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日軍要發起一兩場大戰
字數:4471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抗戰:我的士兵都能變強 !
就在張嵐清將兵力向淮南地區壓進的時候,鬼子也沒老實著。
海外戰場的失利,需要投入更多的軍隊,迫切需要結束華夏戰區的戰爭。
駐紮在國內的派遣軍麵臨兩個比較大的問題。
其一是以山城為代表的國府,始終沒有出現投降的想法。隨著幾次談判,不斷給出合理的條件,西皮先生卻毫無投降之打算。
這點怪不得西皮先生,每次想要投降的時候,鬼子自己還會把條件更優越一些。
現在國際局勢影響,老美、蘇聯、日不落都需要華夏戰區來牽扯日寇精力。
認可國內抗戰,認為這是抵抗日德的有效手段。
總結一句話,三國認為華夏戰區是有必要拉攏的,以此牽扯更多日寇精力。
那西皮先生的地位水漲船高,儼然成了世界上的大國代表之一。
有了強有力的盟友,西皮先生肯定不會再考慮投降的問題。
為了迫使山城投降,日軍隻能猛攻,沿著長江東西壓入,卻陷在了長江中遊地區。
第二個大問題在於敵後方的治安戰。
八路、新四軍、遊擊隊、抗日武裝、武工隊等組織層出不窮,清掃一批,緊接著又出來一批。
這些人拉隊伍的速度太快,不聲不響給你搞幾十萬人出來。
散布在占領區內,時不時的攻擊炮樓,破壞交通線。
治安戰難以達成有效的除根效果,必須安排足夠的兵力駐紮。
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華北、華中地區,鬼子需要安排十幾個師團。
一旦駐紮兵力變少,就會出現如張嵐清這般不受控製的存在。
瓦解了鬼子的占領行徑,鐵路線也不再安全。
從地方搜刮不到糧食、稅收、鐵煤礦產,反而需要十幾個師團來駐紮,後勤壓力極大,收入與投入不成正比。
基於這兩個大問題,日軍陸軍總部商談決定,還是需要在華中地區發起兩次大規模的攻勢。
殲滅正麵戰場的國軍主力,逼近山城,迫使西皮先生投降。
因此駐紮在武漢附近的日寇,準備向西進行一輪大規模的攻勢,衝擊第六戰區所在,逼近山城。
如果能打通第六戰區,便可以迫使山城低頭。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件事在任何時期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而小上海之稱的無為市高溝鎮,將黑市交易推上了一個高點。
鬼子拿出來大批的軍械武器,用來換成作戰所需的糧食。
武器裝備尚且充沛,能夠通過各兵工廠生產運輸,但糧食等後勤物資卻是非常的匱乏。
占領區征不上來糧,南方作戰吃緊,後方所有的男人大部分上了戰場。
後勤問題成了鬼子目前抹不開的局麵。
本是非常隱秘的作戰計劃,卻因為黑市交易,透露的清清楚楚。
皖江附近的人都能猜出來,鬼子最近要有大的作戰動作了。
目標是正西方向,計劃從鄂西進攻,打通直達山城的水路。
為此調動了三個師團以上的兵力,安排了2000多條船隻,用來運輸物資,運輸兵力。
此次作戰的目標,就是尋求鄂西地區第六戰區的有生兵力,擊潰他們,殲滅他們。
因此鬼子的動作極快,將此次作戰計劃命名為江北殲滅戰。
這股架勢,搞得張嵐清的部隊還稍微的收斂,並未刺激廬州的守軍。
等鬼子大批兵力調動之後,頓時覺得情況似乎不太正常。
日本十一軍為主力,分別向西、向南分出兩股兵力。如此大規模的行軍作戰,根本不是隱秘消息。
外人可以輕而易舉的探查到,並將情報送到皖江地區。
鬼子主力向西、向南運作,廬州這邊反而繼續持續兵力空虛的場景。
甚至上海地區駐紮的13軍,也因此抽調了一個獨立混成旅團,支援十一軍作戰,深入到武漢、常德、鄂西地區。
“司令,從山城發來的消息。”
張嵐清意外收到了山城西皮先生的讚賞。
誇讚第五路軍的英勇作戰,拿出5萬用於犒賞作戰勇猛的士兵。
事出反常必有妖,這老小子啥時候主動拿錢了。
“哼,這個錢可不好拿,拿著燙手。”
“日軍強攻第六戰區,這是想讓我第五路軍進攻廬州,牽扯長江沿線日軍的精力,緩解第六戰區的壓力。”
“但區區5萬大洋,也好意思拿出來,打發叫花子呢。”
本來張嵐清是有意攻占廬州,將兵力逼近皖江地帶,能夠威脅長江這條水上航線。
受西皮先生的刺激,非但不想進攻,甚至還想收縮兵力。
要第五路軍幫忙,就大大方方的說出來,給錢給軍火,否則一兵不發。
完全可以利用黑市,把糧食賣出高價,換來日軍後勤部的軍械武器。
人家什麽都賣,設備、機械、輕重機器、擲彈筒。
隻要你出得起價錢,公平交易,童叟不欺。
從某一方麵而言,雙方在交易上保持著公平跟公正。
一斤大米換多少子彈,明碼標價,從不缺斤少兩。
尤其是新式設備跟機械的導入,讓張嵐清有能力自造衝鋒槍,提升自造子彈的能力。
否則單靠繳獲,養不起泛東的軍隊。
山城背後也有好幾個兵工廠,軍火彈藥還是有一些儲備的。
舍不得拿出來,那就別怪張嵐清劃水了。
日軍的攻勢凶猛,突然向鄂西用兵,一路向西平推。
第六戰區集結了數個軍的兵力苦戰,大戰一觸即發。
甚至還出現了雙方的飛機互相纏鬥。
支援華夏戰區的飛虎隊跟日寇飛機搏殺,爭奪空中優勢。
日軍采用南北夾擊的方式,不斷進攻長江沿線,逼近宜昌南部地區,殺入鄂西。
戰報頻繁的傳到第五路軍,張嵐清將戰報放在一旁。
不用看,一定是國軍血戰後退,不敵後退,打不過後退。
更多將領是保存兵力,不肯跟鬼子血拚,戰略性後退,以至於戰線跟青樓娘們的腰帶一樣。
碰一下就掉了。
這邊都是中央軍的嫡係,有的能打,有的不能打。
歸根結底的願意是打到如今這個局麵,中央軍的重武器早就丟的七七八八。
僅靠著輕火力防守,根本擋不住十一軍師團級別主力的進擊。
唯有依靠山區陡峭的山勢,借著山巒疊嶂來部署防禦。
像18軍、74軍等嫡係王牌,都在這片地方布防。
涉及到嫡係部隊傷亡,才讓西皮先生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