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冷處理

字數:4945   加入書籤

A+A-


    建文三寶的事情對於朱允熥來說隻是小事,不值得他在這些事情上關心太
    他現在在忙著攀科技樹呢,隻是這件事情好像也沒有那麽容
    雖然火藥的配比等等,這些看起來是基本上穩定不過受製於提純、精煉水平,所用的炭、硝、硫雜質很多,所以自然也就意味著有些公式,在這裏也不一定是最合適
    朱允熥自然也明白火藥司或者是工部等衙門也都是有著自己的流程,標準的製造流程肯定也是沒有什麽問
    “還是要繼續提純,還是要繼續精”朱允熥自言自語,有些擔心的說道,“本來以為這件事情很容易,可是比想象中還是要麻煩那麽一”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隻能接受這樣的結果,誰讓朱允熥不是軍工專家
    好在現在有一定的基礎,再加上他皇儲的身份,所以手裏有著大量的人力、財力,隻要堅持著看似正確的道路,肯定能夠有機會取得一些突
    “下回再試試,提純的事情再說,這個肯定要堅”朱允熥計劃著一些事情,“主要還是顆粒化,要不就再嚐試一下濕輾法好”
    其實朱允熥也嚐試過,讓人將粉狀火藥倒進容器,一邊加水一邊杵,稍微的增加密然後再用篩子篩一遍,曬到半幹,再輾一
    徐輝祖也直接回答說道,“回殿下,臣家中數十”
    藍玉上完朝回到府上,一下子就覺得府裏好像少了不少趕緊問了一下,原來姐姐來了一趟,遣散了一些人,讓他們回定遠縣為
    徐輝祖立刻領命,家裏雖然說是數十人,可是算是奴仆、護衛等等,那就是數百人這還不算一些農莊的佃戶等等,要不然人口還要暴增好幾
    徐輝祖立刻嚴肅回答說道,“殿下謬讚!”
    代王朱桂的王妃就是徐達的次女,今年代王朱桂剛剛就藩大同,代王妃現在也傳來有了身孕的喜訊,自然是值得開心的事情
    那就意味著工藝需要繼續改進,現在琢磨出來的辦法還沒辦法大量的量
    徐輝祖立刻回答說道,“臣奢侈無度,還請殿下責”
    朱允熥也不打啞謎,說道,“此前陛下也曾賜給國公府護衛,我看魏國公府上也就沒必要一直留那麽多放一些人回鄉務農改為民籍,你覺得如何?”
    朱允熥笑了笑說道,“那倒不至於,現在好多勳貴都是講排場,你家算是好留下該用之人,隻是用不著府上那麽多人”
    回到了文華殿,朱允熥召見徐輝祖,“府上現在多少人了?”
    朱允熥笑了笑,隨即說道,“十三叔那邊傳來喜訊,十三嬸有喜”
    可是不敢抱怨啊,先不說這事是姐姐安排更重要的是藍玉也知道,這肯定是太孫的意思,前些天太孫殿下就提出來了這些事
    徐輝祖的兒子徐欽才兩歲,現在也是淘氣的厲害的年
    而常家那邊很好辦,朱有容和朱有齡去了一趟之後,常藍氏就立刻遣散一些人,將他們送回老家懷遠縣,讓他們為
    雖然徐家看似沒有皇後,這一點不如常家,但是兩個王妃也是非同小可
    說實話稍微的有點效果,可是有些耗時費力,產量也不算特別
    藍玉連連歎氣,堂堂涼國公府現在看著人手就要不夠用
    徐達的大女兒是燕王妃,已經產下三現在次女又是代王妃,若是添了男丁,那勢必就是代王世子
    徐輝祖眼前一亮,立刻激動的跪下,“臣恭賀皇帝陛下、太孫殿下!”
    讓魏國公府放一些奴仆為民,這件事情並不難,甚至隻是朱允熥一句話的事情,徐輝祖就立刻照辦,這也是符合徐家的家
    朱允熥笑了笑,隨即說道,“好好的教導徐欽,他是我兒肱骨大若是能有你一半勤儉恭順,我兒出生後,徐欽就要入宮伴”
    曹國公府也是一樣,雖然有些不太情願,可是依然遣散不少人回盱眙老家種
    三大國公帶頭遣散一些府中的人,老朱也順勢頒布《稽製錄》,他親自作序頒示功臣,使其朝夕省覽,以遏其奢侈之
    與此同時,高麗使臣趙胖、韓尚質十分的著急,因為皇帝不召見他們也就算了,皇太孫也不召
    以至於這兩位高麗使臣覺得難以完成大王給的任務,他們是希望向大明稱臣,是希望得到洪武皇帝賜予國而且還要帶回大明天使,到時候頒發國書,還要賜給國主朝服
