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頑疾

字數:6330   加入書籤

A+A-


    有些事情或許很快就可以全麵的推進了,朱允熥對於一些事情也開始認真對待
    北邊看起來是在打仗,但是朱允熥實際上也沒有什麽特別好擔心
    朱棡、朱棣都是帶過兵的,再加上藍玉、傅友德的輔佐,還有一大批精兵強將,這自然也就沒什麽好過多擔心的
    更何況這一次作戰的對象也不是蒙古部族的絕對主力,這隻是一些比較小的部不是戰略決戰,自然也就不用擔心太多損兵折將的事
    這個時候的朱允熥也覺得禮部尚書的人選確實是需要早點定下來,要不然有些不太方
    真要是出海的話,賺錢、探索當然是擺在第一位可是同樣也是宣揚大明國威,這時候禮部、鴻臚寺的官員就需要出現
    不過以大明現在的風格,肯定是先禮後兵船隊肯定是要有上萬名士兵,要是不服王化的話,大明也隻能討
    這樣的事情也非常正常,鄭和下西洋的時候就是隨行帶著數萬兵幫忙討伐海盜、鎮壓番國叛亂,敢對大明船隊動手的也順手收拾
    至於宰不宰別人的國王,然後再下詔另立國王,那就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想著這些,朱允熥問道,“大和尚,安南的那個黎元澄現在在何處?”
    道衍立刻回答說道,“回殿下,黎元澄現在在鴻臚寺所安排驛舍歇此前數次上奏想要求見陛下,都被攔著”
    在安南的時候,這個黎元澄是權臣之子,可以說是威風八麵但是到了大明來了,這地位顯然就是一般般了,說話做事也沒有什麽份
    朱允熥笑著說道,“讓他明天入朝覲見,這麽拖著也確實不叫個”
    道衍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麽才好,理論上來說藩國使臣來了,皇帝肯定是要召見的,說不定還會有所賞
    但是這個黎元澄的情況稍微有點特殊,這就是因為他的父親現在很有可能篡國,大明這個宗主國稍微有點看不
    不過這也沒有太大的關係,起碼沒有完全的冷落黎元澄,該安排食宿等等還是沒問題,隻是暫時沒有正式的召見而已,也不算是禮節不
    見一見吧,朱允熥還是很想要看看這個黎元澄到底對火器有什麽研究,也要讓他的父親胡季犛知道大明的軍
    道衍對於這件事情自然也不敢有任何的意見,隻需要執行好皇太孫殿下安排的事情也就行
    更何況在道衍的心裏,也是認為這樣的做法是比較合適的,那也就意味著更加需要執行好這件事情
    這些也就是朱允熥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處理好了這件事情,自然也就需要繼續處理其他的事情
    這也沒什麽好說的,主要就是習慣了這樣的一種狀態,都已經習以為常了,那當然也就意味著不會有什麽不適應的地
    戶部尚書鬱新再次來到了文華殿,他也覺得自己這個工部尚書出現在文華殿的次數遠超於出現在武英殿的次
    但是這類事情不是鬱新一個人才會有此感受,現在在朝中位高權重的,基本都是如
    “殿下,帝鄉多有遷民冒充土”鬱新嚴肅說道,“殿下,臣以為當整頓此”
    這件事情朱允熥也完全可以理解,以前鳳陽戶籍的百姓比較少,所以也會遷移一些百姓來充可是遷移來的百姓冒充本地人,這可不是說有個口音等
    最主要的還是在帝鄉,有些福利待遇是不一樣尤其是以大明的戶籍製度,戶籍也是代表著職業等等,這些要是亂了自然也就會有不小的問
    朱允熥毫不猶豫的回答說道,“戶部去處置此事,有司協以黃冊為主,順便清查帝鄉土地田產之事,絕不可大”
