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耐高溫之願
字數:2981 加入書籤
濟南府穿越實錄!
“是。”耐高溫深吸一口氣,緩步走到圈子中央向四周看看,麵帶微笑朗聲開口道“諸位父老鄉親,諸位兄弟姐妹,大家可知曉此處教堂的過往麽?”
“知道一些。”圍觀百姓中零星有人回答“聽祖上說起過,順治年間有洋人在這裏建過一座天主堂,早就被拆沒了。”
“是的,沒錯。”耐高溫將一隻手捂在胸口“鄙人所在的方濟各會曾有一位來自西班牙的嘉伯勒神父,他於順治七年到此買下這塊土地,主持建起了一座天主教堂。後來由於不受百姓喜愛,雙方屢屢發生矛盾,教堂於雍正二年被焚毀拆除,傳教士也遭到了驅逐。”
圍觀百姓一陣交頭接耳,大多數人都是第一次得知這段曆史,紛紛伸直脖子聽他繼續講述。
“道光三十年,本人接受委派來到濟南,多年間一心致力於在城內重建這座教堂,卻始終成效不彰,直至今日大夥也都看到了。”
耐高溫情緒有些激動,停頓了片刻又說“本人十餘年來在三裏莊一帶傳教,有幸能夠獲得大家的善待,首先得益於鄉鄰們的純良樸實。同時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三裏莊教堂是在毀壞的清國房屋基礎上修建而成,不會引起本地居民的過多反感。”
百姓們又是一陣竊竊私語,似乎對他的說法頗為認可。江類思和顧立爵在一旁目光呆滯,仿佛若有所思。
“有鑒於此,”耐高溫轉身看向他們二人,將音量提高了一大截“我懇請江類思主教,請您準許新教堂按照清國傳統房屋樣式建造,以期讓本地百姓與教會和睦相處,不再重蹈先前的覆轍。”
“他瘋了吧?”法國特使皺眉哂笑。顧立爵搖頭不語,江類思一臉茫然,周圍人群中卻多有讚許之聲。
“耐神父說的很對。”魏永明背著手站到耐高溫身旁“教堂也好,寺廟也罷,無非是為信眾們擋風遮雨、庇護的一間房子,最重要的不是外在樣式,而是其所象征的精神。耐神父這番提議思慮深遠,西城營全體弟兄無不讚同。”
“我們全都讚同!”曹老六和團勇們立刻高聲附和。
四周百姓情緒受到感染,也跟著鼓掌呐喊,讚同之聲一時間此起彼伏、不絕於耳。江類思等人臉色不定,尷尬的杵在原地一言不發。
吳載勳剛才一直瞪眼看著插不上話,這會兒忙不失時機的過來勸說“依本官的意思,主教先生若能順遂民心,教堂動工期間當可免去許多麻煩,建成之後也不會遭到抵製和破壞。”
“我明白了。”江類思躊躇半晌,輕輕咳嗽了一下“既然民意如此,我們也不好違拗。此間教堂就遵照貴國傳統樣式建造吧,還請官府協助調集能工巧匠,共同商討設計方案。”
“如此甚好。”吳載勳拱手笑道“主教先生深明大義,從善如流,此舉實乃貴我雙方的幸事。”
一場稱不上風波的小插曲就此平息。省城官員原本對重建教堂一事很不情願,聽說教會願意按照中式風格設計建造,心中隨之略感舒坦,後麵的各項進展比想象中更為順利。
百姓們也對這件事津津樂道。有人讚揚耐高溫心係大清,有人誇獎天主教會明白事理,更多的人則認為應該歸功於西城營,把魏永明獨自對抗法國大兵的故事傳的神乎其神。
當然,並非所有人都為此感到開心。教堂原址上的數十戶居民被迫遷移,山東官府隻參照住戶契據記載的價格進行統計,共發放白銀三千八百餘兩、京錢一萬九千餘文。
搬遷戶們一致認為賠付金額過於摳門,難免對官府怨聲載道,卻又無計可施,隻得揣著一肚子牢騷另尋地點建房居住。
官員之中也有一部分人自始至終堅決反對在城內重建教堂,首當其衝的就是濟南知府陳寬。他對朝廷的軟弱退讓痛心疾首,不斷號召官員聯名向巡撫請命抵製。
然而大勢當前,四品知府的意見著實顯得微不足道。陳寬得不到滿意的答複,憤懣之下整日悶悶不樂,終於導致憂鬱成疾,身形日漸枯槁。
此時隨著天氣轉暖,山東境內的撚軍又開始在泰安、肥城、長清一帶活躍起來,屢屢威脅到省城周邊。
暫署巡撫之職的清盛被軍情搞的焦頭爛額,接連上疏告急。朝廷遂令新任山東巡撫譚廷襄星夜趕赴濟南,主持部署防剿事宜。
譚廷襄接受任命已有一段時間了,之所以遲遲未來上任,一是因為他原本在陝西巡撫任上,路途的確遙遠;二是聽說洋人要在濟南重修教堂,他打心眼裏不願摻和此事,以免給自己留下罵名。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他對於山東的團練與官府之爭深感棘手,因此卸任原職後在京城逗留了多日,專門向杜?請教其中的種種情形。
說來十分湊巧,譚廷襄是鹹豐帝師杜受田的女婿、原山東團練大臣杜?的姐夫,讓他去接替山東巡撫一職,不知是否出於朝廷的有意安排。
杜?回京後無官無職,正好趁此機會向姐夫大倒苦水,痛斥山東地方官員腐朽短視,極力宣揚團練的重要性。
譚廷襄明知小舅子的講述定然存在立場傾斜,卻也聽出此事著實難以平衡,故而一再拖拖拉拉,直到朝廷催促才匆忙赴任。
省城官員俱已得悉新巡撫與杜?的關係,提到團練之事時大都語焉不詳,既不願表態支持,也不敢妄加貶低,隻有在山東剿匪的僧格林沁毫不掩飾其負麵態度。
這位王爺出身高貴、戰功顯赫,深得道光、鹹豐二帝寵信。他認為團練盡皆烏合之眾,與土匪本是一丘之貉,因而在外作戰時常常驅使當地鄉團在前吸引火力。
團練自然不肯甘當炮灰,為此與官軍發生過數次衝突,臨陣倒戈的也不在少數。這更讓僧格林沁堅定了自己的看法,強硬要求譚廷襄節製團練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