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民族英雄錄第二部(八)

字數:7143   加入書籤

A+A-




    武珊珊與林楓休假一天,景區一日遊後夜晚才返回住處。
    雙係統通過電腦與手機告訴倆人,萬界古人有連線。倆人都沒答理,讓雙係統轉述明日再議。
    第二天吃過午飯,略作休息,倆人這才開始工作。
    武珊珊與林楓商討唐朝的高宗,武周女帝會提什麽問題,該準備的還是要準備,以免出洋相。
    武珊珊準備就緒後進入直播間,開始連線,雙係統開啟放置於萬界的天幕。
    “各位下午好,我是武珊珊,看一看誰正在要求連線。”武珊珊說完打開時空連線,準備回答古人問題。
    不過萬界帝王還是比較默切,現在講的是大唐將領,自然讓給了唐朝皇帝來提問。
    武周女帝可不理會,搶先一步提問,這也讓唐太宗有些窩火,而唐高宗李治默不出聲,也想看看自己的媚娘問什麽。
    武曌女帝開口並沒有問,而是先聲奪人說道:
    “武珊珊,你這個不孝子孫,怎麽武家人不當,怎麽當起大明朝的明月公主了?”女帝此言一出,武珊珊這才想起來有這麽回事。
    原本吃瓜看戲的萬界帝王也想起來了,而大明洪武年間的馬皇後也想起來,還是她親口說的。
    “女帝,你有意見?咱喜歡武丫頭,封個公主你也要管嗎?你管得著嗎?”馬皇後開口就懟女帝。
    武曌女帝:“你有沒有搞錯,祖宗教育後世子孫不是天經地義的嗎?而且這不孝子孫,至今沒婚配,什麽單身狗快樂,馬皇後你既認了幹閨女,這事你不操心嗎?”
    “啊,這事我可不知道,等你問完公事,再找這丫頭聊。”馬皇後心如明鏡,你武則天啥心思本宮會不明白?
    “哈哈哈,不愧是大明賢後,千古賢後不為過,朕的心思讓你看穿了。”武則天也笑著回應。
    而武珊珊一拍額頭,遇上這麽個狠辣的女帝祖宗,武珊珊很無語。
    不耐煩的說道:“老祖宗,你有什麽問題,快點問,我還有事呢。”
    女帝也不耽擱問道:“這李光弼何人?不會是契丹人吧?”
    女帝如此問,也是有原因的,武周可沒什麽能打的李姓將領,唯有投降的契丹族中有用漢人姓氏為姓。
    那麽李姓也是其中一個,這也正常。
    武珊珊:“先祖,你說的沒有錯,這李光弼是契丹人,這點老祖宗真牛逼,為大唐找到滿門忠烈。”
    武則天:“原來如此,滿門忠烈,很好!朕再問吐蕃是怎麽回事?從太宗一朝至那個混蛋唐德宗,為何每次戰爭與吐蕃有關?”
    武珊珊一聽,啞然失笑。說道:“唐太宗李世民,這鍋不背也要背了。”
    大唐太宗李世民:“為何是朕?這與吐蕃何幹?”
    唐太宗李世民感覺哪裏不對勁,又說不好。
    有些莫名其妙,為什麽要背鍋,背鍋又是何意?太宗迷糊了。
    武珊珊觜炮模式開啟而且對著唐太宗一通火力輸出。
    “太宗陛下,自唐開國以來,你是第一個同意和親的皇帝,後麵有樣學樣。
    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宗室女中封為文成公主的人,如果是褒姒那樣的也就算了,可問題就出在文成公主太多才!
    放在大唐妥妥的的人才,醫道,農學,耕種等皆通。最要命的你陪嫁嫁妝,錢財,書籍,佛經也就箅了,關鍵是匠人!
    匠人!匠人!匠人!重要的說三遍!尤其是鐵匠!
    吐蕃敢與大唐打的底氣就是兩樣,一是農作為,二是兵器打造與大唐不相上下。這全拜你所賜。
    你為什麽不陪嫁和尚?吐蕃以笨教為主,佛教傳過去剛好分化吐蕃內部,可匠人,糧種這能給嗎?
    這不僅是資敵,更是為大唐培養了一頭凶狠的雪狼,一個強敵!