    在朱允熥的心裏,他也不覺得將戶籍給限定死就是最好的解決辦
    可是幾百年後還有很多農村戶口呢,更何況現在
    尤其是現階段還需要恢複生產,在農業文明的社會自然也是需要保證足夠的糧食產出,這才是一個國家最大的財稅來源,當然更加需要重
    而且如果不加以引導的話,說不定很多人就是無心生產了,這就不太妥當
    他能夠做的也就是給一些戶籍稍微鬆綁一點,不能直接一棍子全部打
    既然朱允熥這個皇太孫都這麽說了,鬱新自然也知道該怎麽這一次來文華殿,他也就是想要做好這些事情,這也是本職工作之
    “你這個恩主心”朱允熥笑著對夏原吉說道,“唯獨一點不好,就是沒有太大的魄力,做事總是畏手畏”
    夏原吉則立刻開口說道,“殿下,尚書大人慷慨好義,治家有身居高位不忘本色,嚴飭吏治、職事修舉,堪稱百官楷”
    朱允熥頓時笑著打趣,“也就是知道你們兩個有私交、有恩義,做事勤勉不結若是我多疑一些,說不定就要覺得你們聯起手”
    鬱新則恭敬說道,“殿下,臣本為一布衣,蒙陛下簡拔、賜臣不敢有負陛下所托,臣愚鈍,隻能勤勉做事、恪守本”
    這倒也算得上是鬱新的性格了,這是他的為官、為人之
    鬱新隨即嚴肅起來,說道,“陛下,洪武三年時,朝廷邊地急需軍糧,政府募商人輸糧換取鹽引,憑引領鹽運銷於指定地區,稱為開四年時,製定中鹽則計道路遠近,運糧多寡,考慮中納商人能否獲利等因素,以確定糧引兌換”
    朱允熥微微點頭,這是朝廷的做法,現在也都是在延
    這也是為了節約一些成本,糧商將糧食送到邊關換鹽引,這也極大的降低了朝廷的壓力和負這個開中法不隻是讓朝廷少了運輸成本,也讓邊關衛所糧食不
    至於那些商賈,他們也有利可
    鬱新嚴肅起來,說道,“殿下,商人輸運糧食到塞下,然後發出憑據,根據憑據支給食這本是好事,隻是如今看來,有宗室權貴或官員、豪強奏討鹽引、轉賣於鹽殿下,長此以往,不隻是朝廷財政受損,邊關軍戶再難有糧!”
    朱允熥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以前的開中法是商賈將糧食就近送到衛所,然後拿到鹽
    可是現在呢,有人看到了有利可圖,直接要拿走鹽根本不在乎糧食有沒有運到邊關,拿到了這樣的鹽引指標轉手賣給鹽商,這就賺翻
    這不隻是破壞大明的財政了,這也是讓邊關軍戶的糧食都不能得到足夠的保證!
    道衍忍不住看了看鬱新,再看看夏原
    這位戶部尚書還真的是不怕得罪人啊,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要開始準備掀起大案要知道當今天子本來就是眼裏揉不得沙,對於貪腐深惡痛絕,也是一直使用嚴刑峻
    而這位皇太孫也好不到哪去,看似是比皇帝稍微寬仁一但是貪官汙吏落在了這位太孫手裏,實際上也沒有一個好結果,最多就是少了被剝皮充草
    朱允熥記下這件事情,嚴肅說道,“知道了,這事你暫且不要聲”
    鬱新自然也明白,也就是說現在不要上奏章,更不要再朝堂上直接開始彈暫時不要輕舉妄動,這一點肯定是沒什麽問題的,以免誤了太孫的大
    不過在場的這些人也都明白,以鬱新的性格,要是皇太孫遲遲沒有任何動靜,那麽就算是觸怒太孫殿下,那也是會在朝堂上直接奏報,將鍋蓋給掀
    看到朱允熥明顯的不高興,夏原吉和道衍也開始緊張起來了,他們知道這也算是風雨欲來
    這位太孫或許對其他的事情不會特別苛刻,可是對於貪官汙吏、假公濟私等等事情,那也是絕對無法容忍
    朱允熥直接開口,對張福生說道,“召朱忠、蔣瓛,讓他們立刻過來!”
