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十大帝王(五)
字數:7228 加入書籤
雙係統通萬界古人炸裂!
盤點到第七位宋朝趙匡胤時,古代所有觀看天幕的人就猜到天幕中必有後世子孫的評論。
大宋朝的人是最為緊張的,尤其是帝王和史學家,他們有點怕了。
沒辦法,大宋朝可沒少被後世子孫罵。
這不又來了,差點沒讓宋朝皇帝們集體歸西。
現代社會網友們開廝了:
“燭光斧聲,金匱之盟,這味好熟,弟弟砍哥哥,絕!”
“糾正一下,此斧非彼斧。趙光義拿斧子砍趙匡胤是扯蛋,不可能的事。”
“你又知道了,理由呢?”抬杠的來了。
“你當古代皇宮製度是擺設嗎?燭光斧聲中的斧是一種祭祀用的器皿,怎麽砍?”
“臥槽!誰來科普一下古代祭祀用的器皿知識?”
“不知道,關於趙光義殺兄篡位之說,也隻是民間傳說,沒有實證。”
“到底哪個才是真的?有誰能答疑解惑?”有網友問。
“宋史太祖本紀上隻簡略的記載:癸醜夕,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殯於殿西階。
沒有講傳位之事,又傳出燭光斧聲的故事,加上後麵發生的事,質疑也正常。”
“我們是不是忽略了當時的曆史背景了?”
“幾個意思?講清楚啊!”有網友急了,這算什麽事?
“嗯,先普及一下五代十國的儲君標配:親王+京尹一直是五代以來皇儲的標配。
趙光義就已經是開封尹+晉王,完全符合當時的皇儲身份。”
“不要告訴來自野史或小說,野史也有一定的可信度。”有網反駁道。
“燭光斧聲,還真與一本書有關,清朝四庫全書中定位是小說。”
“得了,四庫全書引發的許多文字獄還少?乾隆下令編輯的,有多少可信度。”
網友們:⊙▽⊙
“續湘山野錄,書中有燭光斧聲的描述。”
“這回又說不清了,不過照宋朝內廷製度,續湘山野錄可信度不高。”
“司馬光上距太祖太宗不到百年其人又是謹嚴的曆史學家,而且根據司馬光和李燾等宋朝史學家證實:
除皇帝和尚未出閣的皇子以外,按照宋代宮廷製度其他男子是不能夜宿宮廷的。
因此太祖崩時唯有宋後在旁,太宗不在宮中。
自不可能如僧文瑩續湘山野錄所言弑兄。”
“哈,漲知識了,沒想到會有這種冷知識。”
網友們又互相調侃一陣,這波熱度算是過去了。
而宋朝帝王們可是五味雜陳,默默無語。
沉寂了許久的雙係統又活過來了:“叮,能量聚增,信仰值翻倍,商城增大並增加新品種,請主人查收。”
武珊珊與林楓幾乎同時收到雙統提示,倆人幾乎樂開了花。
林楓:“下一個帝王,你認為該是誰?”
“這個應當是朱元璋或朱棣,這沒想好了。”武珊珊托著下巴說道。
“一個有再造中華,光複燕雲十六州,恢複漢服,禮儀,文化之功。
一個五征漠北,收複北海,派鄭和七下西洋之功。
的確不好分高下,你卻忘了隋文帝楊堅再次統一天下,漢文化複興之功。”
“你的意思,這三位帝王依照評判標準,還真難分出高下。”
“其實,這三位原本都可以評為千古一帝,可惜了。”
“你為什麽這樣認為?”武珊珊有些疑惑。
“先說隋文帝,一個荒唐至極的舉動與昏君無二。
隋有義倉,糧食儲備為唐朝了六十年的用量,可楊堅幹了什麽?”
“臥槽!天下發生大災,饑荒,他沒有發糧賑災而是帶著百姓逃荒!”武珊珊說忍不住大笑。
“此舉於昏君又有何區別,所以楊堅成不了千古一帝。
朱元璋不說其大殺功臣,有正當理由,可大興貞潔牌坊,讓女子纏足裹小腳,這算什麽事?
有過文字獄,禁海,更主要是挖龍脈,恢複殉葬製度,這是在開曆史的倒車。
挖龍脈毀的可是華夏氣運,僅這一條成不了千古一帝。”
武珊珊思考好一會兒,這才知道如何排第六,第五,第四排名。
第二天武珊珊將剪輯視頻上傳,天幕又啟動了。
“盤點史上十大帝王:
第六位:隋朝,隋文帝楊堅!
