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收編兵馬,兵力突破萬人
字數:4758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抗戰:我的士兵都能變強 !
城內的混亂被迅速遏製住,本身封城警備軍就負責治安問題。
知道該如何管控城內的富商們。
張嵐清是鬼子扶持的大漢奸,這群人裏邊也有小漢奸,這一點沒人比張某人更清楚了。
劉二蛋奉命緊盯著許智星,這老小子是迫於局勢低頭順從,未必願意跟著張嵐清起義,反手對抗小鬼子。
國軍俘虜中,跑了一大批,剩下的這部分,可以嚐試收編。
“瘋了,腦子有問題,誰給他的膽子?”
張嵐峰把帽子摔在桌子上,
氣的胸口起伏。
剛剛接到消息,張嵐清在封城反叛,幹掉了鬼子兩個步兵中隊,輜重及運輸大隊,還有封城、中牟、蘭封、通許城內的憲兵隊。
本來兄弟二人,一個在商丘地區,一個在封城地區,都成了鬼子特意扶持的勢力。
聯合起來,在這片地界說一不二,那跟土皇帝有什麽區別?
好好的土皇帝不做,站出來抗擊鬼子。
這不是腦子有問題嗎?
張嵐峰第一時間與封城撇清關係,即便如此,鬼子也要對他執行監控。
騎兵第四旅團受命,終止黃河北岸的戰鬥,尋機會渡河,奪回封城。
鬼子同時調動35師團的一個步兵大隊,撤出戰鬥,配合騎兵旅團拿下張嵐清。
影響還是有較大影響的,
中條山戰役的後半段,日寇的計劃是趁機向陝、洛等地進攻。
剛剛表現出意圖,便有大批的高官收拾細軟逃走,根本無心抗戰。
第一戰區組織兵力,扼守黃河南岸。
封城事件爆發,牽扯了鬼子部分兵力,必須抽調一個旅團,一個步兵大隊折返。
黃河鐵橋被炸斷,要麽用渡船,要麽繞路津浦線。
一來一回,至少10天路程。
騎兵旅團機動性尚可,但步兵大隊可全靠雙腿。
佐久間少將、笠原中佐、山下平大佐臉色陰沉。
到現在還不敢接受現實。
張嵐清真的反叛了?
那可是備受信任的張桑。
反複誇張的好朋友。
但就是這位好朋友,不僅幹掉了留守日軍,更奪取了大批的軍械彈藥。
鬼子在封城的軍用倉庫,毫發無損的落入了張嵐清的手上。
隨後封城對外公布五省機關處吉川貞佐的刺殺過程。
嫁禍漢奸權沈齋的計劃,槍擊鬼子少將、大佐、中佐等軍官的實情。
對此,張嵐清毫不避諱的一口應下。
搖身一變,從人人唾棄的大漢奸,變成了潛伏敵營,伺機幹掉日寇軍官的英雄。
山城常公正是急病亂投醫的狀態,中條山戰事失利。
不僅丟掉了陣地,更有數萬中央軍被圍堵在山區。
迫不及待的尋找外援兵力,偷襲、阻擊日寇的補給線。
還親自找到了八路,承諾阻擊之後,必發放彈藥補給。
驚聞封城變故,連說三個好字。
他的心思很活絡,立馬興起了收編張嵐清的想法。第一戰區以豫西一線,跟日寇對峙。
若是把張嵐清收編入序列內,豈不是意味著收複了封城等城市。
這可是抗戰的一大功勞,可以大書特書的一筆。
當即電令第一戰區,安排特派員,與封城交接。
有意任命張嵐清為封城先遣軍司令,負責封城周邊數縣治安,指揮封城警備司令部。
這就有點扯淡了,張嵐清本身就是封城警備軍司令。
從鬼子這裏脫身,換個更惡心的旗幟?
有好處嗎?
城市內,迅速穩定下來,查封了數個與日合作的商會、商行,將大批的糧食、物資充公。
收編了果軍俘虜後,手上兵力過萬,得提前考慮吃喝拉撒的問題。
不從鬼子商行搶,去哪解決?
司令部內,
張嵐清坐鎮守衛,下邊均是他的心腹之人。
馬子龍也在,建議提前考慮迎敵一事。
鬼子斷不可能放任失利,勢必安排兵力奪回地盤。
北部的連接橋梁已經炸斷,暫時不用擔心小鬼子從北麵進攻。
西麵是果軍第一戰區,需要小股兵力防備。
唯一需要考慮的是東南、東麵來敵。
之所以選擇封城,也是綜合考慮過的。
雖是平原地帶,卻處在遊擊區域,勢力紛雜,偽軍眾多。
利用眼下的這簡短時間,加緊訓練各團,做好備戰迎敵的準備。
讓弟兄們吃飽喝足了,打鬼子也絕不含糊。
也有人偷摸的跑走,隻想混個溫飽,不願意跟著打鬼子送死。
那就需要特務隊嚴加看管,再以民族大義宣揚,鼓動沉寂的血液。
男子漢大丈夫,何懼一死。
三個心腹團長劉丹青、王國興、陳財手上均擴編兵馬,按照正兒八經的三千人團編練。
這些人都是偽軍出身,不知道有沒有打仗的本事。
經過他的詞條編練後,忠誠跟勇氣無須擔心。
跟日寇交鋒,唯拚命爾。
“除了積極備戰迎戰外,對日偽軍的刺殺不能停。”
張嵐清看向馬子龍,如今有了一批軍械補充,可以籌備更多人手,繼續刺殺鬼子的高官。
讓豫中地區成混亂的局麵,對他有利。
這一點也有準備,鬼子五省機關處的少將被幹掉後,還得有人接手這個工作。
安排了新的情報人員,指定了皆川稚雄大佐接任。
這位便宜大佐還沒到任,此時應該還在路上。
馬子龍準備在半路截殺,再給小鬼子一點警告。
殺一殺他們的威風。
吩咐完各人的職責,張嵐清靜下心來。
他本來已有近八千兵馬,又收編了四千多中央軍俘虜,加起來的兵力超過一萬,屬於正兒八經的一個師的兵力。
要槍有槍,要炮有炮。
唯一的弊端是部隊磨合,需要一段時間訓練。
需要借助他的詞條能力,再鞏固一批中層軍官。
馬上五月底了,必然有一份優良級別的詞條,挑選合適的軍官,定能事半功倍。
中央軍之中是有幾位軍校出身的,身份最高的是少將副師長,他們看不上張嵐清這個小廟。
得知有機會回第一戰區,毫不猶豫的起身就走。
剩下的人當中,多是大頭兵,還有鬱鬱不得誌的年輕尉官。
嗬嗬,瞧著吧,廟小妖風大,張嵐清定讓別人看看。
他手下這批“烏合之眾”到底能鼓搗出多大的動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