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第66章 縣城日子也不好過

字數:4054   加入書籤

A+A-


    農家小福寶開掛了!
    “回頭我去說。”宋三順道。
    六哥家肯定得告訴一聲。
    但隻要六哥來擔水,別人鐵定會被看到。
    唉,算了,鄉裏鄉親都不容易,自家有事他們也都過來幫忙,來擔水就擔吧,大不了每天早點將家裏水缸打滿,這樣就不耽誤自家吃水了。
    宋三順將小侄女交給妻子,自己拎著水桶去後院打水。
    將灶房水缸打滿水,又添了不少在大鍋裏,燒水給家人洗頭洗澡。
    一家三口已經好久沒洗頭了,感覺頭上的虱子都多了不少。
    吳氏用木患子熬的水給小侄女洗頭,第一遍半盆水都被洗黑,連換兩遍水才將長安腦袋洗幹淨,洗下好多虱子來。
    她與丈夫也互相幫扶著洗了幾遍,也洗下不少虱子。
    “老天,上回我頭上已經沒虱子了,怎麽又出來這麽多?”吳氏驚訝,將洗頭發汙水都潑進茅廁裏。
    隨後三口又陸續洗一遍澡,給自己徹底清洗幹淨。
    最後宋三順換上幹淨衣裳,出門告訴六哥自家打出水來的事。
    吳氏則抓緊時間洗衣,將家裏所有髒衣裳與薄被都清洗一遍,鞋子也都刷幹淨。
    反正今日熬了不少木患子,不用掉也擱不住。
    洗衣裳的汙水都潑進後院的蓄水溝裏,不僅澆灌了水芹菜,還殺死裏頭的蚊蠅。
    正洗被子當口,錢嫂子挑著水桶進來了,身後還跟著宋老六與兩個兒女。
    “你家真挖出水了?”錢嫂子還有點不敢置信。
    吳氏點頭,站起身擦擦手“是呢,就在後院棚子裏,我帶你們去瞧瞧。”
    幾人來到後院,就見棚子地上全是濕泥,宋老六率先走進棚子裏看了看,笑道“果然生了不少水,三順,趕緊將這裏鋪上石板,再將井沿用磚頭砌一圈,不然井邊很快就能塌陷。”
    宋三順“我也這麽想的,等會兒就去買些磚石回來。”
    “我跟你一起去,買磚石我認識人。”宋老六道。
    “好。”
    兩男人拿了扁擔與筐子,出門去了。
    錢嫂子連挑好幾趟水,不僅將家裏的水缸與盆盆罐罐都裝滿,還讓女兒燒了兩大鍋水,一家人洗頭洗澡,之後洗衣。
    吳氏伸頭看一眼水井內,就見裏頭的水位已經下降好多,隻隱隱瞧見有水波晃動。
    唉,看樣子,自家還得買兩隻大水缸回來,不僅能多儲水,以後還能存放糧食。
    兩天後,宋三順與宋老六將井沿砌好,井圍外一圈也用磚石鋪上。
    與此同時,村裏人全都知道宋三順家打了一口水井,紛紛挑著水桶過來打水。
    全村四十多戶人家,哪怕每家過來擔一擔水,也很快將水井打空。
    遲來的人家懊惱不已,也隻能挑著空桶回家。
    不過,宋三順發現,隻要一夜過來,水井裏又會漲滿,水位正好到龍王像下邊。
    宋三順若有所思,將疑惑埋在心裏。
    今兒趁大夥兒還沒進來打水,宋三順火速將自家三個水缸打滿,這才去開院門。
    此刻院門外已經站了好幾個擔水的人,全都笑嘻嘻跟他打招呼“三順,早啊!”
    “早。”宋三順衝他們點點頭,默默拉開大門。
    也不知他們在外頭等了多久,瞧自家門口地上全是屁股印兒。
    隨著他打開大門,之後再沒能合上。
    來打水的人絡繹不絕,有大人有孩子,沒到午時,井水便又告罄。
    期間,崔寡婦也挑著水桶過來,結果沒能排上,於是跑去宋三順家灶房,對正在吃飯的宋三順道“三順兄弟,井裏沒水了,我瞧你家水缸有不少水呢,不如舀點給我吧,等井裏的水生出來,你近水樓台再打便是。”
    宋三順一聽就火了,譏諷道“你想的可真周全。”
    崔寡婦似乎沒聽出宋三順話裏的譏嘲,眉毛挑了挑,嗔笑道“那可不,我替你爹家看屋子呢,按理這吃水應該你挑去才對。”
    宋三順噌地站起身,拽著崔寡婦的水桶就往外走“趕緊出去吧,我家要關門了。”
    這女人跟宋繼祖勾勾搭搭,村裏誰人不知?這會兒又跟自己搞怪,實在讓人惡心。
    崔寡婦被宋三順直接推出門,麵上有點掛不住。
    但她還指望以後再來擔水,便不好立時翻臉,隻得氣呼呼挑著空桶回去。
    剛到宋家新宅門口,就見宋八齊與他老妻趙氏坐著牛車回來了。
    “哎呦!你們可回來了。”崔寡婦立刻放下水桶跟宋八齊抱怨“你家三兒子可出息了,在家打了一口水井,現在誰都瞧不進眼裏了”
    “他在家打井了?”宋八齊還有點不相信。
    打一口深水井少說也要幾十兩銀子,那死小子哪來的錢?
    崔寡婦“可不,他家那井水可清了,你們全村人的吃水都靠它呢。”
    老趙氏眼睛一亮“真的?”他們從縣城回來,那裏的旱情也不容樂觀,連縣城的河流都幹涸不少,許多人都跑去很遠地方打水。
    如果家裏有這樣一口井,以後的日子就不用愁了。
    “當然是真的。”崔寡婦將水桶拎進屋裏,氣呼呼道“今兒我就晚去一步,水就被人給打光了,哎,你們是不知道啊,宋三順家灶房放了三個大水缸,全都滿滿當當的水,卻吝嗇地不肯分一點兒給你們。”
    趙婆子沒理會崔寡婦的抱怨,給了牛車腳力錢後,連忙拉丈夫回屋,悄悄耳語一番,末了道“汐月說了,未來三年都不會下雨,咱們若是有了那口井,以後生活就不用愁了,萬一有流民進村,那邊也有院牆護著,再不濟請幾個幫手,總會度過難關。”
    宋八齊沉思。
    趙婆子見丈夫神情鬆動,繼續道“照現在這種旱情,繼祖他們在縣城也呆不長,以後總歸還要回來,京城那邊一時兩時也去不了,咱們總要留個後手吧?”
    宋八齊眼睛眯了眯。
    確實,繼祖他們在縣城那邊的日子並不好,不僅吃菜要錢,目前連吃水都要花錢買,柴禾什麽的更不用說了,反正離了錢在那裏就沒法兒活。
    而自家花二十兩買了宅子後,手頭也不剩多少錢了,就連汐月進京的盤纏都湊不齊。
    當然,如果薑氏遣人來接的話,自家可以省幾十兩銀。
    宋八齊歎口氣,背起手出了門“我去那邊瞧瞧。”
    老趙氏見狀,嘴角掛上一抹笑意,揮著手絹道“你好好與三順說,千萬別惹惱他。”
    宋八齊重重哼一聲,頭也不回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