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拱火

字數:5357   加入書籤

A+A-


    總是需要一些合理的借口和理由,才好掀起一些比較大的事
    就像當初的胡惟庸一樣,如果不給他足夠多的機會,他也不會迅速的膨隻有等到他瘋狂的時候,出手彈壓的效果才更
    對於皇權的挑戰,文臣們從來也都沒有放棄,隻是他們鬥不過兵權在握的洪武皇
    不過這些人未必就會徹底的放棄,他們也是在等待著一些機
    曆史上的大明文官迅速崛起,那就不得不提起朱祁鎮了,就不得不提起於謙、張居正
    雖說大明看起來是很難有真正的權臣,可是明朝中後期,勳貴集團的墮落和土木堡的元氣大傷,讓文官開始做大做
    結果就是皇帝隻能更多的依靠宦官去製約文官,那些文官也慢慢的和兩宋時期的文官一
    “文字獄、通海案,這些事情一旦做起來了,讀書人說不定還服服帖”在文華殿裏,朱允熥自言自語,“清朝的那些文官看著就老實啊,不像明朝的文官還時不時的要去拚著挨廷杖,比大明的文官還要忠”
    閉目養神的朱允熥仔細想想,覺得有些機會,“找個合適的理由,更多的去收服北方士子的民南方士子需要壓製打擊,這是不是一個翻版的通海案呢?”
    通海案,也就是順治十六年,鄭成功和南明兵部侍郎張煌言會師,再有一些明朝遺民暗中接應,準備恢複明
    結果自然是兵敗,但是到了順治等人手裏,以通海論處,與江南奏銷案、哭廟案合稱江南三大
    而這樣的結果就是江南縉紳豪強受到沉重打擊,他們雖然有些怨言,隻不過對更加清廷服服帖
    “用胡惟庸案打擊文官實力,相權徹底被廢”
    “郭桓案這些暫且不提,提前發動南北榜案,再加上其他的借口,南方士紳不說元氣大傷,起碼短時間裏不敢有太多心思吧?”
    “可惜了,要是找到了其他的理由,還可以來的更徹底一些!總不能是說江南士紳和張士誠的殘兵敗將勾結吧?要不然,通倭通番?”
    朱允熥知道如果這麽做,肯定會牽連一些無
    可是他還是會這麽做,因為他需要更穩定的江南,需要一個不敢和朝廷離心離德的江
    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南方文官的實力太強了,他需要一個能夠南北平衡、不再是以南北作為出身依據的朝堂格
    那就放長線釣大魚吧,朱允熥也應該這麽
    皇帝龍體有恙,這樣的一些風言風語忽然間就傳了出
    有心人也是在暗中觀察,好像似乎是這麽一回事皇帝時常在早朝時展現出來一些疲態,雖然依舊是在努力的處置政事,可是似乎也有了一點掌控力不如從前的趨
    而大明朝的皇太孫呢,他現在非常忙
    整天不是在召集錦衣衛,就是在勳貴的陪伴下視察京軍大營,或者是在重點掌控‘二十四衙門
    所謂二十四衙門,也就是十二監、四司、八
    這是侍奉皇室的機構,雖然是以宦官掌其職,但是不見得全都是太
    朱允熥倒是沒有急著去接觸‘第一署’的司禮監,實際上現在的大明,‘內官監’這個衙門才是地位最高
    兵仗局,這是朱允熥在意的,這個衙門也負責製造軍用器械,火藥司也被它轄
    火器,大明的軍隊對於火器的應用非常普此前沐英平叛的時候就用上了三段擊,鄱陽湖水戰之時,火器也是大發神
    碗口銃就是其中的代表,大明的火器普及率也超過了朱允熥的預
    老朱此前就規定,‘凡軍一百戶,銃十同時也規定,‘水軍每艘海運船,裝備碗口銃四門,手銃筒十六個,火槍二十支,火箭和神機箭各二十支等等
    大鐵炮啊,朱允熥覺得這可能不太好,如果是銅炮是不是威力更大一些?
    隻可惜,大明的銅始終不夠
    “無煙火藥?”朱允熥仔細想想,自言自語,“這個我不會,但是現在這個火藥基本都是粉末,怪不得都說一旦陰雨天氣,火器就很難派上用場”
    那就仔細思考一番,看看有沒有可能將火藥顆粒化給弄出來,這也能夠極大的提升大明軍隊的戰鬥
    現在估計造不出來燧發槍,可是如果弄出來了手榴彈這些,那戰鬥力也提升不小
    就算隻是一些簡化版的手榴彈,說不定也能帶來不小的戰鬥力提
    張福生打斷了朱允熥的思路,說道,“殿下,錦衣衛指揮使求”
    朱允熥抬起頭,說道,“讓他進來”
