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民族英雄錄第二部(十七)
字數:8039 加入書籤
武珊珊與林楓倆分別做完各自的事情後,稍作休息又開始上傳新的視頻。
萬界古人也同樣關注著新的內容,議論是免不了的。
而古代那些世家,庶族士大夫們的日子可有點不好過了。
萬界古代百姓通過觀看天幕多少也明白為什麽自己辛辛苦苦種了一年的地到頭來還吃不飽飯,王侯將相本無種,寧有種乎?
多少在各朝代那些不穩定的時期出現動蕩,世家,庶族士大夫階層成為被針對的對象。
而皇帝隻要不是傻子或昏庸無道之人,則會利用矛盾抓牢皇權。
天幕開啟,還是老樣子,開場白沒變。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華夏曆史上那些為保家衛國,扞衛領土與尊嚴的英雄永遠要牢記。
李綱字伯紀,一字天紀。號梁溪先生,梁溪居士,梁溪病叟。
祖籍福建邵武,至其祖時遷居無錫。兩宋之際抗金名臣,民族英雄。
宋徽宗政和二年李綱登進士第李綱登進士第曆官至太常少卿
宣和七年,金軍南下。李綱獻禦戎五策,刺臂血書。建議宋徽宗禪位於太子趙桓,以號召軍民抗金。
靖康元年,金軍初圍開封。李綱竭力反對欽宗遷都,任京城四壁守禦使。團結軍民進行開封保衛戰,擊退金軍。
隨後遭耿南仲等排擠,出任河東隨後遭耿南仲等排擠,出任河東北宣撫使又因所謂專注戰議,喪師費財的罪名被貶官南遷。北宣撫使又因所謂專注戰議,喪師費財的罪名被貶官南遷。
宋高宗即位後率先起用李綱,為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為首相。
他上當務之急十是,反對與金議和。要求表彰抗金中的死節之士,主張用兩河義軍收複失地。
舉薦傅亮,宗澤等主戰大臣,同時訂立軍律,改定兵製,募兵買馬,積極準備收複失地。
但又為幸臣黃潛善,汪伯彥所排斥,拜相僅七十五天便被免為觀文殿大學士。
此後,在官場數度起落。仍不斷上書陳述抗金大計,抗金之誌至死不渝。
紹興十年,李綱在福州病逝享年五十八歲,累贈太師,隴西郡開國公,諡號“忠定”。
李綱能詩文,寫有不少愛國篇章。亦能詞其詠史之作,形象鮮明,生動,風格沉雄勁健,被認為是宋詞由婉約派轉變到豪放派重要的過渡詞人。
李綱一生著述甚多,其遺文由其諸子編成《梁溪全集》,今人輯有《李綱全集》。
宋朝李綱東京保衛戰經過
隨著金兵鐵蹄聲的臨近,汴京城內一片慌亂。百姓驚恐逃竄,官員們議論紛紛,而此時的宋朝朝廷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在這個關鍵時刻,李綱,挺身而出,肩負起了保衛東京的重任。
李綱,字伯紀,一字天紀,號梁溪先生,無錫人。他性格剛直,敢於擔當,是一位有著遠見卓識的官員。麵對金兵壓境的嚴峻形勢,李綱沒有被恐懼所籠罩,反而冷靜分析了敵我形勢,提出了堅守東京的策略。
在金兵南下的過程中,李綱積極組織兵力,加強城防工事,同時動員百姓參與守城。他親自巡城,鼓舞士氣,使得原本士氣低迷的宋軍重新煥發出了鬥誌。在李綱的帶領下,汴京城內的百姓也積極參與到守城的行動中,共同抵抗外敵的入侵。
金兵到達汴京城下後,見城防嚴密,百姓鬥誌高昂,便試圖通過談判迫使宋朝投降。然而,在李綱的堅持下,宋朝政府並未屈服於金兵的壓力,堅決拒絕了投降的要求。金兵見和談無果,便發起了猛烈的攻城戰。
