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諸事
字數:6804 加入書籤
四合院開局就帶妹妹跑路!
這話一出,瞬間就引起了所有人的震驚,
包括已經有所猜測的易中海,就是賈家屋裏正偷 聽的賈張氏和秦淮茹也為此震驚。
三大爺閻埠貴更是一副難以置信的樣子開口道“啥,何雨柱?傻柱?”
說完他又忍不住盯著賈東旭認真的問道“你開玩笑吧?”
劉海中等人跟閻埠貴的反應其實也沒有太大的區別。
“賈東旭,你這糧食真是傻柱給你的?我記得傻柱上次可是不願意幫咱們?另外你是怎麽找到 傻柱的?難道你知道他現在住哪了?”
其他人也是為此議論紛紛,不過大多數人的反應覺得這糧食若真是何雨柱給的話,那倒是確 實沒有問題,人家絕對能拿的出來
“事情是這麽一回事,今天軋鋼廠不是有大領導來視察麽?然後李副廠長就找來了何雨柱,我 們正好遇到…… ”
賈東旭將今天發生的事大致說了一遍,當然也隻說了一些該講的。
眾人一聽明白的同時也紛紛羨慕的看著賈東旭,感歎他的好運。
見此,三大爺閻埠貴也不知道該怎麽說了,最後無法證明的他提議想去賈家搜查一下,看看 到底是不是真的賈東旭隻帶回來二十斤糧食,是不是自己妻子真的眼花了?
可惜,他的提議立馬就被易中海和劉海中反對了,表示這麽做不妥當。
而其他人也不支持三大爺的行為,畢竟大家都不傻,今天三大爺可以為了糧食的事搜查賈 家,明天就可能會因為別的事搜查他們家。
而各家,誰家還能沒有藏著一些不想被外人知道的東西。
最終三大爺也隻能無奈的代表三大媽對著賈東旭和大家道了歉,然後灰溜溜的帶著家人回家 去了。
其他人見此,也是交頭接耳的各自陸續回家了,全院26大會就此落幕。
之後,賈東旭則是去易中海家和師父易中海倆人又聊了聊,詳細交代了糧食的數量和跟何雨 柱之間發生的經過。
易中海聽後,也明白何雨柱突然幫賈東旭都是機緣巧合, 一時發了善心,並沒有別的緣由。
而讓他感到最遺憾的是,雖然知道了何雨柱現如今在前門大街那一片住著,但還是不清楚具 體的位置。
不過,易中海覺得,若是日後真要去找何雨柱了,隻要多打聽打聽,應該是不難找到何家 的。
自此,這件事就這麽過去了,而有了上百斤糧食的賈東旭,也是順利的度過了六一年的冬 天,看到了六二年的太陽。
同時,秦淮茹也順利生下了“槐花”,也不知道是不是冥冥中自有天意。
即使這一輩子賈東旭沒有出事,但當賈張氏看到秦淮茹生的是個女孩後,瞬間就氣憤不已, 埋怨秦淮茹的細糧都白吃了,最後更是又給這個女孩起了“槐花”的名字。
說實話,對於這個名字,賈東旭是不滿意的,還試著勸說母親改改,但賈張氏一直堅持,賈 東旭終究是孝順的,也不會為了一個名字跟母親爭論個不停,最終認下了這個名字。
隨著新的一年的到來,市麵的物資終於不再像前兩年那麽匱乏了,大家對活下去有了希望的 同時,也是不敢放鬆心態,家裏的錢除了必要外,都盡量拿去買了糧食,儲備起來。
總之,大家的心思依舊在為了一家人的生活而忙碌,沒有大事發生也顧不上操心其它,日子 慢慢又平靜了下來。
不過,很快,四合院又發生了一件喜事,那就是住在後院的許大茂突然就娶了軋鋼廠婁董事 的女兒婁曉娥。
為此,在院裏住了多年的許大茂父母為了給兒子和兒媳婦騰房子,帶著許大茂的妹妹,三人 直接搬了出去。
這一情況讓院裏人看著那是羨慕不已,先不說許大茂娶了個有錢人家的姑娘,單是許大茂父 母有能力在外麵又弄到房子,並搬出去住,就很讓人嫉妒。