    蔣瓛入殿,立刻奏報,“啟奏殿下,高麗權臣李成桂篡位了!”
    朱允熥立刻嚴肅起來,隨即笑了起來,“想想也是差不多了,他是該篡位”
    王氏高麗本來一直都是和蒙古不清不楚,當年不承認大明,在成為大明藩屬國之後又因為鐵嶺衛的衝突造成不遵大
    高麗國主本來是想要直接攻遼,但是李成桂在威化島回軍、返回開京,隨即就開始不斷打擊政敵、成為高麗權
    這都已經四年了,李成桂廢立高麗國主、流放殺死政敵,花了四年的時間基本上掃平了篡位的障
    蔣瓛繼續奏報說道,“現已探明,四月前高麗國主親登李成桂府邸盟誓,高麗臣子勸李成桂三辭三讓,現已即據傳即位第二天,就遣使臣趙胖赴大明,想來還在路”
    朱允熥微微點頭,這件事情也不算是特別超出他的預
    李成桂能夠篡位成功,很多人也都認為這是大明的袖手旁觀給了機
    當初王氏高麗大臣穡等人希望借助明朝的力量來阻止李成桂的篡國陰謀,曾請求老朱同意高麗國主王昌親朝,但是老朱覺得‘立亦在彼,廢亦在彼,中國不與相幹
    後來還有大臣尹彝、李初請求發兵討伐李成桂,依然被老朱拒
    老朱是一個絕對的實用主義者,宗主國這些他自然看重,沒有人不喜歡萬國來
    可是如果需要勞師遠征,去幫別的藩屬國打天下,老朱肯定就不願意他最多就是遣使調和,或者是答應一些藩屬國不太要緊的事
    總之,不能對大明造成損
    朱允熥微微點頭,說道,“這個事情繼續留意,有消息就告知記得將這些事情告知一些大儒、士子,讓他們也知曉才”
    蔣瓛有些為難,不過猶豫片刻後還是說道,“臣遵”
    朱允熥繼續說道,“眼看著也是要鄉試,錦衣衛該查探各地鄉但凡有徇私舞弊、科場弊案,即刻拿”
    鄉試,這也是三年一次,明年就要鄉試秋闈的士子得了功名成為舉人,就有資格入京會
    各省的一些文華種子們,一旦中舉就可以得到當官的資格
    這些都是大事,自然是需要慎重的對不隻是會試才是掄才大典,各地的鄉試也
    晚飯時間,朱允熥自然是跑去老朱那
    一看到朱允熥,老朱就得意說道,“外頭現在都在傳咱怕是熬不了一兩年了吧?”
    “是有這些傳聞了,估計還有錦衣衛在推波助”朱允熥有些好笑的說道,“咱們用不著如此,哪能自己咒自己”
    老朱不在乎的說道,“咱不怕那些,隻要那些人信了就”
    隨即老朱更開心了,“外頭的人現在也都是在傳你急了吧?整天都是盯著五軍都督府,這也本來就該是你來掌軍,現在那些人還以為是咱不行了,你這個太孫急著穩住局”
    “也算是歪打正著,也挺”朱允熥就笑著開口說道,“照這麽下去,用不著一年的時間,底下那些不安分的人都要蹦躂出來”
    老朱也嚴肅提醒說道,“別一口氣全都給治住了,要不然那些人不敢露水至清則無魚,局勢不明朗,那些人才敢上躥下”
    “那祖父也別演過了,別鬧的到後來是我騎虎難”朱允熥看著老朱,不放心的說道,“咱們就是合起夥來誆南方文官,尤其是浙東文官,不是我這個太孫急著當皇”
    老朱立刻心虛的端起酒杯喝一口,也不搭
    朱允熥就真的急了,“還真這麽想了?”
    “混賬!”老朱聲音更大,狠狠的一拍桌子,“倒反天罡的混賬,咱還不是為伱好!”
    朱允熥的計劃是搞點事情清理朝堂上的一些利益集團,是融合南北、平衡局
    這些老朱自然都是讚同和認可的,可是覺得再給自家孫兒手裏塞點兵權同時,要是再能夠讓孫兒接手更多的政事,那也是順水推舟的好事,可不能錯過
    朱允熥是真的急了,“祖父,我不急著當皇帝!”
    “你不急,咱怕!”老朱就說道,“咱現在裝病、裝精力不濟,咱也怕什麽時候真的就不行你現如今能多接手點,咱心裏也安”
    朱允熥沉默片刻,說道,“我也沒說不接,就是用不著這麽錦衣衛我用著多順手?宮裏的衙門,現在也就是先按我說的做事,再奏報到您老人家跟”
    老朱就欣慰無比的說道,“這是好事,就是等什麽時候他們直接照你的旨意辦了事,那就算是成現在他們辦事,還不是咱鎮著!”
    這話也沒錯,朱允熥承認這
    朱允熥想了想,說道,“那我再急點,給那些人拱把火!”
    (本章完) <.bisa.,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