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大領導回京

字數:6412   加入書籤

A+A-


    四合院開局就帶妹妹跑路!
    又是熱鬧了一整天這才——送走了所有滿意而歸的賓客。
    等將整個家都收拾打掃幹淨後,何雨柱熱情的送走忙了一整天,感覺都累壞了的十幾個徒弟這才也長舒一口氣,看著坐在客廳正聊的開心的何、徐倆家人他也笑著參與了進去。
    直到夜色徹底暗了下去何瑾瑜和徐靜理在大家的調笑聲中害羞的回了他們的新房開始了讓他們永生難忘的新婚之夜…
    隨著何瑾瑜和徐靜理婚事的過去,多了一個兒媳婦,少了一個兒子的何家重新變得平靜下來。
    而隻有何雨柱知道,這樣平靜的生活他們家過不了多久了。
    因為,再過幾個月,就是偉大領袖與世長辭的時候,到時候不僅是舉國悲痛的時候,也是國家終於要變動的開始。
    當新的變局到來時就是何雨柱乘勢而起的時候到時候何家必然無法在平靜下去……
    當消息傳來的那一刻,即使已經知道了曆史的何雨柱,內心也是忍不住的悲傷起來,為國家最偉大的領袖離開而默哀。
    當然,不止是他一個人,整個何家,整個紅星軋鋼廠,整個京城,甚至是整個國家的所有人,這一刻都陷入了無盡的悲痛之中。
    這一年,對於整個國家來說,絕對是最難以讓人忘記的一年!
    隨著軋鋼廠也為領袖舉辦了盛大的悼念大會,工人們這才慢慢平複了悲痛多天的心情、為了家庭,也開始將心思放在了工作上麵。
    而就在這個時候,何雨柱突然就發現以往每天都在廠裏待很久的李懷德,自悼念大會後就有了變化,每天隻在廠裏待一會兒就借口有事離開了。
    這讓何雨柱瞬間就意識到了什麽明白估計是李懷德和他背後的靠山已經提前察覺到了局勢的變化,這才會變成這樣。
    不用想就知道李懷德是去找自己的嶽父商量如何麵對後麵的局勢了。
    怪不得原劇中李懷德能在接下來的風波中僅僅隻是辭去軋鋼廠的職務就沒事了呢,日後依舊能在商業這麵混的風生水起就這政治敏感度能做到這一步也很正常。
    畢竟,何雨柱可是注意到,全軋鋼廠,除了他這個先知外,剩下的一個主任,六個副主任,隻有李懷德一個人早早就察覺到不對,並私底下開始了努力。
    而其他六人的表現卻跟往日一樣,一點也沒有意識到馬上到來的變局。
    哎、也是、若是這些人能有李懷德這樣的政治敏感度,也不至於一直都被李懷德給穩穩的壓製住。
    不過對於何雨柱來說即使他發現了李懷德的異樣他也隻能裝作什麽也不知道他也不會去幹擾李懷德的選擇。
    在何雨柱看來這一世如果李懷德依舊像原劇中那樣平安的離開軋鋼廠其實對他來說也算是一件好事。
    因為這樣他就用不著為難了,不用擔心最後為了自己的安全而被迫去和其他人一起去針對和打倒李懷德,來個撥亂反正。
    畢竟李懷德雖然有諸多不好在那十年裏為了牢牢掌握軋鋼廠的權利做了一些不好的決定但造成的危害其實也不是很多,也沒有在廠裏太過亂來影響到大多數人的生活。
    就連針對楊廠長這個政敵,也隻是下放去打掃廠裏的衛生了,並沒有太過落井下石,讓楊廠長算是比較安穩的度過了這十年。
