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確定控製方案
字數:4078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星曆一萬年 !
“首先是智能輔助係統的這個方案,首先,這個方案實行起來比較簡單,如果說按照現在的這些條件來說,你們把這些資料給我們,我能保證在一個月以內完成這一部分的設計和試運行。這個方案就目前而言操作起來很簡單,但是缺點也很明顯,就是所有的餓內容都是設定好的,雖然說可以將你的那些編程無限的細致化,從而去擴展這個設備的可控性,同時也能通過這樣的手段去增加適應性,但是終究這些東西都是有一個度量的,發展方麵終究會受到限製。”施仁禮直接比較簡單的闡述了第一種方案的特點,其實他個人是不太讚同使用這種方案的,畢竟這麽厲害的一個東西,最終隻是用了一個能力“有限”的機械腦子,想起來還是讓人覺得不太舒服。
緊接著他又開始分析另一個方案:“至於這個第二種想法的化就要難以實現的多,畢竟首先我們需要考慮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人的操作要怎樣去解入到整個係統的控製之中。以前,我們也做過一些類似的研究,當時的思路主要有兩種,一種我們稱之為行為捕捉和再現,還有一種則是腦皮層控製。”
“我先說一下這個第二種,這種技術需要在操作者的大腦中直接植入控製器,操作的時候就是通過大腦皮層的特殊能量反應去控製整個係統的動作,說的簡單一點就是你想怎麽動就怎麽動。這個技術是不是聽起來很厲害?可是事實卻是我們實驗了這麽多年依舊沒有取得很好的成功,這裏麵的餓風險太大了。首先是在腦皮層植入控製器這個項目的成功率就很低,隻有80%左右,植入成功之後還要進行控製器匹配,匹配之後還要熟悉控製方法,最後能夠完全勝任控製工作的通過率都不會超過10%。反正就是各種各樣複雜的問題就會隨之出現,這也是這個技術為什麽研究了這麽多年,還依然是處在研究階段。當然,也不是說這個技術不好,就是因為他太好了所以我們一時半會兒搞不定。”
“相比於第二種技術,第一種的實現以及成功率就要高的多。首先是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在這個環境中安裝上同步設備儀器,然後操作人員就會在這個同步設備中負責操作這個設備。操作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需要一個人在這個設備中不斷的做需要模型進行的動作,然後再加上語音和其他的控製方式。這種方法就是目前能夠做到的比較簡單的實現方式了。但是這個方式也有很大的缺點,主要是沒有了人就操作不了,受到幹擾的可能大,設備所需要的空間限製也很高。”
“單從兩種技術而言,都是一些比較高大上的東西,可是這些東西目前都還在發展之中,所以這些技術也就是沒有什麽人用了,然後這個可能就陷入了一場死循環之中了。”
“怎麽樣,你們兩個考慮的如何,選擇哪一種方式?”施仁禮問道。
“我現在有一個想法,就是我們如果現在已經有了使用真人控製的這種技術,那這個時候再回過頭去做智能輔助的那個會不會就很簡單了?”陳彪問道。
“理論上確實是這個道理,但是也不好說。”施仁禮回答道。
“我現在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我們先按照後邊的這個做研究,等搞出東西來之後,就算隻是搞一個智能輔助係統去協助控製,應該問題還是不大的,您覺得呢?”晁江說道。
“所以你們決定了嗎?選擇哪種方式?”
