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十大名將10
字數:4874 加入書籤
雙係統通萬界古人炸裂!
天幕盤點十大名將,讓萬界其它王朝對大明王朝多有微詞。
“哼,這大明似乎霸榜了,可惜,卻屠殺開國功臣。”秦始皇有些不屑的說道。
“陛下英明,那朱明王朝皇帝怎能與陛下相比。”秦朝文武齊聲道。
漢高祖劉邦:“這朱元璋是個狠人,乃公不及也。”
朝中眾文武心裏在罵娘,你劉邦不狠嗎?也隻能心裏罵,口中卻說:“陛下仁義,豈與一個乞丐出身的人相比。”
這話有意思了,一語雙關,看似讚揚實則可真有內涵。
劉邦是平民出身,而朝中有不少是六國貴族後代,比如張良。
劉邦:⊙▽⊙
漢光武帝劉秀:“這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夠狠,不過這個叫藍玉的人的確狂。”
隋唐宋三朝的皇帝們也都被明太祖的手段給驚到了,不過他們可不能亂評價,怕惹出禍事導致朝局動蕩。
而天幕也講明了前因後果,總之隻是一場權力與利益的紛爭罷了。
天幕:盤點十大名將,第五位,東漢時期,竇憲!
竇憲字伯度,扶風平陵人,東漢外戚,權臣,名將。大司空竇融曾孫,章德皇後之兄。
祖父竇穆,父竇勳均以罪被誅,漢章帝建初三年其妹被立為皇後。
竇憲初為郎,其弟竇篤任黃門侍郎。
憑借妹妹成為漢章帝皇後,竇憲從此發跡,曆任侍中,虎賁中郎將。
竇憲一改往昔竇氏一族謙虛謹慎的作風,竇憲於是恃寵欺人。
這裏不得不提及一下西漢文景兩帝至武帝時期的竇猗房,竇皇後,太後,太皇太後。
十大賢後中有其一,而東漢竇皇後,竇憲正是其後代。而兩者卻有本質的區別。
前者是賢德,輔助文帝,景帝開創文景之治,又為大漢培養出千古一帝,漢武帝劉徹。
至於東漢這位竇皇後,太後,史書上寫“賢後”僅僅是指其才能,而個人品行碎得一地。
竇憲竟至於用低價強買沁水公主的園田,公主畏憚竇憲的勢焰,不敢與其相爭。
一天,章帝車駕經過此地,指問園田,竇憲語塞不知道怎麽回答,同時也暗中嗬禁左右不準回答。
後來漢章帝了解到此事經過,大怒,召來竇憲深加責備。
竇憲非常害怕,還是皇後毀服謝罪,一再代為求情。章帝才漸息盛怒,命他把園田歸還公主,這次雖然沒有治他的罪,但此後章帝對他再不授予重權。
漢和帝即位後更加驕橫,刺殺都鄉侯劉暢,坐罪下獄。
請求攻打匈奴將功補過,而此時的匈奴分裂成南匈奴和北匈奴,實力早廢了。
南匈奴親漢,北匈奴反漢,竇太後同意竇憲請求,實則是給了一道送分題。
竇憲授車騎將軍,竇憲作為指揮東漢第二次征伐北匈奴戰爭的漢軍統帥。
竇憲成功地組織實施了稽落山之戰,金微山之戰等重大戰役,在中國軍事史上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竇憲大敗匈奴,拜大將軍,位在三公之上。
竇太後臨朝稱製,竇憲以侍中的身份內主機密,外宣詔命,加上章帝遺詔任命竇憲的弟弟竇篤為中郎將,竇景,竇瑰為中常侍,於是竇憲兄弟都在親要之地,威權一時無兩。
竇憲還牽朋引類,他見太尉鄧彪為人謙和禮讓,委隨不爭,便尊崇他,推舉他為太傅。
竇憲想做什麽就鼓動鄧彪上奏,而自己再告白太後,因此言出計從。
竇憲性情果急,睚眥之怨莫不報複,謁者韓紆當年曾經審判過竇憲的父親竇勳的案件,竇憲居然令人將他殺死,割下首級在竇勳墓前祭奠。
都鄉侯劉暢來吊章帝之喪,得幸太後數蒙召見。竇憲怕劉暢分了他的宮省之權,公然派遣刺客在屯衛之中殺死劉暢。
而歸罪於劉暢的弟弟利侯劉剛,並且派人審問劉剛,後來真相破露,太後大怒。
