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勢所趨

字數:6443   加入書籤

A+A-


    朱允選擇將水攪渾,選擇以皇權加上宗室、勳貴的力量在壓製文官集團,這就是他現在在做的事情,這就是他希望將一些主動權掌握在手裏的策略。
    至於這裏是不是有些不講武德,那顯然也不用特別的在乎,隻要達成了效果就行了。
    文官集團確實有著一定的力量,他們也有著不少的野心。隻不過這些人隻要有自知之明,就知道現在幾乎喪失了主動權。
    如今的皇權就是他們難以抗衡的,更何況還要宗室再加上勳貴,這兩大利益集團就是皇權的左膀右臂。
    忙完一天的事情,朱允的心情不錯。雖說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做好了,但是今天的事情基本結束,可以選擇暫時的休息一下了。
    直奔乾清宮的朱允遠遠的就聽到了歡笑聲,看來朱文這個小家夥的出生給很多人帶來了歡樂,小家夥的成長更是讓不少人滿心歡喜。
    朱文確實開心,倒不是騎大馬之類的,隻是簡單的朝著他擠眉弄眼,就可以聽到他可愛的笑聲。
    老朱笑盈盈的看著,眼裏真的也就是重孫了,對於孫子的到來也就是稍微的看了一眼,然後就沒有其他任何的表示了。
    “這孩子,還真是能鬧。”朱允坐下,笑著看著徐妙錦在逗孩子,“怎麽就好笑了?”
    老朱頗為嫌棄的說道,“你沒養過孩子,自然不知道這些。咱文乖巧著,誰逗都樂意,咱就沒見過這麽討人喜歡的孩子。”
    朱允絕對可以保證,這就是老朱夾帶私貨了,這就是老朱眼裏隻有重孫。要不是身份,朱文絕對不會是這麽討人喜歡,這一點是毋庸置疑。
    隻不過也根本沒必要和老朱討論這些事情,朱文的身份就在這裏,這一點是就是鐵打的事實,所以也沒什麽好說的。
    看著朱文,朱允忽然開口說道,“祖父,好端端的現在就開始搬東西,這有些不合適吧?傳出去的話,這事情得多難聽?”
    “難聽?有什麽難聽的?”老朱不樂意了,“咱不當皇帝了,還占著乾清宮、坤寧宮,這才是不像話,皇帝就該住在乾清宮,就該在武英殿處置公務。”
    道理確實就是這麽個道理,可是有些時候也不一定就是需要拘泥於這些製度,也是可以有些變通。
    但是老朱不給朱允機會,繼續說道,“曆朝曆代,那些太上皇退位了,有幾個還是占著以前的宮殿?咱要是讓而不退,到時候你才為難。”
    老朱的意思實際上是非常明顯,既然選擇了退位,那就退的幹幹淨淨,不會給其他人任何的念想,也不會讓一些文武官員有其他的心思和想法。
    畢竟這是開國之君,而且這麽些年也都是大權在握,他倘若有半點對政見的不滿,都會變成對朱允的巨大阻礙。
    這就是事實,哪怕朱允現在看似掌握了朝堂,也有不俗的威望,但是和老朱相比還是天差地別,所有人都能看得出來這裏頭的區別。
    看到朱允不說話,老朱問道,“咱在乾清宮繼續住著,你覺得百官們該如何想?”
