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古代猛將9
字數:5527 加入書籤
曆史上猛將特別多,為後公認的猛將每個朝代皆有,有些可能已被遺忘。
武珊珊與林楓又聚在一起,邊查資料邊探討起來。
“你說曆史上有那麽多猛將,公認的24位或36位,到底哪個才是最接近史實的啊?”武珊珊說道。
“你是學曆史的,但研究的內容與方向不同,可能得出的結論各異,你認為該怎麽分析判斷?”林楓反問道。
“我哪裏知道,又不是專門研究武將方麵的,研究的是發展史,所以我也糊塗了。”武珊珊說道。
“我之前說過,單單一個漢唐史,猛將都可以單開一個榜單了。比如東漢三國時期,公認的猛將也有24位。”林楓說道。
“你等一下,我查閱資料看看。”武珊珊轉身去查閱曆史檔案,三個多小時才返回林楓的辦公室。
“怎麽樣?我沒有猜錯的話,三國演義中提到的武將半數該有。”林楓說道。
“民間關於三國演義中的武力值有順口溜,什麽一呂二趙三典韋,四許諸五關羽六張飛,七馬超八黃忠。”武珊珊說道。
“還應當有薑維,張遼,顏良,文醜,太史慈,孫策等人。”林楓說道。
“有時候還真分不清演義與曆史了,不說三國時期,漢唐兩朝的猛將也不少。”武珊珊說道。
“行了,還是以史為鑒,以史實來判斷吧,演義非曆史,有些人物是虛構的,但在文化中又代表一種精神,又不可或缺。”林楓說道。
武珊珊與林楓這對老六又開始剪輯視頻,用了兩天時間製作完成,稍後上傳。
萬界時空天幕再次開啟,畫麵到處是戰爭場景,萬界古人目睹天幕中的場景也是感同身受。
天幕:“曆史上的猛將如同星空中閃耀的星星多如牛毛!公認的猛將又有多少呢?有些將帥既是三軍統帥又是戰鬥力爆表的猛人狠將。”
天幕中打出字幕:唐朝蘇定方,薛仁貴,西漢霍去病,明朝戚繼光等。
天幕則繼續開始介紹曆史上的猛將,萬界古人則全神貫注的看著天幕上的內容。
天幕:“曆史上猛將曆代皆有,數不勝數。
唐朝 李嗣業
李嗣業字嗣業,京兆高陵人,世稱神通大將,唐朝名將。
李嗣業年輕時應募為安西都護府駐軍,因作戰勇敢,屢立功勞,升官為中郎將。
天寶七年,,隨安西都知兵馬使高仙芝西征小勃律,進逼天險娑勒城,因功升為右威衛將軍。
公元751年天寶十載,高仙芝與大食國軍隊大戰於怛邏斯,兵敗後潰散。李嗣業又奮力斷後,救出高仙芝和部分將士,被提拔為驃騎左金吾大將軍。
安史之亂發生後,其應唐肅宗的召請率領安西,北庭兩都護府精兵萬餘人入關平亂。
被任為鎮西,北庭支度行營節度使。先後收複長安和洛陽,升為衛尉卿,加官為開府儀同三司,封為虢國公。
乾元二年,在進攻相州時李嗣業中箭而死。
人物生平:威震西域
李嗣業身高七尺,力大超群,唐玄宗開元年間公元713年一741年李嗣業跟隨安西都護來曜征伐十姓酋長蘇祿,首先登上城堡,抓獲敵人,俘獲眾多敵軍士兵,積累功勞授任昭武校尉。
天寶初年,李嗣業受召募到安西,當時軍中開始使用陌刀。李嗣業特別擅長使用陌刀,每次戰鬥必定擔任先鋒,所向無敵。
安西四鎮節度使夫蒙靈察又名馬靈察,知其驍勇強健,每次出兵都帶李嗣業一同前往。後來,李嗣業累功升遷至中郎將。
天寶六年,安西副都護都知兵馬使,四鎮節度副使,行營節度使高仙芝奉命率軍攻打小勃律國。
高仙芝任命李嗣業和中郎將田珍擔任左,右陌刀將。當時吐蕃十萬軍隊駐紮在娑勒城,靠山臨河,用木材修成城寨來抵禦唐軍。
高仙芝夜裏偷渡信圖河,下命令說:“到中午打敗敵人,不然都處死。”
李嗣業率領步兵登上高山,往下推石頭砸擊吐蕃軍。單獨扛著大旗帶頭衝向險路,眾將都跟著他。
吐蕃軍沒料到唐軍突然到達,因此大敗。跳下山崖摔死,投水溺死的有十分之八九。唐軍乘勝進軍到勃律城。
抓獲小勃律國國王,吐蕃公主,斬斷藤橋,派兵三千戍守。於是小勃律國平服,拂林,大食國等七十二國都歸順唐朝。李嗣業因功升任右威衛將軍。
天寶十年,李嗣業跟隨高仙芝討平石國和突騎施,以跳蕩先鋒加封特進官兼任本官,敵軍都稱他為“神通大將”。
先前高仙芝靠用計偷襲攻占石國,俘虜石國國王。石國國王之子逃跑,就挑撥各族都怨恨高仙芝並與大食國聯合準備進攻四鎮。
高仙芝得知後率領胡漢兩萬軍隊進攻大食國深入其國境七百餘裏到怛羅斯城時與大食軍隊遭遇
雙方相持五日,此時葛羅祿部眾反叛唐朝與大食夾攻唐軍。高仙芝大敗,士卒陣亡殆盡。