汴京城內的守軍在李綱的指揮下,奮勇抗擊金兵的進攻。盡管金兵兵力強大,武器精良,但汴京城內的軍民團結一心,誓死扞衛家園。經過連日來的激戰,金兵始終未能攻破汴京的城防。
在堅守東京的過程中,李綱不僅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和組織能力,還以其高尚的品格贏得了百姓的敬佩和信任。他日夜操勞,不辭辛勞地指揮戰鬥,關心傷員的安危,親自巡視城防,確保每一處防線都能有效抵禦金兵的進攻。在李綱的帶領下,汴京城內的軍民團結如一人,共同經曆了生死考驗,形成了堅不可摧的抗戰力量。
金兵見久攻不下,且在汴京城下損失慘重,最終不得不選擇撤退。在這場東京保衛戰中,李綱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卓越的才能和無私的奉獻,帶領汴京軍民成功地抵禦了金兵的入侵,保衛了東京汴梁。
李綱的英勇事跡傳遍了整個宋朝,贏得了朝野上下的讚譽和尊敬。他的堅守和抗爭精神,不僅為宋朝朝廷樹立了信心,也為整個民族注入了振興的力量。李綱的名字成為了抵抗外敵、保衛家園的象征,永載史冊。
回顧曆史,李綱東京保衛戰的經過充分展現了一個英勇無畏、智勇雙全的將領風采。他的堅守和抗爭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
天幕講的之處略微停頓,又繼續介紹下一位英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第四十六位:抗擊金軍,保全蜀地,涪王吳玠。
吳玠,德順軍隴幹縣人,中國兩宋之際抗金名將。吳玠少時沉毅,崇尚氣節,善於騎射通曉兵法。
最初以良家子從軍涇原路與西夏作戰,漸升至隊將,隨軍進討方臘起義。
擊退西夏對懷德軍的進攻又晉升涇原第二副將。
建炎二年,金軍入陝西,吳玠在涇原統製官曲端指揮下,在清溪嶺擊敗金軍,大振宋軍士氣。
後受宣撫處置使張浚賞識,升為統製。建炎四年,進兵收複永興軍,受任為權永興軍經略使。
同年,在張浚指揮下參與富平之戰。戰後與其弟吳璘收攏散兵並在次年的和尚原之戰中先破金將沒立,烏魯,折合等又大破金帥完顏宗弼所部重兵,獲空前勝利。
因功建節,拜鎮西軍節度使,此後在饒風關,仙人關一帶與金軍對壘十年並策應嶽飛北伐。
官至保平靖南兩鎮節度使,特進開府儀同三司,四川宣撫使,紹興九年病逝於仙人關。
時年四十七歲,獲贈少師,諡號“武安”。淳熙三年追封涪王位列七王之一。
吳玠長期鎮守四川,扼守和尚原,饒鳳關,仙人關等地,屢敗金軍,他汰冗員,節浮費,與胡世將創轉般折運法使糧儲充足。
“微吳玠身當其衝,無蜀久矣。”吳氏兄弟先後鎮守川蜀數十年,史家讚其“綏輯人民,輔寧國家,可謂悉心以勤其事者。”
大宋曆史上那些傑出的軍事將領似乎總是以組團的形式出現在我們麵前。
楊家將,呼家將,折家軍,種家軍,嶽家軍等等皆是將才輩出。
南宋初年的抗金戰場主要有三個:一是以韓世忠為代表的江淮戰場,二是以嶽飛為代表的中原戰場,三是以吳玠,吳磷兄弟為代表的西北戰場。
金人自侵宋以來,所向披靡,驕氣橫溢及與吳玠交鋒首次敗,北惱羞成怒誓以重兵打擊吳玠挽回顏麵。