    朱允根本不用想,說道,“還不是和現在這樣差不多嗎?我在主持朝政,有些事情還是要您老人家來定奪。”
    “咱就是怕這個,到時候就怕有麻煩。”老朱頗為擔心的說道,“咱是皇帝、你是太孫,那不要緊。你當了皇帝,處處要受咱掣肘,那就不好了。”
    朱允倒是不太在意得說道,“祖父,就算是我當了皇帝,您老人家就是退了位,朝堂上的事情誰說了算,大家心裏頭也都明白。”
    這不是對老朱的恭惟,這就是最簡單的實話實說,這就是對一種事實的陳述,大家都心裏清楚著呢,隻是很多時候有些人不敢說出來而已。
    “咱既然退了,就退的幹脆點,不讓百官心裏頭有其他心思。”老朱就直接說道,“現在你也知道,咱不點頭,有些事你做不了主。”
    這也是實話,老朱哪怕久不在朝堂露麵,也依然改變不了他是大明皇帝的事實。
    看了看朱允,老朱語重心長,“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百官若是心思多了,對你也沒好處。”
    朱允還是開口說道,“那祖父真搬出去了,外頭怎麽說?我這個太宗皇帝,隻怕是鬧成了唐太宗了。本來我和允就鬧過,現在得多難聽。”
    老朱的表情也稍微有些為難,他實際上也能夠理解朱允的一些難處。畢竟如今這個時代講究孝道,有些事情處理不好,那還真是尷尬了。
    開國皇帝主動退位,這也不是沒有先例。大唐的例子就在那裏,再加上朱允和朱允爭儲的事情不少人都清楚。
    這件事情要是鬧的不小心,很有可能就會有人牽強附會,將大明的一些情形照搬到大唐,尤其是兩次事件看似還是有著一定的共同之處。
    老朱看著朱允,笑著說道,“你不一樣,你沒有逼著咱退位,也沒有拿手足開刀。咱這和大唐不一樣,外人也不至於瞎說。”
    雖然朱允也明白可能依然改變不了一些狂野的野史瞎說,不過本質上來說,他和李世民還是有些區別。
    說到底就是沒有流血,說到底就是有些事情大家也都是看在眼裏,這和李唐時期還是有著一些本質的區別。
    所以似乎也沒必要杞人憂天,有些事情沒有那麽複雜,隻需要稍微注意一點影響就好。一點小小的風波,很快也就是會被忽略,甚至根本不被提及。
    老朱繼續笑著說道,“咱過的好不好,百官也知道。咱現在就想著帶帶文,這就行了。政事你管,咱頤養天年。”
    朱允也就不再勸,說道,“真的不修宮殿?”
    “不修,就是朝廷現在有些富餘,咱也不修。”老朱無比果斷而堅決的說道,“勤儉點是一回事,咱想著真要是修了新宮殿,離你們也遠了,這也不好,文也難見著你們。”
    這麽一說也是有道理的,畢竟一旦修一座新的宮殿,那基本上就是離皇城的核心區域就比較遠了,到時候往來自然也就沒有這麽方便了。
    try{ggauto;} catc101nove.come="margin: 0px auto;">
    真要是修了宮殿,老朱說不定還是要生氣。到那時就不是孫兒盡孝了,反而會是孫兒嫌棄老頭,將老頭給趕得遠遠的。
    想明白這些,朱允也不勉強,“那就像現在這樣也行,離的近是好一點,我倒是覺得沒有幹係。”
    老朱就繼續說道,“咱妃嬪不少,西宮現在也住不開,咱也不想她們都在跟前,免得鬧著文。西六宮咱的妃嬪住,東六宮就給你用著。”
    這也就是不修新宮殿的一個棘手之處,有些地方自然也就是不能完全的住得下。畢竟宮城之中,有名有姓的宮殿就那麽幾座。
    哪怕隻是一些老朱的妃嬪,理論上來說也都是有著單獨一宮的待遇,雖然以前基本上也就是在東六宮、西六宮安排,不過現在就需要挪出來一片了。
    朱允忍不住吐槽說道,“到時候我就要挨罵了,東六宮那邊估計都要說我。”
    老朱就不以為意,直接說道,“她們敢!真要是沒個分寸,看咱怎麽收拾她們!”
