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萬貴妃
字數:2763 加入書籤
穿越諸天世界!
萬貴妃,明憲宗朱見深的至愛。後人多稱她萬貞兒,真實姓名不可考。
曆史上萬貞兒是第一位在活著的時候被封為皇貴妃的人物,並且是曆史上第一個死後有諡號的妃子。
她在現代的地位很是尷尬,因為不管是在電影電視劇或者是小說還是一些文學作品中,她都是以毒辣,殺人如麻,心思狠毒的樣子出現,就算是明憲宗朱見深也畏懼她。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萬貴妃四歲進宮,十九歲的時候萬貞兒照顧兩歲的皇太子朱見深。當時的明朝正是土木堡之變。bj保衛戰明軍勝,瓦剌軍撤。次年,瓦剌人將被俘英宗送回明廷。而這個時候景泰皇帝當了皇帝當然不願意將皇位歸還哥哥,畢竟那個時候哪個皇子不想成為皇帝呢。
所以英宗一到bj即遭囚禁。1452年,朱見深五歲時,他的叔叔景泰帝廢其皇太子位,貶為沂王,從此萬貞兒同朱見深的的處境與囚徒無異。五年後,景泰帝重病,發生“奪門之變”,明英宗複辟,二十七歲的萬貞兒,帶著已十歲,恢複皇太子地位的少主回到宮中。之後的六年間,不知何時,皇太子和萬貞兒和之間產生男女之情。1464年,英宗去世,十六歲的太子即位,是為憲宗,皇後吳氏。憲宗情之所在仍為萬貞兒。一日吳皇後借故杖擊萬貞兒。憲宗聽聞大怒,將其皇後位廢。成化二年,年三十六的萬貞兒為憲宗誕下他第一個兒子,憲宗封貞兒為貴妃,皇子十個月大時夭折。此後萬貞兒再無生育。憲宗在位二十一年,同各位嬪妃共生子女二十多人,但他始終未同貞兒以外的其他哪個產生感情。1476年,憲宗封貞兒為皇貴妃,地位在諸妃之上,那年貞兒已四十六歲。1487年,萬貞兒因病去世,享年五十七歲。貞兒過世消息傳來,憲宗難過得半響竟講不出話。最後吐出一句貞兒已去,我也不久矣。數月後,明憲宗因憂傷過度,竟隨貞兒去了。
萬貞兒和朱見深可謂是一同患難也一同富貴,他們的感情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而且在《憲宗實錄》都沒有記載萬貞兒殺人的事情,為毛會在200多年後的清朝會出現,如果果萬貴妃這樣做,明擺著是在做掉大明王朝繼承人,這對封建王朝來說,絕對是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就算憲宗有多寵她,對這種事兒也不會容忍,況且宮內還有錢太後和周太後在,有明一代,皇太後在後宮地位相當崇高。錢太後成化四年去世,憲宗母親周太後比憲宗活得還長,就算她們其它事不管,這種有關國本的大事不可能袖手旁觀,更何況周太後一向就厭惡萬貞兒。而且作為一個皇帝尤其是經曆了土木堡之變後的明朝換帝事情的他,又怎麽會不清楚繼承人的問題呢,就算萬貞兒他在怎麽寵愛,要是敢做出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情,在曆史上也沒有幾個後宮敢這麽做,而且明朝大臣也不是吃素的,要是萬貞兒真的那麽厲害可以隨意的在後宮殺死懷孕的嬪妃宮女的話,她早就成為了皇後。而且皇太後周,錢二人都在,萬貞兒又怎麽會有機會呢。而明孝宗對於萬貞兒的厭惡也很好理解孝宗自幼就目睹父親憲宗對其生母不理不睬,卻對萬貴妃那個老女子關懷備至,自其六歲被立為太子,到即皇帝位共十二年,憤憤不平之心由來已久,借為前朝修史之機,不好意思罵父親,罵萬貴妃幾句,為他母親出氣,乃人情之常。
至於為什麽萬貞兒會變成這個樣子,朱見深作為一個皇帝卻隻寵愛比他大17歲的萬貞兒,還想讓她成為皇後。你這讓後宮其他嬪妃和皇後怎麽想,錢,周兩位皇太後怎麽想,朝廷的士大夫集團怎麽想。所以萬貞兒在明朝期間的名聲不是很好,但是也僅僅隻是不好,在清朝卻變一個惡毒善妒的女人了。(具體的就不寫了,大家可以自己去看一看,九叔是真的覺得萬貞兒被黑的夠冤枉了。)
大明朝從開國太祖皇帝朱元璋擊敗張士誠,陳友諒,方國真等人並且把蒙古人趕出中原建立明朝到現在已經經曆了七位皇帝,現在的皇帝是第八位皇帝,明憲宗朱見深。
明朝從太祖皇帝的威震四方,到建文帝的建文新政。因為削藩政策,成祖以“清君側,靖內難”起兵。成祖繼位後,遷都順天府(就是今天的bj五次親征蒙古,又收服安南,又派鄭和下西洋等一係列措施,使得國家繁榮昌盛,被稱為盛世。
成祖之後是仁宗皇帝朱高熾,朱高熾雖然在位時間很短,但是在位期間為人寬厚,為政開明,發展生產、與民休息,他赦免了建文帝的許多舊臣,平反了許多冤獄,廢除了許多苛政,停止了朱棣時期的大規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文化得到了複興,讀書人的待遇比洪武、永樂兩朝要好。朱高熾天稟純明,從善改過,恭檢愛民,因此後世對他的評價很高,為仁宣之治打下基礎。
仁宗皇帝之後是宣宗皇帝朱瞻基,朱瞻基在位期間文有“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蹇義、夏原吉;武有英國公張輔,地方上又有像於謙、周忱這樣的巡撫,一時人才濟濟,這使得當時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經濟得到空前的發展,朱瞻基與其父親的統治加在一起稱“仁宣之治”。
朱祁鎮是英宗皇帝,第一次繼位是九歲,朝政由太皇太後張氏和三楊把持,張氏和三楊去世後。大太監王振更是囂張跋扈,當時蒙古西部瓦剌南下大明,王振慫恿英宗禦駕親征。結果土木堡之變發生。英宗被俘虜,王振被將軍樊忠所殺,明朝從這一刻由盛轉衰。
為了防止國家,於謙等大臣勸說孫太後擁立朱祁鈺為帝是為明代宗,八年後,奪門之變發生明英宗複位,代宗被廢郕王,軟禁於西苑。不久朱祁鈺去世,享年三十。
英宗複位後,以謀逆罪處死於謙、王文,籍沒其家。隨之,於謙所推薦的文武官員都被波及。英宗的一生也算是傳奇,寵信過小人,打過敗仗,當過俘虜,做過囚犯,殺過忠臣,可以說很是艱難,在他人生最後的時刻,他對他的繼承人,他的兒子明憲宗朱見深說出了他的遺願,也正是這個遺願讓他的人生多了一絲亮光,那就是殉葬。
“啪”
合上書,張九滿臉的無奈。他知道他來的這個世界是哪裏了,這裏是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