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金條迷思

字數:3373   加入書籤

A+A-


    濟南府穿越實錄!
    “小人告退。”魏永明垂頭走出院子,看到外麵路上停著幾輛大車,王正起和官兵們正圍成一圈翻揀車上的物品。
    他緩步從車旁繞過,卻見閻敬銘也出了院子,快步過來問道“怎麽樣?找到什麽了?”
    “有些發匪的服裝號坎。”王正起指著旁邊地上一大堆衣服“大約四十多件,弟兄們正在別處繼續找。”
    “還有什麽?”
    幾個軍士捧來一堆幾乎被燒毀的黃色幔帳殘片,說是發現了違製用品;還有人抱來一摞書,說是內容離奇荒誕的“逆書”。
    閻敬銘拿起兩本書翻了幾下,隨手扔到一旁,又用腳撥開那堆殘片看看,不耐煩的咂了咂嘴“還有嗎?”
    魏永明知道他們是在搜羅黃崖叛逆的證據。此次閻敬銘大開殺戒,屠戮了數千山民,必須要拿出過硬的證物才好給朝廷一個交代。
    他側過腦袋偷眼觀瞧,見王正起雙手衝閻敬銘一遞“暫未發現其他可疑物品,不過這兩根金條或有古怪。”
    “什麽古怪?”
    “大人請看,這兩根金條反麵均刻有一個小小的鍾型符號,會不會與什麽邪教道門有關?”
    魏永明心中一動,登時放慢了腳步,豎起耳朵仔細傾聽。
    這些年郭華住在自家偏院,每次都是以金條結算房錢,所給出的金條背麵就帶有鍾型印記。
    魏永明此前從未過多聯想,因攜帶方便,他這些年先後將八根金條交給了嶽父葛老板,供其生活所用。
    王正起找到的應該就是自己家的金條了。後麵的鍾型印記難道有什麽特殊含義?會不會與郭華的來曆有關?
    魏永明好奇心大起,站在不起眼的地方靜靜看著。
    閻敬銘接過金條翻來覆去端詳了半晌,臉上忽的綻出一絲笑意“這金條的出處,我恰好是清楚的,斷然不是什麽邪教。”
    “噢?”王正起略感意外“大人見過這符號?”
    “豈止見過,我還知曉它的來曆呢。”閻敬銘臉色罕見的柔和了一些,仰頭望著天邊的雲朵悠悠說道“鹹豐三年,發匪占據揚州,朝廷遂在城外設立江北大營與之對峙。”
    “當時國庫存銀已近枯竭,而軍費支出尤為龐大。先帝不得不節衣縮食,並將宮廷內積存的銅器盡數鑄成銅錢,甚至包括旗杆的銅頂、門上的銅釘、還有屋簷上的銅網等等。”
    “先帝爺不易呐。”王正起輕歎一聲“那這金條?”
    “然而些許銅錢不過杯水車薪。後來兵部尚書上奏,內務府廣儲司存有三口大金鍾,可以變賣抵用軍餉。”
    “金鍾?”王正起若有所思“莫非金條上的符號便是”
    “不錯。三口金鍾乃乾隆年間鑄成,總重三萬餘兩,難以變賣。先帝隻得奏準將其熔為金條,交恭親王奕?和工部尚書翁心存會同內務府辦理。”
    “翁心存不忍金鍾就此毀於一旦,所以提議在金條背麵留下了符號,盼望將來有一天能如數收回,重鑄國寶。”
    “原來如此。”王正起恍然大悟“大人可知那批金條後來流向何處?”
    “我當時剛剛補任戶部主事,恰好有所了解。”閻敬銘雙目微閉,像是在回憶一件極久遠的往事
    “他們耗時數月,共鑄成金條八千五百根,重量分二兩、三兩、五兩、十兩不等。除部分換成了白銀之外,其餘全部運往江北大營充作軍餉。”
    “標下明白了。”王正起道“聽說張積中曾在江北大營當過幕僚,莫非是他那時斂到手中的?”
    “未必。這批金條大都在江北大營內外流通,後來發匪再次攻陷揚州,肯定搶掠走了不少,或許是由其餘孽帶到黃崖來的。”
    “那就行了!”王正起一拍巴掌“黃崖上有發匪衣物,又有金條為證,可以據此以私通發匪餘孽論罪!”
    “遠遠不夠。兩根來曆不明的金條,幾十件破破爛爛的衣服,未免太過牽強。”閻敬銘不悅道“聖上少年英主,兩宮聰慧過人,豈能就這樣被輕易糊弄過去?繼續找!”
    王正起忙帶人去翻找後麵幾輛大車。魏永明遠遠看了一會兒,轉身往西城營走去,心中思緒暗暗翻湧。
    假如閻敬銘所言不假,那麽金條最有可能的出處就是江北大營或太平天國了。這二者與郭家兄弟有關係麽?
    太平天國?不像。郭華平日嘴上常掛的都是經史子集,雖然偶爾與耐高溫見麵時相談甚歡,但絲毫沒有流露過對基督教的興趣,甚至隱隱有些排斥。
    江北大營?可能性似乎更大一些,但也隻能到此為止了,根本無從推斷其所謂仇家的信息。
    魏永明一路胡思亂想,待來到西城營駐紮的地點,卻見四周空蕩蕩的,隻有曹老六和魏登初帶著一百多人原地枯坐。
    “爹!”“登初!”“總營官!”大夥呼啦啦圍住了他,七嘴八舌道“出什麽事了?剛剛有軍官來調走了左右二營,隻剩下咱們在此等你。”
    閻敬銘做事果然周密謹慎。魏永明苦笑著歎息一聲“巡撫大人說了,眼下省城兵強馬壯,不再需要團練,讓咱們自行解散。”
    “解散?!”眾人無聲驚訝了片刻,接著一片嘩然。
    “弟兄們放心,閻大人說的清楚,有意從軍者可編入勇營,其餘也可領取遣散費。若是嫌不夠用,或是今後遇到為難之處,盡管對魏某開口。”
    魏永明嘴上不斷安撫曹老六等人,心中卻滿是酸楚。
    西城營是他親眼看著何大庚籌建的,自己從幫辦一直做到總營官,屈指算來已在營中呆了整整十二年,說的上是感情深厚。
    如今閻敬銘輕輕巧巧一句話,西城營便告消亡,他在悵然若失之餘隻能自我安慰至少今後不必再擔憂手下弟兄跟著自己混丟性命,安心回家過幾年清淨日子吧。
    抱著這樣的想法,他讓曹老六帶大夥先行返回,自己和魏川嶽將宮二嫂的兒子送回馬山交給親戚撫養,然後在附近遊逛了兩天,這才不緊不慢的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