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踏實辦事
字數:6404 加入書籤
一臉絡腮胡的常森趾高氣昂的來到了文華殿,可是好像也沒人覺得這樣有什麽不
常森規規矩矩行禮,“臣前軍都督府僉事常森參加皇太孫殿下,殿下千”
朱允熥微笑頷首,“平身”
在常森起身之後,朱允熥笑著打量著常森,“三舅,看這樣子在福建還是比較舒心,看著是雄壯了一”
常森沒有不好意思,坦然說道,“殿下,臣在福建倒也安穩,是長胖了”
朱允熥就開玩笑說道,“以前有些事情不好說,現在我也能說三舅也是要抓抓緊了,早些添個子嗣,也能了卻外祖母的擔”
常森雖然有些尷尬,不過還是說道,“有勞殿下觀念,臣這邊也沒懈怠,也是想著要添個子”
簡單的拉扯家常後,朱允熥問道,“福廣兩地出海的百姓多嗎?”
常森就嚴肅的回答說道,“回殿下,以臣所見確實不臣還聽聞不少宗族都有子弟出海,若是有所成績就接宗族人過”
對此朱允熥好像也不覺得有什麽好奇怪的,這一切也確實算得上是在他的一些預料之中了,那自然也就不會有什麽好大驚小怪的地方
朱允熥很清楚,在福建乃至廣東的一些地區,出海去闖蕩也算是有著一些悠久的曆史了,現在很多人的首選地自然也就是去東南
幾百年後也是一樣,隻要媽祖不反對,那些人就拎著包出發別管有沒有簽證,目的地到了就
這件事情朱允熥也不打算多說什麽,有些事情是出於政府層麵也沒辦法控製
還是將大明發展的更好一些才行,這才是關不過考慮到大明龐大的人口基數,有些人想要往外跑,這也沒什麽好奇怪
朱允熥則繼續問道,“那些人若是出海、歸來,事情你查的怎麽樣了?”
常森立刻回答說道,“殿下,臣查的很用什麽船、走那條水路,多久能到,臣都查清楚那些人也多是去三佛齊,隻是聽聞三佛齊去年給滅”
三佛齊本來是東南亞一個大國,但是一個王朝也是有著一些興衰期,去年的三佛齊就被滿者伯夷給滅掉
聽著常森仔細匯報著一些情況,朱允熥的表情也有些古怪
聽著那些情報,現在一些從中原王朝去的地方不隻是馬來西亞、菲律賓了,應該是連馬六甲這樣的地方都去
而且不少從中原王朝出去的人還是有些本事,他們取得的一些事業也是讓人不知道該如何評價才
三佛齊備滅的時候,旅居三佛齊的華人一千多人擁戴廣東南海人梁道明為三佛齊梁道明領兵守衛三佛齊北方疆土,對抗滿者伯
潮州人陳祖義全家逃到南洋,先是投渤淋邦國麻那者巫裏手下為將,然後自封酋現在是號稱戰船百艘,人數過萬,蟠踞著馬六甲海峽不說,還時常劫掠一些東南亞小國,那些國主隻能向陳祖義求降、獻
陳祖義,曆史上是被鄭和擊敗,被押送回大明正法,這個敢劫掠大明船隊的海盜也是咎由自取
而舊港呢,曆史上也歸附大明,有著舊港宣慰不過這個大明海外的飛地,也被朱瞻基、朱祁鎮父子放棄,讓舊港宣慰司被滿者伯夷滅
甚至在馬六甲這個滿剌加國,也一度向大明納貢,大明也修建了柵欄、倉庫作為船隊的中轉站,隻可惜在下西洋的事情被叫停後就廢
想想看都心疼啊,多麽好的資源啊,就這麽給放棄了實在是非常的可
鄭和下西遊,已知的是最遠到達東非、紅海,甚至還有不少觀點認為鄭和的船隊實際上已經到了好望
甚至還有覺得鄭和船隊已經繞地球一圈、到了澳洲等等,不過這些爭議就是非常大
但是可以肯定的事情就是現在的大明有能力組織起來一支龐大的船隊進行遠洋航行,去往中東、阿拉伯地區肯定是沒有什麽問題
倒不見得就是鄭和的例子在那,而是唐宋、蒙元時期,就有大量的海商,那些人也都是和海外有著一些貿易往來,中東、阿拉伯地區就是海上絲綢之
朱允熥對常森的這些工作非常滿意,甚至可以說有那麽一些超出了自己的想象,實在是因為常森對於這件事情真的非常用心
有些事情還是自家人用著放心,因為朱允熥一些看似不太合理、不太正式的安排,自家人也會放在心
當然朱允熥也明白,這也就是常家人,有些時候自家人也不見得就是絕對的可
“這事情我看著安排,三舅先回去歇息幾”朱允熥笑著開口,說道,“你帶回來的那些人,我讓錦衣衛再篩一”
常森就立刻笑著說道,“殿下,臣還是一起去幫著篩一那些商賈人家的最是狡詐,尤其是那蒲家的人,好些還是異族,心思奸詐著!”