“我覺得我們應該選擇第一種。”晁江對陳彪說道。
“可是第二種不是更好更快嗎?”陳彪問,其實他是想先搞第一種的。
“我們不能隻看現在的狀態啊,你看如果真的隻是用了一個月第二種方案就直接解決了,那是不是還得花精力繼續來進行第一種,而且第一種可以順推第二種,但是兩者的關係並不能互換。”晁江說。
“那就聽你的吧,我們選擇第一種。”陳彪顯然還沒有完全信服。
“那好,我們目前就集中力量先搞第一種出來,同時我也會從其他的實驗室去抽兩個人來針對這個東西做一個類似於第二種的程序,到時候第一種出來之後直接進行適配改造,然後就可以直接使用了,也可以快一些。這樣安排,兩位是否滿意?”施仁禮說道。
聽見施仁禮這麽一說,不管是晁江還是陳彪,兩人都十分放心了。激動的對其表示了感謝之後,兩人才算是離開。臨走之前,他們還向施仁禮說了一下要控製數據的知悉範圍,可以先在這裏搞著,後邊可能就會讓你們到我們那邊去辦公了。對方也是很快答應下來。
從這裏離開以後,陳彪去找奧德威,晁江則是直接去了陳彪的實驗室。
奧德威聽說想要將研究控製裝置的幾個人也調到陳彪那邊去,仔細的考慮了一下,最終還是沒有同意。他覺得這件事遲早還是應該要很多人知道,特別是科技中心的這些人,所以說這種保密工作外緊內鬆就很好。另外一方麵他覺得不能老是給陳彪他們這邊調人了,一直這樣亂七八糟的把人搞過來搞過去的,還是太亂了。最終奧德威隻是給智設院那邊發了一個保密工作提醒,然後就算是結束了。
陳彪回到實驗室的時候就發現閆占璟在不停的規劃著那些設備,然後晁江就在邊上看著,時不時的還指指點點的,有點吃驚為什麽這兩個人可以走到一塊,還能工作到一起,但是想到兩人的工作內容多少都是有點交集的,也就釋然了。
當然,他們兩個現在搞得這些項目他是不懂的,也就不再去找他們了,不然到時候沒有什麽幫助不說,還會打斷他們的思路。閆占璟和晁江兩人用了一晚上的時間將最後的程序給做完,然後一個大約有1米寬,1米高,3米長的立方體結構就呈現在兩人的眼前,可是這個時候就該晁江頭疼了。
現在這樣的一個綜合的結構算是做出來了,已經能夠算是一個很成熟的產品結構了,但是這個成熟的東西他可能適合飛船、適合所有的機械設備,但是唯獨不適合他的這個結構。
但是這個方麵的問題可能也隻有她自己能夠解決,畢竟這個機構目前的各項參數也就隻有她最熟悉,怎麽把這個東西存和她的這個模型結合起來應該就是目前她需要做的了。
當陳彪看見兩人搞了這麽久,最終隻是搞出來一個方方正正的設備,完全沒有辦法放到現有的這個模型之中時,多少是有一點崩潰的。但是後來了解了一下才發現不是人家閆占璟不給你按照模型的結構來安排,而是因為人家根本就不知道你的結構到底是什麽樣子的,人家最終可以把這樣的一個東西搞出來已經是很不容易了。想到這些,陳彪的怨氣也下去了不少。
閆占璟就這樣走了,走的時候還把這個設備的最後設計圖給帶走了,然後就交到了奧德威的麵前。
“這麽好的東西,又是你搞出來的?怎麽了?最近分離機推進不了你就開始從其他方向找思路了嗎?”奧德威有些打趣的說道。
“我哪有那麽多的時間和精力啊!這個東西整體上是陳彪他們實驗室做出來的,他們不是要搞一個驗證模型嗎?然後就需要一套能量係統,然後就自己搞了很久,反正我聽說搞了一年多了,這不是最近這個東西搞好了,然後就請我去給他們做了一下空間規劃了設備排序,然後我做完了就帶了一份過來給你看看。主要是我覺得這麽好的東西隻是他們自己用有些浪費了!”閆占璟說道。
“幹的不錯,他們那邊啊經常幹這種事情,雖說都不是故意藏著掖著,但是總是缺少一種發現好東西,然後分享好東西的意識,往往都是自己搞出了很好的東西而不自知。”奧德威也是有些感慨的說道,一邊說還一邊想起了陳彪以前幹的那些事情。
“你要是覺得這個東西沒有什麽問題的話,我到時候直接給柯嬡一份,讓他照著生產兩套出來,先驗證一下性能。他們那邊估計還要做和那個模型的適配性改造,一時半會用不上,我們這邊先驗證一下,要是有什麽問題也好直接通知他們那邊,你看怎麽樣?”閆占璟問。
“好,就按照你說的辦吧!”奧德威直接答應。
然後閆占璟就帶著這些圖紙直接找到了柯嬡,讓她先做兩套出來看看效果。剛開始的時候柯嬡並沒有太在乎,想來就是一個簡單的結構體,看著體積也不算小,所以也就沒有太過在乎,就直接安排下邊的人去生產了。她這兩天突然就感覺生產部的人力有些不夠用了,主要還是各種各樣的生產任務都壓了過來,有時候就感覺就算生產部再擴大個十倍都是不夠用的,現在好多生產項目部都排起了隊。反正就是看起來生產部的產能提升了一倍都還不止,但是似乎需求卻直接翻了好幾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