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橫跨怒江之勇氣,於敵後作戰的構想
字數:4344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抗戰:我的士兵都能變強 !
人猿泰山計劃的重點是一路從印支那反攻,路過野人山,突擊緬甸北部。
一路從滇省出發,渡過怒江,反攻小鬼子。
兩股兵力在密支那匯合,聯合起來反攻曼德勒,反攻至緬甸的首都仰光。
日軍的主力15軍已經改編成駐紮緬甸方麵軍,單獨應對華夏、日不落、鷹醬的三方聯合。
對於遠征軍而言,第一個門檻是集結部隊,第二個門檻是渡過怒江,反擊日軍的防禦陣地。
靠什麽反攻,靠手上的輕重機槍,還是靠手榴彈。
沒有他娘的重火力武器,反攻個屁。
陳辭修拿到了兩三個師的武器裝備,這點玩意兒距離所謂的31個美械師的目標有點遠啊。
至少得有重武器,沒有火炮跟榴彈炮,這反攻的仗怎麽打?
他連忙向山城的西皮先生吩咐,想要更多的美械裝備。
顯然沒看明白局勢,美械裝備的分配也不是老頭說了算,而是鷹醬安排過來的戰區參謀長史迪威說了算。
這兩人互不對眼,史迪威寧可自己飛機拉人到蘭姆伽受訓,也不願意把裝備交給山城。
他相信自己訓練出來的士兵,足夠幹翻小鬼子。
可要是把武器援助給國軍將領,那就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浪費了武器裝備不說,反攻小本子的計劃更是不知道推到何年何月去。
史迪威始終認為華夏軍人是最好的軍人,但那些無良的軍官比惡魔還要奸詐。
基於這種情況,讓他分配31個師的美械武器,想屁吃。
想要裝備啊,不如去怒江對麵,跟鬼子拚命,繳獲日軍的武器。
張嵐清也來江防附近轉了一圈,滇緬公路被攔腰截斷,鬼子在鬆山構建了堅固的永備工事。
儲備的彈藥足夠支撐一兩個月作戰。
渾身上下包裹的跟刺蝟一樣,擺足了架勢,要把通往南部的這座南天門給死死守衛住。
不管你有多少部隊,總不能翻山越嶺吧?
必須從這條路經過。
滇西的地形複雜,高聳的山脈林立,不走滇緬公路,那就隻能穿越山川叢林。
小股部隊還行,正規軍如此多的輜重物資,不可能穿山越嶺。
孫陽跟王洪兩人迎了上來,臉上皺著眉頭,看著鬼子的堅固工事,密布的暗堡,心裏沒啥滋味。
進攻是肯定難進攻的,缺乏火炮掩護,更沒有渡河的工具,僅有幾個木筏子,也在日寇的炮火下變得支離破碎。
“司令,渡江作戰需要先造船,再以火炮掩護,挑選精銳突擊部隊,殺入堡壘之中。
否則一切免談。”
“好一座堡壘密布的南天門,鬼子打造工事的水平不錯,挖空了這座山,打造成了一個純正的烏龜殼。”
“如果不從正麵進攻,在他後方搞一搞事情,你們二人有沒有興趣?”
王洪跟孫陽都是遊擊作戰出身,立馬就明白了張嵐清的意思。
去敵後方的叢林山區打遊擊?
心裏是有些發怵的,對環境不熟,對敵人的部署不熟,對叢林作戰毫無經驗,不妥不妥啊。
王洪倒覺得可以試試,挑選一支精銳,殺到後方去。
主動打擊日寇的補給線,順帶著站穩腳步,配合主力部隊進攻。
關鍵主力部隊在哪?也不是張嵐清的第五路軍啊。
“司令,恕我直言,若是您來指揮遠征軍,此事可行。若是僅僅隻有兩三千人,倒不如隨波逐流。”
聽著王洪的分析,張嵐清點了點頭,看來他還是需要那半吊子團長龍文章。
敵後方的散兵遊勇不少,如能收斂起來,至少是過千人的隊伍。
一旦駐印軍展開攻勢,這支奇兵便可以發揮出優勢來。
前提是他來指揮遠征軍,且遠征軍各部能夠聽令於他。
想想也不可能。
遠征軍兩大主力,分別是11集團軍跟20集團軍。
這兩位集團軍司令跟他幾乎平級,宋希濂又是西皮先生的門生,靠著黃埔出身這一個條件,足夠進入中央軍嫡係行列。
讓他一個地方軍閥出身,去指揮中央軍嫡係。
那不是鬧著玩呢。
再加上資曆問題,張嵐清年紀輕輕,想指揮那些成名多年的將軍,別搞笑了。
這個遠征軍副司令,更多是一個雅稱,沒有實權。
他所能指揮的,唯有手上的一個師。
“川軍團編練的怎麽樣?”
孫陽往前一步,介紹川軍團的情況。
收編散兵217人,分配了武器裝備,暫時由他來堅固訓練。
這群老兵都是戰場上存活下來的,戰鬥力沒問題,軍紀太差,需要好好敲打一番。
張嵐清認可這個做法,老兵的戰鬥力不用多說。
戰場的靈活反應能力很強,但前提是擺正他們的心態,矯正軍紀。
要做到令行禁止,而不是戰場抗命、逃命。
在怒江西岸,還有不少潰散的士兵,或躲在山林,或躲在異國他鄉。
六月份的天氣多雨,雨水衝刷下來,讓中原地帶的這些兵難以忍受。
即便蒙著防水布,工事內也遍布水坑。
泥土沾滿了全身,索性光著膀子,比穿衣服還舒服。
陳辭修的反攻計劃擱淺,他本人也對反攻保持了懷疑,來之前的信誓旦旦,變成了猶豫不前。
想讓馬兒跑必須給馬兒吃草,否則一切免談。
調集的部隊越來越多,擁擠在江防一側,足有十餘萬人。
但這位遠征軍主官,卻失去了反攻的勇氣。
身體也突發惡疾,十二指腸的病痛再度纏繞在他的身上。
不知道是真的惡疾,還是有心裝病,這位遠征軍主官,突然告病要撤了。
楚雄司令部內,隻剩下張嵐清空蕩蕩一個人。
這場反攻還沒開始,正司令先跑了。
等著吧,等山城再安排一個代理司令過來。
部隊整訓變成了笑話,16萬軍隊到達怒江東側,美其名曰準備渡江反攻。
實則在這裏等著新的命令。
日15軍之主力,已向緬西動作,此時反攻滇西是最佳的時機。可與駐印軍一同夾擊作戰,但山城始終沒有下達進攻的命令。
沒有主官,誰來指揮?
沒有指揮,打什麽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