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種田的朱家人
字數:4762 加入書籤
朱有容算得上是風風光光的下嫁了,雖說她現在隻是郡主,但是就算是一般的公主也不覺得她們的身份比朱有容更加尊
皇帝的皇女多了,更何況偏心的皇帝不隻是重男輕女,對於女兒也有明顯的偏嫡女就不用說了,安慶公主和寧國公主這兩位看起來才算是真正的女
至於孫女,老朱能記住名字的孫女本身就沒幾可是誰讓朱有容和朱有齡是皇太孫的胞姐呢,以至於皇帝哪怕有些時候對她們有些不太滿意,但是看在朱允熥的麵子上也會優
朱有容現在是郡主,說不定什麽時候就成為了公主,有些身份是不會改變
回到東宮的朱允熥稍微有些不適應,朱有齡也有些不太適
看著四周,朱有齡說道,“小弟,大姐過兩天歸寧,說不準要好”
“好也好不到哪裏去,回來一趟還是要”朱允熥忍不住吐槽說道,“說起來你到底是怎麽辦?我先讓人給你修個郡主府,你覺得怎麽樣?”
朱有齡就說道,“大姐住在長興侯府,我偏偏住在郡主府,這像什麽話!好些姑姑也都是居於夫家,我就不出挑”
這麽說也沒什麽問題,因為大明的公主出嫁的時候是有選擇的餘
一來是直接居住在公主府,這也算是朝廷的產業,一旦公主不在了,朝廷是可以收回來
所以在曆史上也曾經出現過公主過世後,駙馬或者公主的子嗣想要留在公主府但是被趕出去的例子,也曾經出現過駙馬想要將公主府賣掉但是朝廷不許的例
除了住在公主府,公主自然也是可以住在夫就比如說老朱的長女臨安公主,她以前就住在韓國公府,這也是大明公主最有婦德的表率之
聽到朱有齡這麽說,朱允熥就說道,“那隨你,反正公主府也是給你準備著,要是在張家住的不舒心,那就搬去公主”
朱有齡就笑著打趣,“我現在隻是郡主可不是公主,你急著做大事可別連累”
“等你出嫁了,我就搬去乾清”朱允熥忍不住吐槽說道,“祖父怕是真的急了,我真要是搬去了乾清宮,估計是很難再搬回來”
朱有齡眼前一亮,頗為激動的問道,“皇祖父到底是什麽意思?是想著要傳位了?”
“他肯定是動了這心思,早就用子嗣的事情吊著我”朱允熥更忍不住吐槽說道,“總說隻要我和妙錦有了子嗣,他就幫著我們帶孩”
朱有齡就連忙說道,“本就該如此,你要忙著朝堂大事,妙錦又沒有育過子真要是皇祖父不幫忙,那你們可有的手忙腳亂”
這話完全就是立場問題了,說的就好像老朱有著豐富的帶娃經驗一老朱子女加起來近五十人,可是真的要說他親自撫育的幾乎是沒
更何況這是在皇宮呢,朱允熥要是有了子嗣,自然也就會有各種宮女、嬤嬤幫忙撫育,帶娃的一些事情根本就不用操
話雖然是這麽說,可是有些事情也算得上是所有人都心裏有數
朱允熥大權在握,這已經不是什麽秘密他現在手裏的權力,和皇帝幾乎沒有什麽區
甚至不誇張的來說,因為有著老朱的保駕護航,朱允熥手裏的權柄更大,對於朝堂的把控能力也要超過曆史上的大多數皇
畢竟很多的皇帝手裏沒有實權,而朱允熥沒有這個顧即使有人覺得這是狐假虎威,不過手裏的權力是真的,這就足以讓人感覺到開心和滿意
朱允熥的成長速度和心性讓老朱歡喜,不少文武官員也都覺得這位皇儲如果現在就接手皇權,應該是不會出現什麽變故,他能穩定住朝
這也是老朱現在總是放手的原因,他選擇的這個皇儲能力沒問題,這也超出了老朱一開始的預
別看朱允熥總是當著老朱的麵說不急著接手皇位,可是老朱哪裏看不出來一些事情
哪怕現在大權在握,可是名不正言不順,再加上老朱時常也會唱反調,朱允熥有些時候也是有些束手束
老朱就算是退位了,實際上也可以影響朝那就給他找點事情做,教育、撫養重孫,這就是老朱的條件,想要讓他放手就隻能拿重孫來
朱允熥都給釣成翹嘴了,他沒有想到自己為了皇位不隻是要靠祖父,靠父母,甚至連還沒有出生的兒子都成了談判的籌碼
大姐出嫁了,二姐的婚事也提上了日程,包括三姐朱有薇也都是要按部就班的如期成
至於朱允炆的婚事更加沒有什麽好說的,光祿少卿馬全之女馬氏已經被送到了杭州,成為了武林郡王
朱樉歡天喜地的回來了,見到朱允熥就說道,“侄子,這一趟可是要謝謝你”
朱允熥就笑著調侃說道,“那二叔可要在京城多住幾天,現在是趕上了農忙時節,要是在老家的話,二叔這就要下地”
朱樉連連點頭,頗為感慨的說道,“父皇是來真的,真的給了三畝田讓我來這叫個什麽事啊,我這手能提刀提槍,就是提不了鋤頭鐮”
“二叔,這話要是讓祖父聽到了,就不隻是三畝地”朱允熥笑著調侃,“現在京中上下都等著看秦王的收成呢,皇帝和太孫在種田,秦王也是!”