    夏原吉和夏原吉對視一眼,他們的猜測果然沒這位皇太孫果然是一點都不會容忍,直接召見錦衣衛和北鎮撫司的兩大管事人
    那可是皇帝和太孫的耳目,在大明的官場上想要瞞住這兩位一些事情,也絕對不是那麽容易的事
    朱忠和蔣瓛匆匆來到文華殿,他們也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可是他們知道既然是太孫召見,那麽肯定就是有大事發生,尤其是兩大特務機構的主事人同時被召見,就更加意味著非同尋常
    朱允熥也不廢話,說道,“你們去給我查清楚,這鹽引到底流向了何處!給我查清楚,到底是哪些權貴、宗室敢對開中法動手腳!”
    哪怕是見過很多的大風大浪,可是這一刻的朱忠和蔣瓛也是麵色大變,事情比他們想象的還要難處置了,這件事情算得上是牽一發而動全
    因為涉及到了‘鹽’,那就絕對不是什麽小事情了,更何況還是涉及到為邊關衛所送糧食的開中
    這肯定是得罪人的事情,但是對於朱忠和蔣瓛來說,這實際上也沒什麽好在意的,他們就是天子鷹犬、爪牙,他們的存在就是去得罪一些
    朱允熥繼續說道,“查實了,即刻將人控製住,立刻奏報過來不得耽誤!”
    朱忠和蔣瓛更加明白了,這件事情皇太孫是無比重視的,他們必須要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給出一個滿意的答複才
    夏原吉和道衍就忍不住開始擔心起來了,錦衣衛也好、北鎮撫司也罷,這都不是什麽善類,他們是無風也能起三尺浪的存
    現在有了皇太孫的旨意,這些人說不定就要掀起大案了,這些人說不定就要拿出擅長的栽贓、誣陷等等,這也都是有先例的,絕對不是對這些緹騎的冤枉之
    不過在這個時候,道衍和夏原吉覺得還是聰明一點的不要多說什麽才好,現在太孫在氣頭上如果事態開始擴大或者失控,到時候就要及時的去勸諫了,這也是他們的為臣之
    現在的朝廷還有不少事情要做,現在也需要一個相對比較平穩的政局,可不適合出現太大的波
    朱允熥確實是被氣的不輕,因為吏治的問題看起來就是一個無解的難題,在任何朝代都難以解決一些事
    兩宋時給了官員極高的俸祿,可是依然沒辦法抑製一些官員的貪對於有些人來說,這就算是欲壑難平
    而大明對於貪官極為嚴厲,可是依然會有一些官員選擇鋌而走險,或許也是覺得當官了就該有權有錢,要不然就對不起自己的十年寒窗苦
    雖然感覺到非常頭疼,不過朱允熥也明白接下來有些事情必須要處理好,要不然看起來非常不錯的開中法就要因為這些老鼠毀於一旦
    宗室、權貴、官員,以及地方豪強、鹽商等等,這些人很有可能會沆瀣一氣,這不是一個群體就能夠完成的事
    本來是想要平穩過渡,想著這一兩年稍微的安穩一點,但是那些人根本就不給朱允熥安穩的機會!
    氣鼓鼓的朱允熥很快就調整情緒,然後繼續投入到批閱奏章的大事當哪怕有些事情確實讓他非常的不高興,可是這也不代表著他就是能耽誤一些其他的大事,事情依然需要處
    大明朝的政事實在是太多了,朱允熥沒辦法在這個時候選擇偷懶,該辦事的時候就要努力的去解決好一些事
    這時候就不隻是朱允熥看起來無比關注了,道衍和夏原吉也都是非常認真的在處置自己的一些公務,絕對不能在這個時候招惹皇太
    忙完一天的事情回到東宮,看著徐妙錦在慢慢散步,朱允熥原本有些煩躁的情緒反而穩定下來
    這可能也就是家庭的重要性了,可以讓人在稍微有些疲憊的時候得到些許安慰和放
    “殿下,臣妾看院裏的花都開”徐妙錦笑顏如花,開心不已的說道,“開年來風調雨順,想來應該是一個豐”
    朱允熥笑著點頭,“江南等地差不了,肯定是個豐年!”(本章完) <.bisa.,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