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終於等到你

字數:6719   加入書籤

A+A-


    徐妙錦這個太孫妃還是非常稱職的,不隻是因為有了朱文。
    更是因為她本身就是極其聰慧的性格,再加上現在也適應、習慣了皇室的一些情況,處理一些事情自然也就更從容。
    在東宮裏,安慶公主等人自然也是在和徐妙錦聊著天,也大概明白了她的一些意思。
    這樣的事情自然不會反對,主要就是因為知道有些事情必須要做。
    滿朝文武對於宗室請旨修建大報恩寺都是讚成的,倒不一定就是多少人心裏向佛,而是說符合如今的普世價值。
    老朱對此自然也是非常開心,抱著還在鬧騰的朱文說道,“你啊,這些事情本不該讓你姑姑、姐姐去做,你去做就好。”
    “都一樣,到底是自家人。”朱允就笑著說道,“說來沒讓叔叔們得個名聲,這就有些過意不去了。”
    老朱才不相信這個說法,他的那些兒子們沒資格參與這件事情,想要盡孝的話有其他的方式來表達。
    “報恩寺,這個名字還是好些。”老朱就說道,“現如今應天府周圍倒也是有些佛寺,到底是該有個第一大寺。”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個說法自然也是沒什麽問題,寺廟、道觀等等,也是想要爭一個‘第一’的名號,要有自己的一些排麵和地位。
    至於老朱出家的皇覺寺就算了,先天有著一些不足,肯定還是和第一大寺有著一定的區別。
    朱允說道,“洛陽有個白馬寺,那本就是中原第一座佛寺。大報恩寺本來也就是第二座佛寺,正好一南一北,我覺得也合適。”
    老朱欣慰點頭,這大報恩寺顯然不隻是皇太孫孝順的一個體現,這也是對宗教的一種管理,老朱早就習慣了他這個孫兒‘一魚多吃’。
    “到時候就以感念你爹娘而建就行,不用管我和你祖母。”老朱說道,“你小時候,咱和你祖母也沒照料你,你娘是因生你而死。”
    朱允就笑著說道,“祖父要是覺得擠,那我到時候就不說是感念您就行。”
    老朱瞪了朱允一眼,認真說道,“允,咱知道你孝順,隻是這事還是得感念你爹娘,這說的過去。”
    看到朱允又不說話了,老朱也懶得管。實在是這孫兒要是打定了主意,還真的是很難改變主意,這就是一頭倔驢。
    朱文忽然哭了起來,朱允就納悶了,“這好端端的,怎麽就哭了?”
    老朱趕緊將朱文交給寧妃,樂和和的說道,“這又尿了,咱這龍袍都不知道給他尿了幾回了!”
    朱允忍不住吐槽說道,“那就讓他裹著尿布,這就行了!”
    老朱不樂意了,連忙說著什麽裹著尿布不爽利、乖重孫不舒服之類的話語。但是朱允總覺得,這也是老朱在炫耀呢。
    現在天氣也暖和起來了,朱文越來越活潑,老朱就時常抱著穿著開襠褲的重孫在宮裏走走、轉轉,不隻是小家夥愛熱鬧,也是在顯擺呢。
    朱文被抱走之後,朱允說道,“昨天妙錦還說文難帶,想想也是。這孩子,不順心就要鬧。”
    老朱一點都不在意,將溺愛表現的淋漓盡致,“孩兒還小,能懂什麽道理!這文已是極為乖巧,比你們都要強,咱就沒見過這麽聽話的!”
    天地良心,老朱就沒認真帶過孩子。哪怕是朱標出生那會兒,老朱還是在外頭打仗呢。他兒女不少,可是很少真的是親自教養。
    上回帶在身邊長大的孩子,還是朱允的兄長朱雄英,那才是老朱和馬皇後親自在帶的孩子。
    郭寧妃抱著洗好小屁屁的朱文過來,“殿下,老身就要多嘴幾句。小殿下真省心,醒了之後不哭不鬧,這天底下沒幾個孩子如此!”
    這也有幾分誇張的成分,可是也算是一些實話,畢竟大多數嬰兒醒了之後都要哼哼幾聲。
    老朱越發得意了,抱著胖嘟嘟的朱文說道,“也就是見著了你就哭,就是餓了也隻是砸吧嘴。你看看這孩子,現在多白胖!”