    太宗陛下你沒有責任嗎?而且後果嚴重。”
    武珊珊之言,如同炸雷一般,唐太宗懵逼了。
    “哈哈哈,李老二,傻了吧?天可汗?真是個笑話,唯我大明無漢之和親,唐之兄弟之盟,無宋之歲幣,李老二!你牛啊,這回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笑死朕了。”明成祖朱棣早就不爽了,這回逮住機會便懟。
    好吧,明成祖朱棣的發言把漢,唐,宋三朝皇帝全得罪了。
    漢武帝劉徹:“朱老四!幾個意思?無漢之和親?要不練練?”
    唐太宗李世民還在懵逼中,唐高宗和武則天隻能潛水,怕朱棣說一些秘辛,那可丟臉到萬界了。
    宋太祖趙匡胤則是氣得臉色鐵青,拳頭握緊,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而一直沒出聲,吃瓜看戲的祖龍秦始皇贏政怒道:“廢物,用女人換來平安,恥辱!”
    祖龍發聲,萬界帝王全蔫吧了,沒人敢反駁秦始皇。這就是千古一帝的霸氣!
    武珊珊可不會因為連線回答問題把正事給忘了,下一位也牛叉。
    雙係統切斷連線,提示下一位盤點人物登場。
    天幕:“第三十三位閃亮登場,大唐李光弼!
    李光弼,唐朝景龍二年,生於遼東一個契丹族家族,這個家族世代效忠大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父親李楷洛更病故在抗擊吐蕃前線,忠烈家風熏陶長大的李光弼武藝精,性子卻沉穩。
    還有個特殊愛好酷愛讀《漢書》,以他自己話說每逢想念父親就去翻《漢書》。
    讀到書中忠良,仿佛父親就在眼前。一生忠義信仰,就是這般字字句句讀到心頭紮根。
    李光弼,營州柳城人。契丹族,唐朝中期傑出的軍事將領,左羽林大將軍李楷洛第四子。
    李光弼的父親李楷洛原為契丹酋長,武周時自契丹來降,累官朔方節度副使,封薊國公。
    李光弼自幼為人沉穩,嚴毅,擅長騎射,喜讀《漢書》。
    治軍極嚴兼有謀略,他少年即入軍旅,任左衛親府左郎將。
    在為父守喪時,他嚴遵禮法。至天寶初年,李光弼升遷至左清道率兼安北都護府朔方都虞候
    天寶五載,朔方節度使王忠嗣調任河西隴右節度使,補李光弼為兵馬使並充任赤水軍使。
    王忠嗣非常器重他,即使是宿將所受的禮遇也不能與他相比。
    當時的李光弼已在邊鎮聲名鵲起,稱為名將。王忠嗣曾說:“光弼必居我位。”
    後因擊敗吐蕃,吐穀渾的功勞進號“雲麾將軍”。更成了出名老實人,多年來認認真真打仗,從不主動攀高枝,吃苦受累也不少。
    其主要戰績有:天寶十四年,率兵參與平定安史之亂。
    先後收複常山,九門,趙郡等地。五月與朔方節度使郭子儀會師常山,乘敵疲憊出擊,大敗史思明部於嘉山,進圍博陵,軍威大振。
    使河北十餘郡皆殺叛吏歸唐,至德二年二月,蔡希德等率眾十萬進攻北都太原。
    李光弼所部不滿萬人,先在城外鑿壕又以挖出的土作坯數十萬,加固城壘。
    當敵攻城時,用發石機發巨石猛擊並暗掘地道陷敵,不斷襲擊叛軍,使之不敢接近。
    史思明北返,李光弼乘隙出擊,大敗蔡希德。殲敵七萬,既守住了太原又保證了唐軍左翼的安全。
    乾元二年,代郭子儀為朔方節度使,天下兵馬副元帥,與郭子儀等圍攻安慶緒。
    因兵力懸殊乃棄洛陽守河陽,威脅叛軍側翼,使其不敢西進。
    隨後伺機作戰,挫敗了叛軍,對河陽三城的進攻。
    上元二年,出鎮臨淮統河南諸道兵,反攻叛軍。
    配合仆固懷恩等收複洛陽,為安史之亂的最終平定奠定基礎,後又派兵至浙東鎮壓袁晁起義。
    《舊唐書李光弼傳》認為即使是孫武吳起、白起等比起李光弼或有愧德。
