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滇西小鎮,宛若食人之魔窟
字數:4420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抗戰:我的士兵都能變強 !
陳辭修來封城轉一圈的原因是有單獨考慮的。
他背後代表土木係這個大山頭,有意拉攏張嵐清,哪怕建立比較友好的關係也行。
土木係屬於國軍序列內比較大的山頭之一,以18軍為主要心腹骨幹。
手下更有黃維、胡璉等比較有名的軍官。
在軍內代表的力量跟勢力並不低。
張嵐清日後想在這個圈子內玩的風生水起,跟陳辭修結盟是不錯的一個選擇。
雙方互有利弊,一方是背景雄厚,勢力遍布高層,但軍事方麵略顯薄弱,更多是政治力量。
一方是軍力雄厚,在山城幾乎沒有背景,缺少政治手段。
初次見麵,雙方均有各取所需的點。
張嵐清對陳辭修的評價不高不低,這人適合搞規劃,但不適合帶兵。
如果能有一些戰略上的合作,屬於雙方共同受益。
伴隨著戰事進展,至少在接下來的兩三年內,將是山城的天下。張嵐清想要繼續順風順水下去,得提前找好盟友,轉移實力。
抗戰之初,地方集團軍的司令還多是地方大佬。
看看現在,那些集團軍司令中,不乏後起之輩。
這些後起之輩,不正是山城那位的心腹嗎?
要是沒點手段,真不好意思跟他玩到一起。
兩位正副司令,決定三天後乘坐飛機出發,前往滇西楚雄建立司令部。
張嵐清要在這三天時間內,把主要的骨幹人員聚集。
至於其他的兵力,倒不是那麽必須。
從籌備遠征軍,到真正發起反攻,估計還長著呢。
以目前的計劃來看,最早也是三五個月後發起反攻,有小半年的時間,在滇西拉起一支隊伍來。
或從後方運輸,或者憑借飛機空運。
重要的是武器裝備,是由山城統一提供,還是自己帶一部分過去。
一架飛機,僅僅帶了十餘人出發。
陳辭修帶了4個副手,還有一位文職人員,以及一位女兵。
照顧他的飲食起居。
一看就是專業的,幹活的,整理材料的,處理生活的,全部安排上了。
張嵐清這邊,僅僅是他本人,隨後是劉丹青、王洪、孫陽、張懷義四人。
帶了一位師長,三位團長過來。
至於其他的營連骨幹人員,得靠後續的飛機運輸,陸續帶到滇西來。
下飛機第一個感覺是濕熱,這邊的氣候跟泛東地區差別太大,太陽火辣辣的照射下來,壓得人喘不過氣。
楚雄是一座縣城,駐紮這邊的滇軍負責接待。
提前籌備了幹訓團,征召團級以下的幹部,乘坐飛機跨過喜馬拉雅山,前往蘭姆伽進行為期6個月的訓練。
學習美械裝備,以及老美那邊的作戰思路。
這是挺好的一個機會,張嵐清手下幾個營長及連排幹部,都能借此機會好好深造一番。
甚至想把孫陽、王洪兩人也送過去學一學。
都是底層士兵出身,野路子終究沒有正兒八經的出身懂得多。
“報告兩位司令,遠征軍楚雄輜重團團長劉寶華報到。”
眼前的團長得有四十多歲,臉上有疙瘩,皮膚偏黑,眼睛眯起來的時候,跟一條線差不多。
但麵色看著喜慶。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先在這邊安排了輜重團,籌備軍械軍糧。
遠征軍司令部已經搭建,電話、電台以及幾個參事人員守在門口,迎接兩位正副司令。
餐桌上準備了地方特色菜,還有一盤特意準備的手見青。
這玩意兒劇毒,弄得好了屬於人間絕味,弄得不好,那就是人間絕筆。
“嵐清老弟,嚐一嚐這邊的菜肴,我就就沒這個福分了,十二指腸不行,消化不了,隻能喝點中藥。”
陳辭修露出羨慕神色,年輕人吃嘛嘛香,真羨慕這副好身體。
“辭修兄還是養好身體,抗戰還需要您這樣的大人物,幫我們壓陣呢。”
其餘團長之流,把筷子放在身前,陪著笑臉。
這頓飯還不如路邊攤吃著痛快。
當著兩位正副司令,那可是一個屁都不敢放。
突出一個拘謹。
飯後,開始安排遠征軍司令部內的工作及命令,按照計劃征召各個師的骨幹人員。
在滇西集合,統一送到印支那進修。張嵐清沒什麽顧慮,用私人飛機拉來了手下的營連幹部。
替他們準備了前往進修的機票,學習美式作戰思路。
剩下張嵐清、劉丹青兩人,以及兩個排的五路軍士兵,探查這邊情況。
“司令,咱們接下來怎麽開展?”
“日軍侵入到怒江,該地區地勢複雜,山勢險峻,河流湍急。不管從哪一點看,都是易守難攻的局麵。”
“我方缺少炮火,在沒有足夠火炮之前,安心編練兵馬,安心訓練即可。”
滇西的小鎮內,隨處可見流亡的士兵,這些人曾是第一次遠征作戰的潰兵。
事後沒人管,潰兵便在附近混吃等死。
張嵐清率先到達楚雄,心裏想的是先把這些潰兵收斂一番。
雖說都是炮灰散兵,裏邊未必沒有可用之人才。譬如龍文章、克虜伯等人,都是可堪一用的兵。
兵敗非一人之則,也不全是士兵的責任。
在於國力衰弱,在於士氣低下,指揮無能,後勤斷絕。
想要反攻日寇,不解決這些難題,基本不可能。
武器裝備是必須,整編潰兵,重新梳理士氣也是必須。
前者張嵐清也沒辦法,得借著老美施舍。
後者倒是他擅長的東西,隻要把潰兵匯聚起來,有足夠的時間去調理詞條,去刷新這些士兵的士氣。
因而讓劉丹青帶人前往吃人的鄉鎮,找到那些混吃等死的潰兵,重新編練起來。
不管他們之前屬於哪個部隊,屬於哪個番號,現在都有了新的身份,遠征軍副司令麾下新編55師。
說他們是潰兵,不如說是一群叫花子。
軍裝破舊,雙目無神。坐在陰涼的地方,有氣無力的等死。
還有一群在鎮子裏遊蕩,做做苦力,換點吃喝的東西。
亦或者順手,亦或者撿點老菜葉子湊合一頓。
被忘記的散兵遊勇,無力翻山越嶺回家,就隻能在這等著,等著活不下去,等著摔倒在路邊的陰溝裏。
吃人的鄉鎮,會迅速的將他們掩埋,變成連姓名都不知道的一具枯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