    這一點也根本沒有什麽好懷疑的,對於那些妃嬪,老朱不見得有什麽真感情。要是她們敢多嘴,或者是影響老朱的計劃,老朱可不會手下留情。
    這一切也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在這樣的大事上,老朱絕對不會允許其他人多嘴。不要說平時就不太重視的妃嬪了,即使是其他兒子們都不行。
    這是老朱眼裏的真正國事,事關江山社稷,自然也就不允許‘外人’說三道四了,很多事情也隻能按照他的要求來進行。
    得了便宜還賣乖的朱允就說道,“那也好,我也不想坤寧宮住進去其他人,東宮留著給文,其他人不準住。”
    老朱就眉開眼笑,說道,“咱要是活的久點,到時候咱帶著文去東宮住都成。現在不行,你搬走之後,東宮隻能日常維護,不準其他人住。”
    東宮非常特殊,那是儲君所在之地,所以寧可空著也不能讓其他皇子皇孫去住。
    就像是坤寧宮一樣,這麽些年一直都是空著,就算是老朱的寵妃也不許多問,因為一旦住進去了,身份和意義就不同。
    朱允要是搬離東宮,春和宮就要空置著。他搬去了武英殿處置正事,文華殿最多也就是朱文偶爾去聽聽課,其他人都不能多想。
    這些也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畢竟那些正式而嚴肅的宮殿,每一座都是有著極其特殊的意義,絕對不能含糊。
    老朱就笑著對朱允說著,“咱本來是想著搬去柔儀殿、大善宮,隻是也覺著不合適,還是西宮好一點。”
    柔儀殿是皇後辦公的地方,大善宮是皇帝讀書的場所,這兩座宮殿自然也意義特殊。最主要的是離奉先殿近,離三大殿近。
    “我看還是西宮最好,就在乾清宮前頭,我下朝後還能直接過去。”朱允直接說道,“真要是去了大善宮,地方是大些,那也不好。”
    老朱也是這麽個心思,西宮和乾清宮就隔了一道宮門,隻隔了一道牆,沒幾步路的事情。不像現在,從東宮到乾清宮要跨越半座皇宮,實在太遠了。
    至於供奉、祭祀祖宗的事情,老朱也覺得沒有什麽太大的問題。
    真的不當皇帝了,到時候就不至於這麽忙碌,祭祀祖宗的時間肯定還是有的,無非就是相比起大善宮要多走兩步路而已,不算什麽事情。
    朱文忽然哭了起來,前一刻還在笑呢,但是下一刻就開始哭。小孩子就是如此,變臉的速度總是讓人這麽始料不及。
    本來大家還在關心、緊張,可是下一刻就明白了原委。單純的就是老朱沒有逗他了,這孩子不高興了。
    老朱樂嗬嗬的哄著朱文,打趣說道,“這還真是你爹的孫兒啊,這才點大的孩子,就想著什麽都該是他的,旁人不能伸手、不能張望。”
    朱允直翻白眼了,倒不見得就是覺得朱文的性格等等,因為這裏頭有一部分就是小孩子的天性如此而已。
    主要還是老朱偏心啊,孫子是親孫子,隻是不管怎麽樣,老朱都是能夠找到誇讚他親兒子的理由。
    習慣了這些待遇也就行了,這也沒什麽好吐槽的。這麽些年下來,朱允對此早就習以為常了,也不是一次兩次遇到類似的事情了。
    “我準備過些時候回趟老家,到時候把妙錦也帶著。”朱允就開口說道,“本來說讓宗室過去一趟也可以,隻是我能回去還是親自回去一趟才好。”
    老朱就點頭說道,“是該如此,你是太孫儲君,該親自祭祖就親自祭祖。尤其是這般大事,你自個兒去和祖宗說一聲更好。”
    以後可能就沒有這樣的待遇了,一旦當了皇帝想要輕易離開皇宮就不是什麽簡單的事情了。
    也就是現在有老朱坐鎮,朱允這個皇太孫偶爾離開皇宮,那也沒什麽大不了的,大家也都可以理解這件事情。
    既然都已經考慮到很多的事情了,那自然也就努努力、爭取將一些事情做的看似更加盡善盡美好一點,也不要怕繁瑣等等,這麽做沒有壞處。
    事情都已經給定下來了,那就在這個時候好好的做好一些細節,讓一些事情看似是更加的平順,就不要在這個時候起任何的波瀾了。
    有些事情一旦開始,就在朝著無法阻擋的趨勢在持續推進著。
    重開海禁如此,朱允很快就要登基也是如此,這些就是大勢所趨,看似是不可阻擋的。
    對於這樣的一些情況,老朱自然是樂見其成的,因為很多的事情就是他一手推動。而對於朱允來說同樣也是如此,他也在不斷的推進著一些事情。
    這對於他來說沒有什麽壞處,那麽就努力的將一些事情做的更好一些,讓有些事情看似更加的名正言順,那才是理想的狀況!