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國子監

字數:5228   加入書籤

A+A-


    別管朱允熥是不是對於一些士子有偏見,該重視的時候還是要重
    他和勳貴集團的關係不用說,可是這些勳貴打仗沒問題,治理天下也不能全指望這些武哪怕朱允熥想要打破一些壟斷,那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現在的識字率低,朱允熥也沒辦法一口氣找出來太多的人
    就算是大明,現在還有很多元朝時候留下來的
    說到底就是官員的缺口太大,一下子很難找到很多的替代,隻能不斷的換血、換
    皇太孫蒞臨國子監,這當然是大事尤其是此前剛剛結束不久的會試風波,能夠在國子監讀書的或多或少也都有些渠道,多少能知道一
    這位皇太孫手裏的權力很大,能夠在大明最高學府就讀,出身也好、才學也罷,都是一頂一的,也都是有著一些自己的抱負和理
    雖然梅殷現在是掌管國子監,但是他不是國子監祭酒,這是從四品的
    看到朱允熥下馬,梅殷立刻跪下,“臣等恭迎皇太孫殿下,殿下千”
    梅殷又繼續介紹道,“宋複祖,現為國子司”
    這就有些過猶不及了,嚴謹的學風現在也確實有些變味起碼宋鈉在的時候,他也能以身作則,哪怕是重病的時候也都是住在學舍,在堅持著祭孔後在學舍過
    仔細的參觀了一下國子監的學舍,詢問了國子監的生活起居等情況,朱允熥這才來到正
    龔斆等人立刻跪下,而不少國子監的學子就有些振奮
    國子監的學子們激動了,他們基本上都是舉人,都是當地首屈一指的學霸,有身份、有地但是在國子監,敢不最拚命的讀書就是一頓打,敢有半點懈怠還是一頓毒打.
    讀書都讀傻了,國子監的這些學官們還不滿意,恨不得這些人一天十二個時辰都是在讀
    朱允熥看著龔斆,微微點頭,心裏頭有些話要說,但是不適合現在
    龔斆等人此刻還能說什麽呢,自然也就是跪下磕頭請
    學子受不了,誣告學官或者直接自殺的例子,此前也出現
    這些事情是他們做出來的,以前宋鈉在的時候,國子監的學風嚴謹,他也因此得到了皇帝的重視和信後來的學官們自然有樣學樣,立的規矩更
    看著一眾師生,朱允熥也說道,“隻是張弛有度,汝等也要明白,國子監到底是大明文采之有些學官隻講學問、不講親誼,是不是有些過了?”
    這是宋鈉的兒子了,現在也是在國子監供
    包括宋複祖,他也是將老父親留下來的規矩執行的非常嚴
    朱允熥繼續說道,“此前監生趙孝先的父親年老病篤,學官還是不許回鄉侍我就是要問問了,你們這些學官也是知曉聖人之言,學風嚴謹是好事,隻是用的著讓學子們不近人情、不遵人倫常理?”
    梅殷等人,隨即也介紹道,“殿下,這是龔斆,代掌祭”
    隨著梅殷一起跪下的,自然是國子監的師生
    國子監的學子鬧起來也不是一回了,在宋鈉時期就鬧過,不過結果是學子被砍了腦
    朱允熥笑著開口,說道,“都起身吧,用不著多”
    等到所有人都來齊,朱允熥才說道,“宋卿治學嚴謹、嚴立學規,我是喜歡國子監此前科舉,也是連戰連”
    朱允熥歎了口氣,說道,“說是侍親,真真假假也難國子監治學嚴謹是好事,隻是一味欺壓、苛求也非好事,物極必反的道理你們也該明”
    朱允熥接過張福生遞上來的折子,翻看看到,“舉人監生趙彝、李敏複告侍親,不監生楊恕等五人,願回籍侍養,不”
    明朝第一任、第二任祭酒是許存仁、魏觀,第三位是宋鈉,四年前才過世,這也是大明第一位賜祭葬的四品文也就是這一位不妄言笑、學問廣博的祭酒格外嚴格,吃住在國子監,因為管理嚴格導致學生不
    宋鈉的嚴格,更多的是嚴而現在的國子監,有些壓榨學子的意思
    梅殷這時候主動站出來,說道,“殿下明鑒,臣等隻是希望學子們學有所成、報效朝”
    朱允熥就不置可否的說道,“道理是這個理,隻是我不想看著朝堂上都是些隻會讀書,不通人性的臣”
    “以後但凡侍親、守孝的,學官不得阻攔,禮部當批”朱允熥直接說道,“若是國子監學子連續三年科舉不中,發回原”
    龔斆等人也不好說什麽了,隻能領這個旨意