戡亂定天下,華夏再統一。開皇之治,興國安邦。
隋文帝,楊堅:
弘農郡華陰人,小字那羅延,鮮卑姓普六茹。
楊堅掌權後恢複楊氏,漢太尉楊震十四世孫。
隋朝開國皇帝,其父楊忠是西魏和北周時期的軍事貴族。
北周武帝時封為隨國公,楊忠死後,楊堅承襲父爵。
北周宣帝繼位,以楊堅為上柱國,拜大司馬,威望日隆。
北周大定元年,楊堅接受北周靜帝禪讓登基即位。
改元開皇,建立隋朝。
開皇九年,派晉王楊廣南下平陳統一南北。
隋文帝即位後,在政治經濟等製度方麵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使適合於南北統一後的中國。
在中央實行三省六部製,廢除秦漢以來的九品中正製。
將地方的州縣三級製改為州縣兩級製、縣兩級製,由此鞏固了中央集權。
多次減稅,減輕人民負擔,促進農業生產穩定經濟發展。
輸籍法,大索貌閱整頓戶籍。
隋文帝對周邊各族采取了軍事上的防禦和政治上的招撫政策,有效地處理了民族矛盾。
對突厥一是聯姻和親,又用計使突厥分裂成東突厥和西突厥。
被北方少數民族尊稱為聖人可汗,統治期間國勢強盛府庫充盈經濟繁榮人丁大增。
隋初經曆南北朝長期的戰亂,民生疲弊困苦。
故楊堅接納司馬蘇威建議,罷鹽酒專賣及入市稅。
楊堅在位時代之富饒既非重斂於民,究其原因與全國推行均田製有關。
此舉既可增加賦稅又可穩定經濟發展且南朝士族亦漸由衰弱至於消逝。
均田製能順利推行,對隋前中期的經濟發展受益甚大。
加上隋代以關中作為本位,關中糧食短缺,需依賴關東漕運接濟。
故楊堅於洛州等地設立常平倉等官倉,貯存關東運來糧食。
建廣通渠,便利關中漕運又於民間設義倉人民捐納糧食以防凶年。
自開皇九年,統一天下後以富國為首要目標。
大索貌閱,輸籍法盡掃魏晉南北朝以來隱瞞戶籍之積弊。
楊堅還曾頒布:人年五十,免役收庸,戰亡之家給複一年等仁政措施。
楊堅對漢文化的發展傳承起了重要作用,自漢以來至隋統一天下,大量文獻書籍毀於戰火。
楊堅收集民間文史書籍,出台各項獎勵措施,成為收集書籍最多的朝代。
另外自魏晉南北朝以來,貨幣,車書混一。
甲兵方息,度量衡在隋文帝時重新統一。
其曆史功績不亞於秦始皇,大隋與大秦在某些方麵何其相似。
皆是長子被害,不同的是一個被騙自殺,一個先廢而又想重立,被弟弟所殺。
扶蘇有翻盤的機會和實力,卻中儒學太深,愚蠢的選擇自殺。
另一個楊勇隻是因為獨孤皇後不喜而廢,無兵權。
等楊堅意外收到一封錯送的信,大怒:獨孤誤我!
重新下旨準備召楊勇回宮,卻被楊素得知,告訴了楊廣。相同之處皆是二世而亡。
隋文帝楊堅另一個曆史性創舉就是首創科舉製,開皇七年,隋文帝正式設立分科考試製度。
取代九品中正製,自此選官不問門第。
科舉製度初期設諸州歲貢,規定各州每年向中央選送三人。
參加秀才與明經科的考試,公元606年年隋煬帝增設進士科。
當時秀才試方略,進士試時務策,形成一套完整的國家分科選才製度明經試經術。
科舉製的出現打破門閥世家對人才的壟斷,有利於皇權鞏固。
此外,輕徭薄賦以解民困,在確保國家賦稅收入之同時,穩定民生。
楊堅安定政治,關隴集團的支持功不可沒。
漢人如鄭譯高熲等名臣有助推動國策,楊堅亦因前朝酷刑甚多,怕影響民生。
故命蘇威等人編纂《開皇律》,修訂刑律訂立國家刑法。
使百姓有法可守,又減省刑罰,死刑隻設絞、斬二等以示隋朝對民之寬大。
如果說百代皆行秦製,那麽隋文帝楊堅製定的《開皇律》對唐朝及之後所有王朝的影響是一千多年。
唐律是在隋朝開皇律基礎上繼承完善,並影響後麵的所有王朝。
唐宋元明清在律法上都是參考隋朝開皇律。
它與科舉製一樣對後世產生影響,科舉製不斷發展完善並延用了一千多年。
但是由於在位後期,用法嚴峻導致社會矛盾加劇。
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四年間,晚期逐漸多疑。
殺害功臣廢黜太子楊勇,立晉王楊廣為太子,埋下了亡國的禍根。
此外,根據史書記載楊堅和皇後關係非常親密,獨孤皇後到了晚年時楊堅想找一兩個美人作為生活調劑。
他試探性寵幸了宮人尉遲氏,卻沒想到皇後悲憤交加之下怒殺此女。
隋文帝聽聞此事後怒不可遏,楊堅一氣之下感覺皇帝尊嚴受到打擊。
在無法舒緩憤怒情緒的情況下,竟然單人匹馬闖出皇宮。
闖出長安城,在郊外信馬馳騁,不知不覺間竟深入山穀20裏。
宰相高熲,楊素聞訊後趕緊率人追趕皇帝,緊緊地拉住他的馬頭並苦口婆心的勸諫他回宮。
楊堅皇帝聯想皇後的控製欲是如此之強,不僅在軍國事務中發揮著主導作用而且還對他的私生活嚴防死守。
妻管嚴的窩囊感油然而生,想到此對高熲,楊素說道:“想不到朕貴為天子卻依然感覺不到自由。”
獨孤皇後事後也覺得該給楊堅這位皇帝麵子,等楊堅回宮當麵致歉。
楊堅卻不知道他這一時精神蟲上腦,寵幸宮女尉遲氏給獨孤皇後帶來多大擊。
仁壽二年獨孤皇後去世後,根據史書記載:宣華夫人陳氏,容華夫人蔡氏,都受到楊堅的寵愛。
然而失去獨孤皇後的楊堅內心痛苦,空虛。身體每況日下,一年後病倒在宮中。
在仁壽宮離奇去世,享年六十四歲,廟號高祖。
諡號文皇帝,葬於泰陵。
天幕緩緩關閉,片刻,彈幕功能開啟。
萬界各朝帝王將相,士大夫,販夫走卒,黎民百姓早就習慣了。
對他們而言,不知道後世子孫又如何議論他們,評論帝王將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