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越權

字數:6174   加入書籤

A+A-


    老朱是一個非常勤勉的人,對於政事他無比認真,也從不會有什麽懈哪怕是兒子、孫子會幫忙分擔一部分政事,但是不代表老朱就會當甩手掌櫃
    不過因為朱標的事情,這也讓老朱稍微的有些吸取教訓
    來到了文華殿,老朱就問道,“都說你小時候就喜歡舞刀弄槍、閑不住,這兩年也沒看到你練刀練槍了,一天到晚就是在伏案處置這些事”
    “也不至於,我也時常練練刀槍、活動筋”朱允熥可不是自誇,這是事實,“就是槍法和刀法還是沒有長進,我怕是連我那二舅都打不”
    老朱就笑著說道,“常升雖說不成器,好歹也是帶過兵、打過他啊,也就是個悍你信不信,真要是衝陣,你那三個舅舅一個比一個凶狠?”
    朱允熥就問道,“我是知道他們有些武藝在身,隻是沒想到這麽利害?”
    老朱隨手拿過一份奏章,說道,“就說那常茂,敢一手抓著納哈那可是北元太尉、沙場宿將了,常茂就敢拔刀就他們幾個連將都當不好,隻是匹夫之勇罷”
    朱允熥就好奇的問道,“祖父,不是我昨天去了趟開平王府,這就來敲打我了?”
    “讓你出去走走,這都秋天”老朱就說道,“前些天不是說允炆在西湖泛舟,還和人去西子湖采看看,你那二哥這多閑情逸致,你隻知道處置政”
    還是老朱心疼孫子,他很開心看到朱允熥這麽勤可是也時常想著自家孫兒也是風華正茂的年齡,要不是現在家裏實在沒人辦事,也不至於這個半大小子整天忙著政
    看看其他的兒孫,乃至是那些個勳貴人家的子弟,一個個的都比太孫還要逍遙自
    朱允熥就樂了起來,說道,“行,三天後我去玄武湖泛到時候叫上我姑姑姐姐,叫上勳貴人家再叫上些國子監的,讓他們吟詩作賦,行不行?”
    老朱立刻開心了,“對嘍,年輕人就該有年輕人的樣你還不滿二十,豈能整天和咱這六十多的一你在尋尋,有合適的給你叔叔、姑姑定個”
    這不是在誇張,而是自皇十六子慶王朱栴之後,還有八個皇子沒有成親,包括寧王朱
    朱權年齡合適了,是該成婚而最小的朱,現在才八歲,理論上還沒到十歲封王的年
    老朱的女兒們呢,其實基本上都嫁出去了,也就是一個虛歲兩歲的寶慶公主還在宮裏養
    朱允熥想了想,說道,“祖父,叔叔們的婚事我來定,這不妥吧?”
    “妥,能有什麽不妥?”老朱就說道,“就說你寧王叔吧,也就是和你同說是叔侄,實際上也就是兄弟一還有你慶王叔,也是和你同齡,去年就成了”
    朱允熥就忍不住說道,“慶王叔前幾天還來了家書在抱怨,他這個慶王改駐韋州本該是去慶陽、寧夏鎮,現在隻能在韋州城暫住倒也罷了,王府沒有不說,還在那成”
    老朱滿不在乎的說道,“又不是他一個如此,怎麽就不知道體諒人!咱們也是為他好,慶陽現在供得起他?再說了,真要是現在去了慶陽,他的安危都難”
    太靠近邊疆了,而且是一個新設立衛所的戰區,尚難保障親王的安全和承受王府龐大的經濟負所以改駐韋州城,這絕對不是一個壞主意,不是對慶王朱栴的偏
    遼王幾個實際上也是一樣,因為各種原因現在還沒有在封地建王府,不過這也是遲早的事
    老朱就繼續說道,“你的叔叔們遲早是要你來照顧著,這些事情咱也沒辦法操心”
    “”朱允熥就笑著說道,“這不是還有姑姑們麽,到時候就讓她們參謀、選好人不過我先說好了,我選的王妃隻會是五軍都督府這邊的人家,最差也得是個指揮使家”
    老朱擺擺手,“隨你,公侯人家的也好、指揮使家的也罷,都隨”
    “反正我是不會給皇叔在找個蒙古女”朱允熥就戳著老朱的心窩子,“要不然的話,到時候怕是又要鬧起來!”
