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高手對話,太極打得絕妙

字數:4086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升官有術 !
    用過晚餐,小穀送段有義、寧桂生、淩開封三人回單位加班。
    昏黃的路燈下,小穀的車開得平穩而緩慢。段有義上車就跟淩開封講解哪些地方要修改。
    又給寧桂生,明天還要跟地州市再發一遍通知,分管的市領導一定要來,因為韓省長要出席會議。
    小穀專注地開著車,偶爾插上兩句話,比如從明天起,廳裏的車子都要為大會服務。車內彌漫著全心全意開好這次會議的氛圍。
    晚餐後,陸皓明向王、董到雁南賓館旁邊的公園散散步,然後向兩人介紹了狀元廟的竹素大和尚,問他們有沒有興趣去坐坐。
    這個提議讓王、董兩人興奮不已,他們對這位大和尚充滿了好奇。於是,他們打了一輛的士,不到半小時就到了狀元巷。
    下了車,他們邊散步邊閑聊,往大廟而去。夜晚的狀元巷,彌漫著寧靜的氣息。
    古老的石板路在腳下發出清脆的聲響,仿佛在訴說著曆史的滄桑。
    他們走過一個個巷口,感受著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蘊。終於,他們來到了狀元廟。
    王軒看了看門口掛著的“大雄寶殿”四個字,說道:“這幾個字寫得真好,很有功底。”
    陸皓明向他們介紹,這是本省書法家協會主席沈真趣寫的。
    他們看罷書法,走進了大殿。
    進得大殿,隻見竹素大和尚率領一眾子弟麵佛而坐,正在念經度化。
    他們的聲音低沉而悠揚,仿佛穿越了時空,將人們帶入了一個古老的世界。
    大殿內彌漫著檀香的氣息,讓人感到內心的寧靜。
    大小和尚們專注地念著經,沒人回頭,他們的虔誠之心隻裝得下佛念,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不存在。
    陸皓明等三人退出大殿,向外麵掃地僧打聽,這經還要念多少。
    掃地僧告訴他們,還剩一刻鍾。於是,三人走到外麵巷子裏逛逛。
    夜晚的狀元巷,燈火輝煌。他們沿著街道漫步,感受著這座城市的夜晚魅力。
    街邊的小吃攤散發著誘人的香味,引得他們駐足品味。
    他們品嚐了當地的特色小吃,享受著美食帶來的滿足感。
    這時,段有義打電話過來,說已全部修改好了,準備送過來給陸皓明看看。
    陸皓明說:“不用送了,你在省委宣傳部搞了那麽久,以前經常給部長們起草講話稿,我完全相信你能夠把關。”
    段有義說:“謝謝廳長信任,我確實認真把好了關,在介紹專家專家評審團身份時,我一律隻介紹為某某方麵的專家。
    對過去有職務的,比如孟詞宗、任老等人一律不再介紹原職務。”
    陸皓明覺得老同誌特別在意,喜歡別人介紹自己曾經當過什麽官,一時還沒有完全理解,便問道:“為什麽呢?”
    “因為任老任海豐退休前最高的一個職務是省監獄管理局局長。這麽多領導坐在台上,主持人介紹下麵坐著一個監獄管理局局長,不合時宜。”
    陸皓明心中大驚,這個段有義確實細心,這些細節,如果不是他,其他人根本不會去考慮。
    因為這個不屬於正常工作思維之中的事,是屬於世俗禁忌,所謂的人情世故範圍內的事。
    “做得很好。共產黨人不信那些。台上的領導更不信那些。
    但退了就退了,退了就是一個老百姓,共產黨員人一定要形成這種風氣,不介紹原來的職務是一個好的開端。
    他們是專家嘛,專家的身份比原來當個什麽官光榮多了。這個做得好,能改進會風。”
    段有義說:“還是廳長站得高,看得遠。一下就提升了我的思想境界。”
    讀者朋友不要看這一段簡短的對話,兩個人都是高手。
    段有義不直截了當地說出來,陸皓明就不懂為什麽要把專家過去的職務都不介紹。
    陸皓明要是同意段有義的說法,就是說明領導們境界不高,還相信這些忌諱。
    段有義也明白陸皓明的意思,最後一句是由衷地佩服陸皓明的說話水平。
    這一來一往的太極,打得他媽的夠絕。高手殺人,刀上不留半點血。
    這通電話一打,加上董明亮在小攤子上淘了一個玉戒指。時間就差不多了。三人又走進了狀元廟。
    此時,站在門口的小和尚見了陸皓明,雙手合十,彎腰行禮:“陸廳長好,您等等,師父就在後麵休息室,我叫他出來迎接。”
    “不用了,你帶我們進去便是。”陸皓明笑著說道。
    小和尚領著三人穿過大殿,走進一條小路,來到一扇門前,小和尚輕輕推開門,說道:“師父,陸廳長來了。”
    屋裏有一個老者穿著一身僧袍,正坐在一張書桌前寫字。他聽到聲音,抬起頭來,微笑著說道:“陸廳長,請進。”
    陸皓明走進屋裏,說道:“大師好,給您介紹兩位新朋友。”
    竹素望了一眼,原來陸皓明身後還跟著兩個人。陸皓明向竹素大師介紹了王軒,董明亮。
    竹素大師合十道:“佛門稱施主,塵世稱老總。我既稱陸廳長,還是以塵世之禮稱之。王董,董總請座。”
    三人坐下,小和尚煮茶。
    陸皓明先暖場子,詳細介紹了王軒的事業,董明亮的企業。
    竹素說:“皆世之顯業。王總從事影業,娛樂以悅人心,教化以勸世人。
    董總從事石業,大理石有利民生。玉石,文玩更是高雅愛好。”
    王軒笑道:“大師一見麵就表揚我們,其實我等皆俗人。”
    竹素說:“世間若無種田者,無飯吃,世間若無做工者,無物用。
    世間無米無物,則王總不可能拍電影。世間僅產米產物,活著也沒意思。他們要看電影。
    推而廣之,我一心向佛,需米需物,也看電視,而紅塵滾滾,人心空虛,需向我學習,念經慰藉靈魂。
    世上萬物平等,萬行皆有用,所以我讚揚兩位。”
    這麽暖暖場子之後,董明亮說:“大師,我有一疑問,早幾天晚上與陸廳長談及過。想請大師指點。”
    “請講。”
    “我一生所遇之女性,姓張的對我不利,姓劉的往往幫我,不知這其中有什麽玄機。”
    竹素大師說:“董總,可詳細說說。”
    於是,董明亮就說起了他的人生故事。
    陸皓明聽過,並不在意,王軒卻聽得津津有味。隻有竹素大師入了定一樣,合上眼皮,似聽非聽。
    直到董明亮講完,竹素才睜開眼睛。若知竹素說了些什麽,下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