僅剩殘餘士卒數千人當時情況非常緊急,李嗣業對高仙芝謀劃說:“您率兵深入敵境,後無援兵。大食軍乘勝進攻,其他各族軍隊也將勇猛敢鬥,我和您都前去戰死誰來報效國家呢?不如退守白石嶺考慮退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高仙芝說:“我正召集被打散的軍隊,明天再和他們交戰。”
“大勢已去,不能坐等殺頭。”李嗣業說完,於是立即趕去扼守白石嶺。由於道路狹窄,所以隻能步兵,騎兵一個跟著一個前進。
恰逢遇上拔汗那退兵,輜重車堵住道路不能過。李嗣業怕被追上,於是手拿大棒打他們,士兵和馬匹被打倒的有幾十上百,拔汗那的異族軍嚇跑,高仙芝才得以生還。
高仙芝向朝廷奏報李嗣業的功勞,朝廷升任李嗣業為右金吾大將軍,留任疏勒鎮使。
天寶十二年,朝廷加任李嗣業為驃騎大將軍。
天寶十四年,平盧,範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造反。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逃往蜀地避難,長安,洛陽兩京陷落。
此時皇太子李亨在靈武稱帝,是為唐肅宗。遙奉唐玄宗為太上皇。
唐肅宗至德元年,唐肅宗李亨征調李嗣業回來。詔書一到,李嗣業就率軍上路並和眾將割破手臂起誓說:
“我們路過的地方一定要秋毫無犯,甚至一草一木都不能毀壞。”
到達鳳翔後拜見唐肅宗,唐肅宗高興地說:
“現在有你統兵,勝過有幾萬軍隊,討賊能否成功全靠你們了。”
於是下詔命李嗣業和郭子儀,仆固懷恩配合行動。李嗣業常常擔任先鋒,用大棒揮擊敵軍,叛軍遇到他必敗,可謂是所向無敵。後升任四鎮,伊西,北庭行軍兵馬使收複兩京。
至德二年,長安,洛陽還未收複。而唐肅宗身在鳳翔,同年九月,李嗣業跟隨廣平王李豫前往收複長安。當時李嗣業率領前軍,郭子儀率領中軍,王思禮率領後軍。大軍到達長安城西後,在香積寺北麵,灃水東岸結成陣列。
十萬叛軍在北麵列陣,叛軍將領李歸仁率領精銳騎兵出陣挑戰,唐軍用箭射退他們,後派騎兵出擊。
逼近叛軍陣中,叛軍一齊前進,唐軍退卻。叛軍乘機突進,唐軍驚亂。
唐軍陣形混亂,這時李嗣業對郭子儀說:“今天如果我們不拚死力戰,全軍就會徹底潰敗。”
於是就袒露上身,手執長刀立於陣前。大聲呼喊,奮勇殺敵,被李嗣業的刀砍中的敵人人馬都碎裂了。李嗣業接連殺死數十人,唐軍的陣形又恢複嚴整。
然後李嗣業率領前軍兩千步兵各持長刀,長柄斧排成橫隊如牆向前推進。李嗣業身先士卒,唐軍所向披靡。
香積寺之戰是平定安史之亂過程中最為慘烈的一場戰役,雙方都是精銳的邊軍,沒有任何戰術,計謀可言。
交戰雙方都是大唐的精銳之師,互相把對方視為叛軍,戰鬥就是直接互砍。
香積寺之戰是“安史之亂”中唐軍收複長安的決定性戰役,也是安史之亂的轉折點。
香積寺之戰發生在唐肅宗至德二年九月壬寅,遭遇清渠之敗不久的唐軍和安史叛軍在此投入了30萬兵力展開決戰。
戰爭可謂酷烈,但僅持續一日,唐軍即大敗叛軍。次日,便順勢克複帝京長安。
經香積寺之戰安史叛軍在關中地區的主力一朝喪盡;長安得以迅速收複。
因此,香積寺之戰不僅是唐軍扭轉劣勢的決定性戰役,也是安史之亂的重要轉折點。
此後李嗣業轉戰各處,平定叛亂,在攻打湘州時,中了箭矢,負傷在軍營中療傷。
在李嗣業傷將要好時,突然聞聽戰鼓之聲,李嗣業急忙出帳。
卻不料傷口崩裂,噴血而亡。
主要成就:李嗣業是唐朝名將,驍勇善戰,一生忠心報國,每逢出戰皆身先士卒,所向披靡,屢次建立戰功。
先後打敗十姓蘇祿,小勃律國,石國,大食國等國,多次擊敗叛軍。收複兩京及河南,河東兩道郡縣。而且李嗣業為官清廉,從不辦置家產,身邊隻有大宛馬十匹而已。李嗣業先後受到賞賜的財物都全部交給官府來補充軍費。
天幕以一首詩結束對李嗣業的盤點:
讚李嗣業
“鐵衣披掛映朝霞,戰鼓聲聲震碧沙。
橫刀立馬疆場上,誓死如歸護家國。”
喜歡雙係統通萬界古人炸裂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雙係統通萬界古人炸裂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