    老朱氣的要打人,不過這混賬孫子就是如此,時不時故意說話戳一下人,習慣了就
    老朱仔細想了想問道,“現在這些人裏頭,就允炆找了文臣家裏的?”
    朱允熥點頭說道,“尚炳比我們小點,過兩年才定濟熺早就和潁國公家的定親了,高熾和我同齡,定的是指揮使張麟家”
    老朱就笑罵說道,“什麽指揮使,無非就是他女兒被選為世子妃,這才賞了個兵馬副指這身份啊,還是有些配不上咱那胖孫”
    老朱又開始催了,“快些成親、快些給咱添個重孫,和你差不多歲數的都成家你看看允炆多有出息,前腳剛成親,這邊就傳了喜”
    朱允熥也沒有想到這些啊,朱允炆是在朱標喪期剛過才成親可是現在就有了動靜了,不出意外的話明年就會有第一個孩子
    老朱自然是開心的,要說重孫老朱現在也是有靖江王一脈的朱讚儀就是老朱的重孫輩,不過到底是隔了一層,是侄重孫
    朱允熥就說道,“允炆的子嗣肯定是按照輩分來,得是文,再加個”
    允文遵古訓,這是太子朱標一脈的字再加上五行相生,這就該到土
    朱允熥就問道,“祖父,允炆的子嗣是誰來起名字?按說也是我爹的首孫.”
    老朱直接打斷,說道,“按照常理是這麽回事,隻是你不一你是皇太孫,以後就是皇帝,這是祖宗之不要說兄弟了,就是那些叔叔也得敬著”
    老朱開口,對朱允熥說道,“你的子嗣,咱想著要不叫‘文圭”
    朱允熥覺得不對勁,曆史上朱允炆的第二個兒子就是朱文圭,也就是那個被朱棣關了幾十年連牛馬都認不出來的建庶人,和曆史上朱允熥的後代‘吳庶人’可謂是難兄難
    ‘圭’,這就是帝王貴族舉行禮儀時所用的一種玉
    朱瞻基出身的時候,據說朱棣就夢到了老朱將大圭塞到了他手裏,這讓朱棣一下子就產生了錯覺,他的好聖孫就是祖宗庇佑愛護
    朱允熥立刻搖頭說道,“這個名字不好,給我侄”
    老朱立刻瞪眼,“不行,允炆本就是和你爭過,他的兒子再叫文圭,那還得了!他的子嗣隨便起個名就是,倒是咱重孫要是文圭不好,就叫文聖如何?”
    朱允熥嚇了一跳,“祖父,可千萬別這樣!這名字太重,肯定不行!”
    老朱的偏愛一直都是不掩飾,他眼裏的第一個孫子是‘朱雄英’,不在字輩、不按五行也就罷了,又是英又是雄
    現在到了重孫了,老朱想著的是‘聖’,這實在是太誇張
    老朱就立刻說道,“那就是朱文垚了,咱重孫就該是堯舜那般的聖君!”
    什麽朱文聖啊,那就是老朱給出來的埋等到朱允熥反駁了,立刻提出來一個新的名
    文垚,自然是取三從土為高、也可以是強盛、強壯的意但是歸根到底,到了朱允熥的嫡子身上,那就是‘堯’了,這本來就是同音
    老朱心滿意足,看著朱允熥,“今年成婚,明年咱就要見著文有了文垚,咱就讓你當皇你把錢挪去開平王府咱也不管你,你在水師那邊造船、調兵遣將也不會過要是生不出來兒子,咱明年就收拾你!”