畢竟,院裏不少人家人口也不少,可是一直沒能力搬出去,不像徐家本來就才四口人,結果 一下子就能搬走了,讓許大茂和婁曉娥這對新婚夫妻獨自就能居住,不用因此而跟家人鬧矛盾。
最讓院裏人不滿的是,許大茂結婚,竟然借口災荒,並沒有在院裏擺酒席,讓大家趁此機會 改善一下夥食,而是隻給每家發了幾顆喜糖就算慶祝了。
對於許大茂和婁曉娥結婚的事,何雨柱當然不知道,他也不會關注倆人的婚事。
在何雨柱看來,雖然原劇中原主傻柱和婁曉娥之間有過一段關係,還有個孩子,但這件事終 究是原主的,跟他關係不大。
尤其是一開始何雨柱還能記得這件事,可隨著搬離四合院的日子久了,又多年不見許大茂, 他也就將這件事忘了。
若是何雨柱能在許大茂和婁曉娥結婚前恰好像遇到賈東旭那樣碰到婁曉娥或許大茂,他或許 會因為想起原劇中的事,可能就順手選擇拆散倆人的婚姻了。
可這輩子何雨柱並沒有跟婁家有過交集,也沒見過婁曉娥,他當然想不起阻攔許大茂和婁曉 娥的婚事了。
隻能說,婁曉娥注定要有這麽一樁不幸的婚姻了。
也不知道等幾年後風起時,若是沒了何雨柱的幫忙,婁曉娥和其父母在被許大茂和劉海中落 井下石時,還能不能再順利逃脫,有個比較好的結局。
不過,這一切暫時都跟何雨柱沒關係,這時候的何雨柱正忙著為自己的大兒子何瑾瑜和大女 而何瑾萱上學的事操心呢。
因為,五六年出生的何瑾瑜和何瑾萱今年已經虛歲七歲了,已經到了上小學的年紀了。
說起來,何雨柱本來想著日後的局勢,是打算讓兩個孩子遲點上學的,避免最終下鄉。
但他隻是稍微盤算了下,發現以日後讀到高中畢業也就九年的時間,何瑾瑜和何瑾萱倆人要 想躲過下鄉的事至少要晚讀五六年才行,那很顯然是不行的。
所以何雨柱想了630想還是決定讓倆人正常上學讀書,反正以他的能力,等倆人高中畢業後, 應該是能給倆人安排好工作的。
雖說後麵因為很多人逃避下鄉的事,而導致政策又有了變化, 一家但凡沒工作的孩子必須得 去鄉下參加勞動,最多隻能留一個孩子在家。
但正常來說,何雨柱是有能力給幾個孩子都安排好工作的。
可是這世上啊,永遠不缺眼紅嫉妒的人,若是日後有人舉報何家,那何雨柱也沒辦法,肯定 得跟著政策來。
到時候,深知鄉下生活是什麽樣子的何雨柱,是肯定不會讓寶貝女兒何瑾萱去的,那最後下 鄉的人肯定就是老大何瑾瑜了。
一個男孩子,頂多吃點苦,是不會有什麽危險的。
反正日後何雨柱的家產肯定大部分要給何瑾瑜這個長子,既然要享受如此待遇,那也應該承 擔身為長子的職責。
至於文瑾言和何瑾珩倆人,倒是不需要擔心下鄉的事。
文瑾言現在雖然也有四歲了,但何雨柱對其上學的時間倒是打算操作一番,以便二兒子最後 能正好躲避掉下鄉的事。
而何瑾珩,以他的年齡就更不需要操心了,就是正常讀書也能剛好避開下鄉的事
關於兩個孩子上學的學校選擇,何雨柱和文麗商量一番後就決定讓倆人去離家最近,也是當 年何雨水中途去讀過的附屬小學,而不是機械廠的子弟小學。
原因麽,就是文麗也已經下了決心,以後就徹底待在家裏照看和教育幾個孩子,並不打算再 回機械廠子弟小學教書了。
這樣的話,相比起文麗熟悉的子弟小學,還是讓何瑾瑜和何瑾萱兄妹去前門大街這裏的附屬 小學讀書最好。
畢竟,選擇這裏,不僅離家近,到時候接送方便,而且認真說起來,附屬小學可比機械廠子 比小學的師資力量和教學水平強不少。
而對於上學的事,何瑾瑜和何瑾萱兩兄妹可沒有一點不情願,反而早早就期待著能去學校結 是新的小夥伴呢。
