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氣運之爭
字數:5503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極宇登天 !
中洲,天宮之下。
一座如同天柱般的高山矗立在大地之上,它高聳入雲,仿若貫穿了蒼穹,通體漆黑如墨,無孔無縫,就像是由一整塊石頭雕刻而成。
一條玉石鋪就的階梯,自山腳一路圍繞著這座高山向上蔓延,階梯散發著朦朧神光,若是踏上去,便能感受到來自於天宮的威嚴。
登天路,自天地初開,天宮初立時便已經存在,他是直通天宮的道路,也是遠古年間,生靈能夠接觸神隻的唯一一條路。
傳說,那位大人就曾走過這條登天之路,當時人族勢微,被妖族大肆屠殺已近滅亡,天宮雖然幹涉了兩族恩怨,將僅存的人族護了下來,可天規不允許他們對某一族群進行懲戒或扶持。
天宮必須保持中立立場,若非滅族之災,天宮諸神不得擅自摻合到生靈之間的爭鬥中,當然,若是天道有令就另說了。
那時候的人族人心渙散內部四分五裂,縮在東土一角苟延殘喘,散落在東土各處的族人要麽被妖魔吃掉,要麽被妖魔飼養,當作奴隸使喚,日子過的苦不堪言。
直到那位大人誕生之後,這才慢慢將散掉的人心重新聚攏起來,人族有了主心骨,漸漸的變得士氣高漲,鬥誌昂揚。
兩族摩擦不斷,人族借著天宮在邊界設下的壁壘,還真就讓妖族吃了點小虧,許多流落在外的族人也都冒死穿過妖魔橫行的東土,聚集到人族的最後一片家園。
在多次突襲成效不高之後,那位大人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帶著族中精銳走海路繞過大半個東土,在不知多少海中妖魔的襲擊下成功踏上中洲的土地。
那時候的中洲處於天宮的絕對統治之下,誰也不敢在中洲放肆,天空白雲朵朵,大地歌舞升平。
中洲大地靈氣濃鬱,草木茂盛,這裏的生靈種類混雜,有人、妖、蠻、冰女以及各種山石草木之靈,說是理想中的國度也不為過。
那位大人一路走到天宮之下,抬頭仰望著那高聳入雲的黑色天柱,喃喃自語的感慨了一聲:“這……應該就是這片天地的不周山了吧!”
中洲的人族見到從東土過來的族人,態度很是熱情,絲毫沒有因他們是外來者而冷落、孤立他們。
他們在山腳下那個宛如仙境的世外桃源中,招待了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還為他們講解了中洲這邊的各種趣聞與風土人情。
在中洲生存的生靈皆受天宮諸神庇護,中洲從來不會發生什麽戰爭,神隻會提供給他們一個無憂無慮,悠閑自在的環境。
那位大人一路走來,也察覺到了中洲的特殊之處,這裏的人族壽元此東土人族要高上一倍不止,而在中洲生存的妖族,同樣是那種比較溫順,以草木果蔬為食的小妖,凶獸猛禽根本不允許踏足中洲大地。
簡而言之,在中洲,生靈不允許修行,哪怕是妖,其實力也都被限製在一個很低的範圍之內。
這裏是生靈的樂園,也是生靈的囚牢,他們在這裏度過快樂美滿並且短暫的一生,沒有波瀾,沒有爭端,每天都會對著那座高山祈禱,貢獻自己對天宮諸神的一份信仰。
這些生活在中洲的生靈,就是天宮牢不可破的基石,也是天宮神隻神力的來源。
用不友善的目光看待這種模式,其實與妖族飼養人族差不多,區別在於妖族將人族本身當作食物,而天宮則將生靈的信仰當作食物。
說不好那位大人當時是怎樣一個想法,哪怕心有芥蒂,他也不可能在人族危難的時刻顯露出來,他費盡心思跑來中洲可不是為了領略異地風光的。
次日,那位大人便來到了登天路前,毫不猶豫的抬腳邁了上去。
也正是他走出的這一步,奠定了人族未來無比輝煌的崛起。
也許還有人記得那位大人登天尋神的傳說,內容屬不屬實暫且不提,如今的不周山下,卻早已換了另外一番風景。
那個宛如仙境的世外桃源早已被摧殘得千瘡百孔,獸吼在高聳的古樹密林中回響,偶有修士與他人發生爭鬥,皆是為了在此地尋得的珍貴寶材。
伐天之戰毀掉的不止天宮,還有那些生活在中洲的弱小生靈,他們失去了天宮的庇護,又坐擁著數之不盡的天材地寶,在遠古八神眾以身補天後的短短百年時間裏,原本生活在中洲的原住民幾乎全都死光了。
天宮之所以同意將神道賦予東土人族,應當是想要把東土也變成中洲這般模樣,生靈無憂無慮,他們當天神的也能多些神力,繼續改善玄宇天地的生存環境。
結果不僅沒能讓東土安定下來,天宮諸神怎麽都想不到會把自己也給搭進去,隻能說世事難料。
高空之上,太陰星落下聖潔的月光,襯得這破敗的荒山野地是那般的淒涼。
高懸蒼穹的天宮隱於雲層之中,再也不複當年那般萬靈朝拜的盛況。
而在不周山山巔的玉台之上,四聖分坐左右,分別為太虛和妖聖青丘,人皇和蠻聖戰巫,空出的兩端,李長空獨坐一端,女帝和釋迦間隔丈餘同坐一端。
在場七人無不是天地間最巔峰的存在,四聖自不必說,超脫眾生,與日月同輝,與天地同壽。
李長空同為人族,欠的也就是一個名頭,和太虛打成平手的戰績就擺在那。
釋迦出走西漠創立佛道,庇護一方生靈,天道更是準許他不增業障,功德無量,如此偏愛明眼人都能看得出這老和尚鐵定不好惹。
冰女一族的女帝同樣深不可測,蠻族跑到北域搶地盤,數萬年來哪怕蠻聖多次出手,依舊沒法奈何得了這位女帝,現如今的北域基本已成定局,冰川之地歸冰女一族所有,土石之地歸蠻族所有,這些年兩族倒也沒發生太大的摩擦。
大佬們一個個垂目打坐,沒人開口說話,這時,一道月光從蒼穹之上落下,一名風華絕代的女子於月光中緩緩飄落,在落地前,一道神光化作一朵丈寬白蓮,輕輕的托住了那沐浴在月光之中的絕美女子。
太陰!