朱允熥也不反對,既然自家三舅願意去幫忙審一審也好,說不定還能夠得到一些比較新的有用情報
為了接下來的出海,朱允熥絕對是花了大力氣的,也算得上是準備的十分齊全,將所有該考慮的事情都盡可能的考慮
不隻是航線、船隻,包括航海技術、目的地、沿途的一些情報等等,都是盡可能的準備齊全一些,就是因為他不希望在這次出海的時候出什麽意
準備的更加周全,這絕對不是什麽壞事情,這是朱允熥所認為的必要性工
在常森離開後,朱允熥對夏原吉說道,“東宮還有些銀錢,你看著去置辦些貨都說出海一趟往往能得數倍利潤,東宮這邊也不該不”
夏原吉沉吟片刻才說道,“殿下,這傳出去怕是有些不好聽,外頭說不準要傳殿下斂財、與民爭”
朱允熥就冷笑著說道,“與民爭利?這個民是何民?是那些世家大族、商賈人家,還是黎民百姓?”
這一下夏原吉也不知道該怎麽回應才好,因為有些事情他實際上也都是心裏有數的,有些人確實就是喜歡說一套做一
不過夏原吉還是有些擔心的說道,“殿下,此次若是出海,當以宣揚國威、聯絡南洋諸國為主,若是商賈之事太甚,也不好”
這話倒是真的,很多人下意識的認為朝廷要是派出船隊,那肯定也就是以宣揚國威為主,是確立大明的一些朝貢體係了,這才是一些人眼裏的正
要是知道船隊裏帶著大量的貨物,而且很多還是太孫讓人置辦的,是奔著商貿、賺錢而去,那就有些難看
朱允熥倒是不在意,直白說道,“若是海貿是個來錢的好事,大明就該重多條財稅之路,朝廷也能寬裕”
缺錢啊,現在的大明十分缺錢,這一點作為太孫心腹的夏原吉自然非常清
誰讓夏原吉現在是負責不少財務的事情呢,這簡直就是未來的戶部尚書了,很多的事情他也比別人清
現在看起來大明的國力、府庫多了不少錢糧,可是用兵需要花錢,一係列的大工程也需要花錢,所以很多的時候戶部也拿不出來更多的錢,是真的
朱允熥笑了笑,“若是朝廷不做這些事情,那些商賈就要做他們賺了銀錢,可不會拿給朝”
商稅太低是一回事,另一方麵自然也就是現在要去監管一些事情,也不是那麽容易
商稅等等有些時候很難像糧稅等等,有些時候就算是想要去查證,那都有不小的難
該賺的錢肯定是要賺,聲勢浩大的出海成本可不低,朱允熥不希望隻是一味的靠著朝廷的補助才能促成出
他更希望的是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從出海得到足夠的好處,這樣才能夠驅使著大明不斷的向著海外探索,而不是說隻是單純的依賴統治者的意
他更不希望看到的局麵就是看似威風凜凜得船隊出海成為朝廷的負
所以這一次不隻是東宮會置辦一些貨物,朝廷的一些衙門也要參與其中,甚至一些勳貴、商賈也可以從中得到些許好
這是一次嚐試,這件事情也是朱允熥認為不得不做的事
夏原吉這樣的大管家自然也知道該做些什麽,他本來就是朱允熥的心腹,再加上這兩年表現也不錯,更何況也是戶部尚書鬱新賞識的才
所以有些事情讓他去做、去協調,實際上也是比較方便,溝通起來比較順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辦,這就是朱允熥的一貫做法,他更喜歡製定好策略讓人去執
