一帶依舊是人煙阜盛,基本上沒有戰亂,甚至也沒有大規模民變,民心也還在。
    所以,朱由檢覺得自己跑去南京再建一個南明還是有希望的。
    那樣的話,他沒準還能體會到當古代皇帝的真正快樂,比如把秦淮八豔召進宮裏,挨個檢查身體。
    事實上,朱由檢記得曆史上就是因為崇禎在李自成兵圍北京城前夕沒有南遷而是自掛煤山,而導致了後麵的南明王朝光是因為爭奪立誰為君王都爭論了一年,直接錯過了防禦滿清南下的最佳準備時間。
    現在的朱由檢可沒那麽傻。
    當然,他其實也不想做一個吊死鬼。
    所以,朱由檢決定必須盡快南遷,逃離北京城,不能因為“天子守國門,君主死社稷”這個麵子而不要了性命!
    不過,朱由檢也知道自己想要南遷也沒那麽容易。
    因為他是皇帝,想要離開京城,無論去任何一個地方,肯定是牽一發而動全身,也一定會遇到很多阻力。
    首先是許多產業在北方的京城權貴和北方官員。
    朱由檢覺得他們肯定不希望自己南遷。
    其次是已經為了升官發財夢而暗自投敵或已經投敵的權貴官員們。
    再有就是一幫要麵子的老頑固們。
    不過,朱由檢也有對策,他是皇帝,想阻止南遷的,他自然是要直接砍了的。
    沒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不聽話就直接哢嚓殺掉,順便還能借此機會抄一波家,發一筆財,將來好有錢去招兵買馬。
    現在的他可不是以前的崇禎還要顧忌一下臉麵。
    其實,朱由檢穿越後就立刻查看了自己的內庫,但他發現自己的內庫隻有七萬兩白銀。
    這對於一個皇帝而言,算是窮得叮當響了,要知道每年大明光是支付遼東的軍餉都是七百多萬兩白銀。
    很明顯,他的這些錢已經養不起遼東的那幫兵了。
    而朱由檢卻清楚地記得曆史上的李自成入北京城後可是直接從投降李自成的明朝官員中拷掠出了七千多萬兩白銀。
    七千多萬兩啊。
    是他這個皇帝現在所有家產的一千倍啊!
    後來李自成兵敗於建奴,這筆錢自然是落入了建奴之手,朱由檢想想都覺得痛心,他真想在南遷的時候把這筆錢拿走,有錢就好練兵,到時候何愁不能依托南方抵抗滿清?
    但要抄家就得有自己的兵,沒有自己的軍隊,即便是皇帝也沒有用。
    朱由檢記得自己這個皇帝在曆史上曾因為吳三桂要一百萬兩軍餉而求這些權貴官員們捐餉,結果這些官員們一個個都哭窮,其中內閣首輔魏藻德更是說他清廉到隻有五百兩,然後拿出全部家產即五百兩捐餉,結果這魏藻德投降李自成後,被李自成麾下大將劉宗敏直接拷打出十五萬兩白銀。
    可見如果沒有自己的軍隊,不強行抄家的話,這些鐵公雞一樣的權貴官員是不可能拿出錢來的。
    但朱由檢記得自己現在可直接掌控的兵馬已經沒有什麽多少了。
    而大明最後一支由他這個皇帝掌控的精銳勁旅主力不久前剛隨孫傳庭一起葬送在了陝西潼關,被李自成全殲。
    朱由檢記得他的這支精銳勁旅主力官方名字叫做勇衛營,是他於崇禎九年命內廷太監曹化淳招募訓練的,主要將領有孫元化、黃得功、周遇吉等。
    不過,朱由檢記得雖然勇衛營主力跟著孫傳庭一起被李自成農民軍全殲,但勇衛營還有兩支餘部由黃得功與周遇吉統領著。
    其中,黃得功帶著這支餘部在湖廣與張獻忠作戰,而周遇吉則在山西防備李自成。
    現在朱由檢打算將戰略重心南移,自然是要放棄山西、遼東這些北方地區的,所以,他決定先把周遇吉調入京城,以確保自己這個皇帝順利南遷。
    而黃得功在南方離京城太遠,進京所需時間長,何況還需要在南邊防備著左良玉與張獻忠等,自然調周遇吉進京是最合適的。
    對於周遇吉的忠誠度,朱由檢還是放心的。
    這也是他作為一個穿越者的優勢。
    因為他記得曆史上李自成在西安稱王後是一路高歌東進,沿途山西各關的明軍守將盡皆望風而降,隻有周遇吉不接受李自成的招降而拚死力戰,在寧武關與堅守七天七夜直至糧盡全家盡皆戰死,可謂是一員值得信任的忠臣猛將。
    不過,朱由檢知道自己要是調周遇吉進京肯定會導致李自成攻陷北京的時間加快。
    但他覺得既然要放棄北方,李自成早一個月晚一個月攻陷北京差別其實不大。
    因而,朱由檢一想到這裏,立即就叫來了太監王承恩“擬旨,加封周遇吉為寧武伯,令其速領所部官兵與家眷進京聽命!不得有誤!另著錦衣衛都指揮使吳孟明嚴密打探京城百官動靜!”
    作者題外話第一次來塔讀發新書,很高興認識大家,讀完我的書的人都愛情事業雙豐收了,所以請大家堅持讀完,歡迎加入讀者群(企鵝號)837845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