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何雨柱的準備

字數:5020   加入書籤

A+A-


    四合院開局就帶妹妹跑路!
    還好,在當初何瑾瑜和何瑾萱出生前,就因為文母跟何雨柱和文麗說了等孩子出生後就會來 何家照顧文麗坐月子,所以當初何雨柱為了文母來了後能有住的地方,就特意將妹妹何雨水住的 房子的那基本沒什麽用處的小客廳改造成了一間臥室。
    也是因此,文父文母來了何家才有住的地方。
    三年過去,不隻是何雨柱的家庭有了很大的變化,就是他工作的機械廠,相比起三年前也是 變化驚人。
    比起何雨柱剛進機械廠,其總共才幾千人的規模而言,現如今重工機械廠內的所有工人加起 來差不多都有一萬六千多人,增加了四五倍之多,其廠區規模也是大了好幾倍。
    到目前為止,重工機械廠可以說是已經成了京城內最大、最重要的重工工廠。
    就這,機械廠還馬上就要展開新一輪的擴張了。
    而這一切的緣由,除了是機械廠劉書記等人的英明領導和辛苦付出外,當然也離不開熊國專
    家安德烈和何雨柱的功勞。
    重中之重就是因為安德烈傳授了不少核心技術給機械廠的人員,劉書記也趁著這個機會讓上 麵工業部的領導加大了對機械廠的投資。
    而隨著一年前大領導成為工業部的副部長後,那對機械廠的支持就更大了。
    因此,立下大功的劉書記在幾個月前順利升職到了工業部,成了其中一個重要部門的一把 手,深受大領導器重。
    而趙廠長呢,因為重工機械廠十分重要的緣故,也就沒有選擇跟著劉書記調走,而是也升了 一級,成了新的趙書記,全麵把控機械廠的所有工作。
    至於後麵空出來的廠長位置,也被原來的主管廠裏生產的吳副廠長取代。
    不過,吳副廠長升職後空出來的位置,卻並沒有讓廠裏其他人升任,而是從別的地方調來 的,不止如此,連本來主管後勤的宋副廠長也直接被調走了。
    好消息是,他雖然被調走,但也算升職,成了東單區糧食局的一個副局長,宋副廠長對於這 樣的調動也是很滿意的。
    而新的主管後勤的副廠長呢也是從外麵調來的。
    而且,機械廠高層調動的人員也不止這幾個最高領導,還有不少中高層領導也被調動了職 位,大多數原來的領導都被升了一級調走了,換來了新的領導,隻有少部分職位是由下麵的人接 替了。
    就好比,原來的食堂主任王淵則成了廠裏後勤部的副部長,而何雨柱呢則被提幹,成了新的 食堂主任,且這個食堂主任管理的食堂已經不是以前的那一棟小樓了,而是足足擴建到了五557個 食堂,人員都有幾百人之多。
    食堂主任的級別也不是三年前科員的級別了,已經被提升到了領18級工資的副科級別,何雨 柱單是每月的基本工資就能有875塊,更別說其它隱形的福利也很多。
    要知道,王主任這個後勤部副部長真要論級別也是副科級,隻是領的工資是17級的,每月比何 雨柱多拿十幾塊錢。
    當然了,雖然同為副科級,但實際上倆人的權力還是有很大差距的,王淵身為後勤部的副部 長,主要負責食堂方麵的采購等工作,權力不小,這個位置的油水也很足。
    而何雨柱這個食堂主任則隻需要管理好五個食堂的工作,保證好工人們的吃飯問題,負責好 廠裏的各種招待,跟後勤部領取食材,核對好賬務等問題也就行了。
    其實,以何雨柱的功勞呢,其實他要是真的願意,就是當個後勤部的副部長也不是不可以, 但他並不願離開食堂。
    廠領導見他意誌堅決,自身確實沒有在仕途上發展的心思,也就沒有強求,反而內心還為此 暗暗竊喜。
    畢竟,何雨柱在食堂的作用要比去其他地方更重要,可以說是無可替代!
    另外呢,就是現如今的機械廠已經沒有熊國專家了。
    至於安德烈,在一年前從他那裏什麽也學不到後,廠裏也察覺到把他會的技術都已經學會並 掌握了,也就不願再繼續承擔他那每月花費不少的夥食費了。
    可鑒於當初有約定,機械廠無法再找理由直接斷了安德烈的夥食。
    最後,廠領導就想了個辦法,親自去拜托了又新入職工業部的大領導,讓其將安德烈直接調 離了機械廠,安排去了別的需要安德烈這個專家的新工廠。