把竇憲禁閉內宮之中,竇憲自知忤怒太後恐難保全,於是請求出擊匈奴以贖死罪。
正好南匈奴請求漢朝出兵討伐北匈奴,朝廷便任命竇憲為車騎將軍,佩金印紫綬,比照司空規格配備屬員,以執金吾耿秉為副,發北軍五校。
黎陽,雍營,緣邊十二郡騎士及羌胡兵出塞。第二年,竇憲與耿秉各率四千騎,南單於屯屠河率領萬餘騎從滿夷穀出擊。
度遼將軍鄧鴻和邊境地區歸附朝廷的羌胡八千騎,左賢王安國萬騎從翩陽塞出兵。
三路大軍在涿邪山會師,竇憲命副校尉閻盤,司馬耿夔,耿譚等率精兵一萬多與北單於在稽落山作戰。
大破敵軍,敵眾潰散,單於逃走,竇憲整軍追擊,直到私渠比鞮海。
此役,共斬殺名王以下將士一萬三千多人俘獲馬,牛,羊駝百餘萬頭。
來降者八十一部,前後二十多萬人。竇憲,耿秉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餘裏刻石勒功,紀漢威德,令班固作銘。
在漠北,南單於送給竇憲一隻古鼎,能容五鬥,上麵有仲山甫鼎,其萬年子子孫孫永保用的銘文,竇憲獻上朝廷。
竇憲大敗,匈奴拜大將軍位在三公之上,越發驕橫跋扈。
永元四年,竇氏黨羽鄧夫人與郭舉圖謀殺害漢和帝,漢和帝得知其陰謀,定計逮捕竇氏黨羽。
收回了竇憲的大將軍印綬,冊封冠軍侯,遣返於封地被逼自殺。”
天幕中視頻與解說,將竇憲的一生介紹了差不多,萬界古人又炸了。
首當其衝並非東漢的光武帝劉秀和明章二帝,而是西漢文帝之妻竇皇後,景帝時期的竇太後。
“混賬!本宮家族盡出此後代!好好的忠良,皇親國戚不當,卻幹出如此蠢事!”
而前來麵見帝後的竇氏兄弟,此時也氣,他們可是人人稱讚的謙謙君子啊,後代如此表現,臉不要嗎?
而漢朝之後的朝代對竇憲評價褒貶不一,誰也說服了誰。
而後世現代社會的網友一番爭論,讓古人徹底破防。
“勒石燕然,如果不是在蒙古國發現石碑,證明曾經這塊土地自古以來是華夏的,誰還記得竇憲是誰?”
“要不是碑文,竇憲在印象中就是權臣,外戚,又有幾個知道他還是名武將,名將。”
“這也竇憲自己的鍋,誰讓他壞名聲大於功績呢?”
“說的好有道理,如果竇憲不那麽熱衷於權力,憑勒石燕然之功,不輸於霍去病。”
“錯!兩者之間還是有差距的,霍去病麵對的是全盛時期的匈奴。
而竇憲麵對的是北匈奴,過氣的匈奴,幾乎沒啥戰鬥力。”
“這麽講,竇憲搶的是送分題,沒什麽難度。”
“也不能完全這麽講,畢竟漢朝有一句話:一漢抵五胡,強漢,實力放在那。”
“這話沒毛病,哪怕到了東漢末年,三國前期,五胡根本翻不起什麽大浪。”
“不是有一句話,東漢末年,三國爭霸,三流的武將打五胡,二流武將在平叛,一流,頂流武將在打內戰。”
“唉,三流,二流的武將都能吊打五胡,要是一流,頂流武將去打,估計個個能卦狼居胥,勒石燕然了吧。”
“可惜,這些一流,頂流武將忙著內鬥,為各自己主公爭天下。”
“假如,東漢末年,諸侯手下的武將去拿五胡當副本刷,或許不會有五胡亂華的悲劇了。”
“誰說不是,東漢末年,隨便叫一個一流,頂流武將都不是五胡能抗得住的。”
“不說東漢末年,三國初期的謀士,單是武將集中在一起打五胡,估計五胡全成渣了。”
現代網友越說越激動,也離了大譜了,總之漢太強而亡之。
林楓與武珊珊也不得不佩服網友的腦洞,什麽都敢說。
而萬界之中漢朝直接被整懵逼了,五胡亂華具體又是個啥情況?隻知道是晉朝大概情況。
反正天幕中後世子孫透露的信息不多,東漢王朝帝王有些抓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