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監察院立
字數:4039 加入書籤
異世爭霸對麵名將太多我有點慌!
十日之後,趙靈兒和呂玲綺二人的禁足之期已至,大抵是不好意思麵對江哲,仍是躲在府上沒有出來。
“田豐、張燕參見主公。”
百無聊賴的江哲聽到聲音後瞬間打起精神。
“田先生、張將軍可讓我好等啊。”
一邊將二人迎進府中,一邊暗自打量著二人。
田豐原本白嫩的皮膚已經變得黝黑,沿海城市日光普遍要強上許多,又因為整日與一些漁民、船舶打交道,一介文士的田元皓倒是變得精壯了不少。
而張燕當初被留在北域境內,平日裏做些率兵剿匪之事,倒是無甚變化。
“有勞主公。”
打過招呼之後,幾人落座。
由於之前在調令中已經說過緣由,江哲直接就問起二人的意見。
二人對視一眼,由老成持重的田豐首先開口。
“啟稟主公,不知道你是想在境內推行法治還是人治呢?”
江哲眯起眼睛“法治如何,人治又如何?”
“秦時商君言,智者作法,愚者製焉;賢者更禮,不肖者拘焉。”
額,看著對方搖頭晃腦的樣子,江哲頓時有些無奈。
“通俗點講,以法治國,當使賢者樂、盜者哀矣。”
“不過,先生,我聽說這秦法頗為嚴苛吧?”
“秦法當然是有些過時了,後世之法已經較為完善,唐朝的《永徽律疏》已經較為完備,當可以使用。”
江哲理解地點了點頭。
“那人治呢?”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田豐淡淡地吐出一句話,並沒有做更多解釋。
江哲倒是明白了對方的意思,合著,這是讓自己成為堯舜禹那樣的聖人唄,依靠賢明治理國家。
“人治太過理想,當以法治為先,不過,在實施的過程中,還應注意不可執法過甚。”
“在下必不負主公厚望。”田豐斬釘截鐵地說道。
隻是從他興奮的雙眼中,江哲卻看出了一股躍躍欲試之感。
算了,江哲搖了搖頭,不去管他,如今的北域確實需要田豐這樣的人來整治一二。
揭過此事,轉頭看向張燕。
“你覺得我的提議如何?”
“主公,末將並無異議,隻是不知為何要選我?末將並無水戰的經驗啊。”
張燕一臉納悶,雖然作為黃巾軍中第一名得到重用的武將,隻是對於江哲的安排卻十分疑惑。
“嗬嗬,張燕,我用人可不是單單看一方麵的,”江哲高深莫測地笑了起來,“曾經的你能夠在曹袁二人後方掀起巨大波浪,且能屹立數年不倒,足以看出你有這方麵的才能。”
讓對方緩了一下,江哲繼續解釋“讓你組建水軍,更多的是想要讓你發揮敵後襲擊的才能,至於懂水戰的人嘛,這個我麾下還暫時沒有,隻能看以後是否有機會了,總而言之,我們下一步的目標是南方的楚莊王,那可不是個善茬,我希望你到時候能在他的背後掀起一點波瀾。”
“原來如此。”
張燕這才明白過來,合著讓自己去平原城隻是一個說辭罷了,關鍵還在於秘密組建這麽一支軍隊,以便於發揮奇效。
“末將懂了,末將會做好戰場攪屎棍的職責的。”
“噗!”
看著對方這麽鄭重其事,江哲一口茶水差點沒噴對方臉上。
平時裏淨接觸一些文化人了,好久沒碰到張燕這等粗人了。
“行了,你們下去吧,張燕,到了平原要好好幹,不要讓我失望。至於,田先生,我就靜靜等著看你的發揮了。”
“必不負主公信任。”
二人齊聲應道,出門各自走向不同方向。
待田豐奉命將鄴城監察院的架子搭起來之後,迅速引來了百姓們的圍觀,待問清監察院的職責後,全都不肯相信。
“大人,監察院開門已經好幾天了,沒有一名鄴城百姓肯來上訪,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啊。”
一名吏員有些憂愁,本想著跟隨田豐能幹出一番事業,沒想到卻是這番光景。
“做事要耐得住性子,酒香不怕巷子深,該來的總會來的。”
田豐倒是不急,作為專門負責處理高官貴族的監察院,這第一次出手必須給鄴城百姓留下深刻的印象。
大門處紛紛擾擾,卻無一人敢上前擊鼓鳴冤。
就在眾人耐不住寂寞想要散去時,一名老嫗顫顫巍巍地走了出來。
隻見她拿起鼓槌使出渾身力氣敲擊在了鼓麵上,“咚咚咚”的回聲響徹在整個街道上。
圍觀眾人嘩然,負責看門的衙役先是愣神,而後才反應過來,急忙將這位老嫗扶了進去。
眾人指著剛進去的那人議論了起來。
“這好像是住在西街的趙家婦人吧?”
“是她,我跟她住在一條街上,她家好像還有一個女兒?”
“沒錯,剛過豆蔻之年的一個女子,模樣生的甚是不錯呢。”
“你們還不知道吧,那女子前些日子差點投井自殺,被左鄰右舍救了起來,如今還整日在屋中以淚洗麵呢。”
說話的男子頗為不忍,深深地歎了口氣。
“為什麽啊?詳細說說唄。”周邊好事者催促他往下說下去。
“還能因為什麽,還不是因姿色不錯,被哪家大人物看上了唄,據說這女子已經不是完璧之身了呢。”
“竟有此事。”
周圍人都被嚇了一跳,同時,暗暗提醒自己,回家後一定要告訴女兒最近不要出去亂逛了。
老嫗被攙扶進監察院後,見到端坐在高堂的田豐,就欲跪倒在地。
“老人家不必多禮。”
田豐使了個眼色讓人給其搬來了一把椅子。
老嫗顫抖著坐下,緩了半晌,方才喘勻氣息,不料,一開口便是石破天驚。
“大人,民婦要狀告這鄴城糧路轉運使許攸!”
“哦。”
田豐的一雙眼瞬間眯了起來,下頜的胡須止不住地上揚了起來,看著眼前的婦人,好像看到了監察院門口人聲鼎沸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