    這話聽的朱允忍不住開始擔心起來了,在老朱的眼裏,兒孫們就該是白白胖胖的,這樣才是真正的討人喜歡。
    老朱家的基因就是比較魁梧,稍微營養跟上一點,就要朝著胖的方向發展。徐妙錦也不是什麽骨感美人,還是比較豐腴的。
    再想想朱文,這孩子能吃能睡的,現在確實是白白胖胖非常的可愛。
    不過好像也沒必要特別擔心,小嬰兒普遍也都是有著一些奶膘,看著是胖嘟嘟的比較可愛,長大點就好。
    朱文坐在老朱的懷裏,瞪著烏溜溜的大眼睛盯著朱允,一副看陌生人的樣子,警惕的同時也是有這些好奇。
    朱允都忍不住樂了,“我應該常來看看,要不我這兒子都要認不得他爹了!”
    老朱就樂嗬的說道,“你偏要住東宮,這又怨不得人。今年記得要納妾,文臣家的,或是藩國送來的,總歸是要選幾個。”
    郭寧妃也說道,“殿下,是該納妃了。前些時日太孫妃還向老身說了,殿下遲遲不納妃,傳出去是她不修婦德、善妒,這總歸不是好事。”
    要說徐妙錦真心是希望朱允三妻四妾嗎?
    那肯定是不可能的,沒有人會喜歡這樣的一些事情。
    可是作為太孫妃,她就必須要大度,甚至還要幫著朱允張羅這些事情,這樣才更加顯現她的賢惠、大度。
    不要說皇太孫妃這樣的身份了,就算是一些大戶人家的當家主婦,大多數情況下也都是要幫忙張羅一些事情。
    開枝散葉等等,這也是如今普世價值下對於一個女子的要求,家裏有條件的也不在乎多添幾房小妾。
    “好,今年就納妾。”朱允就笑著說道,“本來也就沒那個想法,隻是前兩年時機不算成熟。我回頭就去選,讓妙錦她們幫忙找一找。”
    老朱對這事來勁,連忙出主意說道,“你那兩姐姐認識不少官宦人家的,也是認識些有才情的大家閨秀,讓她們給找找。”
    try{ggauto;} catc101nove.come="margin: 0px auto;">
    大家閨秀、官宦人家,這要是去給其他人做妾室就是有辱門楣,可是成為太孫的侍妾,那就是榮耀。
    老朱確實看不上他那兩嫡親孫女,不過在有些事情上,他倒是覺得自己那倆孫女還算是有點作用。
    “她們?”朱允就嫌棄說道,“和他倆交好的,估計都是隻喜歡詩詞歌賦的才女,我可受不住那些喜歡傷春悲秋的,太矯情。”
    老朱笑罵說道,“你那倆姐姐聽著了,她們回頭就該去哭了。”
    “前頭哭,我後麵就能哄好。”朱允底氣十足的說道,“小時候我頑劣惹了她們,還不是哄一哄就好了。也是我現在省心,要不她倆讓我賣了還得給我數錢!”
    老朱毫不懷疑這些,郭寧妃也相信朱允不是在吹牛。倒不見得是朱允本事多大,主要是朱有齡和朱有容太好紅了。
    老朱看著朱允,問道,“你倆姐姐準備什麽封號?”
    “我想著還是要地名。”朱允就說道,“大姐封太平公主,二姐封和州公主,三姐封信州公主。”
    老朱瞪著朱允,而朱允理直氣壯了,“姑姑都都是以大府為封號,我姐姐們自然也該如此!”
