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大婚的序曲

字數:6287   加入書籤

A+A-


    禮樂之邦,從來也都不是隨意說說而
    自漢代始稱皇太子,明帝始有臨軒、冊拜之唐則年長者臨軒冊授,幼者遣使內宋惟用臨元惟用內冊,不以長
    其實皇太孫的道理也是差不多,現在朱家基本上就是講究嫡
    而冊封太子、太孫或者是太子大婚等等,又是有些區別
    老朱一直都是在努力的恢複漢人文化傳統,所以在一些社稷的大事上,那也是非常在意
    其實這麽些年,儲君的大婚也是有所改
    不過儲君地位不同,曆代之製與納後大體相不過隋、唐以後,始親迎,天子臨軒醮宋始行盥饋禮,大明自然也是這
    不過老朱稍微有所改進,在洪武元年定製,凡行禮,皆遣使持節,如皇帝大婚
    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期之後,自然也就是告廟
    朱樉表情嚴肅,一身冕服的他持節受冊告太廟親王的婚禮沒有這樣的待遇,但是太孫這個儲君就有這樣的待
    至於朱允熥呢,這個時候已經開始齋戒了,他和皇帝也有各自的任
    老朱一身無比莊重的冕服來到奉天殿,朱允熥也是一身冕服的來到奉天殿,到了丹陛前跪
    傅友德表情肅穆的端著禮盤上前跪下,盤子裏是一支恢複古禮,那自然也就要注意細
    朱允熥祭酒之後,是藍玉端著禮盤上前,這次裝的是祭
    祭酒祭食結束後,朱允熥來到禦座前跪
    老朱看著朱允熥,朗聲開口,“往迎爾相,承我宗事,勖帥以”
    朱允熥恭恭敬敬叩頭,朗聲回應,“孫臣朱允熥謹奉製”
    四拜禮結束,老朱就回宮了,而朱允熥也離開奉先
    在中山王府外,張福生緊張而忙碌著,一點都不敢大
    仔細的盯著,忽然問道,“這位置怕是不對吧?”
    旁邊的徐輝祖頓時緊張了,連忙問道,“大伴,東宮官次於南,東西相這是對的,此前已經讓人問了好些次、量了好些次,肯定不至於出了差”
    大婚的時候,朱允熥的站位也是有講究一舉一動都要合乎禮製,那自然所站的位置,就是要和東宮是一條線
    張福生壓低聲音說道,“魏國公,太孫殿下不居正殿,這得挪”
    徐輝祖一聽頓時明白,別看現在皇太孫是主掌東宮,可是東宮的寢宮正殿一直都是空著裏頭的擺設等等,還是和當年先太子朱標在的時候一
    徐輝祖立刻拿出預案,說道,“大伴,要不然稍微向南移三步,和東宮中軸對”
    張福生立刻開心說道,“這是最好不過了!太孫殿下至純至孝,奴婢也不敢出差錯,還望國公見”
    在這兩位說話的時候,常升已經一臉嚴肅的帶著錦衣衛、禁衛將中山王府圍了裏三層外三層,沿途的街道也是有禁衛開始值衙役什麽的,那也隻能是在最外圍維持秩序
    寧國公主和安慶公主的馬車也到了,兩個人也不廢話,直接帶著一些宮女、嬤嬤進入中山王府,全麵的接管一應秩序等
    徐輝祖和徐李氏自然不會有任何的不滿,徐妙錦出閣自然就是要守規矩,皇太孫的大婚更是不能有任何的馬
    朱允熥在東宮看了看,忽然覺得不對勁,“不是,我這也沒什麽啊!”
    想了想,朱允熥還是直奔乾清宮,“祖父,我這大婚之後肯定是要先住在東宮,起碼要住個月我看了看,怎麽看著像是要我立刻搬來?”
    老朱愜意的眯著眼,享受著郭寧妃的捏肩,“月餘?要我說三天過後命婦朝賀了,你們就搬過”
    “那不行,妙錦肯定心裏”朱允熥說道,“我是沒大沒小的慣了,她肯定不這一來就住在這邊,她心裏發”
    老朱頓時睜開眼,指著朱允熥罵道,“你還真是朱標的兒子啊!還沒娶媳婦就不管老的了!”
