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席間論道

字數:3190   加入書籤

A+A-


    濟南府穿越實錄!
    “人各有資質,隻需找到適合自己的法子修行。”張積中緩緩點了一下頭“你是登初的嶽丈,我自會另眼相看,今後但有困惑隻管來問。”
    “是,學生感激不盡!”葛老板略一停頓,猶豫道“學生眼下便有一事不明,能否請先生解惑?”
    “你說吧。”
    “學生知道老師精研儒釋道三教,然而太穀派向來奉儒學為正統,為何外麵有的師兄仍是佛家或道家裝扮?”
    “我便猜到你也會有此一問。”張積中合上眼睛笑笑“你們講給他聽吧。”
    “是。”司冠平對葛老板說“老師教導過,儒、釋、道三教便好比是一條街上的三家鋪子,盡管各有各的招牌門麵,其實賣的是差不多的東西。隻不過儒家的鋪子比另外兩家大些罷了,不必劃清分明。”
    “噢?”葛老板似乎受到了不小的衝擊,愣愣眨巴幾下眼睛“今日方才聽聞這個道理,難道三教的異同僅僅在於招牌門麵?”
    宮二哥接口道“葛翁試想,一個儒人若留起發髻,穿著鶴氅,旁人瞧見便以為是道士;若再剃了光頭,披件袈裟,旁人又要喚他和尚,其實他本人內裏的東西可曾有變化?”
    “這樣一講便清楚了許多。”葛老板說“可是在下愚鈍的緊,三教各有起源流傳,各奉自家經典,內裏怎會相同呢?不知究竟同在何處?”
    “葛翁看的淺了。”司冠平答道“所謂起源流傳、自家經典,仍不過是浮於表麵的東西。三教相同的內裏核心乃是誘人向善、引人好公。”
    “向善好公?”
    “不錯,人人向善好公,便天下太平;人人作惡營私,則天下大亂。於這一根本上,三教是相同的。”
    “原來如此!”葛老板恍然大悟,又問“既然本是相同,那麽儒家的鋪子為何比另外兩家更大呢?”
    宮二哥說“儒家最為好公。孔子說‘攻乎異端,斯害也已’,足見其對異端之寬容,不在乎質疑與詆毀,是其大處。而別的教派擔心不被崇奉,於是搬出許多天堂地獄之類的話來唬人,多少存了些私心在裏麵。”
    司冠平補充道“其實講天堂地獄的本意也是為了誘人向善,不失為公。至於有些旁門左道說什麽信他者一切罪孽全消,不信他者死後必下地獄,那才是徹頭徹尾的私。”
    “受教了!”葛老板肅然起敬“以往從未想過這些事情,今日聽二位轉述老師教導,真如醍醐灌頂一般。”
    魏永明聽的興起,忍不住湊趣問道“西洋教派同樣有類似天堂地獄的說法,是否也是源於私心?”
    “這”司冠平與宮二對視一眼,一齊望向張積中“學生不知,請老師賜教。”
    “登初問的好。”張積中輕輕點了點頭“但凡經久不衰的大教,初心定然是向善好公的,否則難以傳布開來。然而後世有的信徒為了教派之爭不惜興兵開戰、殺人如麻,試問,與其先祖創教的初心合不合呢?”
    “定然是不合的。”
    “對了。一旦偏離向善為公的初心,其格局便愈發小了。甚至有宵小之輩打著信教名義大肆聚斂錢財、對教眾生殺予奪、鼓吹為教獻身,那更是走火入魔的騙人把戲,純粹為一己之私所利用罷了。”
    “先生果然見識卓著。”魏永明由衷感歎道“這番高論直白通透,別說是在當今大清,便是放眼世界,再過百年隻怕也沒多少人能參悟明白。”
    “登初莫要討小老兒歡心。”張積中哈哈大笑,抬起手招呼道“今日席間不談這些大道理了。來來,多吃些菜。”
    眾人當夜喝了個盡興,次日挑選吉時在宅中廳堂舉辦收徒儀式,葛老板正式拜入張積中門下,成為了太穀北派的一名弟子。
    魏永明了卻一樁心事,在黃崖莊又住了幾天,待嶽父適應生活環境後便打算返回。張積中和宮二夫婦盛情挽留,說是此間夏日風景猶勝春季,無論如何都要多盡些地主之誼。
    魏永明也對這一帶頗為流連,想到進山一趟殊為不易,於是派了幾個團勇回濟南報平安,自己留下多住些日子。
    張積中的弟子們絕大部分家境富裕,來拜師時都帶了大筆錢財,平日衣食用度盡可由莊裏農戶,也會定期去山外的鎮子裏采買,生活十分安逸。
    魏永明有時跟大家一起聽張積中講學論道,不想聽課便帶團勇上山摘野果賞風景,偶爾還跟著他們師徒一起去山外其他地方遊覽名勝,日子過的好不愜意。
    在黃崖莊一住幾個月,轉眼到了中秋時分,魏永明才再次向眾人告辭,由向導引著離開大峰山返回濟南。
    到家後先把當地情況對妻子講了一遍,葛清竹雖一直對父親的執意離開頗為不解,但聽說他在黃崖過的舒心,也就漸漸不再擔憂。
    羅亞安聽說他回來了,幾天後興衝衝的帶著新鮮羊肉和一壇佳釀跑來跟他見麵。
    二人在偏院架起烤爐點燃木炭,魏永明提起去黃崖的經過,羅亞安漫不經心的笑笑“那張積中有個表弟叫吳載勳,你知道麽?”
    “知道,不是泰安縣的縣太爺麽?”
    “對。他在任上做出了些成績,前日剛剛調為曆城縣知縣。”
    “噢?從泰安首縣調到濟南首縣,算是升了吧?”魏永明將串好的羊肉放到爐子上炙烤,一邊撒鹽一邊說“我見過他,也聽張積中父子提過幾次,好像是個挺有能力的官員。”
    “能力是有的,為官也認真。但我看他對仕途並不上心,反倒很沉醉於張積中的道理學說,逢人便要替他鼓吹一番。”
    “可以理解。他倆是表兄弟,又是兒女親家。何況張積中此人的確有真才實學,佩服他的人很多。”
    “我對他的事也有所耳聞。”羅亞安給爐子扇了幾下風,納悶道“不過那些搞學問追捧一下也就罷了,你嶽父是銀號老板,生意做的順風順水,怎麽也舍家撇業跑去湊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