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紮根兩湖

字數:3321   加入書籤

A+A-




    砍不平!
    幾天之後京觀被發現,一個穿著蟒服的紅衣衛頭領臉色陰沉看著眼前的景象久久沉默不語,天氣也是陰沉沉的,非常壓抑!
    他的這種衣服上麵不紋龍而紋蟒,蟒也分為單蟒與坐蟒,在紅衣衛裏麵,除非是得皇帝信任的人才可以穿戴這樣的服飾,這也是皇帝親賜的,象征著自己的榮耀。
    “立刻派人給我把這夥人找出來,要把他們千刀萬剮,碎屍萬段!”這個男人冰冷的說著,周圍的溫度仿佛都下降了幾度。
    “遵命!”一眾紅衣衛齊聲回應著。
    隨後汪水文轉身離開,身後的護衛緊隨其後。
    紅衣衛中有厲害的追蹤高手,循著地上淩亂的馬蹄印立馬朝著兩湖行省的方向追了上去。等到了地方才發現隻有幾十匹馬在悠然自得的低頭啃食綠草。
    “壞了,中了調虎離山之計!”一個頭目大聲疾呼道。
    而後這夥紅衣衛趕緊調轉方向朝巴蜀行省的方向追了上去。
    此時王法一行人正在前往兩湖行省的路上,原來之前的一切都是障眼法而已,目的就是迷惑紅衣衛,引開他們注意力。
    如果采用簡單的調虎離山之計很容易被紅衣衛看穿,所以王法就想到了這樣的方法。
    首先把被殺掉的紅衣衛的馬匹跟著自己走,然後走出一段距離之後就丟下馬匹。然後讓紅衣衛發現這些沒人騎的馬匹,這樣他們就會想當然的認為中了調虎離山之計,從而真正的中了調虎離山之計!
    事情果然如自己的預料那般紅衣衛見到無人騎的馬匹就急匆匆的改變了追擊方向,從而躲過一劫!
    這樣王法一行人就可以安然無恙的去往目的地兩湖行省。
    俗話說兩湖熟天下足!
    兩湖行省自華朝開始進入大開發時期,湖蕩洲灘被大麵積圍墾為農田,農業生產技術和水平提高,作物結構多樣化,農副產品商業化突出,城市網絡形成,市場體係發育,經濟總體水平提高,土地廣沃,盛產稻米,荊江轉輸便易,奠定了糧食大省的地位!
    而糧食在亂世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論亂世戰爭中糧草的重要性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在寒冷的冬天,一碗熱騰騰的麵就能讓你的熱血流動,在非洲一些貧困的地方,連土都成了填肚子的對象。
    往小了說,沒有了食物,人的一切活動都會變得無精打采;往大了說,沒有了食物,人類的生命就沒法延續,也就不會有各種文明了。
    而在古代乃至近代的戰爭中,糧草一直是資源需求的首位,沒有了糧草,那麽這仗也就別想打了,所以從一方麵來講,戰爭除了拚武力,拚的更多的還是“糧草”。論戰爭的時候,也是“小孩談武力,大人談兵力,內行談糧草”。
    可見,糧草對戰爭真的是不可估量的存在!
    在古代戰場上,糧草有著三大作用供給保障、穩定軍心、取勝的工具。
    所以王法要想在未來的亂世當中占據話語權就必須先掌握糧食!
    經過多日的長途跋涉,王法一行人終於到了兩湖行省的省城江城府。
    江城府位於荊江和漢江交匯處,是九省通衢之地,已經發展成了重要的商業市鎮,商業非常繁華,人口眾多,往來商隊絡繹不絕。
    看著眼前高高的城牆,王法一時間豪氣衝天。
    “這裏真是大丈夫一展鴻圖的地方啊!”
    隨後王法派包打聽去牙行尋找合適的莊園,準備在這裏紮根,當作發展的根據地。包打聽的辦事效率很快,沒幾天就買下了一個偌大的莊園。
    王法實地考察了一番,看著這個莊園修建的非常豪華氣派,裏麵布局錯落有致,亭台樓閣假山水塘應有盡有!
    安頓下來之後王法便開始實施自己心中製定的計劃。第一步就是兼並,不,低價購買大量的土地。
    如今衰朝腐敗,官場黑暗,對農民盤剝深重,苛捐雜稅層出不窮,處於社會底層的農民不堪重負,紛紛破產,負債累累,迫不得已賤賣祖傳下來的土地,造成了有權有勢的權貴趁機大肆兼並土地的現象!
    土地兼並是君主社會中央集權的一個難以治愈的頑疾。大地主為了擁有更多的土地,采用各種卑劣手段, 尤其是災年,地主巧取豪奪讓擁有土地的農民變賣自己的土地和房產淪為佃農。
    土地私有製下,土地可以自由買賣,這就必然導致土地兼並問題的出現,即“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華夏曆朝曆代雖然都有著極為尖銳的土地兼並問題,但這並不是由於頻繁的土地買賣所致,也就是說地主大戶的萬畝良田很少是通過正常的交易買賣獲得的,主要原因其實還是政治因素。在這一邏輯之下,華夏才能保持數千年的小農經濟狀態。
    破產的農民將土地賣掉後,去外地求生,運氣好或許能給富貴人家當個仆役,運氣不好就隻能沿街討飯了,這些人在曆史上被稱為流民;
    所以,當一個朝代穩定和平了一百年以後,國內那些有土地的農民(後文簡稱自耕農)就會開始破產,從自耕農轉變為雇傭農或流民;
    當一個朝代穩定了兩百年以後,國內的自耕農們將會幾乎消失不見,農民們的土地會被集中到地主們的手中,中原大地上到處都是被地主們剝削、壓迫,過著豬狗不如生活的雇傭農,和四處乞討、沒有正當生計的流民!
    流民們本身就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一旦他們的數量變得龐大後,難免會有那麽一些人站出來,吼一句“餓死是死,鬧事是死,都是死,不如大家一起搞事情!”
    於是,流民瞬間變成土匪、盜賊,開始劫掠城市,殺死富人,建立自己的根據地,而那些備受壓迫的雇傭農們也會群起響應,於是天下大亂,改朝換代也不過一眨眼的功夫……
    這才是自古以來沒有任何一個朝代能挺過三百年的根本原因。至於明君昏君什麽的……他們能減緩或加速這一天的到來,卻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