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建議4
字數:8799 加入書籤
武珊珊與林楓計劃借助天幕之力改變北宋慶曆新政與熙寧變法王安石變法的命運。
萬界各朝帝王將相同樣在關注天幕中的內容,他們也期待武珊珊會給出怎樣的建議。
由於雙係統開啟萬界視頻聊天功能,宋太祖趙匡胤可以看到宋仁宗慶曆元年的一切。
當宋仁宗還在詢問範仲淹是否要堅持變法時,趙匡胤罵道:“混賬玩意,你且聽完武姑娘的所述,問根源出在哪?再議變法。”
“是太祖,重侄孫遵旨。”宋仁宗趙禎老老實實的應下。
宋太祖趙匡胤:“武姑娘,若朕猜測不錯,你也希望變法成功,你且明示無需顧慮。
適才你提及明太祖朱元璋,對貪腐之人一個字:殺!
可朕卻不明白為何沒有提及大宋有殺官員之事?”
武珊珊翻了個白眼,心裏吐槽:士大夫共治,會殺文人嗎?不殺文官這可是宋朝獨有的。
萬界眾帝王可是將武珊珊的表情看得清清楚楚的,而宋太祖趙匡胤與宋仁宗趙禎見此情此情景心裏一緊。
暗道:“壞了,武姑娘這表情可不太妙。
宋仁宗趙禎還是硬著頭皮問道:“武姑娘沒不是知道真相,還請賜教。”
趙禎的語氣格外謙和,心裏有些急,表麵上還算鎮靜。
武珊珊平複一下心情這才開口道:“宋代建國後,不但不抑製兼並而且縱容功臣大將們兼並土地。
富者有彌望之田,貧者無立錐之地,有力者無田可種,有田者無力可耕。
宋代人民的負擔很沉重,在兩稅之外還有丁口賦,各種雜變之稅。
徭役和差役這是賦稅之外的又一項沉重的負擔,公元993年王小波在四川發動起義。
公元994年,李順在成都建立“大蜀”政權,沉重打擊了宋朝政府。
鹹平三年王均的起義爆發了,仁宗即位元年,土地兼並現象更加嚴重,農民大量逃亡,階級矛盾尖銳,農民起義不斷爆發。”
武珊珊說到這裏故意停頓,暫時不講了。
如果真是宋仁宗慶曆元年,二年會發生西夏與大宋之間一場大戰史稱定川之戰。
宋仁宗趙禎嘴角直抽抽,武珊珊說言有些事情已經發生了,如今趙禎腦殼痛。
宋仁宗趙禎歎口氣,還是要問清楚的好,免得沒有防備。
宋仁宗趙禎:“武姑娘尚有許多話沒講,若能告訴我,必有酬勞。”
趙禎也不用朕了,而用我,這是放下身份平視武珊珊了。
武珊珊若是知道宋仁宗想法一定吐槽:“你算哪根蔥,也就在古代你是帝王,換做現代誰鳥你。”
武珊珊思考片刻開口道:
“慶曆二年,宋夏發生定川之戰,慶曆三年你接受範仲淹建議推行慶曆新政,慶曆四年慶曆和議,慶曆八年,慶曆宿衛之變。”
武珊珊說到這裏,宋仁宗和之前的幾位皇帝坐不住了。
宋太宗,宋真宗心慌的一匹,而宋太祖趙匡胤要瘋了。
“為何如此?這到底是怎麽回事?你們這幫該死的不孝子孫。
趙二!哈哈哈,你那個位麵朕暫時管不到,可在朕這個位麵,我的好弟弟該讓你好好體會一把為兄的關愛。”
晉王趙光義心裏把另一個位麵的自己給罵得狗血淋頭,憑什麽啊,我要替另一個位麵的自己買單啊!
於是萬界帝王看到的場景便是趙大暴揍趙二的全過程。
“哈哈哈,好一個兄友弟恭的大戲,趙大別手軟,狠狠抽。”某些帝王拱火不嫌事大。
而宋仁宗聽完武珊珊之言,這臉色變得紅一塊,青一塊的,努力壓著火。
這出宋朝大戲才開個頭,萬界之中除了宋朝之外幾乎都是吃瓜群眾,若有點機會還不忘拱火。
“士大夫共治天下?宋朝士大夫也配?”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想法此時幾乎差不多。
明太祖朱元璋:“宋朝不殺士大夫,卻不思報君恩,禍亂天下,留著吸幹大宋之血的嗎?殺便是!”