    被催著出去玩、被催著生孩子,朱允熥覺得自己的待遇還是非常好
    不過朱允熥也明白自己的一些情況,看似是讓他去遊山玩水,不過這裏頭也是帶著任
    不要說皇儲了,就算是皇帝也會踏青、秋遊,統治者也不一定就是隻會處置政這一係列的活動,實際上也是要有著很多的方方麵麵的安
    正事聊完,朱允熥對張福生說道,“聽到了沒,去安排啊,三天後去玄武到時候把太孫妃接著,明天讓人把名錄送過”
    對於朱允熥的安排,老朱自然是非常滿意的,自家孫兒去遊湖,那可不隻是單純的遊
    “你那些兄弟也該回來了,這一年都在外”老朱有些小期待,“今年在應天府過年,也看著你大婚,明年再讓他們去辦正”
    朱尚炳、朱高熾、朱濟熺以及朱有燉,這四大藩王世子還是有作用雖然現在也就是朱尚炳在坐鎮西安,其他的三個藩王世子在拜訪一眾皇
    不過明年這四位藩王世子就不一樣了,他們要去北邊巡邊其實這也代表著皇家的第三代正式進入朝堂的視野範圍,開始要承擔起來一係列的重任
    至於說朱允熥這個皇太孫早就站在了台前,實際上這也就是個例而已,更多的還是身份的因但是秦王世子等人開始集體露麵,就意味著皇室第三代的初步成熟
    再長遠一點的來說,意味著大明江山社稷的穩
    老朱笑盈盈的,心情非常好,“咱聽說今年幾個皇莊的產的糧食多了些,你那些叔叔們辦事也得那些糞肥好啊,能讓咱大明多些糧”
    “現如今也就是咱們這些皇室,還有些勳貴人家這麽用肥”朱允熥說道,“沒個幾年的時間,估計很多百姓也不會這麽漚還是要再等等,該改進還是要改”
    老朱對此倒是看得開,“等一等也不礙事,隻要有用就現在權貴人家的會這麽些法子,咱們也沒打算藏著掖著,都是要教給百以後糧食越來越多,咱才樂”
    新的方法推廣起來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尤其是現在的傳播速度有限,百姓的認可度還還難
    但是不管怎麽樣,這已經有了變好的趨勢了,這就讓人感覺到開心和滿意
    朱允熥就繼續說道,“這倒也是,就是糞肥這東西到底是再多也不嫌多、不夠尋常百姓更難說了,想要像咱們這樣的倒也為”
    “那些收來的夜香一直都是好東西,好多莊戶人家花錢也是要”老朱倒是對此心知肚明,“應天府的這些百姓覺得屎尿麻煩,要花錢請人弄莊戶人家的哪嫌這些東西埋汰喲,糧食能多收個三五鬥都是好”
    這自然也是實際情況了,不種田的人永遠都不知道種田的辛
    朱允熥和老朱說著話、聊著天,也到了吃晚飯的時候
    而其他人則是在忙著一些事情,尤其是聽聞皇太孫今年要去玄武湖泛這對於一些人來說就是非常好的機會了,這樣的盛大活動意義不比踏青
    皇帝現在不可能踏青、秋遊,也就是這位大權在握的皇太孫會組織這樣的活動哪怕門檻高的可怕,和尋常百姓基本上是沒什麽關
    但是世家大族、勳貴大臣或者是文人墨客等等,他們就想著要表現自己
    朱有容跑去找徐妙錦了,“小弟說了,這一趟怕是要給其他幾個叔叔選妃,到時候咱們幾個一道,你這邊認識幾個名門閨秀是吧?”
    徐妙錦也不矯情,說道,“倒是認識幾個,性子和樣貌也還不就是不知道殿下那邊是不是有些安排,說到底皇子們身份不”
    “有什麽不同,咱們幾個覺得合適的就送到他跟前,合適不合適不還是他定奪麽!”朱有容有些抱怨的說道,“讓允熥去管叔叔們的婚事,這多不要是和睦了還好,要是不和睦的話就要埋怨他”
    徐妙錦不好接話,可是想想看也不覺得有什麽問
    現在皇帝在,理論上自然是皇帝安排這些事可是仔細想想以皇帝的歲數,再加上那些皇子的歲數,有些時候真的讓皇太孫來辦也不是不
    畢竟親王妃的人選,那也不是什麽小事(本章完) <.bisa.,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