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投降
字數:4657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穿越者造反指南手冊 !
薛嵩是薛仁貴之孫,生於幽薊,是典型受排擠的河北漢人。
安祿山起兵,薛嵩便跟隨安祿山一起南下,若是按照正常曆史,薛嵩是直到史朝義身死才投的唐。
由此也可見,關隴世家對河北地區的打壓之深。
當然,更令安慶緒感興趣的,則是睢陽二字。
但凡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都知道張巡誓死守睢陽的故事,以千百就盡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蔽遮江淮。
打下睢陽,自此一路南下橫行江淮,則可以徹底斷掉唐廷財源,這是薛嵩等人支持南下睢陽的觀點。
當然,反對的人理由也很充分,燕軍多是北方士卒,不適南方氣候,與其大軍圍困一城,不如先下太原,徹底打通河東一道,進而威逼靈武,直搗黃龍。
朝會前,安慶緒還隻想著係統的任務,思索著該如何破太原之敵,但是如今聽著大殿上的爭論,安慶緒又忽然有了新的想法。
反正係統的任務是征服太原,又不是隻征服太原。
“眾位卿家所說都有道理。”
安慶緒坐在龍椅之上,深沉開口道:“太原乃河東重鎮,唐廷北都,亦是唐廷威脅我河北腹地的釘子,不可不除。”
“當然,睢陽是江淮門戶,是唐廷賴以苟活的依仗,也決不可輕言放過。”
“既如此,朕決定由忠武將軍領兵三萬,支援節製睢陽尹子奇部,朕自己禦駕親征太原,不拔除此毒瘤,誓不還都!”
此言一出,觀風殿上瞬間寂靜的針落可聞。
一眾文武,不論是那些自安祿山起兵就跟隨南下的,還是中途投降過來的唐廷文武,均是兩眼發直地看著龍椅上的那道身影。
甚至還有人不顧殿前失儀,抬手揉了揉眼睛,想要分辨龍椅上的那張臉還是不是他們所熟悉的那張臉。
畢竟安慶緒之前是個什麽性子,他們都是清楚的。
之前安祿山在的時候,安慶緒都沒上過幾次前線。
現在安祿山死了,安慶緒竟然有膽子禦駕親征了?
安慶緒的目光在大殿上的文武身上掃過,雖然眾人的表情大差不差,但卻始終無人出來表示反對。
畢竟燕軍本就是打出來的地盤,安祿山在沒有重病以前,也一直都是親征在最前線,親征這種字眼在燕軍,可以說是如同吃飯喝水一般尋常。
……
敲定基調,後麵的細節就簡單多了。
薛嵩那邊或許還要麻煩一點,畢竟三萬軍卒,兵種分配和後勤物資還需要一點時間。
但安慶緒這邊就簡單多了,禦駕親征,除了新組建的龍驤北衛,以及一些隨同親信謀臣,其他的人安慶緒一個都沒帶。
讓嚴莊下去安排這些細則,安慶緒差人宣了工部郎中餘恕進來。
餘恕本是唐廷的工部員外郎,潼關淪陷之後,他因官職太低,並沒有被李隆基和李亨帶走,所以在長安城破之後,餘恕便隨大流一起投了燕軍。
順便還升了一級,成了工部郎中。
不過在加入燕軍之後,餘恕的生活並沒有發生太多改變,在唐廷不過是一個從六品的員外郎,根本沒有人重視他。
可誰也沒想到,這新皇登基之後,頭一批親自召見的人,竟然就有他。
餘恕哆哆嗦嗦地進了大殿,好不容易在宦侍的引領之下走到了大殿中央,兩條腿便再也支撐不住直接跪在了地上。
他可是知道,燕軍向來是殺人不眨眼,從皇帝到下麵的大頭兵無一不是如此。
“臣工部,工部郎中餘恕,拜,拜見陛下,陛下萬年安康!”
“起來吧。”
安慶緒揮了下手,示意餘恕起身,也不拐彎抹角,直接道:“召你前來,是朕這裏有一樣兵器,想讓你打造出來,你且看看。”
說完,安慶緒給大殿一側的宦侍遞了個眼神。
宦侍手捧一張黃色宣紙走到了餘恕麵前,將身子彎下。
餘恕也給宦侍躬了下身子,隨後才一頭霧水地拿起那張宣紙。
他來之前倒是猜過不少這次安慶緒召見自己的緣由,但唯獨沒想到竟然隻是因為這樣一件小事。
兵器?
洛陽武庫中那麽多兵器,安慶緒想要直接派人去拿不就完了?
將宣紙打開一半,看著那兩個伸出來的鉤子的槍頭,以及槍頭之上的棱角,餘恕瞬間驚住。
不是驚訝這雙鉤槍的造型,而是驚訝這圖紙居然如此精致。
不光是尺寸標注的絲毫不少,甚至連每一部分的重量都標明了出來。
這他娘的才是圖紙!
和手中的圖紙一比,餘恕隻覺得自己前十幾年畫的東西都是狗屎。
也不知道是哪來的勇氣,他脫口而出道:“這是陛下所畫?”
安慶緒皺了下眉,道:“能不能做出來?”
被澆了一盆涼水,餘恕瞬間清醒過來,語氣再次變得惶恐,說道:“陛下放心,有了陛下的圖紙,臣敢用自己的腦袋擔保,此槍不日即可出爐!”
“出征之前,朕要見到這杆槍。”
……
正月十四,太原城下。
十萬燕軍結成三麵營壘。
史思明的算盤打的很響,如今太原城內隻有一萬守軍,其中一多半還是剛剛征召的團練兵。自己十萬大軍圍攻,而且都是精銳,不管從哪個方麵來講,自己都是穩穩的優勢。
甚至自己還用了圍三缺一的戰術,就是要讓太原城內的唐軍喪失鬥誌。
隻不過一個多月過去,太原依舊還是太原,反倒是自己這邊的士氣被削弱的一日不如一日。
史思明已經快被打出心魔了。
“晉王要來禦駕親征?這不是胡鬧嗎!?”
“晉王他上過幾次戰場?打過幾次仗?”
“節度使打了這麽久的太原,馬上就要攻下來了,晉王這時候過來摘桃子了?”
“……”
城東的主帳大營之內,將從洛陽傳旨的信使送走,史思明周圍的部將終於忍不住破口大罵起來。
他們都是史思明的部下,對史思明的忠誠遠高於安慶緒。
其中一人更是誅心道:“陛下突然駕崩,要某看,保不準就是晉王幹的。現在晉王親征太原,保不準是向節度使來的。”
“閉嘴!”
這番話說出口,史思明便不能保持沉默了,瞪了那‘大逆不道’的部將一眼,史思明道:“晉王登基乃是天命所歸,豈容你在這裏置喙?”
“這些話,到此為止!”
“還有,以後要叫陛下!”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即便是心中再不情願,也隻得點頭稱是。
“節度使,那這太原城怎麽辦?真讓晉——真讓陛下來摘桃子?”
史思明默然。
平心而論,自己打了太原城一個多月,絕對是付出了心血的。
就這麽拱手讓人,他當然是不情願的。
但明天安慶緒就到了,想要趁著這兩天快速攻下太原,他又沒有這個把握。
就在大帳內一籌莫展之際,帳外忽然急衝衝跑來一燕軍軍卒,大聲喊道:“報——太原城內傳信,敵將李光弼願於明日未時自縛雙手,獻城投降!懇請將軍留他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