明太祖朱元璋的話差點沒讓天下所有朝代的士大夫們要罵人,這明朝開國皇帝也太狠了吧。
而宋朝仁宗一朝文武百官和宋仁宗聽到了什麽?慶曆二年宋夏定川之戰,八年發生宿衛之變,而慶曆四年慶曆和議直接忽略了。
宋仁宗趙禎臉色鐵青,不用想,慶曆二年定川之戰結局無論勝負,一定是講和了。
聽武珊珊語氣不善,怕是又要被噴了。
宋仁宗趙禎的心拔涼拔涼的,但還是選擇繼續問。
“武姑娘,還請明示啊,孤在此拜謝了。”說完暗示內待將一個盒子取來,點擊打賞,光圈一閃,盒子不見了。
“叮叮,宋仁宗趙禎打賞宋代官窖白汝瓷瓶一對。”
武珊珊看到這對白色汝瓷,底部刻有禦用兩個字,便明白這玩意的價值了。
武珊珊:“多謝宋仁宗趙禎陛下的打賞,請稍等片刻我去去就來。”
武珊珊立馬離開直播間,來到林楓的房內。
武珊珊取出瓷瓶放在林楓麵前,林楓知道這是宋仁宗給的打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看了一下瓷瓶,底部刻有“景德元年禦用貢品”的字樣,眉頭一皺,開口道:
“這汝瓷可是宋真宗時期官窯生產的,屬於皇帝專用的,我們可承受不起。”
“那就老規矩,讓係統直接送到國家級博物館內。”武珊珊明白這東西的價值,所以直接捐獻給國家是最好的結果。
辦完此事,武珊珊又回到直播間,理了理衣冠這才開啟直播。
萬界上空中的天幕暗淡了約一柱香時間又亮了,武珊珊身影再次出現。
武珊珊清了嗓子這才繼續與宋仁宗趙禎交流:
“宋仁宗趙禎官家,我很認真問一句,你真的想挽救大宋江山嗎?”
宋仁宗趙禎回複:“朕當然想,可是之前武姑娘也已講了些事情,那麽朕該如何做?請武姑娘直言。”
“正如我所講的,大宋朝貪腐太厲害,宋朝不殺士夫,這本身就太荒唐。
雖然說不殺士大夫或許是因為宋朝國情決定的,但麵對嚴重的腐敗官員為何殺不得?
他們已成為一顆毒瘤,隻知道勾心鬥角,毫無建樹可言,真正為國為民的隻是少數。
你想保江山,唯有變革,而變革又觸及原本的利益集團,你又沒有鐵血手段殺出一個郎朗乾坤,所以無解。”
萬界帝王算是明白了,宋朝問題根源在哪了。
宋仁宗趙禎麵如死灰,大宋內部矛盾還真是一個死循環。
宋太祖趙匡胤望著天幕,一股無名之火上升,至今武珊珊所言是話中有話,卻沒有一絲一毫的建議。
宋太祖趙匡胤忍不住了,直接代替宋仁宗詢問道:
“武姑娘為何至今不給些建議,卻是為何?”
武珊珊也有些不爽了,嘴炮模式開啟,可謂是火力全開:
”宋太祖!你當初杯酒釋兵權,或許是因為五代十國之亂,逼不得已而為之。
可是自宋真宗開始,重文輕武之風愈演愈烈,甚至到了一個文官集團可以隨意左右武將生死的地步,不滅亡才怪呢。”
“這怎麽可能?難道不知道文武平衡之道嗎?”宋太祖趙匡胤猶如遭到雷擊一般,怎麽也想不到後麵的繼位者會蠢笨如豬。
“哈哈哈,如何不敢?狄青與嶽飛便是最好的證明!
一句話文官集團,士大夫們絕對不會允許武將擁有和他們一樣的權力,也不會允許武將成為利益的獲得者。
而這一切正是大宋皇帝寧可避戰,賠錢,也不願意武將能打勝戰,說穿了防範武將比什麽反貪腐都重要。
卻不知真正滅亡大宋朝的正是這些滿口仁義道德,實則下流無底線的文官集團,士大夫階層!”
武珊珊的話激怒了萬界之中所有的士大夫們,他們表麵上忠君愛國實則自私自利。
不敢明的與皇帝對著幹,卻可以小動作不斷,蠶食皇帝手中的權力。
而武珊珊的話無疑觸及他們利益,於是開始攻擊武珊珊。
“哼!一個後世女子焉知吾等之仁義忠君之心,豈可汙蔑吾等!”
士大夫們言辭越來越慷慨激昂,對武珊珊口誅筆伐。
武珊珊聽到後也怒了:
“你們算什麽鬼?胸無點墨,隻知道依仗權勢欺壓百姓的豬狗不如的東西。
虛偽,無德無才占據官位,利用皇帝給的萌陰製度胡作非為,老子有功勞,兒孫來亨福,兒孫皆草包卻能為官。
這樣的王朝不滅亡誰亡?”