    比起這些年很多沒了底線的領導李懷德其實還算可以的了並不是壞的不可救藥。
    最主要的事,這一世何雨柱是真的沒少受李懷德的恩情,雖然李懷德幫他都是因為他的廚藝但他也不能因此就心安理得的享受李懷德對他的優待。
    除非逼不得已,要不然何雨柱絕不會對李懷德做什麽落井下石的事,還是希望李懷德能有如原劇中那樣的結果。
    因此,何雨柱打算就這麽靜靜的等待著,等待著李懷德離開軋鋼廠的那天,等待著楊廠長重新起複成為廠長的那一天。
    說起來,相比起李懷德,何雨柱跟楊廠長的關係可就沒有像原劇中原主跟其關係那麽好了。
    根本原因呢,當然是因為楊廠長掌權時何雨柱還在重工機械廠瀟灑的當食堂主任呢,而等他來到軋鋼廠時,楊廠長已經被打發去打掃衛生了。
    雖說何雨柱之前在大領導那裏見過楊廠長也跟其接觸過幾回但由於這輩子早就與大領導結識,並在見到楊廠長之前就相處的很不一般了。
    而發現何雨柱與大領導之間關係不普通的楊廠長,在與何雨柱的接觸中表現的很客氣和主動,甚至有點巴結的心思。
    這讓何雨柱察覺到楊廠長並不是他印象中那麽公正無私後,他倒是沒有十分熱情的與楊廠長相交。
    所以這就導致倆人這輩子的關係很普通,並沒有因為都跟大領導認識而交好。
    不過自何雨柱來到軋鋼廠後鑒於楊廠長和大領導的關係,又考慮的日後楊廠長也會重新起複,私底下還是默默照顧著楊廠長的。
    雖然他的照顧也隻是每天中午楊廠長來食堂吃飯時何雨柱特意安排馬華給其多準備一些有營養的飯菜再多的幫助也就沒有了。
    ………0……
    但就是這麽一點幫助,這麽多年下來,對楊廠長的幫助也不算小,其通過馬華也是對何雨柱表露了萬分感激和感謝的態度。
    當然,何雨柱幫助楊廠長,也沒想著從楊廠長這裏再得到什麽照顧。
    因為就算楊廠長起複了,以何雨柱現在的身份和資曆,若是他不被牽連到的話,他在軋鋼廠的地位也就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楊廠長就是想幫也幫不了他。
    再說,何雨柱最多也就在軋鋼廠繼續待個三四年,等改開的政策越來越明顯了後,他就會辭
    職離開軋鋼廠去開啟他的商業大亭之路了。
    0………………
    讓何雨柱沒想到的是,他還沒等到李懷德離去,楊廠長起複,就先接到了大領導給他打來的電話。
    當何雨柱在電話中聽到大領導爽朗的笑聲,並表示他們剛剛回京十分想念何雨柱和何雨柱做的飯菜,邀請他去家裏做客後,他這才意識到大領導和大領導夫人竟然比他預想的提前了不少時間回京了。
    對此,回過神來的何雨柱第一反應當然是高興了,沒有一點遲疑的就答應了大領導的邀請,隨即又是直接在電話裏對大領導和大領導夫人好一番關心,詢問他們這些年在南方過的好不好?身體情況如何?
    當得知大領導和大領導夫人這些年過的還算不錯,身體也比較健康後,何雨柱也是發自內心的喜悅。
    因為何雨柱很清楚,自己這麽多年雖然結交了不少的人脈,但要是真心對他好,將他視為子
    侄輩的,還得是大領導和大領導夫人。
    同時,他也清楚,要想日後他的商業之路發展順利,沒有一些政治因素方麵的阻礙,大領導和大領導夫人就是他背後最大、最可靠的靠山!
