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從來就沒有什麽救世主
字數:4292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諸天:從共和國開始 !
陽頂天艱難地站起身來,抖了抖身上的灰塵,緩緩道:“這一招叫做什麽?”
白方首微微一笑,輕聲道:“太極·反重力拳!”
“反重力拳?”
陽頂天喃喃自語,他總感覺這名字有種說不出來的怪異。
他皺眉,抬頭看向白方首,繼續道:“反重力,是什麽?”
這一刻他心中很是疑問,他縱橫江湖數載,見過不少奇異的功夫,但還是第一次聽到反重力這個詞。
“是一個物體被另一個物體排斥的引力式的力。”
“當物體的重力加速度不變時,重力的大小取決於物體的質量。”
“當質量越大時引力越大,而反重力係統就是給物體一個反作用力。”
“當這個反作用力大於物體的重力時,這個物體就可以脫離地球的引力。”
白方首悠悠道,他的聲音很大,不知是說給陽頂天聽,還是張無忌。
陽頂天眼中閃過一絲驚奇和興奮,似是發現了寶藏一般,興致高漲。
倒是遠處的張無忌,一臉沉默,這讓白方首不由歎了口氣。
他這便宜侄兒,比起陽頂天,可差得不是一星半點。
陽頂天雙手抱拳,目光崇敬的看向白方首,又問道:“何為地球?”
白方首指了指腳下,道:“我們腳下所踩之地,便是地球。”
陽頂天聽後,目光有些詫異,他緩緩道:“昆侖山?”
隻是他對自己這個答案並不敢確定,明教遷至昆侖已久,他還真沒聽過關於地球的稱呼。
白方首一笑,回應道:“昆侖屬地球,然地球卻不屬昆侖。”
“大元、日本、乃至波斯,甚至更遠的地方,皆屬地球。”
“我們腳下的大地,其實是個圓球,而這圓球外麵則有大氣環繞。”
“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中黃,孤居於內,天大而地小。天表裏有水,天之包地,猶殼之裹黃。天地各乘氣而立,載水而浮。”
“如此,可明白?”
陽頂天點了點頭,地球這個概念,對他而言並不是難懂。
其實他更在意的則是白方首說的反重力,這種新奇學說,對使用乾坤大挪移的他,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白方首看著陽頂天的神情,沉聲道:“陽教主,這幾本書籍,想必會對你有用。”
說著,幾本印刷質量超高的書,便落在陽頂天手中。
陽頂天接過書籍,立馬翻開起來。
“重力g等於物體質量m乘以物體的重力加速度g……”
隻是一眼,陽頂天便覺其晦澀難懂。
“陽教主,為了明教,我還有幾本書送你。”
白方首看著抓耳撓腮的陽頂天,輕笑道。
很快,又有幾本書落在陽頂天手中。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資本論》《革命者》……”
“這?”
陽頂天雙手捧著書,目光中滿是疑惑。
“從來就沒有什麽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
“陽教主,明教若不作出改變,隻能被時代淘汰,新的思想衝破舊的思想,舊的社會被新社會取代,我想在我離開這裏那一天,你可接過這個重任,為天下公!”
白方首緩緩道,他麵色不喜不悲,完全看不出任何神情。
但陽頂天卻在他話語中,看到了未來。
那是他一直追求的未來,是他夢裏的未來。
而那未來,與明教的教義並不相同。
“從來就沒有什麽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
他喃喃自語著,這一刻他感覺手中的書籍重若萬鈞,這是一種傳承,遠比任何武功秘籍都有價值的傳承。
他看向白方首的身影,此刻他心中湧起了一股敬畏。
他感覺,這幾本書,蘊含著足矣改變天下的力量!
……
昆侖山驚神峰上,白方首踏著厚實的積雪,緩緩前行。
很快一個巨大的山穀出現在他麵前,透過雲層,一抹綠色若隱若現。
白方看了一眼四周環境,確定自己沒有走錯地方,腳下微動,便加速向山穀而去。
這片山穀,在西域又被稱為昆侖秘境,有不少傳說都提過此地。
在吐蕃,此地又被稱為香巴拉。
傳說中香巴拉四季常青,鳥語花香,沒有悲歡離合,乃神仙所居之地。
白方首走在山穀中,感受著與昆侖山其他地方截然不同的氣候,微微一笑。
在這裏他並未見到什麽仙神,反倒是見到了不少奇特的動物。
他來此地,其實是為《九陽真經》而來。
神雕俠侶中,在楊過擊敗蒙古金輪法王後,蒙古武士尹克西與瀟湘子畏懼楊過,便連忙逃往嵩山。
在少林寺碰到年幼的張三豐誦讀《楞伽經》,尹克西悄悄走至張三豐身後,點了其穴道,將張三豐四卷《楞伽經》拿走。
後來,張三豐將此事告知了自己師父覺遠,在覺遠帶領下,他們便開始追趕尹克西和瀟湘子到了華山。
隻是尹克西和瀟湘子運氣不好,又遇到楊過、小龍女、郭襄等人攔路。
二人眼看無法脫身,便割開一隻白色蒼猿肚腹,將四卷經書藏在其中。
張三豐和楊過等人搜索瀟湘子、尹克西二人無果,便放他們從華山離開。
瀟湘子和尹克西下山時,也將那隻白猿順手帶了下去。
二人離開華山,便連忙遠赴西域。
一路上,二人各自心懷鬼胎,皆想先練成經中武功。
隻是二人在相互猜忌中,又互相牽製,二者無論是誰,皆不敢先取出白猿腹中經書。
走走停停,二人最後便到了昆侖山驚神峰。
在後來在二人爭鬥中,藏著《九陽真經》的四卷《楞伽經》,便留在白猿腹中。
若非白方首先知先覺,有著上帝視角,也不可能知曉此事。
到了他這境界,其實無論是九陽真經還是九陰真經,對他其實並無太大作用。
之所以來此取《九陽真經》,完全是為了張無忌與宋青書兩個便宜侄兒。
他已與陽頂天說好,讓其收張無忌為弟子,為其傳授知識與武學。
這樣也算讓張無忌原本明教教主的軌跡,重新走上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