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再次血戰於野,強破鬼子乙等師團
字數:4633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抗戰:我的士兵都能變強 !
涉及十幾萬兵力的作戰,已經達到了大型會戰的標準。
按道理應當引起第一戰區、第五戰區、第六戰區等合力配合。
但山城的西皮先生不管不問,第一戰區的兩位司令不管不顧。任由著鬼子進擊,全盤交給張嵐清應對。
就想等著張嵐清抵擋不住,他們再派兵力殺入,奪取豫東,奪取泛東地區。
另外,豫省的旱災波及廣泛,第一戰區迫於壓力參與到救災的事情中去。
處理百萬級別的逃難民眾已經讓這些人精力匱乏,更沒有多餘的力量去支持張嵐清作戰。
能擋住鬼子最好,擋不住鬼子,可戰略性撤退。
山城的西皮先生給了最好的指示,一旦情況不對,可見機堅清壁野,不留給日寇任何物資。
寧可燒光毀光,不給他們留下任何可用的東西。
地盤丟了就丟了,物資不能丟。
不得不說,這是不要臉人的一種手段,利用空間換時間。等著盟友取得勝利,自己守著打,搞一搞對峙就行了。
隻要不主動出擊就不會犯錯,隻要不犯錯就穩贏的局麵,幹嘛主動去拚。
拚殺了自己的嫡係兵力,落不到好處,這種事堅決不能幹。
他更願意看到日寇的治安強化運動,打擊八路的遊擊勢力,甚至還想幫幫忙,繼續執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
日軍的失敗是必然的,可能是一年,可能是三年,也可能是五年八年。
隻要堅持住,鬼子早晚要輸。可鬼子輸了,還得繼續收拾紅匪。
與其如此,不如保存實力,讓鬼子跟八路硬碰硬,自己坐收漁翁之利。
謀國者,不在乎地方人的死活,也不在乎百萬人的死活。
在他們眼中,一切都是可以交換的工具,亦或者可以交換的利益。
鬼子最可笑的一件事情是,他們看不起偽軍,看不上偽軍。
可到了關鍵時刻,又想讓偽軍起大作用,鉗製張嵐清的步兵1師。
這不是最滑稽的事情嗎?
張嵐清的步兵1師,屬於最精銳的一支部隊,裝備配置最好,火力配備最齊全。
還有孫一虎的警備旅配合作戰,部隊配備的輕重火力非常豐沛。
靠區區一夥偽軍想攔住他們,這不是扯淡呢?這不是癡人說夢呢。
張嵐清想拉攏孫癲英,對抗孫良城及吳華文部,但從內心裏根本沒把這些偽軍當回事。
可用,那就拉攏一番。
拉攏不到,隨時可以出兵收拾。以他們那三五萬人,自己出一個師,打穿他們就跟吃豆芽一樣簡單。
前線指揮部內,兩位師長配合張嵐清一起分析局勢。
他本人還是非常淡然的,指著地圖上的東部防線,握緊了拳頭。
“計策也好,謀略也罷,35師團的主力已經圍到了我們身前。除了與其血戰,沒有第二條路可選,我準備投入所有火力裝備,與其決戰。”
“不知兩位師長,有沒有跟日寇決戰的勇氣乎?”
張嵐清一拍桌子,下定了決戰的命令,目光看向曹大衝跟宋克斌。
兩師兵力2.5萬餘人,加上三個炮兵營,以及多個迫擊炮連,甚至還把三個戰防炮連放在了淮北。
火力、兵力並不比鬼子的師團差。
隻要下定決心,不過是一場生死決戰罷了。
我方的勝率還要在六成以上。
依托有利的工事跟地形,守軍占據可一定的優勢。
在這裏決戰,張嵐清有十足的把握。
天時地利人和皆有,血戰又有何懼哉?
甚至還要主動發起反擊,以兩個師兵力,血戰鬼子乙等師團。
倒要看看豫東的漢子,會不會懼怕,會不會不敢亮刺刀。
為什麽把宋克斌跟曹大衝的兩個師駐紮在淮北,這兩人風格相似,打仗不要命。
手下的士兵也有股子士氣,這一點深得張嵐清的滿意。
有血性的士兵,那才是華夏的軍人。
區區蠻夷,也妄想侵占我華夏之地,想太多了,白日做夢一般。
反攻的號角吹響,
在天蒙蒙亮之前,兩個師的兵力突然越出戰壕,向日寇的陣線反擊。
三個炮兵,以及唯一的榴彈炮營投入到正麵戰場,炮聲呼嘯打破淩晨的寂靜。
炮彈席卷著空氣,呼嘯著,砸向鬼子陣地。
尤其是手上的野炮,最大射程超過10公裏,不比35師團的火力差。
炮火全開,展開反攻,令日寇有些懵逼。
怎麽回事?
第五路軍舍棄防守的有利條件,跳出戰壕,跟鬼子展開血戰。
防守擁有絕對的優勢,舍棄優勢選擇反攻,這是葬送自己的優勢,妥妥的外行打法。
鬼子不理解,黑田重德不理解。
被自己的參謀長叫醒,敵軍展開了全麵反攻?
黑田重德是帶著疑惑的,不是咱們處在進攻狀態麽?怎麽敵人展開了反攻?
是睡了一覺,發生了太多大事?自己跟不上節奏了?
“中將閣下,敵軍發動了全麵反攻,此事千真萬確。”
黑田重德立馬翻身起來,命令參謀長匯報當前的局勢。
隨後又來到觀察口,已經聽到且看到炮火轟鳴,敵方的步兵已經大規模的反撲,正朝著日寇的防守線反撲。
炮火掩護之下,壓得日寇的炮兵難以發揮,步兵衝殺到一起,進行激烈的白刃戰。
在武術功底這方麵,華夏永遠是小鬼子的祖宗。
經過特殊訓練的士兵,三三兩兩為一組,勇往直前,亮出刺刀與鬼子搏命。
雙方步兵短兵相接,刀刀見血,刺刀見紅。
喊殺聲響徹雲霄,撲殺上去,幹掉小鬼子。
步槍反複激射,接連幹翻小鬼子。
這時候沒有任何的花裏胡哨,純粹以雙方的士兵短兵相接,撞擊在一起,以最原始的手段廝殺。
拳腳相加,刀劍相搏。
他們是敵對的雙方,為了各自的信念和目標而戰。
他們的目光交匯,燃燒著怒火和仇恨。
他們的身體緊繃,肌肉鼓起,準備釋放出致命的一擊。
血恨家仇,凝聚在刺刀之上,唯有不斷地紮進鬼子的身體裏,才能釋放滿心的仇恨。
殺,殺,殺!
在喊殺聲中,士兵接連地湧現上來,跳起來對著鬼子猛刺。
士兵當中不乏勇猛之人,身上滿是鮮血,依然揮舞著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
大刀卷了刃,卡在鬼子的脖頸上,一腳踹開。
撿起地上的三八大蓋,朝著前邊的低矮腦門紮上去。
血戰於野,強攻鬼子師團!
喊殺聲震天,令日寇膽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