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找到了大阪師團,生意這不就來了

字數:4492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抗戰:我的士兵都能變強 !
    七月份的局勢相對緊張起來,鬼子11軍開始了兵力抽調,集中優勢兵力向南進擊。
    這也是西皮先生願意花點彈藥,穩住泛東地區的原因。
    張嵐清趁機狠抓軍隊,在兩位師長身上掛上了【虔誠皈依】【有令必行】的詞條,算是暫時的拿捏住兩位師長。
    其餘的營連軍官,輪番被張嵐清接見,以慰問為由,不斷的刷新對方身上的詞條。
    保證忠心的基礎上,不乏一些提升身體素質、作戰能力的詞條,給他們羅列上去。
    軍內加強軍紀,士兵加強訓練,掌控住基層軍官,能迅速的調理好整支部隊。
    他每天隻有三次刷新詞條的機會,不可能給每個士兵操作。唯有先把軍官搞定,士兵可以通過訓練提升戰鬥力。
    周邊的幾個偽軍頭子,不斷向封城示好,暗通曲款。
    同時還能賣一些日軍的彈藥,為張嵐清補充儲備。
    畢竟他手上有大批的日械武器,彈藥供應上一直是個大問題。
    華北地區偽軍極多,這些人手上,總能流通出日式的彈藥武器,隻要有錢,暗中的交易不斷。
    連續購得彈藥17萬發。
    劉濤回到了封城,帶來了一份好消息。
    他深入到了桐柏山地區,跟地方的商戶們建立了聯係,還遇到了一些偽軍漢奸,這些漢奸背後站著大阪師團。
    那個精通生意,擅長做買賣的師團,如今正在鄂北漢水地區駐紮。
    張嵐清連忙叫來了劉濤,詢問具體情況。
    有關大阪師團的傳聞,一直是片麵的。這個師團在國內的動作不多,基本活躍於華中一帶,後續抽調到了菲律賓跟老美折騰。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他們,隻能說非常有個性,活的最通透的一群人。
    不會盲目的送死衝鋒,喜歡用各種理由搪塞上戰場。
    熱衷於財貨交易,個人利益大於一切。
    可你要是把他們想成好人,或者愚蠢的笨蛋,未免太小看大阪師團了。
    能入圍甲種師團,戰鬥力就不會差。
    劉濤將近期的活動情況跟張嵐清簡單的匯報了一番。
    “司令,信陽僅有一個大隊的守軍,我打聽了情況,江北部隊正在集結調動,往江南行動。”
    “鬼子撥付了大批物資,以前沒用完的,都可以拿到黑市上交易。”
    用金條開路後,劉濤有幸結識了幾位黑市上的老板,可謂大開眼界。
    隻要你拿的出小黃魚,要什麽有什麽。
    “美國貨、英國佬的貨、日貨、德貨,就連日本娘們都有,真讓我大開眼界了。”
    張嵐清打斷他胡思亂想,別扯這些有的沒的。
    桐柏山地區勢力複雜,日偽軍?中央軍、雜牌軍,再加上山區的地形犬牙交錯,很難形成有效的管控。
    在日戰區、遊擊區一直有暗中交易,這點並不出乎意料。
    “糧食情況如何?”
    “不多,我用心搜羅了一番,隻買到了10萬擔,鬼子對糧食管控的嚴格。再加上運輸不易,不好運作。”
    10萬擔,對於泛東地區是杯水車薪,一旦旱災大規模爆發,這點口糧吃不了多久。
    守軍竟然隻有一個大隊,預期中,這地方至少是一個步兵聯隊。
    可能是兵力抽調,順鐵路南下,支援江南的戰事去了。
    這對張嵐清而言,倒是一個機會。
    可趁機向信陽地區滲透,拉攏偽軍,構建信息網絡。
    黃泛區的存在,令南北通行上存在巨大的麻煩。
    遍地淤泥,車輛無法通行。
    黃泛區的西麵是第一戰區地盤,東麵則是日偽的地盤。從西邊開拓路線,還是從東邊繞路?
    這個事情很好解決,隻要他接受金陵的拉攏,搖身一變就成了和平軍上將。
    既可以是山城的第五路軍中將司令,亦可以是金陵的第五集團軍上將司令。
    遊走於兩顆雞蛋之上,似乎對自身更有利。
    打鐵還需自身硬,隻要把手上這批人好好的訓練出來,泛東就是一塊難啃的骨頭。
    目前來看,淮北、蘇北、魯西南的偽軍都不願意跟張嵐清交惡。
    金陵的拉攏更是接連不斷。
    大家保持這種若即若離的關係,你不打我,我也不打你。
    最難受的莫過於張嵐峰,躲在金陵沒露頭。
    鬼子不想派兵,偽軍又是戰五渣,眼看著張嵐清在泛東風生水起,恨得牙癢癢。
    嶄新的軍裝一換,感覺立馬不一樣了。
    脫去了偽軍的黃皮後,泛東各縣駐軍變成了清一色的正規編。
    四個師加一個封城警備團,近五萬兵力,分別駐紮在各處。
    沿途的炮樓據點均有士兵駐紮,層層防護。
    這夥偽軍出身,連雜牌都算不上的家夥,被張嵐清調教的有聲有色。
    繼續訓練月許,變化還會更加明顯。
    張嵐清單獨安排劉濤先行,帶他特務隊的核心班底,前往信陽地區運作。
    同時聯係剛剛擔任豫省軍統站副站長的馬子龍,請軍統配合行事。
    對峙階段,大多數時間並無戰事,卻也應該防患於未然。
    對信陽展開滲透工作,讓馬子龍倍有興趣。
    最近一直有小股的運糧隊伍,通過黃泛區,將日戰區的糧食運輸過去。
    大概知道了張嵐清在這邊的動作。
    馬上就有新糧征收了,八九月份新糧出來,足夠養活三五萬人,張嵐清費心思采購舊糧幹嘛?
    這一點令馬子龍倍感不解。
    其手下的特務,深入到信陽附近,摸清周邊的偽軍跟鬼子。
    沿桐柏山地區,日寇駐紮的兵力並不多,主力部隊南調作戰。
    但對峙的國軍卻並無主動出擊的想法。
    能對峙便對峙,絕不主動出擊,消極怠戰的情緒非常大。
    雙方已經養成了習慣,日軍出擊,則退避不戰。
    等鬼子撤退,再反過來收複失地。
    這跟山城西皮先生的策略有關,反擊八路勝過抗擊日寇,在他眼中,日寇不是最大的威脅。
    不斷冒出來的根據地,才是掘墳挖墓的危機所在。
    他尚且如此理解,下方的嫡係將領更懂得察言觀色,保存實力放在首位。
    若是這些軍官能同心同力,何至於處處被動?
    這並非一言一句能夠解決的問題,更不是一兩個人可以改變的形勢。
    劉濤帶著特務20餘人,深入到信陽地區,想辦法聯係到第四師團的關係戶。
    單純的糧食交易,不能滿足張嵐清的野心,要走軍火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