    所以,掛了電話後的何雨柱,給家人說了一聲,就精心準備了一番。
    然後拿上他給大領導和大領導夫人準備的禮物和食材,就騎著自行車向那個多年不去,卻牢記著路線的大領導所在的大院而去……
    何雨柱看著雖說蒼老了不少,但氣色還算不錯的大領導和大領導夫人,那是一個高興,也是十分尊敬的向倆位老人問了好。
    而大領導和大領導夫人呢,麵對許久沒見的何雨柱,當然也表現的十分熱情,開心的招呼著他。
    “柱子、沒想到一眨眼就過去了十年、我和你姨當初走之前可沒想到竟然能和你十年不再相見啊。”
    看著一臉感慨的大領導,何雨柱雖說早在大領導倆人當年離去之時就知道他們會這麽長時間見不著麵、但此刻的他也隻能裝作和大領導一樣、一副也沒料想得到的樣子感歎道“叔、這事我也沒想到。
    這些年我可想你們了,就是因為這混亂的局勢,也打聽不到你們“零六七”具體在哪裏,隻是知道你們情況還好也就隻能默默祈禱你們一直平安了。”
    聽到何雨柱這情真意切的話,剛剛泡好茶的大領導夫人一臉欣慰的對著何雨柱笑道“柱子,你有心了,不過你打聽不到我們的情況也是正常的。
    我們這些年呢在南方雖說有你叔的幾個老部下一直照應著但也需要時常換住的地方有時候連我們自己都無法確定我們明天會在哪裏呢。”
    一旁的大領導聽到妻子的話,擺了擺手,歎著氣道“行了,這些話就不要說了,咱倆的情況總體來說過的還是可以的,不像我有些老戰友、自身都難保。”
    說著大領導眉間忍不住浮現出一絲哀傷,大領導夫人見此,也是默默歎了口氣,不再多說什麽。
    而何雨柱聽著大領導和大領導夫人的對話,也能體會到倆人的心境,確實,相比起那些在這十年間因為種種原因而逝去的英烈,倆人能有現在這樣的結局真的可以說很好了。
    但麵對一下子低沉下來的氣氛何雨柱可不想讓倆人因此有太多的感傷那可能會對倆人的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的損傷。
    再說、人啊,終歸是要一直向前看的!
    “叔、您也不需要太多傷心、這些年雖然國家的發展遭遇了一些挫折更是有不少功勳因此而犧牲但那都是因為一小部分人為了自己的私利而做出的反動行為。
    我相信,更多的人還想大公無私,想讓國家變好的。
    就像您和姨,既然上麵將你們找回來,那肯定是清楚叔的品性和能力,希望能和您一起撥亂反正結束這亂糟糟的局勢帶領國家邁出新的一步。”
    何雨柱的一番話讓大領導精神一振,隨即他默默沉思了一會兒,就一臉意味深長的看著何雨柱笑著說道“柱子你啊還是那麽聰明有時候看的比我還要清楚。
    可惜了你要是但凡有點上進心願意聽我的安排去走仕途之路,說不定你小子現在都不比我差多少了,何至於也在十年前被排擠出重工機械廠,在紅星軋鋼廠當一個有名無實的副主任。”
    聽到大領導這話何雨柱瞬間就明白自己這些年的經曆都已經被大領導給調查過了。
    也是大領導都能直接將電話打到他在軋鋼廠的辦公室要是不知道這些才是怪事了。
    想到這裏何雨柱忙謙虛的笑道“叔、您可就別高抬我了您為了這個國家付出了那麽多哪是我一個靠著你們才能過上好日子也就隻有點廚藝的廚子能比得上的!
    我呢,有時候說的話之所以讓你覺得我聰明,那都是因為我身在局外,又看了這麽多年,這才能有感而發出這樣的話。
    我若是也身處局中的話可就差您遠了能不能保全自身都說不準?可能連楊廠長也不如?”
    聽到何雨柱突然提到楊廠長這麽一個人,大領導先是一愣,隨即就想到他說的是誰了明白何雨柱說的是自己的老部下小楊。
    對於小楊的情況大領導毫無疑問在調查何雨柱的時候也了解了大致情況知道其在十年也被打倒了。
    不過,在大領導看來,自己這個老部下的運氣還算不錯基本上沒遭太大的罪。
    就算落難了也隻是被安排在軋鋼廠裏打掃衛生活也不是那麽苦重而不是被下放到那些艱苦地區的農場遭受難以承受的磨難。
    而且,就是在軋鋼廠這位老部下平日裏也有自己視為子侄輩的何雨柱在私底下悄悄照顧,生活還是過的去的。
    想到這裏,大領導很是欣慰的看了何雨柱一眼,對他這些年的所作所為很是讚賞。
    但此刻的大領導不想在這個時候去聊聊那位老部下所以也沒有因此去特意稱讚何雨柱兩句,而是露出一副認同的樣子又感慨道“也是,古話常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看來不是沒有道理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