    李光弼足智多謀,善於出奇製勝,以少勝多。是中唐出色的統帥,軍事家。
    史稱其與郭子儀齊名,世稱“李郭”而戰功推為中興第一名將。
    被譽為自艱難已來,唯光弼行軍治戎,沉毅有籌略,將帥中第一。
    上元二年,因宦官牽製再攻洛陽無功。改以河南副元帥,太尉兼侍中,出鎮臨淮,震懾諸將。
    寶應元年,又命軍鎮壓浙東袁晁起義,以功進封臨淮郡王。
    安史之亂平定後,獲賜鐵券,名藏太廟,繪像淩煙閣。
    晚年為宦官程元振,魚朝恩等所讒,擁兵不朝,聲名受損。
    因此愧恨成疾,最終於廣德二年在徐州病逝,享年五十七歲。獲贈司空,太保,諡號“武穆”。
    世稱“李臨淮,李武穆”。著有兵書《將律》,《統軍靈轄秘策》及《李臨淮武記》,今已佚。全唐文,錄有其文。”
    天幕講述完李光弼生平,暫時停頓。好讓萬界古人能緩一緩,思考思考。
    天幕約一刻鍾,再次響起聲音:“盤點下一位人物,此人說他名相,又有些汙點。
    郭元振本名郭震,字元振,以字行。唐高宗鹹亨四年,年僅十八歲的郭元振考中進士被任命為通泉縣縣尉。
    在任內郭元振常做些違法之事,甚至鑄造私錢,掠賣人口,百姓對他非常厭惡並深以為苦。
    至少到長壽二年為止,郭元振還在通泉縣任上。
    後來武周皇帝武則天得知此事,將郭元振召入京城,準備將他治罪。
    卻在與他交談之後,發現他才華橫溢,便索要他的文章。
    郭元振便把自己所作的【寶劍篇】呈上,武則天大加讚賞。讓學士李嶠等人進行傳閱,並任命他為右武衛鎧曹參軍,後又進封奉宸監丞。
    郭元振出身太原郭氏,十六歲為太學生。唐萬歲通天元年,夷夏畏慕出使吐蕃。
    夷夏畏慕,令行禁止。神龍年間,曆左驍衛將軍兼檢校安西大都護,金山道行軍大總管。
    景雲二年,進同中書門下三品,遷兵部尚書後,轉吏部尚書。
    先天元年,為朔方軍大總管,築豐安定遠城。
    翌年六月,以兵部尚書複同中書門下三品,七月,助唐玄宗誅太平公主,封代國公。
    任涼州都督五年間,涼州城連年豐收,軍隊屯田所得糧可支用數十年。
    民間生產恢複也很快,糧食價格陡然降低,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
    出現了【牛羊被野,路不拾遺】的局麵。
    一直對涼州城虎視眈眈的突厥,吐蕃二族得知郭元振的政績也敬畏他的神威,數年不敢進犯。
    郭元振著有《論去鎮疏》,《離間欽陵疏》,《論闕啜忠節疏》等。
    頗具見解,另有《定遠安邊策》三卷,已佚。
    郭元振身為名將,守邊多年,但與眾不同的是很少出兵作戰。
    所以也無顯赫武功,他最突出的特點是善於經營,安撫。故能使唐朝與邊疆各族能相安自守。
    同時他還拓展了疆域,鞏固了邊防,武緯文經。
    同時他以誠信對待邊疆少數民族,因而深得他們的愛戴,能化幹戈為玉帛。
    不戰而屈突厥,吐蕃之兵。對保持邊疆穩定,維護國家統一,起到了重要作用。
    郭元振這匹千裏馬,因武則天這位伯樂而登上屬於他的舞台,但又因功高震主險些死在唐玄宗李隆基手上。
    或許我們曾感歎盛世大唐,卻不知李隆基是雙重性格與猜忌心很重的人。
    郭元振隻是權力與政治鬥爭中的犧牲品,晚年憂悶而死便是明證。”
    天幕講完,萬界沉寂,與往日不同,郭元振的解說很難給出答案,萬界古人皆明白天幕之言的含義。
    喜歡雙係統通萬界古人炸裂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雙係統通萬界古人炸裂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