忙完一天的事情回到東宮,朱允熥說道,“我和夏原吉說了一聲,東宮府庫裏的銀兩過兩天要拿出去置辦些東”
徐妙錦就微笑說道,“臣妾知道了,到時交接好、入了賬就”
朱允熥有些時候也算是甩手掌櫃,很多的事情他確實不太操心,基本上也都是徐妙錦在管著東宮上下的一些事情,也包括朱允熥的一些‘私房錢
“過兩天我要去孝陵,你就不過去”朱允熥開口說道,“現在安心養胎,到時候爹娘知道了也開”
徐妙錦也沒有逞強,現在的她確實沒必要去掙表現分,肚子裏有著朱允熥的骨肉,這就是她現在最大的底氣現在安心養好胎,這也是最為重要的事
徐妙錦也說道,“臣妾不能去祭拜父王、母妃,隻能抄些孝經以表孝”
朱允熥也不反對這些,現在的徐妙錦每天也就是稍微散散步,偶爾也處理一下簡單的東宮上下事
也不能完全什麽都不做,要不然整天隻是靜養之類的,估計她心裏也會比較焦稍微做點事情,這絕對不是什麽壞事
朱允熥懶洋洋的坐在椅子上,說道,“我那兩個姐姐這些天回來的好像也沒以往勤快了?”
徐妙錦就笑著說道,“姐姐們上午回來了一趟,送了好些東西,還勸我這趟不要去祭拜父王、母”
這一下朱允熥就開心了,雖說自家兩個姐姐能力上確實不算優秀,可是有些人之常情等等的還是心裏明白,也知道什麽事情該做、什麽事情不該
朱允熥也笑了起來,“那倒也是,她們兩個自然是要跟著過等到明年,到時候也能帶著文垚過去祭拜他祖父、祖”
徐妙錦就有些擔心的說道,“隻怕是皇祖父不會允準,他多半是讓文垚大些再過”
聽到徐妙錦這麽說,朱允熥也說道,“是這個道理,也隻能先是在奉先殿祭拜”
這也就是說話的藝術了,很明顯徐妙錦也不希望朱文垚太小的年齡就去孝陵那邊祭但是話不能說的直白,那就用老朱來當借口
不過她說的那些就算是老朱聽了也不會覺得有什麽問題,主要就是那邊到底是陵寢,有些時候也確實會讓人心裏有些忌
有些事情現在也確實不用多考慮,還是順其自然就真要是到了那時候,朱文垚在奉先殿祭拜也行,那到底是家長大一點的話再去親自祭拜,這也是應該
真的長大了,鳳陽老家都要回去,尤其是現在就在應天府,未來的皇儲也是要做一些事
畢竟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祭祀這樣的事情可不隻是自己求個心安,這也是禮儀、倫理,這也是對於身份的一種證
和徐妙錦聊了一些事情,也算是小小的放鬆,回來之後有人說說話也挺好的,不會是一個孤家寡
在朱允熥安穩休息的時候,還有不少人在忙著一些事情,他們可沒辦法閑下
皇太孫交代的那些事情還是要辦好才行,對於那些想要向上爬的人,做好自己的工作非常重要,可不能讓太孫失望
想要成為心腹、想要成為重臣,那就要努力的表現自畢竟太孫手裏最不缺的就是人,能辦事的人才值得更多的關注!(本章完) <.bisa.,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