    就此,機械廠順理成章的就省下了每月要給安德烈的那部分資金。
    而安德烈呢,接到新的調令後那是極其不情願走的,即使又吃了一年多何雨柱做的飯,但何 雨柱的廚藝不僅讓他沒有吃夠,反而更加留戀。
    可惜,安德烈也無法反對上麵的安排,要不然一旦工業部給熊國說一聲,那他很可能就會被 國內調回去了。
    相比起回冰天雪地的祖國生活,安德烈還是更願意繼續待在國內,雖說這樣一來吃不到何雨 柱做的美味飯菜了,但想必隻要新的工廠還想讓他培訓新的工人,那肯定不會虧待了他的。
    最終安德烈依依不舍的跟何雨柱道了別,選擇接受安排去了南方一個大城市。
    這幾個月來,何雨柱倒是沒少受到安德烈給他寫的信,信上呢安德烈雖然次次都很懷念何雨 柱做的飯,但也寫明了他在南方還過的不錯,新廠給他找了個會做淮揚菜的大師傅,味道也很不 錯,他吃的滿意。
    對此,何雨柱心中的愧疚也少了不少。
    除了生活上和工作上有不少的變化外,還有一件事,對何雨柱的影響很大。
    而這件事,那當然就是何雨柱早早就擔心的,接下來就會發生的三年自然大災害了。
    說起來,雖然說是三年,可實際上這個三年隻是最嚴重的那三年,前後幾年的日子其實也並 不好過。
    畢竟,大災害不是一下子就來了的。
    就像大災害的第一年是明年,可是在今年各地就開始紛紛幹旱了,糧食已經出現減產的情況 了,物資看著明顯沒前幾年那麽充足了。
    尤其是黑市上糧食的價格也在不斷慢慢的提高。
    可惜,因為目前那激進的政策,上層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問題的所在,也不會預料的接下來的 災難。而何雨柱呢,作為一個普通人,在這種局勢麵前,他也改變不了什麽。
    沒辦法,誰讓現如今的國家實在是太窮了,先不說他就算把這件事悄悄告訴國家,上麵會不 會相信的問題,就是上麵真的相信了,其實也做不了太多,因為糧食變不出來,而想從國外買 糧,又沒有多少外匯儲備,他也沒辦法給國家足夠的錢財。
    不過,何雨柱思慮再三,猶豫了很久後,最終在三個月前悄悄借助係統的神奇,瞞著所有人 悄悄寫了幾封信郵寄給了最上層的幾位大領導。
    為此,何雨柱為了不暴露自己,直接將自己一直以來的黑市交易都停了。
    最後一次去送了物資並取走金條後,他都沒有跟那位合作了幾年的人見一麵,直接就連最後 一次物資的錢也不要了,就當是他停止合作給的補償了。
    當然了,何雨柱也給留了一封信,信上也寫明了他不會再合作的想法,他也沒興趣去看那人 再看到信後會是什麽反應,反正就算那人有什麽想法,也是沒可能找到他身上的。
    說實話,何雨柱心裏其實也不願跟那人斷了關係,畢竟雙方多年來的合作還是蠻不錯的,那 人也一直都很守規矩。
    可惜,為了避免上麵在收到他的信後, 一旦選擇相信,那到時候肯定要嚴管嚴查糧食方麵的 情況,到時候黑市肯定是重點監察對象,何雨柱擔心繼續合作下去一不小心真被國家探查到他的 身上,畢竟每次送物資可都是他本人親自去的。
    不過,幾個月下來,何雨柱並沒有察覺到京城內出現什麽異常,讓他感覺是不是自己寫的信 沒有一點作用,也為此歎息不已。
    不管結果如何,他是不會再有什麽舉動了, 一切就讓上天來決定吧,反正他已經做了自己該 做的了!
    但何雨柱終究還是無法鐵石心腸,他將農場空間裏黑土地上播種的作物都換成了那些產量 大,生長速度快的農作物,就是希望多收獲一些糧食。
    然後呢攢上個一年多時間,等到了最困難的時候,將空間裏的糧食都偷偷貢獻出去,想必也 能拯救一部分人吧。
    新的一年就要結束了,春節也不遠了,而這一年的春節,估計也是幾年之內,大家過的最後 一個還算可以的春節了。
    而讓何雨柱沒想到的是,就在他盤算著今年的年貨時,就突然從妻子文麗口中得知了表妹梅 梅要結婚的消息,和希望他們夫妻去參加婚宴的邀請。
    對於這個消息,何雨柱倒是沒有震驚,而是又忍不住感慨了一下,這已經不知道是第幾個被 他改變了命運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