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文道武道,二選其一

字數:4357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我在修仙界刷功德 !
    在方允的印象裏,無論是他造訪過的武道宗門還是文道書院,天才之輩數不勝數,驚才絕豔的年輕人,他也見到過許多。
    哪怕某些年輕人的成就,暫時不是那麽光彩奪目,但心態堅忍不拔、砥礪前行,大器晚成,往往比天才走得更遠,也能取得更偉大的成就。
    未來的幾十年,他們將是大武仙朝朝廷的中流砥柱。
    老百姓的日子,能不能過得下去,除了看皇帝靠不靠譜以外,很大程度上,就要看這些忠臣良將的能力。
    但在這麽多年輕人中,唯獨楊浩然,讓方允看不太懂。
    大武仙朝方圓千萬裏,疆域遼闊、人員稠密,但知府之數,不過三百餘。
    這三百餘位知府中,還分富郡、窮郡,強郡、弱郡,大郡、小郡。
    毫無疑問,東山郡緊鄰湟水,地勢優異,坐擁渡口,每日來往船隻絡繹不絕,是大武仙朝北方航運的生死線之一,自然是富郡中的富郡。
    郡中富奢,來此討生活的人自然多,久而久之,便攢成了大郡。
    能在東山郡擔任知府,方允在朝廷和官場上的影響力,皆是不俗。
    比全朝大部分其他郡的知府,都要強。
    更別說,方允還有年齡閱曆放在這裏。
    閱人無數。
    但是,這個楊浩然,他有些閱不太清楚,甚至是越看越看不懂。
    一紙文章驚動世間文人、打動皇城知府,也就罷了。
    儒家式微,皇上更加青睞法家學說,儒家不僅在朝堂之上,更是在各地方施政途中,被法家臣子揍得抬不起頭來。
    尤其是在朝廷,因政策、律法等事務,儒、法兩家展開辯經時,皇上竟公開偏袒法家。
    本該做考官、挑進士的人,現在竟親自下場,幫著法家參加考試。
    儒家學派如何不憋屈?
    出了一個楊浩然,方允可以看在老同學、老朋友楚百文的麵子上,於公於私,都能傾力培養他。
    可是楊浩然的武道水平,亦是驚人!
    這給方允整糊塗了。
    方允本就不是自私的人,尤其認為,不應仗著輩分和實力,替晚輩做決定、影響他們的人生。
    楊浩然到達東山郡之前,方允聽說了楊浩然一些斬妖除魔的事跡,知道他在武道上,應該有些獨特見解,但頂多到練力境九段,就頂天了。
    因為楊浩然還要花時間讀書、寫文。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把時間花到學文上,武道自然是沒時間勤加練習。
    業精於勤荒於嬉,楊浩然的武道修為,不應這麽高才對。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但是!
    展筋境巔峰!
    楊浩然的修為!
    這個成就,遠比什麽一篇文章打動皇城知府,要大得多!
    比起什麽文道天才,楊浩然是正兒八經的武道天才才對!
    這還是楊浩然作為一介散修,修煉出來的成果!
    楊浩然甚至連一套功法都沒有!
    看站姿和走路姿勢,連最基本的紮馬步、梅花樁之類的修行,也沒怎麽做過!
    這要是給楊浩然配上一套上等功法,他的實力,短時間內,又能再又精進!
    “古怪,太古怪了!
    “真有人,能天才到這般地步嗎?
    “他才不到二十歲啊!
    “恐怕隻有天道重生於人,方才能擁有如此天資。
    “看楊浩然的神態,他還不知道,自己有多麽天資卓越。”
    方允的心中,早已掀起驚濤駭浪。
    但他畢竟是半老的中年人,一生曆事無數,很快便平靜了下來,開始為楊浩然的未來精打細算。
    “是不是該讓楊浩然,自由選擇以後走什麽路?
    “我也不是他的父親、長輩,不能為了讓儒家東山再起、重新強盛這一己私欲,就攛掇楊浩然繼續走讀書一道。
    “哪怕楊浩然的親爹在這裏,也不能替他做決定!”
    但方允覺得,楊浩然必須要做決定。
    他現在的文道修為和武道修為,相比於同齡人,確實高出天際,但跟廟堂之中那些老怪物相比,還差得遠。
    以楊浩然目前的精力和時間,也許還能負擔得起文道與武道的同時修煉。
    但修為再增加,不論文道還是武道,每一項都是吃時間的大戶。
    楊浩然再想同時修煉它們,時間是絕對不夠的。
    用進廢退,書讀得少了,原本背下來的內容會忘,文道修為會衰退;武練得少了,原本精通的武技會遲鈍,武道修為也會衰退。
    兩者都想要,結局無外乎是哪怕文道、武道不雙雙衰退,也再難精進。
    楊浩然必須要為自己的未來,做一個選擇。
    修煉一個,放棄一個。
    定下心思後,方允和聲向楊浩然問道:“後生,我這做叔叔的問你一句,武道品階突破時,關帝廟周邊,可有懂行的人圍觀?”
    楊浩然不明白方允為何突然這麽問,便實話實話,答道:“有。
    我突破時,剛好趕上關帝鎮周邊宗門的弟子,下山遊玩。”
    方允道:“你可否還記得,他們見到你的修為後,是什麽反應?”
    這個問題,把楊浩然給問懵了。
    楊浩然當時一心想著去給雙手治傷,壓根就沒在乎,其他宗門的武道弟子,是什麽態度。
    他如實答道:“晚輩忘記了。”
    方允道:“實話實說,你的武道修為、武道天賦,相當驚人。
    驚人到你再把時間花費到讀書上,都有些浪費、可惜的程度。
    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有限,文道和武道,隻有一條,能堅持著走到終點。
    你會如何選擇?”
    楊浩然完全不知道方允怎麽想,也不知道這短短的一個照麵,方允已經在心中,為楊浩然的未來天人交戰了一番。
    他隻是和煦地笑了笑,道:“我還是比較喜歡讀書。
    武道能有如今的成就,隻是我喜好做農活,再在讀書的閑暇之餘,做些養生功罷了。
    我不愛打打殺殺的。”
    方允心中的顧慮,忽地煙消雲散。
    楊浩然處事之豁達,讓方允不禁覺得,自己剛才的糾結,有些可笑。
    方允知道,楊浩然定然對自己有所隱瞞。
    但誰的身上,還能沒點秘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