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聽水站

字數:3818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穿越者造反指南手冊 !
    圓月當空。
    傷兵營內,一片低沉呻吟。
    安慶緒在一張一張擔架中間緩慢著步伐,看著擔架之上的那一張張熟悉的麵孔,他忍不住在心中哀歎一聲。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人還算是幸運,畢竟他們還能活著待在這裏。
    絕大多數輕傷的人,隻要治療得當,後麵還依舊可以生龍活虎,活蹦亂跳。
    他們仍然可以繼續成為家裏的頂梁柱。
    但是更多的,將自己的性命永遠留在了那片土地之上的麵孔,對於他們和他們的家庭來說,這又何嚐不是毀滅性的打擊?
    沒有激動人心的演講,也沒有慷慨激昂的洗腦。
    安慶緒隻是一步一步從這些擔架當中穿過,隨後又走出了營帳。
    安承慶三人跟在他的後麵。
    月色之下,安慶緒籲氣一聲,感慨道:“中秋佳節,本該是與家人團圓的日子,卻因為這一場戰爭讓多少兒郎不得已與家人分別,命灑疆場。”
    “朕,心中有愧啊。”
    “陛下言重了。”安承慶上前道:“隨陛下衝鋒陷陣,是我龍驤北衛上下將卒的心願,即便是命灑疆場,我等亦無怨無悔。”
    “更何況,我等身為軍人,本就該馬革裹屍而還。死在疆場,對於我等軍人而言,也算是死得其所。”
    默然片刻,高尚接話道:“陛下寬厚待人,體恤將士,此乃社稷之福。”
    “可是這天下亂世,流離失所以至於不能與家人團圓之人,又何止於城外的三軍將士呢?”
    安慶緒點了點頭,道:“確實不止於這三軍將士,所以朕不打算再拖下去了。太原的戰事已經拖得太久了,如果是再拖下去,軍心就要變了。”
    剛剛安慶緒帶著人一路走來,感受最深的,便是如今整個軍營當中彌漫的氛圍,可以說根本毫無激情。
    完全看不到一丁點對勝利充滿著希望的樣子。
    安慶緒頓了一下,又道:“三位卿家,對於攻下太原城,你們有什麽想法?”
    安承慶率先道:“陛下,臣以為太原城內守軍今日突遭新敗,城內的士氣必然低迷。不如明日開始便加緊強攻,隻要派人日夜不斷,連番攻城,太原城必不日即可攻下!”
    安慶緒沒有評價,隻是又問向其餘二人,道:“你二人覺得呢?”
    “臣……”田乾真想了想,終究還是沒想出什麽更好的主意,低頭道:“臣愚鈍。”
    攻城之法其實翻來覆去就是那麽幾種,要麽強攻,要麽智取。
    智取又主要是以人心為主。
    不管是勸降還是離間,都是攻城之法的上優選擇。
    但問題就在於,李光弼連投降都能設計出來,誰又敢確保他下一次投降是真的投降,而不是假投呢?
    可以說,李光弼這一手,直接就相當於斷了他們自己投降的路。
    既然已經知道對麵不會投降,那除了強攻似乎也別無選擇。
    “高卿家有什麽想說的嗎?”
    高尚肅然道:“回陛下,臣以為安將軍所言不妥。”
    “如今我燕軍士氣已然低迷,加上史思明又暫時被陛下解了兵權,他手下的將官們難保不會心中有所怨氣。如果這時候不分晝夜連番強攻,臣有些擔心……我燕軍兒郎會被奸人利用。”
    田乾真深有同感的點了點頭,安承慶卻是急得兩眼一瞪,道:“要不是那史思明,今日陛下也不至於親身犯險,方才將大軍轉危為安,陛下隻解了他的兵權都是輕的了!”
    “他們還心中有怨氣,他們有什麽資格心中有怨氣!?他們要是有怨氣,自己去把太原城攻下來啊!”
    “安將軍……”高尚無奈地搖了搖頭,好生勸慰道:“話是如此說,但人又豈會輕易承認自己的錯誤?”
    “更何況,陛下如今還用得著他們,就算是這些人的心思,再怎麽不為安將軍所恥,陛下也得順承才行。”
    安承慶不明白這裏麵的頭頭道道,他隻是看了安慶緒一眼,見安慶緒沒說話,便當即清楚高尚說的應該是八九不離十。
    這讓他不由得有些更加氣惱。
    “這也要順承……真都是慣的。”
    高尚也跟著歎了口氣,隨後向安慶緒拱手作了一禮,道:“陛下,臣今天看了兵報,那唐軍賊將李光弼,乃是依靠挖了地道從太原城內直接突襲到了我大軍後方,不知此事是否屬實?”
    安慶緒眉毛一挑,點頭道:“屬實。”
    “陛下,那臣覺得,既然唐軍可以依靠挖地道,突襲到我大軍後方。那我燕軍為什麽不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呢?”
    安慶緒心中微動,麵色不變道:“詳細說來。”
    高尚說道:“我燕軍對比唐軍,有著先天的人數優勢。如果我們可以從城外挖地道,直接通向太原城內,到時候便可以依靠我燕軍源源不斷的人數優勢,不斷地疲勞消耗唐軍。”
    “甚至我燕軍大可以在外麵攻城,同時派人從地道進入太原城內作亂,如此內外夾擊,太原城自一攻而下!”
    “哈哈……”安慶緒笑了笑,道:“高卿家所說的主意倒是不錯,但朕這裏倒是也有一個主意,高卿家可要一聽?”
    高尚眼前一亮,俯身作禮道:“願聽陛下教誨。”
    ……
    太原城內。
    “使相,昨日城中共發現地道三處,均是從城外新挖而來,好在都被附近的我軍士卒及時發現,並未造成混亂。”
    “本官知道了。你立刻派人去安排,在城中多安排幾處聽水站,一旦有發現便提前安排將士守在兩側,勢必要第一時間將來犯之賊斬落,絕不能讓他們潛入城中,掀起混亂。”
    “是。”
    李抱玉沉聲領命。
    挖地道這件事是李光弼先幹的,他當然也清楚,自己這麽做之後,燕軍肯定會回敬自己相同的方法。
    所以他早就安排好了對應之策。
    在城中搜羅聽力好的人將其編組,然後散布在各個枯井口處,偵聽周圍的動靜,以次來交織確定方位。
    對此,李光弼還特地給他們起了一個聽起來和他們的本職工作沒有一點關係的名字——聽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