南宋吳玠和尚原之戰經過
南宋時期,金國的鐵蹄肆意踐踏中原大地,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在這樣的曆史背景下,吳玠將軍挺身而出,以堅定的信念和卓越的軍事才能,領導了一場震撼人心的戰役——和尚原之戰。
吳玠深知和尚原地勢險要,是抵禦國進攻的重要據點。他親自勘察地形,周密部署兵力,利用地形優勢構築了堅固的防禦工事。金國軍隊在連續的強攻之下,無法逾越這一屏障。吳玠率領的南宋軍隊則憑借有利地形和頑強抵抗,一次次擊退金軍的進攻。
紹興元年,金將沒立和別將烏魯折合相約分別帶兵由鳳翔階州和成州出散關,會攻和尚原。烏魯折合先至,立營北山挑戰吳玠。
吳玠命諸將嚴陣以待,輪番作戰。交替休息,金人皆騎兵,路窄石多,馬隊不能發揮作用被迫棄馬步戰,遂遭大敗。
移砦黃牛,時值五月,忽起大風雨,下雹,金軍狼狽而遁。
吳玠的戰績絕不在嶽飛,韓世忠之下,同時是南宋的猛將。
之所以名聲沒有其他兩位大,與其所在的戰場及對手有關。
另外吳玠作戰上多半以防守為主,很少主動出現,這是其名聲沒有嶽飛,韓世忠那樣響亮,卻是金兀術的噩夢。
第四十七位:討伐西夏,抗擊金軍,武穆將軍劉錡。
第四十八位:大破西夏,屢敗金軍,順惠王李顯忠。
劉錡字信叔,德順軍人。南宋初年名將,瀘川節度使劉仲武之子。
劉錡自少隨父征戰,宋徽宗時為合門祗候,南宋建立後被授為隴右都護,多次戰勝西夏,頗著威名。
之後,受名臣張浚提拔參與富平之戰。又扈從宋高宗,兩任權主管侍衛馬軍司公事。
在順昌之戰中大破金將完顏宗弼軍,並派兵協助嶽飛北伐。
次年,於柘皋之戰再破金軍,此後,被罷去兵權兩知荊南府。晚年再獲起用率軍抗擊南下侵宋的金帝完顏亮。
但因老病而無功,紹興三十二年劉錡去世,獲贈開府儀同三司,諡號“武穆”。宋孝宗時追封吳王,加贈太子太保,著有【清溪詩集】,今已佚。
全宋詩錄其詩七首,劉錡性格豪爽,深沉果斷,有儒將風度。
有儒將風度,對南宋政權的建立與鞏固起到重大作用。【宋史】稱與韓世忠,嶽飛並為名將。
【順昌之戰】紹興十年,按完顏昌和秦檜的第一次紹興議和,金人歸還東京開封府,西京河南府和南京應天府三京。
劉錡被任命為東京副留守,節製所部八字軍三萬七千人出發。
五月,還未至順昌,離順昌三百裏處時,金兀術已經撕毀和約,重新開戰向南宋大舉侵犯。
順昌之戰是南宋軍隊與金軍之間發生的一場戰役,這場戰役中南宋的將領是劉錡。
在這場戰役中劉錡以區區兩萬人打敗了金兀術的十萬人馬,堪稱是一場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
因為這場戰役發生在順昌,因此曆史上稱之為順昌之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公元1127年金滅掉了北宋,南宋統治者麵對金的大舉進攻采取妥協投降的政策與金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合約。
對金割地賠款,稱臣納貢。但是即使是這樣,最後金在做好戰爭準備之後還是大舉南下進攻南宋。
南宋對金的進攻絲毫沒有防備,很快的失去了大片的領土,東京,洛陽等地也被金軍占領。
金軍從東京大舉南下兵臨順昌城下,公元1140年五月,南宋新任命的東京副留守兼節製軍馬的劉錡率領軍隊前往東京駐防。