    皇太孫的態度也沒錯,畢竟這個年代講究孝順,侍親、守孝是人倫綱而連續不中之後被發回原籍,這也可以督促學子們上進,免得他們貪
    朱允熥繼續說道,“我記得也有不少功勳、文臣子弟也是在就學,若是連續考評不上進,退回敢擾亂學宮學風,到時候不隻是治你們的罪,你們父兄都落不了好!”
    恩威並施談不上,朱允熥隻是覺得現在的國子監有些矯枉過正
    不過學子們肯定是開心了,不說好日子肯定要來,但是生不如死的苦日子可能是到頭
    朱允熥笑了笑,又說道,“讀書,一來是該明理,二來當報效朝廷,三來當救濟民不要死讀書,要落到實過些天安排國子監學子分赴天下諸州府,領百姓興修水”
    這一下不隻是學官們傻眼了,學子們也傻眼了,太孫這是要讓他們直接去做事了!
    朱允熥不在乎這些人的意外,繼續說道,“好多人這些年多半也是隻會寒窗苦讀,也不知曉民分赴各地去看看,極好民生之本是什麽!好好曆練,才能有所長進!”
    這可不是免費的勞動力,在國子監讀書朝廷是要給一定的優
    而且這些人不管出身如何,能夠在國子監讀書,肯定是有過人之讓他們帶領百姓興修水利,雖然不見得個個都是水利專家,不過好歹是有一定的基礎,能力的下限低一點,能夠及時派上用
    大道理,自然是鍛煉國子監學子,讓他們知曉民生之艱,可不是單純的讓這些學子免費的給大明社稷打
    有些學官、學子也想要吐槽,可是憋回去
    仔細想一想這也不見得就是什麽壞事雖然非官非吏的,可是現在是正經朝廷給的差事,做的好就有可能被皇帝或者太孫注意到,到時候就能正式進入官場
    這些年從國子監直接進入官場的可不少,也有不少人發展的很好,在朝堂位高權
    朱允熥在安排一下事情後,立刻就是春風細雨的樣子,“今科胡嗣宗、石允常,也都是在國子監就讀,上一課的六首狀元也曾在國子監讀書,讓我看看現如今這些學子們的才”
    這話也沒問題,雖然許觀這些人都是在老家中的舉,不過也曾經在國子監短暫進修,這也算得上是國子監的一些政績
    這一下不隻是學官們激動,學子們也都忍不住期待起來
    在知道皇太孫要來國子監的時候,不少學子們都在發力,就算是一些學官也都忍不住動
    原因就是他們希望得到當權者的賞識,有些學子都要去攀附文臣武將想要得到晉身之階,還有什麽人能夠比皇帝、皇太孫更值得這些人去逢迎
    哪怕是此前會試落第的學子們也都心生期盼,沒有金榜題名成為進士會讓人沮但是如果被皇太孫賞識了,那可比什麽二甲、三甲就算是中了狀元,在仕途上也未必能夠達到多高的成
    詩歌、字畫等等,這位皇太孫不太喜歡,這也不是秘
    時論、策論等等,這就值得學子們下一番功夫
    朱允熥忽然看到了一個熟人的名字,忍不住看向旁邊的梅
    陳瑛,以人才入太到了永樂朝的時候,他作為禦史更是奸險附會、一意苛刻,數年之間,彈劾勳戚、大臣十餘
    曹國公李景隆、曆城侯盛庸、長興侯耿炳文都是在他彈劾後要麽被圈禁要麽自殺,梅殷也是被他彈劾後死的不明不
    這無疑是一個奸臣,所以最後也是難以善可是這也是一把好刀子啊,必要的時候可以留意一
    這一次探視國子監,還是有一些收獲
    倒不是發現了一個好的奸臣苗子,而是引來了一片歌功頌
    不管是對士子們的照料,或者是想要讓大明學子務實,這都是值得宣揚和誇讚的,這也是皇太孫的一個態
    上行下效,他有了這樣的一個表態,很多人自然也就知道該怎麽做
    尤其是朱允熥和勳貴的綁定實在太深,尤其是此前打壓文官集團的事情,更是讓不少讀書人心裏有些怨
    現在稍微的安撫一下,那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事
    回頭再去潁國公府一趟,安撫一下功臣,也是做給宗室、外戚看
    至於東宮裏,安慶公主就說道,“大侄女、二侄女,過些天我要出嫁,你們叫幾個相熟的勳貴女眷過”
    朱有容立刻歡天喜地的,不過還有一些擔心說道,“在東宮怕是不妥吧?”
    “不要緊,允熥肯定不會”安慶公主神秘兮兮,說道,“到時候再把允熥叫過來,看看能不能給你們找個弟媳”
    朱有容和朱有齡眼前一亮,這可以有!
    (本章完) <.bisa.,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