    臨安、寧國、安慶、壽春等等,老朱的女兒們基本上都是以大府為封號。
    而朱允呢,就是給他的三個姐姐大府為封號。就算是看似存在感嚴重不足的朱有薇,那也沒有忘記,隻不過不是南直隸的大府,還是有點區別。
    朱允笑了笑,說道,“老四準備讓他去江西,到時候幫著我屯田。老五去北邊,隻是他現在歲數太小,以後看著在山東等地讓他就藩。”
    對於這些安排,老朱自然不會反對,他也覺得這樣是最好不過的安排了。
    朱允那兩個弟弟是什麽情況大家都心裏有數,雖然不用擔心他們和朱允走的太近,或者是膽大包天想要做些什麽,但是該防備的還是要防備。
    去不算特別繁華的地方,也不會有什麽動亂的地方,再加上也不會有太多的實權,周圍還有一些其他的宗室藩王。
    這些算起來才是穩穩當當,至於比不上朱允那也不什麽。讓朱允去杭州,也算得上是對他的一些小小補償。
    一切似乎都是在朝著朱允即將登基做準備,而洪武皇帝的統治也很快就會結束了,從方方麵麵的開始準備。
    不隻是老朱現在久久不在朝堂露麵,或者是朱允幾乎徹底的接過皇帝的大權。
    不管是造勢,或者是對朝堂上的一些文武官員的格局進行新的分配等等,這都是有著一些明顯的信號。
    甚至有些人都覺得朱允現在做的一些事情,實際上也就是新皇登基後的常見手段。現在沒做的事情,大概就是貶一些重臣,然後讓新皇施恩。
    那樣的事情沒必要做,主要也就是因為朱允早就手握權柄了,現在故意去貶一些重臣,反而有些貽笑大方的感覺了。
    這個時候還是平穩一點的比較好,因為朱允不需要有太大的變動。
    一切都看似平穩有序,目前來看很多的事情也算是進展有序。
    春耕在平穩有序的推行,看光景也算是一個風調雨順的趨勢,可以期待著新一年整體是一個豐收年,大明的糧食會越來越多。
    宗室方麵暫時也沒有惹出來什麽亂子,一個個的也都是老實本分的在做著自己的事情,也做好了隨時都可能被皇帝收回三護衛的心理準備了。
    這不是削藩,這隻是找些理由將兵權收回來。藩王們依然富貴,他們也可以得到些許補償。
    本身兵權就不該是屬於藩王的,所以就算是有些舍不得,但是包括秦王在內的諸多藩王,也都是老老實實的接受這樣的安排。
    這自然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了,朱允也確實不希望因為收回兵權的事情和宗室鬧的太難看,更不會像曆史上的朱允那樣削藩削的丟掉了江山。
    事情看起來進展非常順利,那自然是非常好了,朱允也不希望看到有太多的波動,如今的局麵他可以安穩的去推進其他事情。
    忽然間有信使回到了京城,“啟奏殿下,船隊十日前在泉州港靠岸!”
    朱允大喜,總算是等回來了,這段時間他一直都是在記掛著這件事情,不斷的計算著、期盼著,也想著船隊是時候回來了。
    雖然比預期當中的時間稍微遲了一點,但是那根本不算什麽,現在船隊回來了,這才是最為重要的事情。
    “快呈上來!”朱允大喜,催促著說道,“船隊情形如何?”
    信使奏報說道,“遭遇風浪沉了三條船,都是哨船。有百人病死或戰死,其他再無折損。”
    這可能是有所隱瞞,不過朱允也算是有心理準備。不管是因為遇到風暴、洋流,或者是因為戰鬥有損失,他都已經有這些預料。
    損失不大,這自然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不是朱允心狠,而是有些開拓,就必然會伴隨著損失,不可能做到真正的萬無一失。
    也不得不說,現在這樣的損失,幾乎算得上是將損失降低到最小了,甚至可以說是忽略不計,這當然就令朱允更加的開心了。
    張福生趕緊將迷信取來,朱允仔細檢查了火印,這才打開。
    仔細看著信中內容,朱允臉上的笑容也是越來越燦爛,這就是他所期待的,這也是他一直努力在嚐試著開海的原因。
    雖然有些損失,但是收獲的更多,這顯然就算是得到了相當不錯的回報。
    而且這一次的出海,最重要的是打開了一個局麵,可以讓大明上下看到不一樣的海外,看到一些新的契機和發展重點。
    一下子扭轉一些觀念也非常難,但是現在的大明,也可以開始更多的嚐試著接觸海洋文化,朱允可以成為一個推動者。
    而他手上的權力,可以讓這種轉變變得更為迅速、執行力度也會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