剛到順昌就得到了金軍已經占領東京的消息,於是劉錡在順昌停下來,打算在順昌與金軍決戰。
整個戰役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公元1140年五月二十五日至六月一日,經曆了六天,經過三次戰鬥宋軍擊潰金軍的前鋒部隊。
第二階段從六月七日至六月十二日也經曆了六天,劉錡率全城軍民與金兀術親自率領的金軍主力決戰,取得了順昌保衛戰的最後勝利。
迫使金軍退回到了東京城內,順昌之戰使得金軍遭受到了南下攻打宋朝之後的最重大的慘敗,震撼了金國的統治者也大大大的鼓舞了南宋抗金的軍民。
金軍南下的軍事行動在其他的戰場上也遭到了吳璘,嶽飛,韓世忠等的有力抵抗。
劉錡早年在同西夏的作戰中多次獲勝,受到西夏人的畏懼。
在建炎四年的富平之戰中劉錡身先士卒,抗擊金兵,激戰半日勝負未分。
但因環慶經略使趙哲棄軍先逃,導致宋軍全線潰敗。紹興四年,劉錡奉令馳援川陝宣撫司都統製吳玠,參與仙人關之戰。
紹興七年,劉錡統管重建的三衙軍及王彥所部八字軍,將其整編為六軍十二將6000人。
紹興十年劉錡率約2萬人的及全城軍民與金兀術親自率領的十餘萬金軍主力決戰。
取得了順昌之戰的勝利史稱順昌之役史書記載:“敵震懼喪魄,燕之珍寶悉取而北,意欲捐燕以南棄之。”
次年,正月,金軍攻占壽春府。劉錡率部渡江抗擊南下的金軍到達廬州。
劉錡因廬州殘破不利於防守隨即冒雨退向東關“依山據水,以遏金人之衝。”
二月,劉錡出兵至柘皋與十萬金軍相遇,楊沂中,王德等軍先後到達,宋,金兩軍會戰,金軍大敗。
柘皋之戰是南宋抗金以來一次轉折,後因主帥張俊等爭功輕敵,致使宋軍被金伏兵所襲而大敗。張俊等驚慌南逃,隻有劉錡乃按部位整旌旗,最後徐行,有序撤回。
紹興三十一年,金國海陵王完顏亮征調大軍分四路南侵,劉錡節製諸路軍馬,擔負江淮地區抗擊金軍主力的重任。
但因負責淮西防務的王權遲遲不進,使得金軍從容南下。而王權得知金軍過淮河又棄廬州南逃,金軍迅速推進到滁縣即將臨江。
在港陰抗擊金軍的劉錡得知這此消息也隻得退兵揚州,金軍攻克揚州後為搶占瓜洲渡進而揮師渡江。
完顏亮命萬戶高景山率騎兵攻瓜洲鎮,劉錡命鎮江府左軍統領員琦率部邀擊,於皂角林與金軍激戰,大敗金軍。
斬高景山,俘數百人。皂角林之戰是完顏亮南犯以來首次失利的惡戰,被列入南宋中興十三處戰功之一。
但因王權已逃回江南,宋高宗趙構令劉錡退回江南,專守長江防線。已病重的劉錡遂留其侄劉汜率部屬1500人堅守瓜洲渡,自己乘肩輿回到鎮江。
劉汜等隨後戰敗,瓜洲渡失守。數日後,虞允文於采石之戰擊敗完顏亮才解除了危局。
小結:縱觀宋朝,不缺能征善戰的忠勇之士,然而由於宋朝上至皇帝下到士大夫,除少數文臣之外皆為蠅苟之輩,奸佞小人坐堂中。
對內打壓一切抗金誌士,對外奴顏婢膝,若無武如嶽飛,宗澤,文如李綱,文天祥,陸秀夫等人支撐,大宋早亡矣。”
天幕簡單評論,萬界古人卻炸裂無比,諸如秦皇漢武,唐宗等帝王破口大罵,而宋太祖趙匡胤則氣暈了。
喜歡雙係統通萬界古人炸裂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雙係統通萬界古人炸裂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