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怪事
字數:3916 加入書籤
我在修仙界刷功德!
楊浩然恭敬有禮地問道“請問方知府,有何事需要去做?
若是為了東山郡百姓,晚輩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方允哈哈大笑道“我知道,你現在肯定在心裏罵我,又是落水又是降妖,風餐露宿到了我的郡城,我不僅不讓你休息,反而還派活給你,嫌我這老東西事太多。”
楊浩然居然大大方方地承認了“的確有此想法。”
方允的臉色變得端正“我確實該念在你是我師弟的學生,而設宴歡迎你,嘮嘮家常、傳授你些人生道理。
可是眼下,整個東山郡地界,能做這件事的,你是唯一的人選。”
楊浩然來了興趣,問道“方知府,東山郡是百萬人口的大郡,人才濟濟、強者無數,光下轄的縣城就多達十餘座,有什麽事,非得我做不可?”
方允道“沒必要叫知府,太生分,叫我師叔便好。
至於你問什麽事,我告訴你,還是降妖。”
楊浩然不理解“降妖?
東山郡周邊,沒有武道宗門嗎?”
方允道“當然有,但這種積德行善、提升名節的事,交給自己人做,豈不更好?”
渡口人多眼雜,方允說這種話的時候,卻完全沒有任何避諱。
他繼續道“東山郡雖大,人雖多,但卻是因重商而興起的。
齊魯道百姓對科舉和做官,有一種偏執般的迷戀,東山郡因位於全道邊界,所以重科舉的氣氛,也淡了一點。
但名山大川匱乏,靈氣濃鬱之地,便稀少無比,湟水也隻沾了短短一段,還是以貨運為主,所以沒什麽大的武道宗門。
有武道天賦的孩童,去的也是附近郡城的宗門。
離東山郡最近的大山,也在西北方向近百裏地開外。”
方允不願意在那麽多百姓麵前,講出東山郡的羸弱和困境,但楊浩然倒是聽出來了,其中隱藏的意思。
這位方知府,不願意付調遣其他武道宗門的人情債,周邊出了邪妖,便讓楊浩然去除。
知名度較高的宗門,都屬於別的郡城,遠離東山郡。
朝廷每年都要給各家宗門撥款。
這筆錢會過知府手裏。
一旦知府差哪家宗門幫了忙,這一碗水就不太好端平。
更別提,方允如要差遣,選擇的隻能是外郡的大宗門。
涉及到錢,更難處理。
至於方允為什麽不用他府中的武道修士,楊浩然猜測,方允一是想用邪妖來試試他的能力,二是斬妖除魔也算功德一件,有楚百文的關係在這裏,方允必然也想讓楊浩然美名遠揚,有了百姓擁護,做官時多點籌碼。
楊浩然拱手道“除魔衛道,義不容辭!
還請方師叔將那邪妖的情況,讓我大致了解一番,待晚輩安頓好姐姐,便立刻出發。”
方允道“上馬,來府內一敘。”
家丁為敲鑼打鼓的一眾人,結了工錢,楊浩然騎上馬,來到方府。
方允官位雖大,可住的地方卻比較樸素,奴婢沒見幾個、房屋沒蓋幾間、家具沒造幾件,來接楊浩然的馬匹,都是花錢找驛館租的。
給楊浩然和白悅柔安排好房間,方允就立刻給他講了,那邪妖的狀況。
其實,是不是妖,方允暫不確定。
事件起因,是東山郡下轄的百桃縣,連續出了數起失蹤案。
最初是一位地主家的長工,某天去小山後麵的桃園忙活,午飯不見人、晚飯不見人、天黑仍不見人。
說是小山,麵積也不小,僅是山坡,便足有兩百餘畝。
山路不崎嶇,但草木密布。
地主不在家,大兒子第二日一早,差了六個家丁,和一眾小農,去桃園尋人。
找了一輪,沒能找到,大兒子還是沒看出端倪,便催促家丁和小農再度出發,繼續尋人。
他們在小山和桃園裏轉了幾遍,兩個時辰後,返回家中會和。
一查人,長工沒找到,小農又丟一個。
任那地主家的大兒子心再大,也該反應過來不對勁了。
可他賭牌欠了錢,不敢報官,以為隻是錢莊在報複,便惴惴不安地在家中躲好,想等老爹回來,收拾爛攤子。
據地主家丁的口供,入夜,院子裏傳來怪動靜,像是“木頭磨於砂石之上,卻響百倍”的聲音,嚇得上上下下幾十口人心驚膽戰,動靜消失了快一個時辰,家丁們才敢聚在一起,舉著刀槍棍棒,從屋中出來查看。
這回人沒丟,狗丟了。
看家護院的四條大狗,一條不剩。
回去請示地主家的大兒子,他卻被嚇得昏了過去,人中都掐青了才蘇醒,醒了也稀裏糊塗的。
第三日,錢莊的人果然來上門討債,幾個打手五大三粗、威風赫赫,要到利息又恐嚇了一番大兒子後,準備回去劃船,路過桃園時迷了路,再出來,就丟了個人。
錢莊的人懷疑是地主家打擊報複,把那打手抓走了,便報了官。
縣衙派捕快來查案,捕快又丟了一個。
縣老爺察覺不對勁,心道此事不是一個小小縣令能解決的,便上報給了方允。
方允沒有輕舉妄動,而是先令那縣令,派人探遍周邊村落,挨家挨戶走訪,問人或活物,可有失蹤。
不問不知道,一問縣令人都傻了。
三個月來,鳴冤鼓響了十八次,其中十五次都是人員失蹤。
隻是那些失蹤的人,不是在桃園內走丟的,縣令想簡單了,忽視細節,起初沒把這些人和事串聯在一起。
除此之外,豬牛羊犬丟的更是數不勝數。
縣令心驚膽戰地上報方允,換來的自然是方允的一頓臭罵。
小小的一縣之地,短短幾月,近二十人失蹤,縣令竟毫無反應。
方允開始親自接手此事。
先是組織了三百餘人,間隔不過半米,組成大陣,像織成一張大網一般,計劃細細搜遍每一丈土地,勢必要將失蹤的人尋到。
哪怕有人在探查途中古怪失蹤,身邊的人也能將其救下,不至於案情沒有進展,己方一直損兵折將。
踏遍小山後,沒有任何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