武珊珊話是在懟士大夫們,卻不知在萬界中那些有為的帝王心裏引發多大的震動。
宋太祖趙匡胤實在忍不了,怒吼:“全都給朕閉嘴,武姑娘不必理會,繼續講。”
武珊珊也在氣頭上,說道:“曆朝曆代變法唯有商鞅變法是唯一一次真正成功的,秦能成功就是因為曆代君王堅持變法。
另一個原因就是殺光一切反對變法者,包括宗親王室,敢殺反對變法的原利益既得者靠的就是軍隊。
獲得一支絕對忠於君王的將士支持,大開殺戒而成功。
還是拿宋朝為例,它是本末倒置,以文壓武,喪失軍心。
宋朝哪怕是曆史上有名的宰相,唐宋八大家中六位大家雖然是名人,其中除了蘇氏父子三人屬於中立派,另三人是變法派也一樣打壓武將。
慶曆新政中改革軍製,仍然不忘限製武將權力,這也是變法失敗另一個原因。
階級矛盾尖銳,農民起義不斷爆發,一年多如一年,一夥強如一夥。
甚至京畿開封府所屬各縣也有盜寇出沒,富弼就曾說:【自此以往,隻憂轉熾,若不早為提備,事未可知】。
同時,外敵的侵擾給北宋政權帶來巨大的生存壓力。
由於北宋政治腐敗和軍隊軟弱渙散,雖然耗費了巨額的財力和人力,但每每以失敗告終。
宰相章得象聯合台諫官員攻擊範仲淹,歐陽修等人是朋黨。
說他們欺罔擅權懷奸不忠,夏竦利用石介曾向樞密副使富弼上書責以應像商代伊尹,西周周公那樣輔佐仁宗中興宋朝之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散布流言蜚語,將石介原書中的伊周說成是伊霍。
夏竦誣指的石介為富弼草擬的廢立詔書,是夏竦指使其婢女模仿石介的字體所寫的。
改革封建體製在宋代是十分困難的,官僚地主階級在官員喪失世襲爵位和封戶特權的情況下,守祿位又參照唐製,製訂擴大了中高級官員蔭補親屬的恩蔭。
導致了蔭序之人塞於仕路,權貴之子鮮離上國。而裁減冗官,精簡機構是改革的核心內容。
改革的反對者決不是少數保守派而是整個士大夫階層,北宋統治的階級基礎。
要改革就要犧牲士大夫階層的利益,犧牲了士大夫就動搖了自己的統治基礎。
無疑會因觸動官僚貴族的利益而遭到他們的激烈反對,這就是為什麽王安石變法首先從經濟,軍事製度的改革做起而繞過了澄清吏治這類最敏感的社會問題的原因。
然而王安變法根源問題沒有解決,步了範仲淹等人的後塵,甚至更慘。
慶曆新政因為朋黨之爭而夭折,王安石變法也因為新舊黨爭而失敗。
朋黨之爭一直是困擾北宋政局的死結,並且延續到南宋時期。
挽救宋朝政治危機為目的【澄清吏治】:明黜陟,抑僥幸。
限製官僚濫進,嚴明官吏升降。
【精貢舉】嚴密科舉取士,【擇長官】,慎選地方長官。【均公田】,重新規定官員按等級給以一定數量的職田,調配給缺乏職田的官員。
責其廉節,防止貪贓枉法,富國強兵,厚農桑,重視農業生產,減徭役,修武備。
範仲淹主張恢複府兵製,整治軍備,建議在京城附近地區召募強壯男丁充作京畿衛士,用來輔助正規軍。
【厲行法治】重命令,嚴肅對待和慎重發布朝廷號令,【推恩信】落實朝廷的惠政和信義。
慶曆四年三月十三日,為加強儒家經典在科舉中的比重並允許州縣立學,把學校教育與科舉考試結合起來。
除了少數銳意進取的有識之士,官僚地主富商等既得利益階層大都滿足於現狀。
隻顧個人利益和眼前利益而不顧國家利益和長遠利益,一旦新政觸犯了自身利益,他們就堅決反對,群起而攻之。
【朋黨】之所以被當作打擊的利器從而引起仁宗的反感與猜忌會危及皇帝的權威。
上述是後世總結宋朝慶曆新政的曆史背景,推動過程和分析失敗的原因。
那麽我想問一下宋仁宗趙禎,你是要當一個徒有虛名,死後給個“仁宗”諡號而無太多權力的皇帝還是當一個殺伐果斷的真正有為之君?”
宋仁宗趙禎心裏打沭,要不想成為生殺予奪的帝王那是自欺欺人。
但讓他大開殺戒,但又沒這膽。於是氣憤的說:
“換作是你,你敢嗎?士大夫階層你敢動嗎?婦人之見!”
他不講婦人之見四個字還好,武珊珊一聽炸毛了。
“我勒你個去,軟蛋就是軟蛋,老娘若是你,什麽士大夫?有多少殺多少!槍杆子裏麵出政權,軍權在手我怕個鳥!
當我是傻子啊,百姓才是王朝根基,我不會培養屬於自己的執政團隊嗎?
有才無德,可利用,無德無才殺了一點不可惜!
一個字“殺”,殺出一片新天地,殺出由百姓當家作主的天下,而不是士大夫的天下!
如果我是你,對於貪腐也許我會比明太祖朱元璋更狠,扒皮充草算什麽?誅其十族又何妨?
天下是百姓之天下,不是哪家一人之天下!”
武珊珊的話讓萬界古人們驚得是靈魂出竅,冷汗直流,後背發涼。
這還是一個女子該講的話嗎?後世之人也太狠了。
萬界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全被武珊珊之言所震懾,太霸道了。
喜歡雙係統通萬界古人炸裂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雙係統通萬界古人炸裂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