    郭寧妃就對朱允熥解釋說道,“太子那會兒也是這麽說的,還總是嫌不夠隆”
    看朱允熥不理解,郭寧妃繼續解釋,“太子和太子妃大婚的時候,古禮該是贄禮用太子覺得襯不起太子妃身份,吵著改為金翟車用鳳轎,雁以玉為太子妃謁廟,太子也跟著一道”
    朱允熥一想頓時樂了,“祖父,那也不能全都依著現在這麽一弄,我都忙了不”
    老朱更是笑罵說道,“你爹就是偏愛你娘,生怕怠慢咱想著也是這個理,你娘入宮的時候孝期還未過,心裏又怕沒了遇春就不受咱待哪至於啊!你娘是咱朱家宗室大婦,再隆重都不為過,咱就依了你爹心”
    太子妃入宮用鳳駕,祭太廟太子陪同,甚至朝見皇帝的時候乘小車,這無一不是當初朱標對常太子妃的偏也就是太子妃到底不是皇後,所以午門不能走中間那道
    不過朱允熥還是堅持道,“先住一個月,等過完年我再搬過”
    老朱狠狠一瞪眼,“隨你,你不搬來都行!咱年紀大嘍,這要是哪天沒起來,怕是有人都不知道!”
    用身份壓不住,就用情感來施壓,老朱這一招用的是越來越順
    但是朱允熥不接招啊,直接說道,“不至於啊,不是說還等著抱重孫麽!我這大喜之日,說這些不反正過完年再搬過來,到時候把偏殿先收拾出我年紀輕,看偏殿的擺設也老氣了”
    郭寧妃就幫腔說道,“太孫說的也是在理,偏殿是老氣了這兩天讓人收拾收拾,依太孫寢宮的樣式再置辦些家具擺設,這可好?”
    老朱頓時說道,“這倒也是,咱此前倒是沒想咱歲數大了,就喜歡看著老舊允熥不成啊,這用的東西得亮堂一些才改,回頭就讓人給改一改,咱孫兒年輕!”
    以前老朱可能不覺得,他的乾清宮布置等等可能稍微顯得老
    也別說什麽中式家具看著就穩重、老成等等,風格還是有些差別
    郭寧妃就打趣說道,“就是現在想著允熥成親了,他那寢宮也得改以前說是刀槍劍戟斧鉞鉤叉的擺了不少,這兩年沒往裏頭添些東西這搬來乾清宮,最多給你弄個庫房,別給牆上給掛的滿滿當”
    “娘娘,這兩年我寢宮可沒再掛多少兵刃”朱允熥叫苦不迭,趕緊解釋,“都是以前的事情了,小時候不懂事,現在不能再說了!”
    “不是說還掛著幾柄劍嗎?還有兩杆槍,記得上回過去見著了,一進門就看著門口杵著根”郭寧妃繼續打趣著說道,“可給陛下氣著了,說你還是像往常一”
    朱允熥仔細想想,也頓時樂了,“挺您這麽一說,好像是有些出格了啊!大概也就是以前習慣了,底下的人也不敢說,我順眼了就那麽擺”
    老朱對此深有感受,他也就是覺得有些東西看順眼、看習慣了,也就這麽著真要是有什麽改動,他反而還是有那麽一些不自在
    “你搬過來了,咱也不去你們那屋,你們也別嫌咱老喜歡囉”老朱就說道,“尋常百姓家的,兒孫也都是要跟著長輩咱不給你們立規矩,你們別躲著就”
    自己有著一片小天地當然好,估計很多當兒媳的都不想著跟公婆一起
    朱允熥嘿嘿一樂,“我本來就沒規矩,從小到大就沒規”
    “沒規矩好,親”老朱就樂和和的說道,他大概是最不希望看到朱允熥特別守規矩的人,“咱也知道你喜好,咱不讓人收拾你屋,該什麽樣你和你媳婦自個兒商咱也不管那麽多,明年抱著了重孫就”
    得,催婚已經不能滿足老朱了,現在是在忙著催
    郭寧妃想起來一件事情,說道,“乾清宮的人得換一波,陛下以為呢?”
