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荒井蔡蔡旭潛伏刺殺張嵐清
字數:4412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抗戰:我的士兵都能變強 !
潛伏的特務人員5人,以荒井蔡蔡旭為首,蹲伏在飯店的二層。
這夥人趁亂摸入蒙城,一路上並未被發現。
來徐城多日,總算找到了最接近刺殺的時機,荒井女少佐不斷的擦拭手槍,到時候她要親自開槍擊斃張嵐清。
“少佐,還是換一把手槍吧。”
荒井蔡蔡旭拿了一把南部早期型手槍,當做非常珍貴的收藏。
因為這把手槍是天皇親自刻錄序號,贈給當初特高科的學生們。
荒井蔡蔡旭有幸得到了這把手槍,認為是莫大的榮譽。
這把槍也跟隨她多年,依舊嶄新如初,保養的非常好。
手下是想提醒她,換成南部式特7mm秀珍手槍也好啊,南部十四式手槍早期、中期型號的故障率太高了。
荒井女少佐隻是淡淡的白了他們一眼,懂個屁。
這是天皇贈予的手槍,更是她多年保養擦拭的手槍,不可能出現故障。
帝國那些愚蠢的軍官,不愛惜槍支,保養不到位,竟然懷疑帝國的製造水平。
“監視門口,有任何動靜向我匯報。”
荒井蔡蔡旭收好手槍,這把槍將見證她的刺殺行動。
蒙城師級指揮部內,
張嵐清拿到了完整的作戰物資清單,刨去人員損耗,戰後撫恤,仍有價值千萬的物資入庫。
幾個駐軍所在的秘密倉庫,雨露均沾的拿到了一大筆充盈物資。
但無一例外,牛肉罐頭(人就叫牛肉罐頭,不管裏邊放的啥,軍需單上產品名稱就是牛肉罐頭)裏放的全是牛雜,摻雜著兩塊好牛肉。
可惜,僅僅是師團掃蕩作戰的物資,配備的並不多。
如果是會戰份物資,光彈藥便有2000噸,炮彈、輕重機槍配備10-20作戰基數,用於火力壓製。
掃蕩作戰的規模不大,鬼子以步槍的標準來推,僅僅批複了2個基數的作戰物資。
更多則是食物,油料,武器零件,醫療用品,日常用品,用於2月掃蕩所需。
油料跟武器零件是緊缺的東西,張嵐清手上繳獲了不少武器裝備,大部分有了損傷,在修繕過程中,需要更換相應零件。
一把步槍,可能隻壞了一個零件。
一挺重機槍,可能隻需要更換三五個零件,立馬可以拿出來當新的用。
這時候就別計較不是會戰份物資了,反正都是從鬼子那搶過來的。
發了一筆橫財,整個人都覺得精神了。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這個道理張嵐清最清楚了。
隨後又歎了口氣。
孫靜軒看著司令,“挺高興的日子,怎麽還歎氣了?”
攤開地圖,
張嵐清在思考接下來的動作,他在津浦路西占據了大片的地盤。
但這片區域均是平原,屬於難守之地。
一旦日軍集結3-5個師團的兵力,從徐城橫推,以炮火壓進,以飛機製空。
打是肯定能打,但他的第五路軍要損傷殆盡了。
到了如今的規模,跟土皇帝一般,心裏也便產生了不少的變化。
變得患得患失起來。
如今這一切,取決於他手上有槍有人,西皮先生客客氣氣,日本鬼子不敢招惹。
可要是部隊打光了,他張嵐清還算個屁。
未來三五年可以不用擔心,但五年之後格局之變化,一如翻天動地,得提前籌備。
不謀千裏者,不足以謀一時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老祖宗的話說的好啊,張嵐清擁有了中原一角地盤,像國中之國,斷不可能被人接納。
不管是山城的西皮先生,還是未來的那位,斷不可能讓他繼續當土皇帝。
抗戰期間,有所用,會容納張嵐清的存在。
一旦抗戰結束,他就會變成別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華北是八路的地盤,蘇中是新四軍的地盤,西南方則是西皮先生的大本營,華中、華東大片則是鬼子的作戰區。
看似風生水起,實則盛極而衰。
當前有三個不成熟的想法,
其一,考慮到緬北作戰,遠征軍損失慘重,如今西皮先生拿到了一些老美的援助,在重新訓練部隊。必然會在下半年發起反攻。
其二,考慮到湘桂作戰,未來可找機會深入到北越緬泰等地,未來光明且敞亮。
其三,繼續積蓄實力,待這兩年日寇衰弱,趁機殺入東北,在遠東謀一塊地盤長存。
另外其他不成熟的想法,則是在戰後進駐島國。
可張嵐清缺少海上實力,入駐島國屬於無根之浮萍,很容易被人拿捏,不是特別好的路子。
不管如何選擇,他走到如今這一步,決不能依附任何一方。
一旦依附,都是萬劫不複的結局。
“我做如下命令,通知到第五路軍各部:”
“命王國興騎兵師,全力挺進淮南城,調動我預備1師到鳳台、利辛兩縣,聽令於東線指揮孫靜軒。”
“調動我預備2師到蘭封、民權兩縣,聽令於北線指揮陳財。”
“第五路軍步兵1師、4師、騎兵師擢升為軍,第1軍編1師、預備2師;第2軍轄4師、預備1師,騎兵1軍擴編為騎兵師、步兵師兩個。”
“擢升孫靜軒、陳財、王國興為軍長,向山城遞交晉升令。”
“擢升第5師為第五軍,軍長劉丹青,轄兩個師,分別是第五師與趙三河警備旅,其中警備旅補充兵員,擴編為警備師。”
一口氣提了四位軍長,每軍轄兩個師,滿編兵力3萬人。
至於曹大衝、宋克斌兩個師長,應對於徐城的壓力,暫時難有機會擴編。
再征召2個預備師,待下半年擴編為軍。
擴編兵力至20萬人,第五路軍轄編六個軍。
突然的命令,讓孫靜軒一喜,他當師長多年,總算能當上軍長了。
給了他兩個師的番號,滿編3萬人。
能指揮三萬人作戰,著實是巨大的進步。
泛東地盤越來越大,人口也撐得住,區區20萬人,壓力不大。
如果放開了擴軍,能迅速的拉起30萬人的隊伍。
考慮到精兵路線,確保各軍的戰鬥力,以及軍械武器、重火力支撐,還是先整合到20萬人。
提升津浦鐵路西線的兵力。
而且張嵐清做出了將兵力向東南調配的想法,是準備在皖江地帶開辟一條路出來嗎?
這邊會直接跟華中的鬼子碰麵,有駐紮的13軍、11軍,屬於日軍重點進攻徐略,兵力遠超華北派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