“人都來齊了,那麽,開始吧!”
李長空扭頭看了眼與自己距離不過一丈的太陰娘娘,兩人目光相對,而後又很自然的挪開,李長空語氣淡漠,莫得感情那般開口說道。
開始啥?氣運之爭唄。
你以為捅破了天,有天宮諸神補上就完事了?
人遠古八神眾隻是替天道打工的,大老板可還沒掛呢,做錯了事,哪有不付出代價的說法?
人族之所以內戰,一方麵是當權那幾個人意見不合,導致權力中樞分崩離析,另一方麵也是當權者刻意為之,為的就是緩解兩件人族至寶的壓力。
氣運這種東西太過玄呼,修士對所謂的氣運也都是一知半解,氣運的強弱,也隻能從平日裏修行是順風順水還是曲曲折折來判斷。
個人的氣運隻能從一些細微之處察覺出來,可一族的氣運就明顯許多了。
如人族這般,人皇一脈有觀天鏡護持,列如蕭何手中的觀天鏡虛影,得到人皇賜下的觀天鏡虛影,代表著他以及他所屬的仙門受到至寶的庇護,人族氣運對劍閣的影響會降到最低。
而並不持有觀天鏡的仙門就慘了,人族氣運纏身,麻煩不斷,走路都可能被石頭絆倒,列如青雲觀,白虎都跑出來了,這會估計還在滿世界尋找那隻小白貓,說不得青雲觀接下來得背上這口鍋,如何處置要看人皇的心情。
散修就不必說了,在修士圈子的底層苦苦掙紮,能爬到化神境的散修少之又少,大部分散修終生隻能止步元嬰,不是沒有足夠的天材地寶供其修行,就是走在半路被仙門弟子殺人越貨。
最淒慘的還是基數最大的凡人,他們在修士眼中壓根就不算人,妖魔禍亂東土,壓根就沒幾個人去管,隻要凡人不死光就成。
那麽,有什麽辦法讓跌至穀底的氣運回暖一些?
還真有,隻要死足夠的修士就行。
天道給氣運所設定的算法很簡單,族群的大小決定了族群的昌盛,一人捅破天,全族都得被牽連。
降氣運是天道對人族的懲罰,如果一個族群的氣運降到某個臨界點,那麽天道就會對這個族群進行清算,也就是所謂的……劫。
其實這場劫難早就該落下去了,可人皇和太虛硬是用兩件人族至寶給壓了回去,拖延到現在,終於沒法繼續壓下去。
上一次大劫便是第一次南北內戰,那場內戰打了數百年,雙方死傷無數,東土形成了南北分裂的局麵。
然而人族每次應劫,所能起到的效果也就是緩解壓力罷了,根本做不到徹底擺脫這等受氣運所製的局麵,這不,第二次大劫又來了。
不周山頂,世間最強的八位大佬排排坐,剛落座的太陰娘娘用淡漠的眼神,分別瞟了人皇和太虛一眼,擺明了是對這二聖的不滿。
司命和真武剛進入東土沒多久,你們就如此迫不及待的想要動手,幾個意思這是?
一個個的往中洲塞人,把中洲攪得天翻地覆也就罷了,兩個小家夥你們都容不下,人家可是去給你們人族大功德者封神的,得封一個,你們人族在大劫中就能少死很多人。
結果你們二位壓根不管族人死活,就這麽害怕天宮再次崛起?
太陰收回目光,心中氣惱歸氣腦,人都過來了,顯然也不是追究這個的時候。接下來要落下的劫難該怎麽個流程,由天道說了算。
太陰緩緩起身,纖纖玉手交錯胸前,虔誠的仰頭望向蒼穹,聖潔的月光自她體內迸發出來直衝天際,空中密布的雲海被照得透亮,也正是這時,太陰星緩緩隱去,太陽星亮起了微弱的光芒。
在那雲層之中,一座籠罩著神光的殿宇緩緩顯現,刺目神光投射到不周山之上,讓在場的所有人皆不自覺的微微低下頭以示尊敬。
伴隨著神光落下的,還有一個聽不出性別、年齡、喜怒哀樂的聲音。
“氣運不增,劫運作祟,生靈曆劫,以劫生運。”
“此劫,東土五成,南疆三成,北域兩成,西漠不入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