對此,何雨柱隻能說他們夫妻這些年將兩個孩子確實教育好了,而倆孩子也是聰明伶俐的。
說起來,要不是現如今的局勢不對,就何瑾瑜倆人現如今的知識水平,就是直接去上小學三 四年級都沒問題。
原因麽,當然是因為這年頭不像後世,孩子能玩的東西很多,再加上何家又單獨住的一個院 子,倆兄妹基本上也是天天就在家裏玩。
所以呢,每天閑著的文麗為了打發時間,並過過不能繼續當老師的癮,在在倆兄妹三四歲的 時候,就開始在他們看小人書的時候慢慢開始教他們識字,到這兩年更是每天都會教倆兄妹學習 一兩個小時。
而且,連老三文瑾言也沒逃得掉這個命運,也已經識字了,都認識幾百個字了,簡單的加減 法也回了,就是去小學讀個一年級也不比那些大他好幾歲的小孩子差了。
何雨柱時常為此感慨,他當年娶文麗真的是太對了,倆人的基因都很優秀,生下的四個孩子 不僅小小年紀就看著可愛漂亮英俊,就是智商也都很高,再加上文麗曾經又是老師的身份,可以 說也沒有浪費了幾個孩子的天賦。
何雨柱有種感覺,覺得就照這麽發展下去,自己這幾個孩子未來肯定都會有出息,也有能力 繼承他日後闖下的事業,未來的何家一定能成為一個輝煌又龐大的家族。 一想到這些,何雨柱對 未來就更期待了。
隨著將兩個孩子安排進學校讀書後,何雨柱本想著有妻子文麗照應一切,自己估計就會變得 更輕鬆了。
可惜,這樣的想法終究是落空了,因為隨著災荒漸漸沒有那麽嚴重,物資也慢慢充裕起來, 他已經停了好幾年的私活慢慢的就又開始了,他每月又有近三分之一的時間晚上會回來的很晚。
就連機械廠的招待也不知不覺就多了起來,從之前最嚴重時一月不見得有一次,到六二年快 結束時,已經變成了一周都至少有一兩次招待了。
對此,倒不是機械廠的領導太過享受,而是因為隨著災情慢慢過去,本來就效益不錯的機械 廠 每日上麵給予的任務是也越來越多了
而這就導致很多訂單一時之間完不成,很多單位為了能以最快的速度拿到自己想要的機器零 件什麽的,那當然是要派人來跟機械廠聯絡聯絡,看看能不能先完成他們單位所要的訂單。
再加上何雨柱名聲在外,這就導致很多領導也樂意為了業務來機械廠跑一趟,而每次肯定就 缺不了何雨柱負責的招待。
對此,何雨柱也樂在其中,反正以他的廚藝,隨便做做就能應付差事。
而且要是來的不是需要重點招待的人物,何雨柱現如今都用不著親自出手,他這些年培養起 來的幾個徒弟也是能拿出的手的,何雨柱也樂意給他們鍛煉的機會。
總之,這些徒弟所會的菜係做出來的炒菜,水平也能達到何雨柱的六七成,也能讓他們招待 的客人滿意。
不知不覺中,新的一年就又來到了,六三年,災情的影響正在逐漸消退,大家的日子那是過 的越來越好了。
尤其是機械廠,五個食堂的大鍋菜也再次能跟幾年前一樣,每周都能為工人們兩三頓的 肉菜了,工人們臉上的笑意再次洋溢一整天,工作效率的提高也讓軋鋼廠愈加紅紅火火。
可以說,這時候的重工機械廠,已經成為整個京城很多人最想進的工廠,畢竟福利待遇等方 麵真的是所有工廠裏最頂級的,進了機械廠就意味著一輩子不愁吃不愁喝了。
何雨柱的聽說了,現如今機械廠內凡是沒有結婚的男女工人,每個人身後都有好幾個媒婆盯 這,可謂是搶手的很。
媒婆們每日都在不斷給他們介紹對象,不管男女,都有挑三揀四的資格。
而也是因此,何雨柱都聽食堂的人說,機械廠內單是的人真的是越來越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