朱樉更加想要吐槽了,“其他的事情暫且不說,外頭都要開始說咱們老朱家又成了佃戶,都在忙著種”
這話也沒什麽問題,因為現在的老朱家算得上上下一條心,都是在忙著農耕的一係列事
楚王朱楨、湘王朱柏等人就不用說了,最近這兩三年都是在忙著開墾田地,那也是在執行朱允熥的‘湖廣熟、天下足’的戰
周王朱橚就不用說了,除了編纂醫書之外,這位植物學家也負責要監督河南等地的開墾田地的計
晉王朱棡在忙著在西北等地築城、劃分草場,一些剛剛就藩的藩王也都要‘自食其力’,起碼他們的封地要多產出點糧食才行,要不然王府糧食都不
畢竟大明朝藩王的供用,基本上是就近撥付,要是封地貧瘠的話,藩王也跟著難
蜀王朱椿是大明賢王,坐鎮成都的他不隻是在忙著宣揚教化,也是在大力的發展、鼓勵農
不誇張的來說,大明朝的宗室們基本上都承擔著一定的鼓勵農耕的任務,也都是在努力的去執行好這些事
朱允熥看著朱樉,開玩笑說道,“咱們老朱家本來就是佃戶出身,現在種田也不礙”
“不礙事不假,就是有些失體”朱樉忍不住抱怨說道,“祖父研究出來的那些糞肥是好法子,現在都是王府這邊先製”
朱允熥看著朱樉,認真問道,“二叔,我可是你親侄這糞肥到底是誰製出來的,你心裏沒數?”
“天塌下來也是你祖父製出來的糞肥,和你有什麽幹係?”朱樉振振有詞,義正詞嚴的說道,“要不是父皇旨意,各地藩王府都帶頭製糞肥?”
朱允熥瞬間無話可說了,因為朱樉這麽說好像也是有些道理
廄肥、漚肥雖然不算是特別完美,可是已經看出來了一定的效老朱這樣的急性子可不能等到法子完美無缺了再推行,有了一定的效果就開始推
畢竟農作物生長需要時間,今年這一批糞肥能夠增加一些產量,那就是賺到研製出來了新法子,到時候再推行就是,糧食到了穀倉難道還能跑了不成?
更何況推行一些新法子也需要時間,百姓看到了一些成效、宣揚開來了,才能更加的普
所以各地藩王或者勳貴帶頭,不隻是因為他們家大業大經得起折騰,更是因為上行下
朱允熥搖了搖頭,說道,“二叔,那糞肥真的是我找出來的法子!其他人暫且不說,咱們自家人得知道這個事”
朱樉很光棍的說道,“這事你去找你皇祖父說去,他要是說是你研製出來的法子,那就是你研製反正現如今聽著的都是你皇祖父研製的法子,其他人說什麽都沒”
被摘了勝利果實的朱允熥歎了口氣,“等著吧,過段時間說不定還有其他法子也是皇帝研製的,太孫辛辛苦苦忙了一場,什麽都沒撈”
“皇位都給你了,還有什麽好爭的!”朱樉就酸溜溜的說道,“我要是你,做了點好事就往皇帝身上推,哪像你還和皇帝爭功!”
朱樉心裏更加酸溜溜的事情就是太孫這麽直白的爭功,皇帝居然一點不生氣,反而是一副得意揚揚的樣
朱樉也明智的決定有些事情他不參與,因為他就是個‘外人’,多做多
所以最好的辦法也就是踏踏實實的做好自己的事情,在老家種田反省,以及成為太孫大婚的主婚人,這就足夠
其他的事情,那就和他沒關係了!(本章完) <.bisa.,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