    朱允熥愣了一下,連忙說道,“用不著,都是熟悉人用著順”
    “那哪能一樣!”郭寧妃就嚴肅的說道,“在東宮裏頭,宮人伺候你習慣了,知道你喜這要是搬來了乾清宮,到底是以東宮的人說了算,還是乾清宮的人說了算?我看呐,多半還是乾清宮的老人說了算,你手底下的那些人也不敢多嘴,那多不好!”
    老朱一想也有道理,可不能委屈了自家孫兒,“寧妃說的有理,宰相門前七品官,更何況還是咱跟前的換一些,咱好”
    “那自個兒管自個兒的,東宮的那幾個在我跟前就”朱允熥就說道,“我也不守規矩,手底下的人倒不是不守規矩,隻是我寬仁點,手底下的人也知道我喜歡鬧騰真要是讓他們伺候祖父,我也不踏”
    聽到朱允熥這麽說,老朱也不堅持,“那行,這也是小事,看著辦就”
    老朱對底下的人規矩人,太監、宮女的都是謹小慎微生怕犯朱允熥稍微強點,看著是要比老朱寬仁一點,手底下的人不敢僭越歸不敢僭越,但是比起老朱這裏的人要稍微‘活潑’一點,哪怕這也隻是活潑的有
    老朱認真起來,問道,“眼看著明天就要成親了,心裏頭咋想的?”
    “怎麽想的?”朱允熥就說道,“踏踏實實的過好日子唄,有了媳婦就早點生幾個孩子,教好孩子就”
    這話老朱滿意,多子多福一直是他的觀念,“咱和你說好啊,等妙錦生了男孩,你再納”
    朱允熥頓時樂了,“再說、再說!”
    “什麽再說!”老朱頓時不樂意了,“別和你爹一樣,屋裏人少!”
    朱標的侍妾不算多,老朱的侍妾一共二十四個,朱標隻有一個零
    “過兩年再”朱允熥也沒想過一夫一妻,“真到了什麽時候,也該納文臣、地主家要是番邦送女子過來,真要是合眼緣的我就納入後宮,我心裏有分”
    對於朱允熥的有分寸,老朱非常的滿意,這才是皇帝、大丈夫該有的樣
    就像老朱的妃嬪當中,韓妃是高麗人,翁妃是弘吉剌他的一些侍妾也不見得都是國色天香,很多的時候也是出於政治因素考比如說郭子興的女兒郭慧妃;馬世熊當初手底下數萬人,歸降老朱後,義女就成為孫貴其實郭寧妃也好、李淑妃也罷,多少也是有些老朱當初拉攏部下的手段之
    朱家出情種不假,可是有些事情也沒有那麽單
    “成親之後,咱就不當你是個半大小子”老朱更加嚴肅,說道,“你現在在咱跟前鬧,咱看著歡等你成親了,你就成了丁,該管著一家老小、江山社到時不管是做人做事,咱都要求高些”
    朱允熥就點頭認可,“是這個理,現在還能仗著年齡胡攪蠻現在都成家立業了,是不能再胡”
    “踏踏實實過好自己的日子,咱那孫媳你也得教”老朱更加嚴肅,“咱是看重她身份和品行,隻是她這身份到底是太孫妃,以後要當國國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宮裏什麽樣子你心裏明白,這也二十三年無主妙錦就是當家媳婦,她要是管不好事就不成,明白嗎?”
    朱允熥嚴肅點頭,說道,“孫兒明白!她就是守著規矩,我也要推著她去管好宮裏的事”
    老朱頓時開心起來,對郭寧妃說道,“你到時候也搬到乾清宮裏來,這些年你代管後宮咱孫媳進門了,你幫襯她管好後”
    郭寧妃自然心裏有數,她是老朱寵妃,在李淑妃過世後也在代管宮裏的事但是到底是‘代管’,和當家媳婦是兩碼
    至於在清宮修行的呂氏,沒有人提起,也別指望她能管
    太孫都已經接管朝廷大事了,太孫妃自然也要開始學會執掌後宮、學會如何做到母儀天下了!(本章完) <.bisa.,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