    可是現在呢,隻聽說大明朝堂上下還在為這件事情爭論,哪怕趙胖他們也時常想要走動關係,進展也不
    “高麗,朝秦暮楚!”朱允熥有些不太高興,說道,“雖說自稱儒家、自號小中華,隻是唐宋之時,也未曾和中原更多往”
    這也是實話,別看高麗號稱也是受儒家影響,雖接受中原王朝的冊封,卻長期采用類似中原王朝的皇室製度,頗有“外王內帝”的色高麗國王自稱”朕“,國王的命令稱為“詔”、“製”、“聖旨
    此前對唐宋時常有些敷衍,但是成為元朝駙馬國以後,一下子就老實了不敢僭越不王後或者是一些大臣,對元朝也十分忠
    至於說高麗上下,現在士大夫等基本上都是懂漢所謂的韓文、《訓民正音》,那還是李成桂的孫子李裪時期完成頒
    詹徽這時候就出班,說道,“殿下,陛下此前就定高麗之事與大明無”
    朱允熥就認可說道,“是這個理,倘若李成桂隻是稱臣,於我大明何益?賜其朝服倒也罷了,朝廷尚未出兵討伐不說,還為這篡國弑君者正名,這也不太妥”
    楊靖就有些為難的說道,“殿下,李成桂篡國是隻是王氏不臣,倒行逆施,李成桂也算得上是匡扶社其人奉大明心誠,倘若拒其稱臣,怕是也讓其他藩屬國君臣離”
    這話也有道理,當年王氏高麗國主在北元被滅後奉大明為宗主國,以大明衣冠為正可是因為鐵嶺衛的事情起了衝突,立刻脫了大明朝服,還想要發兵征
    別管李成桂的威化島回師有沒有政治投機的成分,起碼表麵看起來他對大明不敢有冒而王氏高麗,則是走投無路又來向大明求助,倒是打的一手好算
    朱允熥沉默片刻才說道,“諸位再”
    看著這位不太管事的皇太孫,一些文武官員都有些急了,這麽大的事情,太孫始終不給出決策,以至於手底下的人心裏都沒主
    等到詹徽等人退下,朱允熥笑了繼續冷處理,高麗那邊的事情,他是絕對不會承認,李成桂就是篡國奸要是認了這個藩屬國,以後對那邊用兵還要找其他借口,那可不劃
    等到時機合適,或許可以考慮朝著高麗那邊發展發
    蔣瓛興衝衝的來報,說道,“殿下,火藥司製得些許顆粒火藥,威力更”
    朱允熥一聽就來了精神,趕緊說道,“走,帶我去!”
    雖然可能不是最好、最理想化的顆粒化火藥,可是好歹有了一些突破,這就值得高
    而在武英殿,剛剛回京不久的朱樉問道,“父皇,怎麽這幾天沒看到允熥?”
    “他啊,又去製炮仗”老朱有氣無力的說道,“那孩子咱是管不住了,早朝的時候你也看到了,多半是一言不下朝了,不是搗鼓炮仗,就是在搗鼓煤”
    朱樉有些懷疑,“不至於啊,此前見了允熥,心智和手段都厲害著!”
    “是厲害,隻是本性難”老朱一副無奈的樣子,“自小被養在婦人手裏,吃喝玩樂慣了,現在咱又身體抱恙沒法子時時盯著,他就胡作非”
    朱樉看著老朱,雖然自家父皇一副有氣無力的,可是相比起上次回京的時候,臉色的氣色實際上更好一
    朱樉想了想,謹慎的說道,“父皇,兒臣想著明日回藩,也該讓老三回來朝”
    老演員一副難過的樣子,“哎,朝廷法製在這,咱怕是再也看不到你”
    朱樉立刻跪下擠了半天才擠出眼淚,“父皇肯定能長命百歲,兒臣明年再回京侍奉父”
    朱樉抹著眼淚離開了,剛離開武英殿就小聲嘀咕,“父皇和允熥這又是在琢磨什麽事?肯定不是對咱的!”
    而老朱望著宮殿大門,搖頭說道,“這個老二也是哄不”
    一個小太監則抓緊機會上奏,“陛下,太孫殿下似是命人製出新式火燒的更快,也不懼雨”
    老朱一聽頓時龍顏大悅,他的孫兒可不是整天就在惦記著製炮仗玩他的孫兒總是在五軍都督府打轉,可不是忙著接掌兵權以備大
    “這孩子,名聲就是給他自個兒耽誤了!”老朱笑了起來,抱怨著說道,“慣來會做好事,就是不注重名好好的火藥製出來了,偏偏讓人以為是在玩”
    朱允熥搓著顆粒化的火藥,滿心歡喜,“蟈蟈天子、木匠皇帝、道家皇帝,別到了我這裏成了炮仗天子啊!”
    (本章完) <.bisa.,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